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941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背景技术:

水工隧洞洞群开挖初期支护及钢筋砼二次衬砌工程任务量大,工期紧,各隧洞在不同施工期上、下游多工作面各工序多为平行作业施工,其施工安全及质量和进度是施工过程的重要控制关键指标,缩短工序衔接及转换是提高施工进度的主要手段。

水工施工支洞及引水隧洞和各引水平洞开挖断面规格不同,目前开挖阶段多是按设计开挖断面规格尺寸定制制作各隧洞开挖阶段开挖支护平台车进行施工作业,没有考虑到洞衬砼钢筋施工阶段相匹配适用性。

中国专利文献cn202810885u公开了一种隧道开挖支护台架,包括台车固定门架、台车桁架、台车门洞以及台车作业平台,所述台车作业平台分为上下两层,有固定平台、伸缩平台i、伸缩平台ii三个作业平台,其中固定平台和伸缩平台i同在上层,伸缩平台ii在下层,所述台车固定门架的支撑架位置设有用于移动的轮胎。

上述现有技术中,伸缩平台i与伸缩平台ii的高度不能调节,需要根据隧道断面的尺寸设计台架的尺寸,适用性较差,在台架需要移动的时候需要外力牵引或拖动,不方便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施工台车适用性较差、不方便移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适用多种规格的隧道断面尺寸施工、方便移动的隧道施工台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隧道施工台车,包括:

可移动平台;

竖直升降平台,可竖向伸缩地连接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

水平侧延平台,可水平伸缩的连接在所述竖直升降平台上,且至少设有一个。

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还设有固定门架,所述竖直升降平台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门架上。

所述水平侧延平台在上、下方向设有两层,包括可水平伸缩连接在所述固定门架侧边的第一水平侧延平台以及可伸缩连接在所述竖直升降平台侧边的第二水平侧延平台。

所述可移动平台为自卸车。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自卸车箱体侧边的第三侧延平台,所述自卸车在直于所述自卸车箱体侧边方向设有若干第三水平钢管,所述第三侧延平台包括嵌套在所述第三水平钢管内的第三水平套管,以及在向外延伸的所述第三水平套管上铺设的用于形成施工平台的钢筋网片。

所述固定门架包括竖直焊接在所述自卸车的箱体中的若干纵向钢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纵向钢管顶端的若干第一水平钢管,所述纵向钢管、第一水平钢管连接形成框架结构。

所述纵向钢管与所述第一水平钢管的连接处还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与所述纵向钢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钢管连接。

所述竖直升降平台包括嵌套在所述纵向钢管内的纵向套管,且所述纵向套管位于所述纵向钢管内的最下端位置时,所述纵向套管顶端高于所述纵向钢管的顶端。

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纵向钢管上端的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下端的吊钩设置在所述纵向套管下端。

在所述纵向钢管的底端沿钢管壁纵向设有条形孔,所述手拉葫芦下端的吊钩勾在所述纵向套管下端的所述条形孔内。

所述手拉葫芦的上端采用钢丝绳捆绑在固定门架的纵向钢管与第一水平钢管的节点上。

所述第一水平侧延平台包括嵌套在所述第一水平钢管内的第一水平套管,且以及在向外延伸的所述第一水平套管上铺设的用于形成第一施工平台的钢筋网片。

所述竖直升降平台还包括连接所述纵向套管顶端的第二水平钢管,所述第二水平侧延平台包括嵌套在所述第二水平钢管内可向侧边延伸的第二水平套管,以及在管向外延伸后在所述第二水平套管上铺设用于形成第二施工平台的钢筋网片。

在所述升降平台上端设有由钢管焊接形成的护栏。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台车,包括可移动平台;竖直升降平台,可竖向伸缩地连接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水平侧延平台,可水平伸缩的连接在所述竖直升降平台上,且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竖直升降平台可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根据隧道断面的尺寸进行竖向伸缩调整,能适用多种规格的隧道断面尺寸,并且设置了可自行移动平台,方便进行移动。

2.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台车,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还设有固定门架,所述竖直升降平台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门架上,这样结构的设置使固定门架与可移动平台之间形成一层施工平台,增加了竖直升降平台的高度,使该隧道施工台车能适用隧道断面尺寸高度较大时的施工。

3.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台车,所述水平侧延平台在上、下方向设有两层,包括可水平伸缩连接在所述固定门架侧边的第一水平侧延平台以及可伸缩连接在所述竖直升降平台侧边的第二水平侧延平台,这种设置在不同高度的第一水平侧延平台、第二水平侧延平台上能同时进行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第一水平侧延平台、第二水平侧延平台在可移动平台进行移动时可收缩起来,方便可移动平台的移动。

4.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台车,所述可移动平台为自卸车,方便移动。

5.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台车,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纵向钢管上端的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下端的吊钩设置在所述固定门架纵向钢管内的套管底端,可方便竖直升降平台的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隧道施工台车向上伸缩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隧道施工台车初始位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隧道施工台车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卸车;2-纵向钢管;3-纵向套管;

4-第一水平钢管;5-第一水平套管;6-第二水平钢管;

7-第二水平套管;8-第三水平钢管;9-第三水平套管;

10-手拉葫芦;11-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本发明的隧道施工台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作为可移动平台的自卸车1,所述自卸车1可采用半成新的以此来节约成本;在所述自卸车1的箱体中竖直焊接有若干纵向钢管2,在所述纵向钢管2的顶端连接有若干第一水平钢管4,所述纵向钢管2、第一水平钢管4连接形成框架结构,为了使所述框架结构的连接关系较为稳定,在所述纵向钢管2与所述第一水平钢管4的连接处设有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一端与所述纵向钢管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钢管4连接;在所述纵向钢管2内嵌套有纵向套管3,为了方便所述纵向套管3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移动,所述纵向套管3位于所述纵向钢管2内的最下端位置时,所述纵向套管3顶端高于所述纵向钢管2的顶端;在所述第一水平钢管4内嵌套有第一水平套管5,且在向外延伸的所述第一水平套管5上铺设有用于形成第一施工平台的钢筋网片,所述第一水平套管5、钢筋网片形成第一水平侧延平台;在所述纵向套管3顶端连接有第二水平钢管6,在所述第二水平钢管6内嵌套有第二水平套管7,在所述第二水平套管7向外延伸后在所述第二水平套管7上铺设用于形成第二施工平台的钢筋网片,所述第二水平侧延平台、钢筋网片形成第二水平侧延平台,所述纵向套管3、第二水平钢管6、第二水平侧延平台形成竖直升降平台;所述自卸车1在直于所述自卸车1箱体侧边设有若干第三水平钢管8,所述第三水平钢管8内嵌套有第三水平套管9,所述第三水平套管9向外延伸后在其上铺设用于形成施工平台的钢筋网片,所述第三水平套管9以及钢筋网片形成第三侧延平台;为方便所述竖直升降平台的上下移动,在所述纵向钢管2与所述第一水平钢管5连接的节点上用钢丝绳捆绑有所述手拉葫芦,在所述纵向钢管2的底端沿钢管壁纵向设有条形孔,所述手拉葫芦10下端的吊钩勾在所述纵向套管3下端的所述条形孔内;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在所述竖直升降平台上端设有由钢管焊接形成的护栏。

在使用时,将所述自卸车1开到合适位置,依据工作内容及施工人员的身高,通过所述手拉葫芦10调整上部施工平台的高度,利用所述第一水平套管5、第二水平套管7、第三水平套管9向外侧伸展,将钢筋网片铺设在所述第一水平套管5、第二水平套管7、第三水平套管9上,形成施工平台,可开始进行施工操作,在需要移动该隧道施工台车时,先将第一侧延平台、第二侧延平台、第三侧延平台上的钢筋网片收起,使第一水平套管5、第二水平套管7、第三水平套管9缩回原来的位置,利用手拉葫芦10将竖直升降平台降至初始位置,即可移动台车,该隧道施工台车结构简单、移动方便,能适用多种规格的隧道断面尺寸的施工。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升降平台可直接设置在所述自卸车1的箱体中。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卸车1可替换为其他结构能自行移动的车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