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3057发布日期:2018-07-13 18:4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金刚石钻头。



背景技术:

金刚石钻头利用其端面的金刚石来磨削工件,来实现钻孔的目的,最常见的是圆筒状结构的钻头,但是,该种钻头在钻孔过程中要取出钻头,以便于取出料芯。现在有一种金刚石钻头,其端面为平面,利用该钻头可以在钻孔的过程中将料芯磨掉,因此省去了取出料芯的步骤。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上述端面为平面的金刚石钻头存在冷却效果差、渣料无法及时排出而影响钻孔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易于冷却和排渣的金刚石钻头。

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钻头包括基体和安装于基体上的圆柱形钻头,关键在于所述钻头设有通水排渣槽,所述通水排渣槽的延伸方向与钻头的轴线平行,通水排渣槽的底端延伸至钻头的下端面,通水排渣槽与基体所设有的进水口相通;所述通水排渣槽的槽口露出于钻头的侧面,通水排渣槽的槽深大于钻头的半径。

在钻孔过程中,钻头磨削工件所产生的渣料会进入到通水排渣槽内,并沿着通水排渣槽向上移动,最终由钻头的侧面排出;另外,由基体的进水口所进入的冷却水,可以沿着通水排渣槽向下流到钻头的工作面,为钻头及工件冷却。由于通水排渣槽的槽深大于钻头的半径,因此在钻头中央的位置不会形成未磨削的部分,不会影响正常钻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水排渣槽的顶端延伸至钻头的上端面,基体的半径小于钻头的半径。在将钻头与电机连接时,基体与钻头的交界处形成了一个避空部,渣料沿通水排渣槽上升后,可以由避空部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钻头通过设置结构独特的通水排渣槽,不仅实现了通水冷却及排渣,还无需在钻孔过程中取出料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钻头的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1、基体;2、钻头;3、通水排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刚石钻头包括圆柱形基体1和安装于基体1上的圆柱形钻头2,关键在于所述钻头2设有通水排渣槽3,所述通水排渣槽3的延伸方向与钻头2的轴线平行,通水排渣槽3的底端延伸至钻头2的下端面,通水排渣槽3与基体1所设有的进水口相通;所述通水排渣槽3的槽口露出于钻头2的侧面,通水排渣槽3的槽深大于钻头2的半径。如图2所示,钻头2的下端面形成了U形结构。

在钻孔过程中,钻头2磨削工件所产生的渣料会进入到通水排渣槽3内,并沿着通水排渣槽3向上移动,最终由钻头2的侧面排出;另外,由基体1的进水口所进入的冷却水,可以沿着通水排渣槽3向下流到钻头2的工作面,为钻头2及工件冷却。由于通水排渣槽3的槽深大于钻头2的半径,因此在钻头2中央的位置不会形成未磨削的部分,不会影响正常钻孔。

在本实施例中,通水排渣槽3的顶端延伸至钻头2的上端面,基体1的半径小于钻头2的半径。在将钻头2与电机连接时,基体1与钻头2的交界处形成了一个避空部,渣料沿通水排渣槽3上升后,可以由避空部处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