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7781发布日期:2019-10-13 00:0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油藏测试作业即油藏动态监测是油藏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贯穿于油藏开发的始终。油藏测试作业是运用各种仪器及仪表,采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和测量方法,测出油藏开发过程中动态和静态的相关资料,为油田的开发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另外,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伴随油井结蜡,油井结蜡后会导致油井产液量下降,当结蜡严重时会堵死油管,使得油井无法产液。因此,油田开发需要不断进行测试作业及清蜡作业。

测试及清蜡作业都需要将作业工具通过采油树放入井内,现有技术中,在采油树附近搭建有简易的作业平台,操作人员在作业平台上对采油树进行操作,首先拆卸掉采油树顶端的阀门上的堵头,然后通过大型起吊机将防喷器、防喷管等作业工具起吊至作业平台上,操作人员再将作业工具装入采油树内,进行测试及清蜡作业。

现有的作业平台需与大型起吊机配合使用,而大型起吊机无法精确的将作业工具送至采油树的阀门顶端,还需操作人员手动将作业工具放至采油树内,而清蜡及测试所使用的工具较长且较重,使得整个操作较为不便,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能够避免采用现有的作业平台向采油树内运送测试及清蜡作业工具的操作困难,进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包括:作业台面、支撑部以及起吊装置;其中,支撑部的一端支撑于地面上,支撑部的另一端与作业台面固定;

起吊装置安装在作业台面上,起吊装置用于将作业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及采油树的顶端。

可选的,起吊装置包括第一吊臂、第二吊臂以及吊绳;其中,第一吊臂的一端设置于作业台面上,且第一吊臂能够绕自身的轴向转动,第一吊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吊臂连接;吊绳绕设在第二吊臂的滑轮上,用于吊取作业工具。

可选的,第二吊臂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其中,

固定部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吊臂上,滑动部滑设在固定部上,以使滑动部能够沿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移动。

可选的,固定部开设有沿其自身的轴向延伸的滑槽,滑动部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轨。

可选的,第二吊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吊绳依次绕设在两个滑轮上。

可选的,作业台面上设置有连接件,第一吊臂通过连接件与作业台面转动连接。

可选的,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作业台面上的套筒,第一吊臂的一端套设于套筒内。

可选的,作业平台还包括坡道,坡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作业台面上,另一端支撑于地面上,坡道用于在吊装所述作业工具时支撑作业工具。

可选的,坡道在垂直于自身轴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

可选的,作业台面上开设有供采油树顶端的阀门穿过的操作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包括:作业台面、支撑部以及起吊装置;其中,支撑部的一端支撑于地面上,支撑部的另一端与作业台面固定;起吊装置安装在作业台面上,起吊装置用于将作业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及采油树的顶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能够避免采用现有的作业平台向采油树内运送测试及清蜡作业工具的操作困难,进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作业台面上设置的起吊装置将测试及清蜡作业工具运送至采油树的顶端,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整个作业过程产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实施例一的起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实施例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作业台面;

2—支撑部;

201—支撑腿;

202—紧固件;

3—起吊装置;

301—第一吊臂;

302—第二吊臂;

303—吊绳;

304—滑轮;

305—绕线轮;

306—固定部;

307—滑动部;

4—采油树;

5—栏杆;

6—锁链;

7—连接件;

8—坡道;

9—爬梯;

10—操作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测试作业及清蜡作业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其中,油藏测试作业是运用各种仪器及仪表,采用不同的测试手段和测量方法,测出油藏开发过程中动态和静态的相关资料,为油田的开发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另外,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伴随油井结蜡,油井结蜡后会导致油井产液量下降,当结蜡严重时会堵死油管,使得油井无法产液,因此需不断的进行清蜡作业,保证油管通常,顺利产液。

测试及清蜡作业都需要将作业工具通过采油树放入井内,现有技术中,在采油树附近搭建有简易的作业平台,操作人员在作业平台上对采油树进行操作,首先拆卸掉采油树顶端的阀门上的堵头,然后通过大型起吊机将防喷器、防喷管等作业工具起吊至作业平台上,而大型起吊机无法精确的将作业工具送至采油树的阀门顶端,还需操作人员手动将作业工具放至采油树内,而清蜡及测试所使用的工具较长且较重,使得整个操作较为不便,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为避免采用现有的作业平台向采油树内运送测试及清蜡作业工具的操作困难,进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通过作业台面上设置的起吊装置将测试及清蜡作业工具运送至采油树的顶端,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实施例一的起吊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实施例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包括:作业台面1、支撑部2以及起吊装置3;其中,支撑部2的一端支撑于地面上,支撑部2的另一端与作业台面1固定;起吊装置3安装在作业台面1上,起吊装置3用于将作业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1及采油树4的顶端。

其中,作业台面1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清蜡及测试作业时,无需坐在采油树4上进行操作,直接站在作业台面1上将采油树4顶端的阀门打开,然后将测试及清蜡作业所用的工具通过采油树4放入井内,避免了在采油树4上对较长且较重的作业工具进行操作时带来的不便,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在作业台面1上进行测试及清蜡作业也避免了作业工具甚至人员的跌落,进而防止了作业工具的损坏,同时也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作业台面1一般设置在不低于采油树4的水平高度的位置,方便作业人员站在作业台面1上对采油树4顶端的阀门进行开关操作,同时,通过起吊装置3将测试及清蜡作业所用的工具运送至作业台面1后,操作人员站在高于采油树4顶端的位置将作业工具放至采油树4内部,整个操作过程更为方便快捷,也相对省力。

作业台面1的形状尺寸在此处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保证操作人员能够顺利的将测试及清蜡作业所用的防喷器、防喷管等作业工具放至采油树4,同时也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即可。

可选的,在作业台面1的一周设置有栏杆5,保证了作业人员在作业台面上进行测试及清蜡作业时更为安全,有效的降低了作业人员的跌落风险,同时,栏杆5的设置也可避免作业工具的跌落。其中,栏杆5的设置方式在此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稳固的设置在作业台面1的边缘周围即可,例如,栏杆5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作业台面1上,方便栏杆5的拆卸。另外,还可将栏杆5焊接在作业台面1上,这样设置使得栏杆与作业台面之间的固定更为牢固。

为了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进入作业台面1,在作业台面1的操作人员入口处的栏杆5设置成可拆卸下来的栏杆,或者该处的栏杆5用锁链6代替。使用时,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台面之前先打开锁链6,进入后随手关闭锁链6。锁链6的设置不仅提高了作业台面1的安全性能,而且也使得操作员人员进入作业台面1时无需跨越栏杆5,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风险。

支撑部2的作用是将作业台面1稳定的支撑于采油树4顶部,支撑部2的一端支撑于地面上,支撑部2的另一端与作业台面1固定。

其中,支撑部2的具体结构、布局及连接关系等在此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稳定的支撑起作业台面1即可。例如,为保证作业台面的稳定性,支撑部2可为均匀设置于作业台面底面四周的多个支撑腿201,支撑腿201倾斜一定角度,以保证单个支撑腿201稳定支撑于地面上。另外,为加固支撑腿201稳定性,相邻的支撑腿201之间可设置紧固件202,该紧固件202可为两端固定于相邻两个支撑腿201上的紧固杆。紧固杆的数量可为多个,使得多个支撑腿201之间更为稳固,进而保证了作业台面1在采油树4上更加稳定,避免因作业台面1的晃动对整个作业过程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作业效率。其中,支撑腿201和紧固件202可一体化设置,也可将紧固件202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支撑腿201上,方便拆卸。支撑腿201的一端可固定于作业台面1上的任意位置,例如,支撑腿201的一端可固定在作业台面1的底表面,也可穿出作业台面1,其中穿出作业台面1的部分可作为栏杆等。

将支撑腿201作为支撑部2,均匀设置于作业台面底面四周,可保证整个作业平台的稳定性。

另外,支撑部2还可为柱状支撑筒,支撑筒的一端支撑于地面上,支撑筒的另一端固定于作业台面1上,保证作业台面1稳定的支撑于采油树4的顶部。

支撑部2与作业台面1的固定方式在此处不作限制,例如,支撑部2的一端可焊接于作业台面1上,还可与作业台面一体化成型,以使支撑部2与作业台面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支撑部2也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作业台面1上,比如卡扣在作业台面1上开设的卡槽内,也可套接于作业台面1底部设置的套筒内,使得支撑部2与作业台面1之间的装配与拆卸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整个作业平台的适用性。

由于现有的作业平台较为简易,其需要和大型起吊机配合使用,大型起吊机将防喷器、防喷管等作业工具起吊至作业平台上,操作人员再将作业工具装入采油树内,进行测试及清蜡作业,由于大型起吊机无法精确的将作业工具送至采油树的阀门顶端,且清蜡及测试所使用的工具较长且较重,使得整个操作较为不便,降低作业效率。因此,为克服上述缺陷,在本实用新型的作业台面1上设置有起吊装置3,该起吊装置3用于将测试及清蜡作业所用的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1及采油树4的顶端;本实施例通过起吊装置3将作业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1及采油树4的顶端后,操作人员再稍微地挪动作业工具,便可将作业工具通过采油树4放入井内,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作业效率。

其中,该起吊装置3可安装在作业台面1的任意位置,只要不影响起吊装置3对作业工具的起吊即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作业工具的辅助操作,可选的,将起吊装置3安装在作业台面1的边缘处,这样的设置位置使得操作人员站在作业台面1对吊在起吊装置3上的作业工具进行辅助操作时更加方便,同时也节约了起吊装置3在作业台面1内部的占用空间,便于操作人员作业,且提高了整个作业平台的安全系数。

起吊装置3的结构设计旨在简单,同时,也要保证整个起吊作业简捷精确,可选的,起吊装置3包括第一吊臂301、第二吊臂302以及吊绳303;其中,第一吊臂301的一端设置于作业台面1上,且第一吊臂301能够绕自身的轴向转动,第一吊臂301的另一端与第二吊臂302连接;吊绳303绕设在第二吊臂的滑轮304上,用于吊取作业工具。

起吊装置3上的第一吊臂301用于支撑第二吊臂302,并将该起吊装置3固定于作业台面1上。可选的,第一吊臂301垂直作业台面1,第二吊臂302垂直于第一吊臂301,以使整个起吊装置3的各个部件更加稳定,同时保证整个起吊过程的顺畅。为了保证起吊装置3能够自动将地面上的作业工具起吊并运送至采油树顶端的阀门处,起吊装置3自身需能够转动。因此,第一吊臂301设置在作业台面1上,且能够绕自身的轴向转动。这样,通过第一吊臂301的自转带动第二吊臂302在其所在的水平方向上转动,进而将作业工具吊送至所需的任意位置上。除了将第一吊臂301设置成能够绕自身的轴向转动来实现整个起吊装置3的转动,还可采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例如,第一吊臂301固定在作业台面3上,将第二吊臂302活动设置在第一吊臂301的顶端。具体来说,可以在第一吊臂301的顶端设置卡槽,第二吊臂302一端垂直于自身轴向上设置有连接部,将该连接部收容于第一吊臂301上的卡槽内,通过连接部在卡槽内的转动实现第二吊臂302沿垂直于第一吊臂301的水平面转动,进而保证作业工具的水平移动。

其中,当第一吊臂301能够绕自身的轴向转动时,第二吊臂302与第一吊臂30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固接,卡扣连接或一体化设置等。同理,当第二吊臂302能够沿垂直于第一吊臂301的水平面转动,第一吊臂301与作业台面1的连接方式也可为固接,例如卡扣连接或一体化设置等,只要能够保证整个起吊装置3的各个部件稳定连接,且稳固于作业台面1上即可。

可选的,第一吊臂301为内部呈中空结构的圆柱筒,吊绳303从第一吊臂301的底部穿入,并从第一吊臂301的顶端穿出,绕设在第二吊臂302上设置的滑轮304上,将吊绳303绕设在滑轮304上。在起吊作业工具时,滑轮304的自转带动吊绳303滑动,减少了吊绳303在收缩过程中的阻力,使得整个起吊过程更为快捷,同时,也避免第二吊臂302长时间接触并摩擦吊绳303,对吊绳303造成损坏,滑轮304的设置延长了吊绳303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吊绳303的次数,进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其中,为使吊绳303在第二吊臂302上的滑动阻力更小,可选的,第二吊臂3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304,吊绳303依次绕设在两个滑轮304上。

具体的,由于吊绳303在伸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吊臂上进行摩擦,为了减小吊绳303的摩擦阻力,在第二吊臂302的两端分别设置滑轮304,将吊绳303绕设在两个滑轮304上,吊绳303在伸缩的过程中会带动滑轮的304转动,进而减少了吊绳303的摩擦阻力,同时提高了吊绳303的起吊速度。

滑轮304在第二吊臂302上的固定方式为多种,可选的,将第二吊臂302设置成两个平行设置的支臂,在两个支臂的两端之间分别设置有转轴,将两个滑轮304分别固定在转轴上,这样设置使得滑轮302与第二吊臂30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另外,还可在第二吊臂302两端分别开设凹槽,将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在凹槽的内壁上,然后将滑轮304套设在转轴上,也可起到稳定连接的作用。

吊绳303的起吊过程既可手动操作也可电动操作。如果为手动操作,则可选的,在第一吊臂301的底部设置绕线轮305,吊绳303的一部分绕设在绕线轮305上,手动转动绕线轮305上的手柄,来实现吊绳303的伸展与收缩,绕线轮305的具体结构在此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保证吊绳303的伸缩即可。另外,绕线轮305的位置也可不在第一吊臂301的底部设置,可设置在起吊装置3的任意位置,而将绕线轮305设置在第一吊臂301的底部,使得作业人员对吊绳303进行操作时更加方便。如果为电动操作,则可选的,在绕线轮305上连接电动机,自动带动绕线轮305转动,实现吊绳303的自动伸缩,提高了起吊作业效率,也节约了人力。同时,电动机能够有效的控制绕线轮305的转动速度,当起吊装置3将作业工具从地面起吊至作业台面1的过程中,无需精确控制作业工具的位置,因此可通过提高绕线轮305的转动速度来提高起吊速度,当作业工具吊送至采油树4顶端附近时,可相对降低绕线轮305的转动速度,使作业工具缓慢靠近采油树4的顶端,并放至于采油树4内部,进一步保证了起吊装置3在整个起吊过程中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由于测试及清蜡作业所用的工具在地面上的位置和采油树4相对于起吊装置3的位置较为随意,起吊装置3在吊取放置于地面上的作业工具时,需保证第二吊臂302上的吊绳303能够吊取到作业工具,当将作业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1上时,还需保证第二吊臂302能够将作业工具吊送至采油树1的顶端位置,因此,需将第二吊臂302设置成长度可变的结构,来完成整个作业工具的吊取与放置。

为了准确控制整个测试及清蜡作业过程中作业工具的吊送位置,将起吊装置3的第二吊臂302设置成可伸缩的结构。可选的,第二吊臂302包括固定部306和滑动部307;其中,固定部306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吊臂301上,滑动部307滑设在固定部306上,以使滑动部307能够沿固定部306的长度方向移动。

具体的,将第二吊臂302设置成沿其自身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固定部306和滑动部307,滑动部307能够沿固定部306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此来改变整个第二吊臂302的长度,使得第二吊臂302的活动范围增大,且能够根据采油树4的顶部位置来不断调整滑动部307在固定部306上的相对位置,来保证作业工具能够更为准确的吊送至采油树4的内部,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为方便操作人员对吊送至作业台面1上的作业工具进行其他操作,可通过移动滑动部307使第二吊臂302调整至合适的长度,将作业工具放置于作业台面1的合适位置,该设置不仅方便操作人员的作业,也合理利用了作业台面1的空间。

第二吊臂302的固定部306和滑动部307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保证滑动部307能够沿固定部306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实现第二吊臂302的长度可变。可选的,固定部306开设有沿其自身的轴向延伸的滑槽,滑动部307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轨,滑动部307部分设置在固定部306内的滑槽内,且沿滑槽移动,实现第二吊臂302的伸缩。

具体的,第二吊臂302的长度是通过调整滑动部307在固定部306上的位置来确定的,换句话说,滑动部307沿固定部306的长度方向移动不同的距离,则第二吊臂302便对应不同的长度。因此,为使第二吊臂302调整至所需的长度,需保证滑动部307能够顺利的沿固定部306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不发生偏移。本实施例中,在固定部306上开设有沿其自身的轴向延伸的滑槽,同时,在滑动部307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轨,滑动部307通过滑轨在固定部306的滑槽内移动,不仅减小了滑动部307在移动过程中的阻力,提高第一吊臂302的长度调整效率,同时滑槽的设置也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滑动部307在沿固定部306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受到滑槽的限制而不会发生左右偏移,进而提高了滑动部307与固定部30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第二吊臂302在实现伸缩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各个部件的稳定连接。

可选的,第二吊臂30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臂,为实现第二吊臂302的伸缩功能,每个支臂包括固定部306和滑动部307,具体的设置方式见上述对第二吊臂302的结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的,作业台面1上设置有连接件7,第一吊臂301通过连接件7与作业台面1转动连接,将第一吊臂301通过连接件7连接于作业台面1上,以使第一吊臂301绕自身的轴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吊臂302转动,实现作业工具的起吊和运送。

其中,连接件7可为多种结构,例如铰接件、轴承、旋转套筒等,只要保证第一吊臂301通过连接件7能够绕自身的轴向转动即可。具体的,当连接件7为轴承时,将作业台面1固定于轴承的外圈上,将第一吊臂301套设于轴承的内圈,进而实现第一吊臂301的转动,同时轴承的设置也有效的减小了第一吊臂301在作业台面1上转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第一吊臂301的转动更为快速,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可选的,连接件7包括设置在作业台面1上的套筒,第一吊臂301的一端套设于套筒内,套筒的固定实现第一吊臂301的转动,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为保证第一吊臂301与套筒的连接更为稳定,可在套筒与第一吊臂301之间设置紧固件,该紧固件可为套设在套筒上靠近开口处的紧固环,紧固环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簧销,通过弹簧销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吊臂301与套筒之间的稳固性。

另外,为实现整个起吊装置3的升降功能,还可在套筒内设置内螺纹,在第一吊臂301的外壁上设置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螺纹的配合连接,不仅能够实现第一吊臂301的转动,而且能够实现第一吊臂301的伸缩,进而带动第二吊臂302沿第一吊臂301的轴向上下移动,同时,也使得第一吊臂301与套筒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由于作业工具较长,当起吊装置3将作业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1时,为避免作业工具不断碰触作业台面1,可通过旋转第一吊臂301使第二吊臂302抬高一定距离,同时也避免了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人身伤害,在作业工具1到达采油树4的顶端时,再反向旋转第一吊臂301,使第二吊臂302下降一定距离,将作业工具直接通过采油树4放至井内,有效的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不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风险。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的,作业平台还包括坡道8,坡道8的一端设置于作业台面1上,另一端支撑于地面上,坡道8用于在吊装作业工具时支撑作业工具,起到辅助起吊的作用。

由于测试及清蜡作业所使用的工具较重且较长,起吊装置3在起吊作业工具的过程中,易出现作业工具随意摆动而误伤操作人员,或者因工具较重使吊绳断开等状况,因此,在将作业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1的过程中,在作业平台上设置一些辅助支撑作业工具的结构,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将坡道8设置在作业台面与地面之间,在起吊装置3起吊作业工具的过程中,将作业工具支撑于坡道8上,防止了作业工具在吊送过程中摆动,同时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保证了整个吊送过程的高效与安全。

其中,坡道8可倾斜一定角度,使得吊送过程中的作业工具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避免因作业工具较重对起吊装置3造成损坏,影响作业效率。另外,坡道8与作业台面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多种,此处不作任何限制,例如,坡道8的一端卡接与作业台面1上,方便挪动坡道8,这样可以根据起吊装置3的设置位置对坡道8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方便吊装过程中坡道8对作业工具的辅助支撑。在一些示例中,坡道8的一端还可焊接于作业台面1上,使得坡道8更加稳固。

为进一步避免作业工具在坡道8上也出现摆动的情况,对坡道8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优化,例如在坡道8的两侧分别设置挡板,或者对坡道8在垂直于自身轴向的横截面的形状进行调整,以防止作业工具左右摆动。可选的,坡道8在垂直于自身轴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使得坡道8的两侧边缘呈凸出结构,进而保证了作业工具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时,为方便作业工具从坡道8直接吊送至作业台面上,将作业台面1上的位于坡道8出口的栏杆设置成可拆卸的栏杆档件,或者在坡道8的出口处设置锁链6。例如,在起吊装置3将作业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之前,锁链6处于打开状态,当作业工具从坡道8转至作业台面1后,将锁链6锁于一侧的栏杆上,不仅方便作业工具进入作业台面1,同时提高了作业平台的安全系数。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的,作业平台还包括爬梯9,爬梯9的一端设置于作业台面1上,爬梯9的另一端支撑于地面上,操作人员通过爬梯9上至作业台面1,完成测试及清蜡作业。该爬梯9与地面之间可成任意角度,而为提高整个作业的安全性。可选的,将爬梯9设置成斜梯,即爬梯9与地面的夹角成锐角,这样设置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隐患。

爬梯9可设置于作业台面的任意位置,其中,为方便操作人员对坡道8内的作业工具进行辅助操作,可选的,将爬梯9设置于坡道8的旁侧,作业工具在坡道8内移动时,操作人员可站在爬梯9上对作业工具进行辅助操作,保证作业工具在吊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方便操作人员站在作业台面1上对采油树4顶部的阀门进行相应的操作,可选的,在作业台面1上开设有供采油树顶端的阀门穿过的操作口10,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作业台面1上的操作口10对采油树4进行操作,完成测试及清蜡作业,便无需将身体伸出作业台面1进行操作,操作口10的设置不仅方便操作人员作业,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操作口10在作业台面1的位置在此处不作限制,例如,可以将操作口10设置在作业台面1的边缘处,也可设置在作业台面1的内部,操作口10的截面形状为多种,其中包括半圆形、圆形或多边形等,且操作口10的截面尺寸尽可能大于采油树4的顶端阀门的截面尺寸,这样通过操作口10在采油树上进行清蜡及测试作业更为方便,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包括:作业台面、支撑部以及起吊装置;其中,支撑部的一端支撑于地面上,支撑部的另一端与作业台面固定;起吊装置安装在作业台面上,起吊装置用于将作业工具吊送至作业台面及采油树的顶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测试及清蜡的作业平台,能够避免采用现有的作业平台向采油树内运送测试及清蜡作业工具的操作困难,进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作业台面上设置的起吊装置将测试及清蜡作业工具运送至采油树的顶端,无需作业人员手动操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整个作业过程产生的安全隐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