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自移式抬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706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采工作面自移式抬棚。



背景技术:

综采工作面上下出口(即端头)处控顶面积大,处于工作面沿走向和沿倾斜面开采的支承压力叠加处,围岩变形剧烈,加之超前支架的更替,使超前段巷道顶板破碎,是顶板事故多发地段。而且此处设备集中,又是进出材料和人员出入的交通要道,如果工作面端头发生事故,则将导致整个工作面的生产停顿,因此工作面端头及上下超前段的加强支护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超前支护存在工艺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不安全、巷道顶板下沉快、端头不易支护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自移式抬棚,包括至少两组通过推拉油缸相互连接的抬棚支架,所述抬棚支架包括顶梁、底梁、顶座、底座以及伸缩立柱,所述顶座设置顶梁上,所述底座设置在底梁上,所述伸缩立柱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顶座和底座,所述推拉油缸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抬棚支架的底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梁为2600mm长的工字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梁为2240mm长的工字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立柱为伸缩量840mm的ZF2200/16/24型液压伸缩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拉油缸可自由调节两组抬棚支架的间距,通过伸缩立柱可自由调节抬棚支架的高度,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克服了传统的超前支护存在工艺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不安全、巷道顶板下沉快、端头不易支护等问题,适用于同类别综采工作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顶梁;2-底梁;3-顶座;4-底座;5-伸缩立柱;6-推拉油缸;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综采工作面自移式抬棚,包括至少两组通过推拉油缸6相互连接的抬棚支架,抬棚支架包括顶梁1、底梁2、顶座3、底座4以及伸缩立柱5。

顶座3设置顶梁1上,底座4设置在底梁2上,伸缩立柱5两端分别通过销轴7连接顶座3和底座4,顶座3和底座4还起到传递力的作用。

推拉油缸1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抬棚支架的底座4,用于推拉两组抬棚支架,从而调节两组抬棚支架的距离。

顶梁1为2600mm长的工字钢,用于对工作面上端头及超前段顶板进行支护。

底梁2为2240mm长的工字钢,用于对工作面上端头顶板进行支撑。

伸缩立柱5为伸缩量840mm的ZF2200/16/24型液压伸缩立柱,可根据抬棚支护情况对顶梁1进行升降调节。

工作面上端头替棚期间,需要向前移动抬棚支架时,通过伸缩立柱5使其中一组抬棚支架的顶梁1脱离顶板,接着通过推拉油缸6将该组抬棚支架向前推进,并再次通过伸缩立柱5将顶梁1升起,顶紧顶板。

按同样的方式前移另一组抬棚支架,最终使两组抬棚支架完成对工作面上端头及超前段顶板的支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