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4588发布日期:2019-01-05 10:1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技术作为市政管线敷设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各国都有很成熟的案例,特别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近年来发展迅猛,强电线缆因其转弯半径小,占用空间小等特点,在各地综合管廊入廊管线选择时均纳入综合管廊。而当大量的高压、特高压电缆纳入综合管廊内敷设时,其散发出来的大量的热,这对电缆安全运行、消防安全等提出巨大挑战。而对于电缆舱而言其进风通常直接取自室外,散热、降温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综合管廊的电缆舱室内容易产生高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该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综合管廊内其他舱室温度较低的空气作为电缆舱的通风风源,有效降低电缆舱运行温度,保证电缆运行安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发明是: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下层左舱室、下层右舱室、上层左舱室和上层右舱室,下层左舱室和下层右舱室左右间隔设置,上层左舱室和上层右舱室左右间隔设置,上层左舱室位于下层左舱室的上方,上层右舱室位于下层右舱室的上方,上层左舱室和上层右舱室共用上层纵向立板,下层左舱室和下层右舱室共用下层纵向立板,上层左舱室和下层左舱室共用中间横向左平板,上层右舱室和下层右舱室共用中间横向右平板,中间横向左平板内设有左侧纵向通风口,中间横向右平板内设有右侧纵向通风口,上层左舱室的顶部设有左侧顶部通风口,上层右舱室的顶部设有右侧顶部通风口。

上层左舱室内设有左侧双向风机,左侧双向风机通过管道与左侧纵向通风口连接,上层右舱室内设有右侧双向风机,右侧双向风机通过管道与右侧纵向通风口连接。

下层左舱室内设有内部舱室防火隔墙和常闭防火门,下层右舱室内也设有内部舱室防火隔墙和常闭防火门。

中间横向左平板内设有左侧纵向人孔,中间横向右平板内设有右侧纵向人孔,上层纵向立板内设有第一防火门,上层左舱室和上层右舱室内均设有上层隔墙,上层隔墙内设有第二防火门。

上层左舱室的顶部设有通风孔,上层左舱室内设有左侧爬梯,左侧爬梯的上端与左侧纵向人孔连接,上层右舱室内设有右侧爬梯,右侧爬梯的上端与右侧纵向人孔连接。

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下层左舱室、下层右舱室、上层左舱室和上层右舱室,下层左舱室和下层右舱室左右间隔设置,上层左舱室和上层右舱室左右间隔设置,上层左舱室位于下层左舱室的上方,上层右舱室位于下层右舱室的上方,上层左舱室和上层右舱室共用上层纵向立板,下层左舱室和下层右舱室共用下层纵向立板,上层左舱室和下层左舱室共用中间横向左平板,上层右舱室和下层右舱室共用中间横向右平板,中间横向左平板内设有左侧纵向通风口,中间横向右平板内设有右侧纵向通风口。

上层纵向立板内设有防火阀,当打开防火阀时,上层左舱室和上层右舱室能够通过防火阀连通。

下层左舱室内设有内部舱室防火隔墙和常闭防火门,下层右舱室内也设有内部舱室防火隔墙和常闭防火门。

中间横向左平板内设有左侧纵向人孔,中间横向右平板内设有右侧纵向人孔,上层纵向立板内设有第一防火门,上层左舱室和上层右舱室内均设有上层隔墙,上层隔墙内设有第二防火门。

上层左舱室的顶部设有通风孔,上层左舱室内设有左侧爬梯,左侧爬梯的上端与左侧纵向人孔连接,上层右舱室内设有右侧爬梯,右侧爬梯的上端与右侧纵向人孔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夏季时利用低温舱室内较低的温度为电舱等高位舱室提供冷却用的低温空气,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2、冬季时直接风机反转,直接引入室外的冷空气为高温舱室降温,经高温舱室加热的空气吹入水舱等低温舱室,避免了舱室结冰、结霜、凝露等问题。

3、虽然有a、b两种通风管廊结构,但只有a型管廊结构有露出的地面建筑,对于市政景观的影响较小。

4、对于高温舱及低温舱其通风系统为串联模式,一旦某一风机故障可利用串联通风系统的另一台风机进行通风,不至于出现通风系统缺失,高温舱室无法降温和运维人员无法进入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第一种本发明所述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本发明所述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第二种本发明所述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第二种本发明所述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图7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7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a型管廊结构和b型管廊结构连接示意图。

1、内部舱室防火隔墙;2、常闭防火门;3、下层右舱室;4、下层左舱室;5、右侧纵向人孔;6、左侧纵向人孔;7、中间横向左平板;8、中间横向右平板;9、右侧双向风机;10、左侧双向风机;11、第一防火门;12、第二防火门;13、右侧顶部通风口;14、左侧爬梯;15、右侧纵向通风口;16、左侧纵向通风口;

20、左侧顶部通风口;21、通风孔;22、右侧爬梯;23、防火阀;24、上层左舱室;25、上层右舱室;26、上层隔墙;27、上层纵向立板;28、下层纵向立板;31、a型管廊结构;32、b型管廊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下层左舱室4、下层右舱室3、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下层左舱室4和下层右舱室3左右间隔设置,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左右间隔设置,上层左舱室24位于下层左舱室4的上方,上层右舱室25位于下层右舱室3的上方,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共用上层纵向立板27,下层左舱室4和下层右舱室3共用下层纵向立板28,上层左舱室24和下层左舱室4共用中间横向左平板7,上层右舱室25和下层右舱室3共用中间横向右平板8,中间横向左平板7内设有左侧纵向通风口16,中间横向右平板8内设有右侧纵向通风口15,上层左舱室24的顶部设有左侧顶部通风口20,上层右舱室25的顶部设有右侧顶部通风口13,如图1至图6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左舱室24内设有左侧双向风机10,左侧双向风机10通过管道与左侧纵向通风口16连接,上层右舱室25内设有右侧双向风机9,右侧双向风机9通过管道与右侧纵向通风口15连接。下层左舱室4内设有内部舱室防火隔墙1和常闭防火门2,下层右舱室3内也设有内部舱室防火隔墙1和常闭防火门2,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横向左平板7内设有左侧纵向人孔6,中间横向右平板8内设有右侧纵向人孔5,上层纵向立板27内设有第一防火门11,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内均设有上层隔墙26,上层隔墙26内设有第二防火门12。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左舱室24的顶部设有通风孔21,上层左舱室24内设有左侧爬梯14,左侧爬梯14的上端与左侧纵向人孔6连接,上层右舱室25内设有右侧爬梯22,右侧爬梯22的上端与右侧纵向人孔5连接。

实施例2

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下层左舱室4、下层右舱室3、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下层左舱室4和下层右舱室3左右间隔设置,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左右间隔设置,上层左舱室24位于下层左舱室4的上方,上层右舱室25位于下层右舱室3的上方,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共用上层纵向立板27,下层左舱室4和下层右舱室3共用下层纵向立板28,上层左舱室24和下层左舱室4共用中间横向左平板7,上层右舱室25和下层右舱室3共用中间横向右平板8,中间横向左平板7内设有左侧纵向通风口16,中间横向右平板8内设有右侧纵向通风口15,如图7至图1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纵向立板27内设有防火阀23,当打开防火阀23时,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能够通过防火阀23连通。下层左舱室4内设有内部舱室防火隔墙1和常闭防火门2,下层右舱室3内也设有内部舱室防火隔墙1和常闭防火门2,如图9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横向左平板7内设有左侧纵向人孔6,中间横向右平板8内设有右侧纵向人孔5,上层纵向立板27内设有第一防火门11,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内均设有上层隔墙26,上层隔墙26内设有第二防火门12。

在本实施例中,上层左舱室24的顶部设有通风孔21,上层左舱室24内设有左侧爬梯14,左侧爬梯14的上端与左侧纵向人孔6连接,上层右舱室25内设有右侧爬梯22,右侧爬梯22的上端与右侧纵向人孔5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包含实施例1(可以称为a型管廊结构31)和实施例2(可以称为b型管廊结构32)。该两种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如图13所示,a型管廊结构和b型管廊结构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采用ababa的设计方式,可以减少出地面建筑数量。

在本发明中,a型管廊结构内各舱室用墙体分隔,形成独立风道,舱室间设防火门便于人员通行。b型管廊结构在下层右舱室3和下层左舱室4之间设置电动防火阀,正常工作时使两舱室通风系统联通。

在本发明中,a型管廊结构的上层左舱室24和上层右舱室25内均单独设置双向风机一台,在两舱室间形成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系统。风机、防火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监控系统联动,根据工况调整风机风向和防火阀开闭状态。舱室与二夹层之间设置人孔及爬梯,方便人员进入二夹层开展巡检、维修等工作。人孔上设置轻型防火盖板。

在本发明中,内部舱室防火隔墙1和常闭防火门2能够将舱室分隔为长度不大于200米的防火区间,下层右舱室3为需要冷却的舱室,使用时下层右舱室3可以是敷设大量电力电缆的电力舱;下层左舱室4为冷舱,下层左舱室的内部没有热源或热源较少,因其在地下能够一直保持低于室外环境温度10℃左右的温度,当下层左舱室内通过输送自来水、中水管线时,由于自来水、中水的温度较低其内温度通常更低,使用时下层左舱室4可以是敷设自来水、中水管道的水舱。

在a型管廊结构内的下层右舱室3和下层左舱室4分别设置双向风机一台(右侧双向风机9和左侧双向风机10),夏季正常工作时左侧双向风机10将室外空气经由左侧顶部通风口20、左侧纵向通风口16引入下层左舱室4的内部,外部空气经下层左舱室4的内部流通后温度进一步降低后,经由b型管廊结构的左侧纵向通风口16、防火阀23、右侧纵向通风口15后进入下层右舱室3的内部为下层右舱室3降温。被加热的空气再经由a型管廊结构内的右侧纵向通风口15通过a型管廊结构内的右侧双向风机9排出a型管廊结构的右侧顶部通风口13。冬季正常工作时风机送风方向与夏季相反,外部冷空气直接进入下层右舱室3,为下层右舱室3降温。经由下层右舱室3加热的空气送入下层左舱室4,避免由于冷空气直接进入下层左舱室4内造成下层左舱室4结霜。

当发生火灾时双向风机停止工作,避免引入空气促进燃烧增大火势;关闭下层右舱室3和下层左舱室4之间的防火阀23,以避免火焰在不同舱室间流窜。带火焰熄灭,舱室内温度降低到允许值以下后,如需排出下层右舱室3内的烟则启动风机,打开下层右舱室3和下层左舱室4之间的防火阀23,风机将室外空气经由下层左舱室4吹向下层右舱室3,排出下层右舱室3内的烟;反之如需排出下层左舱室4内的烟则反向启动风机,打开下层右舱室3和下层左舱室4之间的防火阀23,风机将室外空气经由下层右舱室3吹向下层左舱室4,排出下层左舱室4内的烟。

在本发明中,a型管廊结构和b型管廊结构内均设置防火门方便人员在各舱室间通行,另外,设置爬梯和逃生孔方便人员逃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发明之间、技术发明与技术发明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