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泄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10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泄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采油用的井下设备,是一种旋转泄油器。

[

背景技术:

已有的泄油器种类很多,如中国专利96238554.9《一种分体式提油管泄油器》,它的支撑式解锁总成在上提油管时就会与泄油总成接触而泄油,当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或下井过程中碰到新情况需要上提油管时就会造成泄油器打开泄油,使作业不成功。又如中国专利00247456.5《提油管泄油器》,也存在上述专利的问题。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是因为下油管过程中本身需要有上提油管的操作以及多年养成的难以改变的习惯,都有可能造成此类泄油器的打开泄油。中国专利00258996.6《卡瓦式旋转泄油器》,卡瓦不能径向张开,不能卡在套管上,所以不泄油,既是卡瓦能径向张开卡在套管上,泄油后卡瓦有时不能收回而卡管柱,造成事故。又如中国专利201020617851.8《油管泄油器》,要靠摩擦机构与套管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锁套5与内管3产生相对运动才能泄油,在结垢、腐蚀等情况下摩擦机构与套管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不能使锁套5与内管3产生相对运动,所以存在泄油不可靠的问题。再如中国专利2007200290118《一种旋转泄油器》,它的结构简单,但它的密封套(5)与内管(3)为螺纹连接,要靠摩擦机构与套管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连接螺纹松扣,由于摩擦力很有限,又加上井下工具存在结垢、腐蚀等问题,密封套(5)与内管(3)的连接螺纹无法松脱而不能泄油的问题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泄油器,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泄油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接头、中心管、孔上密封圈、孔下密封圈、密封筒、锚定块、支撑弹簧,中心管上有泄油孔,在所述的泄油孔之上安装孔上密封圈,在所述的泄油孔之下安装孔下密封圈,中心管的中部有外螺纹,密封筒的内部有内螺纹,密封筒套装在中心管上,所述的外螺纹与所述的内螺纹旋合,密封筒的上部覆盖孔上密封圈、孔下密封圈,使中心管内的液流不能通过所述的泄油孔渗漏到密封筒外,在密封筒的下部开有凹槽,在所述的凹槽里放置支撑弹簧、锚定块,锚定块的两端由安装在密封筒上的限位套箍围,使锚定块不能从所述的凹槽里脱落,锚定块的一条棱边与所述的凹槽的底面接触,上接头的下部与中心管的上部连接。

在密封筒的上部设置锁定机构,使密封筒被锁定在中心管上,中心管旋转时所述的外螺纹与所述的内螺纹不能退扣。

所述的锁定机构是:在中心管上设置台肩,在中心管上设置传压孔,所述的传压孔处于所述的台肩之上,将与中心管配合的连接套安装在中心管外,上接头的下部外侧有插键,连接套的上部内壁有插槽,所述的插键与所述的插槽相插接,使连接套在中心管上不能旋转,中心管的台肩与连接套的内部台肩形成液压腔,所述的传压孔将所述的液压腔与中心管联通,连接套下部设有凸键,密封筒上部设有键槽,所述的凸键插入所述的的键槽里,在中心管与连接套的配合间隙处安装上密封圈、下密封圈,上密封圈处于所述的传压孔之上,下密封圈处于所述的传压孔之下,使所述的传压孔内的液流不会渗漏到连接套外,连接套由定压剪钉连接在上接头上。

在中心管的下部安装扶正套,扶正套处于密封筒之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锁定机构下井时可以随意旋转油管不会出现中途泄油的问题,提油管需要泄油时,升压打断定压剪钉,连接套上行与密封筒脱开,锚定块紧紧贴在套管内壁上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地面旋转油管时,在摩擦力作用下锚定块不随中心管转动,但锚定块以与所述的凹槽的底面接触的棱边为轴线旋转产生翻转,使锚定块被锁定在套管内壁上,从而将密封筒固定不动,相当于在密封筒上打上了背钳,继续旋转油管,在中心管与密封筒的连接螺纹作用下,密封筒向下行走不再覆盖孔上密封圈和泄油孔,油套管联通实现泄油,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可靠泄油,克服了现有同类型泄油器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是图1中从A-A处剖开后的断面图。

图3是图1中从B-B处剖开后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上接头1、中心管8、孔上密封圈9、孔下密封圈11、密封筒12、锚定块13、支撑弹簧14,中心管8上有泄油孔10,在所述的泄油孔10之上安装孔上密封圈9,在所述的泄油孔10之下安装孔下密封圈11,中心管8的中部有外螺纹16,密封筒12的内部有内螺纹17,密封筒12套装在中心管8上,所述的外螺纹16与所述的内螺纹17旋合,密封筒12的上部覆盖孔上密封圈9、泄油孔10、孔下密封圈11,使中心管8内的液流不能通过所述的泄油孔10渗漏到密封筒12外,在密封筒12的下部开有凹槽18,在所述的凹槽18里放置支撑弹簧14、锚定块13,如图3所示,锚定块13的两端由安装在密封筒12上的限位套箍围,使锚定块13不能从所述的凹槽18里脱落,锚定块13的一条棱边与所述的凹槽18的底面接触,上接头1的下部与中心管8的上部连接。锚定块13的外侧有竖形牙,可以锚在套管上。支撑弹簧14使锚定块13处于向外的状态,在没有下入套管内之前数块锚定块13的外侧组成的圆周大于套管内圆周,当下入套管后支撑弹簧14被压缩,锚定块13随套管内径变化紧贴在套管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措施是,在密封筒12的上部设置锁定机构,使密封筒12被锁定在中心管8上,中心管8旋转时所述的外螺纹16与所述的内螺纹17不能退扣,防止本实用新型在下井过程中泄油孔被打开泄油。所述的锁定机构是:在中心管8上设置台肩,在中心管8上设置传压孔4,所述的传压孔4处于所述的台肩之上,将与中心管8配合的连接套7安装在中心管8外,上接头1的下部外侧有插键,连接套7的上部内壁有插槽,所述的插键与所述的插槽相插接(如图2所示),使连接套7在中心管8上不能旋转,中心管8的台肩与连接套7的内部台肩形成液压腔5,所述的传压孔4将所述的液压腔5与中心管8联通,连接套7下部设有凸键19,密封筒12上部设有键槽20,所述的凸键19插入所述的的键槽20里,在中心管8与连接套7的配合间隙处安装上密封圈3、下密封圈6,上密封圈3处于所述的传压孔4之上,下密封圈6处于所述的传压孔4之下,使所述的传压孔4内的液流不会渗漏到连接套7外,连接套7由定压剪钉连接在上接头1上。连接套7也可以由定压剪钉连接在中心管8上,使连接套7不能向上行走。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措施是,在中心管8的下部安装扶正套15,扶正套15处于密封筒12之下。下井时起保护密封筒的作用。

设置的锁定机构下井时可以随意旋转油管不会出现中途泄油的问题,提油管需要泄油时,升压打断定压剪钉2,连接套7上行与密封筒12脱开,不再锁定密封筒12,锚定块13紧紧贴在套管内壁上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地面旋转油管时,在摩擦力作用下锚定块13不随中心管8转动,但锚定块以与所述的凹槽18的底面接触的棱边为轴线旋转产生翻转(在现场称为翻板锚),使锚定块13被锁定在套管内壁上,从而将密封筒12固定不动,相当于在密封筒12上打上了背钳,继续旋转油管,在中心管8与密封筒12的连接螺纹(所述的外螺纹16和所述的内螺纹17)作用下,密封筒12向下行走不再覆盖孔上密封圈9和泄油孔10,油套管联通实现泄油。

上述所指的锚定块13的棱边,从锚定块13的截面看为最小的锐角点形成的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