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液压支架专用维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155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大采高液压支架专用维修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大采高液压支架,尤其是涉及大采高液压支架专用维修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采高液压支架(支护高度6米以上)在井下使用过程中进行维修困难,主要体现在由于液压支架高度高,顶梁和掩护梁在使用中维修时工人不容易够到零件及阀件;目前大多使用爬梯等攀爬设备,维修人员坐在上面对顶梁及掩护梁上相关件进行维修;此外维修人员在检修完一架支架后需要下到地面重新攀爬到另一架支架上进行检修,这大大增加了维修工作的难度及维修工人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采高液压支架专用维修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大采高液压支架专用维修平台,包括铰接在液压支架本体掩护梁顶部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下端部与维修平台相铰接,所述维修平台位于所述掩护梁一侧的台面上间隔固设有至少两个连接臂,至少两个所述的连接臂顶端分别与所述掩护梁中部通过耳板相铰接;维修平台远离掩护梁一侧的边缘和纵向两侧边缘分别铰接有向外翻转的翻板,远离掩护梁一侧边缘的翻板水平延伸至液压支架本体的两个立柱之间。

所述维修平台的纵向两侧边缘分别向上设置有护栏。

所述维修平台的台面为防滑面,维修平台上设置有爬梯挂扣。

本发明优点在于在掩护梁上设置有可翻转的维修平台,此种设计利用大采高液压支架内部空间大,有足够空间布置维修平台的特点,即不影响正常采煤又提供了专门维修条件,通过翻板将相邻高液压支架维修平台相互搭接形成检修通道,为维修人员提供了维修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于所述大采高液压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大采高液压支架专用维修平台,包括铰接在液压支架本体掩护梁1顶部的液压千斤顶2,液压千斤顶2的活塞杆3下端部与维修平台4相铰接,维修平台4的台面为防滑面,维修平台4位于掩护梁1一侧的台面上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臂5.1、5.2,两个连接臂5.1、5.2的顶端分别与掩护梁1中部通过耳板6相铰接;维修平台4远离掩护梁1一侧的边缘和纵向两侧边缘分别铰接有向外翻转的翻板7.1、7.2、7.3,远离掩护梁1一侧边缘的翻板7.1水平延伸至液压支架本体的两个立柱8.1、8.2之间;为安全起见,维修平台4的纵向两侧边缘和拐角处分别向上设置有护栏9.1、9.2;为便于检修人员上、下维修平台,在维修平台上设置有爬梯挂扣。

当千斤顶2的活塞杆3伸出时,活塞杆3推动维修平台4向外翻转;当千活塞杆3缩回时拉动维修平台4向内翻转;如此伸缩,实现维修平台4与掩护梁1之间维修空间的变化,适应液压支架不同工作高度时的维修需要。翻板7.2、7.3围绕维修平台4的铰接点旋转,展开后搭接到相邻液压支架维修平台上,形成维修通道,实现维修人员在对该液压支架检修完毕后直接到相邻液压支架进行维修工作,无需重复攀爬。翻板7.1围绕维修平台4的铰接点旋转,展开后伸入到两个立柱8.1、8.2之间,以完成维修人员对液压支架顶梁中部的检修任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采高液压支架专用维修平台,包括铰接在液压支架本体掩护梁顶部的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下端部与维修平台相铰接,维修平台位于掩护梁一侧的台面上间隔固设有至少两个连接臂,至少两个的连接臂顶端分别与掩护梁中部通过耳板相铰接;维修平台远离掩护梁一侧的边缘和纵向两侧边缘分别铰接有翻板,远离掩护梁一侧边缘的翻板水平延伸至液压支架本体的两个立柱之间。本发明优点在于在掩护梁上设置有可翻转的维修平台,此种设计利用大采高液压支架内部空间大,有足够空间布置维修平台的特点,即不影响正常采煤又提供了专门维修条件,通过翻板将相邻高液压支架维修平台相互搭接形成检修通道,为维修人员提供了维修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高有进;张定堂;孙红发;付照明;苏志辉;冉玉玺;杨文明;刘军锋;余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2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