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6623发布日期:2018-12-08 08:29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火灾通风排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地铁正处于空前高速发展时期。截止2017年底,中国内地共计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近50个城市正在进行地铁规划和建设,至2020年前后,建成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远超6000公里。

由于城市内部空间有限,城区地铁站点大部分为地下车站。地下车站的运营安全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最大危害之一是地铁站和地铁隧道内燃烧产生的烟气和毒害物质的扩散形成的人员伤亡。地铁火灾比地面建筑火灾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往往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地下车站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烟雾浓,发烟量大;同时地铁的出入口少,大量烟雾只能从一两个洞口向外涌,与地面空气对流速度慢,地下洞口的“吸风效应”使向外扩散的烟雾部分又被洞口卷吸回来,容易令人窒息;二是地铁与地面联通的出口数量有限,地铁里面客流量大,人员集中,疏散速度较慢,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群死群伤。有效的通风排烟系统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地铁设计中,典型全封闭站台门系统的地下车站,一般设置4台区间隧道风机,每端2台,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隧道通风排烟;设置2台车站隧道排热风机,每端1台;设置2台公共区排烟风机,每端1台。其中,车站隧道排热风机主要作用包括:一方面,排除隧道内列车制动机及冷凝器排放的热量,另一方面,排除火灾期间车站隧道内的烟气,从而达到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设计时通常在车站隧道对应列车位置的下部和上部设置轨底和轨顶排热/排烟风道和与风道相连的排热/排烟风机。车站隧道排热系统满足了列车排热和火灾排烟的要求,但也给地铁建设和运营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一,由于轨顶/轨底风道的施工要在盾构过站之后,这会造成施工周期的延迟;其二,轨顶排风道内净高约780~1000mm,影响相关设备布置,轨底风道与环网电缆桥架及变电所下的电缆廊道冲突;其三,运营期间隧道排热系统也是能源消耗大户,不利于地铁节能。因此一些车站设计中,开始取消排热风机和相应的轨顶轨底排热/排烟管道。

当列车停在车站内发生火灾后,当前主流设计方案为:开启着火侧车站隧道轨顶风口,开启车站两端隧道排热风机对着火侧隧道排烟,开启车站两端的区间隧道风机辅助排烟,开启站台公共区排烟系统进行辅助排烟。当列车在区间隧道内着火,应尽量驶向前方车站,在前方车站组织疏散乘客、排除烟气和灭火,火灾模式参照以上车站隧道火灾模式。当前方案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无论列车起火位置如何,一律开启车站两端区间隧道风机辅助排烟,当车头着火,由于车尾一端区间隧道的抽排,无轨顶排烟会加快烟气向车尾一端蔓延,更严重地是,车尾一端区间隧道的抽排可能加快火势向车尾方向蔓延,不利于人员疏散;当车尾着火时,情况也类似。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地下城站火灾发生时,现有的排烟方法会加快火势和烟气的蔓延,提供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控制设置于地下车站不同位置的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为一组或多组,每组所述排烟通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排烟管路,每个所述排烟管路的进风口设置于不同位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地下车站停靠的列车头部或者尾部发生火灾时,打开与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和与所述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与所述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同组的其他所有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关闭所述同组的其他所有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从与所述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同组的其他所有的排烟管路排出;当所述地下车站停靠的列车中部发生火灾时,打开全部所述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与所述火灾发生位置同侧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关闭所述同组的其他所有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从与所述火灾发生位置同侧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同组的其他所有的排烟管路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车站包括上行侧隧道和下行侧隧道;所述上行侧隧道和所述下行侧隧道平行设置,且所述上行侧隧道的第一端对应于所述下行侧隧道的第一端,所述上行侧隧道的第二端对应于所述下行侧隧道的第二端;所述排烟通道为两组,分别为第一排烟通道和第二排烟通道;所述第一排烟通道包括: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通过第一连接风阀连通;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及对应的进风口处风阀均设置在所述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附近;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及对应的进风口处风阀均设置在所述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附近;所述第二排烟通道包括: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通过第二连接风阀的连通;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及对应的进风口处风阀均设置在所述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附近;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及对应的进风口处风阀均设置在所述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附近。

进一步的,若有列车在所述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则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开启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各自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和所述第一连接风阀,关闭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关闭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以及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通过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导入,并从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排出。

进一步的,若有列车在所述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则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开启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各自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和所述第一连接风阀,关闭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关闭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以及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通过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导入,并从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排出。

进一步的,若有列车在所述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则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开启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各自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和所述第二连接风阀,关闭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关闭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以及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通过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导入,并从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排出。

进一步的,若有列车在所述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则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开启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各自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和所述第二连接风阀,关闭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关闭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以及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通过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导入,并从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排出。

进一步的,若有列车在所述上行侧隧道内的中部发生火灾,则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开启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所述第一连接风阀和所述第二连接风阀,关闭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通过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和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导入,并从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排出。

进一步的,若有列车在所述下行侧隧道内的中部发生火灾,则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开启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所述第一连接风阀和所述第二连接风阀,关闭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和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通过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导入,并从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所述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所述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和所述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均为主管路与分支管组成的管路结构;其中,每个所述主管路上均设有主管路风阀,用于控制所述主管路的连通;每个所述分支管上设有依次串接的消声器、隧道风机和风机风阀,且每个所述分支管均并接在与其对应的所述主管路风阀两侧。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在地下车站停靠的列车发生火灾时,通过控制离火灾最近位置的排烟管路及其同组的其他排烟管路,使烟气从与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同组的其他所有的排烟管路排出。通过上述方法,有效将火灾发生位置附近的烟气及时排出,减缓火势从着火端向非着火端蔓延,遏制火灾发展,为营救和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下车站及排烟管路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后备控制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在地下车站停靠的列车发生火灾时,控制设置于地下车站不同位置的排烟通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适用于无轨顶/轨底排烟/排热的封闭式站台或开放式站台地下车站。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排烟通道为一组或多组,每组排烟通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排烟管路,且每个排烟管路的进风口设置于不同位置。

具体的,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地下车站及排烟管路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地下车站包括上行侧隧道和下行侧隧道,上行侧隧道和下行侧隧道平行设置,且上行侧隧道的第一端对应于下行侧隧道的第一端,上行侧隧道的第二端对应于下行侧隧道的第二端。该排烟通道分为两组,分别为第一排烟通道101、第二排烟通道102。其中,第一排烟通道101包括: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通过第一连接风阀c3连通;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及对应进风口处风阀c2均设置在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附近。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及对应的进风口处风阀c1均设置在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附近。第二排烟通道102包括: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通过第二连接风阀c10连通。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及对应的进风口处风阀c9均设置在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附近。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及对应的进风口处风阀c8均设置在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附近。且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内分别设有与其对应的隧道风机a1、a2、a3和a4。

需要说明的是,当列车在隧道内着火后,一般会尽量驶向前方车站,在前方车站内组织疏散乘客、排除烟气和灭火。因此,后续实施例皆以列车已驶入站内对应位置后,提供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且假设各实施例中列车驶入上行侧隧道或下行测隧道对应位置后,列车的车头默认对应上行侧隧道的第一端和下行测隧道的第一端设置,列车的车中默认对应上行侧隧道的中部和下行测隧道的中部设置,列车的车尾默认对应上行侧隧道的第二端和下行测隧道的第二端设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地下车站停靠的列车头部或者尾部发生火灾时,打开与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和与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与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同组的其他所有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关闭同组的其他所有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从与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同组的其他所有的排烟管路排出。当地下车站停靠的列车中部发生火灾时,打开全部所述排烟管路对应的隧道风机;打开与所述火灾发生位置同侧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关闭所述同组的其他所有排烟管路的进风口处风阀,以使烟气从与所述火灾发生位置同侧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同组的其他所有的排烟管路排出。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有效将火灾发生位置附近的烟气及时排出,减缓火势和烟气的蔓延,为营救和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其中,如图1所示,若有列车在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列车的车头在上行侧隧道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图中e1处,则开启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各自对应的隧道风机a1和a2,打开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2和第一连接风阀c3,同时关闭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1,关闭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3、a4以及进风口处风阀c8、c9,以使烟气通过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导入,并从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排出。

其中,如图1所示,若有列车在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列车的车头在下行侧隧道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图中e4处,则开启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和a2,打开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1和第一连接风阀c3,同时关闭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2,关闭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3、a4以及进风口处风阀c8、c9,以使烟气通过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导入,并从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路排出。

其中,如图1所示,若有列车在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尾在上行侧隧道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图中e3处,则开启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3和a4,打开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9和第二连接风阀c10,同时关闭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8,关闭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a2以及进风口处风阀c1、c2,以使烟气通过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导入,并从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2012排出。

其中,如图1所示,若有列车在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尾在下行侧隧道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图中e6处,则开启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3和a4,打开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8和第二连接风阀c10,同时关闭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9,关闭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a2以及进风口处风阀c1、c2,以使烟气通过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导入,并从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2012排出。

其中,如图1所示,若有列车在上行侧隧道内的中部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中在上行侧隧道的中部发生火灾,图中e2处,则开启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对应的隧道风机a2、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对应的隧道风机a3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4。打开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2、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9、第一连接风阀c3和第二连接风阀c10,同时关闭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1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8,以使烟气通过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和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导入,并从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排出。

其中,如图1所示,若有列车在下行侧隧道内的中部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中在下行侧隧道的中部发生火灾,图中e5处,则开启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对应的隧道风机a2、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对应的隧道风机a3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4。打开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1、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8、第一连接风阀c3和第二连接风阀c10,同时关闭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2和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9,以使烟气通过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导入,并从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火灾发生前地下车站排烟通道中的风阀c1、c2、c3、c8、c9、c10及隧道风机a1、a2、a3和a4处在不同的工作状态,突发火灾时再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对应的调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个别隧道风机出现故障,也可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同组的其他所有通风管路进行排烟,从而有效将火灾发生位置附近的烟气及时排出,减缓火势和烟气的蔓延,为营救和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在地下车站停靠的列车发生火灾时,通过控制离火灾最近位置的排烟管路及其同组的其他排烟管路,使烟气从与火灾发生位置最近的排烟管路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同组的其他所有的排烟管路排出。通过该方法,有效将火灾发生位置附近的烟气及时排出,减缓火势和烟气的蔓延,为营救和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一般情况下,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均为主管路与分支管组成的管路结构。每个主管路上均设有主管路风阀,用于控制所述主管路的连通。每个分支管上设有依次串接的消声器、隧道风机和风机风阀,且每个分支管均并接在与其对应的主管路风阀两侧。

其中,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主管路上设有主管路风阀c7,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主管路上设有主管路风阀c11,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主管路上设有主管路风阀c6,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主管路上设有主管路风阀c14。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分支管上设有依次串接的消声器b2、隧道风机a2和风机风阀c5,该分支管并接在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主管路风阀c7两侧。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分支管上设有依次串接的消声器b3、隧道风机a3和风机风阀c11,该分支管并接在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主管路风阀c11两侧。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分支管上设有依次串接的消声器b1隧道风机a1和风机风阀c6,该分支管并接在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主管路风阀c6两侧。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分支管上设有依次串接的消声器b4隧道风机a4和风机风阀c13,该分支管并接在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主管路风阀c14两侧。且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主管路出口处分别设有各自对应的风井d2、d3、d1和d4。

本实施例中,若有列车在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头在上行侧隧道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图中e1处,则分别开启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和a2,打开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2、风机风阀c4、风机风阀c5、消声器b1、消声器b2、第一连接风阀c3、风井d1和风井d2,同时关闭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1、主管路风阀c6和主管路风阀c7,关闭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3、a4以及进风口处风阀c8、c9,以使烟气通过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导入,并从风井d1和风井d2排出。

本实施例中,若有列车在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头在下行侧隧道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图中e4处,则分别开启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和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和a2,打开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1、风机风阀c4、风机风阀c5、消声器b1、消声器b2、第一连接风阀c3、风井d1和风井d2,同时关闭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2、主管路风阀c6和主管路风阀c7,关闭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3、a4以及进风口处风阀c8、c9,以使烟气通过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导入,并从风井d1和风井d2排出。

本实施例中,若有列车在上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尾在上行侧隧道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图中e3处,则分别开启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3和a4,打开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9、风机风阀c12、风机风阀c13、消声器b3、消声器b4、第二连接风阀c10、风井d3和风井d4,同时关闭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8、主管路风阀c11和主管路风阀c14,关闭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a2以及进风口处风阀c1、c2,以使烟气通过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导入,并从风井d3和风井d4排出。

本实施例中,若有列车在下行侧隧道内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尾在下行侧隧道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图中e6处,则分别开启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3和a4,打开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处风阀c8、风机风阀c12、风机风阀c13、消声器b3、消声器b4、第二连接风阀c10、风井d3和风井d4,同时关闭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处风阀c9、主管路风阀c11和主管路风阀c14,关闭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a2以及进风口处风阀c1、c2,以使烟气通过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导入,并从风井d3和风井d4排出。

本实施例中,若有列车在上行侧隧道内的中部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中在上行侧隧道的中部发生火灾,图中e2处,则分别开启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对应的隧道风机a2、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对应的隧道风机a3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4。打开风阀c2、风阀c9、风机风阀c4、风机风阀c5、风机风阀c12、风机风阀c13、消声器b1、消声器b2、消声器b3、消声器b4、第一连接风阀c3、第二连接风阀c10、风井d1、风井d2、风井d3和风井d4,同时关闭风阀c1、风阀c8、主管路风阀c6、主管路风阀c7、主管路风阀c11和主管路风阀c14,以使烟气通过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的进风口和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的进风口导入,并从风井d1、风井d2、风井d3和风井d4排出。

本实施例中,若有列车在下行侧隧道内的中部发生火灾,即本实施例中的列车的车中在下行侧隧道的中部发生火灾,图中e5处,则分别开启上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1对应的隧道风机a2、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1、上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1对应的隧道风机a3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对应的隧道风机a4。打开风阀c1、风阀c8、风机风阀c4、风机风阀c5、风机风阀c12、风机风阀c13、消声器b1、消声器b2、消声器b3、消声器b4、第一连接风阀c3、第二连接风阀c10、风井d1、风井d2、风井d3和风井d4,同时关闭风阀c2、风阀c9、主管路风阀c6、主管路风阀c7、主管路风阀c11和主管路风阀c14,以使烟气通过下行侧第一排烟管路1012的进风口和下行侧第二排烟管路2012的进风口导入,并从风井d1、风井d2、风井d3和风井d4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车站列车火灾通风排烟的方法,进一步细化了排烟通道的控制步骤,有效将火灾发生位置附近的烟气及时排出,减缓火势和烟气的蔓延,为营救和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后备控制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地下车站中的列车发生火灾时,可通过预先设置的后备控制盘,站务人员根据起火位置,启动相应火灾模式。其中,火灾模式根据起火位置分为六个模式,分别为上行隧道车头火灾模式、上行隧道车中火灾模式、上行隧道车尾火灾模式、下行隧道车头火灾模式、下行隧道车中火灾模式和下行隧道车尾火灾模式。

列车到站后,若有列车在上行侧隧道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则启动按钮301执行上行隧道车头火灾模式。若有列车在下行侧隧道的第一端发生火灾,则启动按钮304执行下行隧道车头火灾模式。若有列车在上行侧隧道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则启动按钮303执行上行隧道车尾火灾模式。若有列车在下行侧隧道的第二端发生火灾,则启动按钮306执行下行隧道车尾火灾模式。若有列车在上行侧隧道中部发生火灾,则启动按钮302执行上行隧道车中火灾模式。若有列车在下行侧隧道中部发生火灾,则启动按钮305执行下行隧道车中火灾模式。通过对应的各启动按钮,有效减少站务人员的操作难度,降低人员操作失误可能,加快火灾模式启动,提高火灾排烟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方法也可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实现,通过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对火灾发生地点进行确认,启动对应的火灾模式,加快火灾模式启动,提高火灾排烟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装置中,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其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