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4587阅读:28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油井中的增产技术是通过油层渗透能力的提高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其技术手段有很多种,其中:二氧化碳吞吐技术是利用二氧化碳注入原油后,使原油粘度降低和原油体积膨胀机理,使油层里渗透能力和驱油动力同时提高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实践证明,采用二氧化碳吞吐技术能够取得其它油井增产技术中意想不到的增产效果,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风险低等特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较为复杂,整个程序操作过于繁琐,不利于油井增产技术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其目的在于简化施工方法,使其更利于油井增产技术的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并测试井口及防喷器的压力是否符合施工要求;S2:在井场内上风向区域设置泵组和罐车;S3:固定井口与地面的管线;S4:利用泵组和罐车向油井内注入液态二氧化碳。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4期间,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压力小于或等于22MPa。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4期间,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速度为6-12m3/h。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4期间,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速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4期间,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分为连续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第六阶段和第七阶段,且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一阶段的速度、在第二阶段的速度、在第三阶段的速度、在第四阶段的速度、在第五阶段的速度、在第六阶段的速度和在第七阶段的速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4期间,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一阶段的注入速度为6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二阶段的注入速度为7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三阶段的注入速度为8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四阶段的注入速度为9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五阶段的注入速度为10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六阶段的注入速度为11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七阶段的注入速度为12m3/h。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4期间,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一阶段的时间、在第二阶段的时间、在第三阶段的时间、在第四阶段的时间、在第五阶段的时间、在第六阶段的时间和在第七阶段的时间相同。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4期间,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一阶段的时间、在第二阶段的时间、在第三阶段的时间、在第四阶段的时间、在第五阶段的时间、在第六阶段的时间和在第七阶段的时间均为1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简洁的施工方法进行油井的二氧化碳的吞吐施工,提高了油井施工的效率,同时利于油井增产技术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并测试井口及防喷器的压力是否符合施工要求;S2:在井场内上风向区域设置泵组和罐车;S3:固定井口与地面的管线;S4:利用泵组和罐车向油井内注入液态二氧化碳。

在执行步骤S1期间,应判断井口的安全要求是否符合SY5156-93的规定。同时,注二氧化碳之前应认真检查各闸阀开关是否灵活,井口转换法兰与套管头连接是否匹配,并判断试压是否合格。此外,应按注气标准配备25MPa压井管汇,应符合SY/T5323-2004的要求。所用管线每10m地锚固定,不允许使用焊接管线及软管线,需转弯时应使用角度大于120°铸(锻)钢弯头,其通径不小于62mm。防二氧化碳腐蚀的套管保护液为35m3

在执行步骤S2期间,需在井场内上风向区域摆好液态二氧化碳注入专用泵组和罐车。

在执行步骤S3期间,需要连接地面高压和低压注入流程,并按要求固定井口与地面管线,试压25MPa,稳压10min压力不降为合格。注意事项如下:

①施工必须检查井口管线及阀门是否完好,所有地面管线必须连接牢靠,并固定。套管两侧闸门都必须灵活可用,一侧接压力表(量程大于25Mpa)。

②给施工机组留出足够场地。摆放二氧化碳增压泵和罐车,距离其它设备和井口至少10m,但不能超过30m。如果井场较小,则二氧化碳设备的摆放应离其它设备和井口尽可能的远。二氧化碳设备摆放区域应在下风口,并远离工作人员区域。

③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严格按设计施工,取全取准各项资料。

④入井液体、材料、管柱、工具等清洁干净,符合质量标准。

⑤施工前必须清查固体及液体添加剂清单,确保无误。

⑥施工设备需性能良好,二氧化碳泵组施工后及施工前必须拔泵检查、更换配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⑦油管注入端高压管线接至二氧化碳泵车,转弯连接部位使用弯头角度应大于90°。施工泵压严格控制在最高限压之内(高压管线与井口采用法兰、由壬连接)。

具体地,在执行步骤S4期间,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压力小于或等于22MPa。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速度为6-12m3/h。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速度逐渐增大。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分为连续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第六阶段和第七阶段,且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一阶段的速度、在第二阶段的速度、在第三阶段的速度、在第四阶段的速度、在第五阶段的速度、在第六阶段的速度和在第七阶段的速度逐渐增大。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一阶段的注入速度为6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二阶段的注入速度为7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三阶段的注入速度为8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四阶段的注入速度为9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五阶段的注入速度为10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六阶段的注入速度为11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七阶段的注入速度为12m3/h。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一阶段的时间、在第二阶段的时间、在第三阶段的时间、在第四阶段的时间、在第五阶段的时间、在第六阶段的时间和在第七阶段的时间相同。液态二氧化碳在第一阶段的时间、在第二阶段的时间、在第三阶段的时间、在第四阶段的时间、在第五阶段的时间、在第六阶段的时间和在第七阶段的时间均为1h。上述中,通过注入排量6m3/h、7m3/h、8m3/h、9m3/h、10m3/h、11m3/h、12m3/h每个台阶稳定注入1小时,逐步加大注入速度,求得每个排量下地面注入泵压及油层处流压,计算得出地层吸气指数并确定最佳注入排量。

在执行步骤S4期间,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注气时详细记录排量、油套压力、累计注入量等数据,密切注意观察油、套压的变化情况。

②开始注气后取全取准对应相邻油水井资料,观察邻井生产有无变化。

③保持连续注入,注入压力尽量控制在20MPa以内,不得大于22MPa,注入速度控制在6-12m3/h,施工方需要提前联系好二氧化碳,减少停、等时间。

④注入二氧化碳过程中要做好二氧化碳泵车的监控和应急处理,确保二氧化碳排量,停止泵注时不能停止泵运转,停泵时间不能超过2.5min,若一旦停车不能开启,按二氧化碳施工应急预案处理。

⑤泵注过程中指挥人员应随时掌握二氧化碳排量等施工参数。

⑥施工工序及岗位专人负责,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须及时汇报到指挥人员,及时处理。没有现场指挥和现场监督的指令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参数。

⑦注气过程中断或结束时,需用本地区污水顶替液6m3将油管内液态二氧化碳挤入地层,不得在液态二氧化碳未挤入地层的情况下长时间等待。

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中,还需要满足其他技术要求:

(1)施工有关单位必须提前按设计要求准备器材、各种入井液体,器材、工具在入井前要仔细检查,保质保量,不合格的严禁下井。

(2)施工前制定防喷安全措施,各种防喷器材安装正确、灵活好用;各岗位人员职责分明,严防井喷及泄漏事故发生。施工过程中井场周围严禁使用明火。

(3)井控装置和井控要求应符合SY6321-1997的要求,井口要安装液压控制盘,并连接应急关断系统。

(4)下井油管无弯曲、密封面无损伤,螺纹完好,内外清洁,并用相应的通径规通过。

(5)各下井工具的外表无损伤,螺纹完好,并测量、记录各工具的型号、尺寸(内径、外径、长度)。所有油管、工具完井上扣时按照规定扭矩上满扣,最小上扣扭矩2400N.m,最大上扣扭矩4000N.m,最佳上扣扭矩3200N.m。

(6)油管内外螺纹必须保证清洁,丝扣密封脂应均匀涂在公扣螺纹上。

(7)下井器材应做到“三丈量一复核”,丈量误差每1000m不得超过±0.25m。

(8)下油管时要平稳操作,不得猛提、猛放,严禁顿钻和急刹车。

(9)盛放入井液的罐池必须清洁干净,目测无污染物。

(10)井口和天车对中,水平位移左右位移不得超过5cm。

(11)下井工具必须有单位专职质量检验证书,并妥善保管,不准落地,下入井前不准拆除其包装物,做到防水、防泥、防污染。

(12)随时注意保护好井口,严防落物在井内造成卡阻事故。

(13)取全取准施工资料。

(14)现场监督员负责质量的监督和验收。每道施工工序、过程填写在施工记录上,经总监督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简洁的施工方法进行油井的二氧化碳的吞吐施工,提高了油井施工的效率,同时利于油井增产技术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