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全负压区域风门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1296发布日期:2018-06-02 06:5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井全负压区域风门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煤矿井下安全防护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矿井全负压区域风门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以来,在矿井全负压区域内设置的风门,由于风门前后压力大,人力开启风门难度大,且不安全,若不注意,容易造成人员手臂受伤。通过设计风门开启装置,并不断的升级改造,人员开启风门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但在《矿井通风与安全》上未见国外有过此项技术,只是在国内各类有关煤矿科技刊物中和各突出矿井中见到相似设计,发明人经检索发现以下对比文件中均记载了风门的自动控制装置:

申请号为CN200920143387.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矿用风门自动开闭装置,它包括一对铰接在巷道两侧的风门,在巷道两侧分别铰接一个油缸,每个油缸的活塞杆与对应风门的中部铰接,在风门前的巷道二侧分别设置一个红外线发射器和一个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在风门后的巷道二侧分别设置一个红外线发射器和一个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风门前后的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与电气控制装置相连,电器控制装置与油泵M以及电磁阀F相连,使电器控制装置根据红外线接收器传来的信号,控制油泵启动或停机,以及电磁阀换向;该专利实际上是利用红外感应来实现风门的自动打开;

申请号为CN201520767077.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风门闭锁系统,包括前风门门框和后风门门框,前风门门框外侧设置有前风门的门体,后风门门框外侧设置有后风门的门体,前风门门框外表面下部设置有前风门杠杆滚轮型气动阀,后风门门框外表面下部设置有后风门杠杆滚轮型气动阀,前风门门框外表面前部设置有前风门气缸的缸体,前风门气缸的缸杆竖直向下;后风门门框外表面前部设置有后风门气缸的缸体,后风门气缸的缸体的缸杆竖直向下;前风门杠杆滚轮型气动阀前端设置有前风门挡板,前风门挡板通过铰链与前风门杠杆滚轮型气动阀的阀体相连接;前风门的门体关闭时,前风门的门体内表面与前风门挡板相贴合;后风门杠杆滚轮型气动阀前端设置有后风门挡板,后风门挡板通过铰链与后风门杠杆滚轮型气动阀的阀体相连接;后风门的门体关闭时,后风门的门体内表面与后风门挡板相贴合。也就是说,该专利公开了利用气缸来打开风门,而且前后两道风门呈互锁状态,有效防止避免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防止发生风流短路的安全隐患,杜绝瓦斯超限等通防安全事故,保障矿井安全;

申请号为CN201621168010.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煤矿井下风门开启助力装置,在墙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门框,门框的内侧铰接有风门,门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滑轨,所述U型滑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 U型滑轨的内侧设置有滚轮,滚轮的外侧设置有杠杆助力器,杠杆助力器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杠杆助力器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杠杆助力器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轴,风门的外表面通过六角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杠杆助力器通过连接杆上设置的连接轴与固定装置铰接。也就是说,该专利通过在风门的外侧设置有助力装置,可以使矿工能够轻松的将风门打开然后通行,避免因风门两侧的风压太大导致影响通行的情况,且助力装置采用杠杆原理的方法,省时省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安全快速打开井下风门。

以上的几种设计仍然是依靠人力结合杠杆或者气缸原理开启风门,使用效果差,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几种打开风门的设计使用效果差、很难推广应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全负压区域风门自动控制装置,该自动控制装置采用拉绳、气缸或油缸、定滑轮和动滑轮配合,气缸或油缸与风门门扇使用拉绳进行连接,中间采用动滑轮控制风门的打开速度并减少气缸或油缸的做工拉力,当人需要过风门时,开启控制开关,气缸或油缸做工,拉动拉绳,将力作用到风门上,开启风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井全负压区域风门自动控制装置,该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油缸或气缸、拉绳、定滑轮和动滑轮,其中,拉绳的一端固定在风门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固定在定滑轮的侧面上,所述动滑轮的转动中心固定在一滑块上,动力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与该滑块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调整动滑轮与定滑轮的间距,进而控制拉绳打开或关闭风门,所述动力油缸或气缸的动力由控制开关控制动力管路输入,控制开关为双向开关,分别设置在风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动滑轮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设置有导引套筒,导引套筒包括中部具有通过拉绳的空腔的内套筒和套设在内套筒外部的外套筒,在外套筒内壁和内套筒外壁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内填充有若干滚珠,在内套筒和外套筒两端设置有将两者固定的盖板,盖板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内套筒的两端设置有外扩的环形件,该环形件与内套筒的连接处卡设在中心孔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套筒内壁或内套筒外壁上设置有容纳滚珠的凹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门远离门轴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把手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拉绳、气缸或油缸、定滑轮和动滑轮配合,气缸或油缸与风门门扇使用拉绳进行连接,中间采用动滑轮控制风门的打开速度并减少气缸或油缸的做工拉力,当人需要过风门时,行人只需操作固定在风门墙体上的控制开关,风门便可开启;行人通过后,操作另一侧的控制开关,风门便可关闭,有效的避免了行人与风门门扇的直接接触,从而导致的人员受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2)使用传统意义上的风门开启装置,行人通过风门时,仍然依靠人力结合杠杆原理,方能开启风门,人员与风门门扇仍有直接接触,由于人员操作时疏忽或其他原因,极易造成行人受伤;而使用自动控制风门开启装置,行人通过风门时,行人只需操作固定在风门墙体上的控制开关,风门便可开启,有效的避免了行人与风门的直接接触,从而导致的人员受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自动控制风门开启装置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风门开启装置,耐久使用,减少了材料消耗;

3)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风压大、风门难开启的问题,具有操作简单、耐久实用、不易损坏、减少材料消耗的优点,而且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引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风门,101、把手,2、拉绳,3、定滑轮,4、动滑轮,5、动力油缸或气缸,501、活塞杆,502、滑块,6、动力管路,7、控制开关,8、固定板,801、滑槽,9、导引套筒,901、盖板,902、滚珠,903、外套筒,904、间隙,905、环形件,906、内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以及有益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矿井全负压区域风门自动控制装置,该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油缸或气缸5、拉绳2、定滑轮3和动滑轮4,其中,拉绳2的一端固定在风门1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3和动滑轮4后固定在定滑轮3的侧面上(可以在定滑轮3的侧面上设置一固定销钉、固定钩或固定环,然后将拉绳2的端部固定在固定销钉、固定钩或固定环上),所述动滑轮4的转动中心固定在一滑块502上,动力油缸或气缸5的活塞杆501与该滑块502连接,通过活塞杆501的伸出和缩回调整动滑轮4与定滑轮3的间距,进而控制拉绳2打开或关闭风门1,所述动力油缸或气缸5的动力由控制开关7控制动力管路6输入,控制开关7为双向开关,分别设置在风门1的两侧。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限定:

如,所述动滑轮4通过滑块502滑动设置在固定板8上的滑槽801内;

又如,所述定滑轮3和动滑轮4之间设置有导引套筒9,导引套筒9包括中部具有通过拉绳2的空腔的内套筒906和套设在内套筒906外部的外套筒903,在外套筒903内壁和内套筒906外壁之间形成间隙904,间隙904内填充有若干滚珠902,在内套筒906和外套筒903两端设置有将两者固定的盖板901,盖板901与两者螺纹连接,盖板901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内套筒906的两端设置有外扩的环形件905,该环形件905与内套筒906的连接处卡设在中心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903内壁或内套筒906外壁上设置有容纳滚珠902的凹陷,从而限制滚珠902的滚动位置和位移;

又如,所述风门1远离门轴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01,拉绳2的一端固定在把手101上;

最后,以上的动力油缸或气缸5、定滑轮3、动滑轮4、以及固定板8和导引套筒9均依靠风门1侧边的墙壁为依托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施行时,所述拉绳2采用钢丝绳,拉绳2的一端固定在风门1上远离门轴的一端,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3和动滑轮4后固定在定滑轮3的侧面上,这样形成半封闭环,当动滑轮4移动时,动滑轮4与定滑轮3的间距变化,导致位于两者间拉绳2的长度变化,进而导致定滑轮3与风门1间的拉绳长度变化,从而打开或关闭风门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