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2659发布日期:2020-04-07 20:3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采挖掘中的碎料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山开采或隧道挖掘中,需要将开采的物料运输出去,目前常见的运输方式通常分为:1、固定式皮带运输,该类型皮带为固定式,但是掘进或者连采是不断往前的,这就不得不在掘进或连采作业一段时间后,必须停下来加长或者移动皮带,耗时费力。同时大量的人力出现在作业的巷道,安全风险大。

2、井下铲运车运输,铲运车来回在掘进工作面和卸货点运行,运输不连续,效率低下。往往卸货速度跟不上掘进或连采的速度。并且目前铲运车也需要人工操作且需要长时间暴露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输送带组件和驱动系统,输送带组件能够随机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弯曲摆动,驱动系统能够带动机架移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运输,在掘进或者连采作业的过程中,无需停下移动或加长运输皮带,抑或铲运车来回穿梭;可以根据掘进或连采作业的推进,皮带输送装置可以自行前进或者后退,无需人力干预或者搬运;可以沿着巷道的走向弯曲前行,也能够适应凹凸不平的路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连接架组件,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活动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由此,模块化设计,可以适应不同长度巷道要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架组件包括架体和设置于架体的拖钩组件,拖钩组件包括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分别设置于架体相背的两侧,连接公件能够与连接母件活动连接,连接公件与连接母件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由此,能够使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公件设有插块,连接母件设有供插块插入的插槽,插块与插槽之间通过插销连接,插块相对于插槽能够以插销为轴心在水平方向上摆动;插块能够以插销与插块的连接处为基点在竖直方向上摆动。由此,使连接公件与连接母件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块设置有关节轴承,插销穿设于关节轴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能够限制连接公件与连接母件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弯曲摆动的角度;由此,能够防止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摆动角度过大,造成输送带组件的损坏。

第一限位部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于连接母件上的一对第一限位面、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于连接公件上的一对第二限位面,两个第一限位面分别位于插槽两侧处,两个第二限位面分别位于插块两侧处,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之间同时只有一侧能够抵靠;

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之间具有第一调节空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能够限制连接公件与连接母件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弯曲摆动的角度;

第二限位部包括分别位于插块与插槽上下内侧壁之间的第二调节空隙;

插槽的高度大于插块的厚度。由此,能够防止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摆动角度过大,造成输送带组件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架体两侧分别设有限位保护部件,限位保护部件包括插筒和设置于插筒一端的插杆,插筒另一端设有插口,插杆能够从插口处插入插筒内,插杆能够在插筒内沿插筒横截面方向移动;插筒和插杆的长度之和大于连接公件和连接母件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架体上下设置有第一皮带托辊和第二皮带托辊;第一皮带托辊两端和第二皮带托辊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皮带导向轮;第一皮带托辊两端翘起,呈内凹形结构;皮带导向轮包括导轮和同轴设置于导轮一端的导盘,导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架体。由此,第一皮带托辊用于支撑输送带组件的上层皮带,第二皮带托辊用于支撑输送带组件的下层皮带,皮带导向轮用于将输送带组件限制在第一皮带托辊和第二皮带托辊上,防止皮带输送装置在巷道中旋转时脱离出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系统包括履带组件、驱动组件、以及至少设置于机架一端的机头,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履带组件运转,驱动组件设置于机头,履带组件设置于机架。由此,通过驱动履带组件旋转来带动皮带输送装置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架体上下设置有一对履带板架,履带组件设置于履带板架;履带板架一端设置有第一凹部,另一端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凹部配合的第一凸起。由此,位于上方的履带板架用于支撑履带组件的上层履带,位于下方的履带板架用于支撑履带组件的下层履带;且使得相邻两个架体上的履带板架之间连接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不会存在空档,当履带组件从两个履带板架之间经过时,都能够得到支撑,不会受到空档而出现卡顿现象,防止对履带板架和履带组件造成损坏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履带限位装置,履带限位装置能够限制履带组件脱离履带板架;履带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履带板架的限位槽、以及设置于履带组件内侧的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由此,能够防止在皮带输送装置转弯时履带组件脱离履带板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履带组件包括多个履带板、以及将履带板依次连接成环形的链条,每个履带板内侧面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两侧分别设置有翼板,翼板与履带板之间形成供限位槽边缘设置的滑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减速机、主轴和齿轮盘,电机、减速机和主轴均安装于机头,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主轴转动,齿轮盘安装于主轴,齿轮盘与履带组件配合,能够驱动履带组件旋转;齿轮盘两侧处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机头,支撑板用于支撑履带组件;支撑板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支撑平板、以及位于支撑平板一端的支撑弧板,支撑弧板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第二凸起,支撑平板端部设有与第二凸起配合的第二凹部。由此,当履带板组件移动到齿轮盘处时,能够得到支撑,使得驱动组件在驱动履带板组件时更加稳定;此外第二凸起和第二凹部的配合,能够使履带板组件在支撑板上移动更加稳定,防止出现卡顿现象,造成支撑板或履带板组件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头设置有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车轮轴、转向轴承和转向驱动装置,车轮轴中间处通过转向轴承安装于机头,车轮轴两端安装有车轮,转向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车轮轴绕转向轴承旋转;转向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油缸,转向驱动装置安装于机头,转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铰接于车轮轴,且靠近车轮轴端部处。由此,能够驱动机头转向,从而驱动皮带输送装置转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拖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履带组件设置于连接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履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组件与履带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的输送带组件2和驱动系统3,输送带组件2能够随机架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弯曲摆动,驱动系统3能够带动机架1移动,输送带组件2能够用于输送物料。

由此,可以连续运输,在掘进或者连采作业的过程中,无需停下移动或加长运输皮带,抑或铲运车来回穿梭;可以根据掘进或连采作业的推进,皮带输送装置可以自行前进或者后退,无需人力干预或者搬运;可以沿着巷道的走向弯曲前行,也能够适应凹凸不平的路况。

其中,机架1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连接架组件101,机架1整体呈长条状,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101之间活动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101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由此,模块化设计,通过增加或减少连接架组件101的数量,可以适应不同长度巷道要求。

其中,连接架组件101包括架体102和设置于架体102的拖钩组件,拖钩组件包括连接公件104和连接母件105,连接公件104和连接母件105分别固定安装于架体102相背的两侧,连接公件104能够与连接母件105活动连接,也就是连接架组件101上的连接公件104与相邻连接架组件101上的连接母件105之间连接,连接公件104与连接母件105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

连接公件104设有插块106,连接母件105设有供插块106插入的插槽107,在本实施例中,插块106和插槽107均为半圆形结构,插槽107的槽口也为半圆形结构,由此能够使插块106在插槽107中沿水平方向转动。插块106与插槽107之间通过插销108连接,具体来说,插槽107和插块106均开设有供插销108穿设的穿孔,插销108可以通过螺母固定在插槽107上。此外,插块106还可以固定安装有关节轴承109,插销108可以穿设于关节轴承109中内圈的孔,关节轴承109能够方便插块106与插槽107之间的活动。插块106相对于插槽107能够以插销108为轴心在水平方向上摆动;插块106能够以插销108与插块106的连接处为基点在竖直方向上摆动。此外,插块106还能够相对于插槽107以插块、插槽之间的连线为轴线旋转,以使皮带输送装置在移动式,能够适应一侧高起的倾斜式移动。

还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能够限制连接公件104与连接母件105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弯曲摆动的角度。由此,能够防止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摆动角度过大,造成输送带组件的损坏、以及运输的不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摆动角度为3-20°,优选的是5°。

第一限位部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于连接母件105上的一对第一限位面110、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于连接公件104上的一对第二限位面111,两个第一限位面110分别位于插槽107两侧处,两个第二限位面111分别位于插块106两侧处,两个第一限位面110与两个第二限位面11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限位面110与第二限位面111之间同时只有一侧能够抵靠。也就是说,第一限位面110与第二限位面111之间具有第一调节空隙。当连接公件104沿水平方向向一侧转动时,通过第一限位面110抵靠第二限位面111,来限制连接公件104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角度。

还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能够限制连接公件104与连接母件105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弯曲摆动的角度。

第二限位部包括分别位于插块106与插槽107上下内侧壁之间的第二调节空隙;也就是说,插槽107的高度大于插块106的厚度。由此,能够防止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摆动角度过大,造成输送带组件的损坏、以及运输的不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摆动角度为1-20°,优选的是2°。

架体102两侧分别设有限位保护部件,限位保护部件包括插筒115和固定连接于插筒115一端的插杆116,插筒115与插杆116同轴设置,插筒115另一端设有插口117,插筒115内部中空,插杆116能够从插口117处插入插筒115内,插杆116能够在插筒115内沿插筒横截面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插杆116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插筒115横截面,插杆116四周与插筒115内壁之间换向存在间隙。插筒115和插杆116的长度之和大于连接公件104和连接母件105之间的距离。由此,限位保护部件能够对连接架组件101连接时起到初步定位作用,此外,当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101之间的连接断裂时,利用输送带组件2和履带组件的连接整体性,相邻的两个连接架组件101还能够通过限位保护部件来实现连接,能够避免整个皮带输送装置断裂,而中断输送,能够保持输送不中断。

架体102上下设置有第一皮带托辊118和第二皮带托辊119,第一皮带托辊118和第二皮带托辊119均可以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架体102上。第一皮带托辊118两端和第二皮带托辊119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皮带导向轮120。皮带导向轮120包括导轮121和同轴设置于导轮121上端的导盘122,导论121可以通过转轴竖向设置在机架102。第一皮带托辊118两端翘起,呈内凹形结构。具体来说,第一皮带托辊118可以是水平辊和分别设置于水平辊两端的斜向辊,斜向辊靠近水平辊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水平辊和斜向辊均可以通过转轴安装于架体102。由此,第一皮带托辊用于支撑输送带组件的上层皮带,第二皮带托辊用于支撑输送带组件的下层皮带,皮带导向轮用于将输送带组件限制在第一皮带托辊和第二皮带托辊上,防止皮带输送装置在巷道中旋转时脱离出去。

驱动系统3包括履带组件301、驱动组件302、以及至少设置于机架1一端的机头303,驱动组件302能够驱动履带组件301运转,驱动组件302设置于机头303,履带组件301设置于机架1,履带组件301位于输送带组件2的下方。由此,通过驱动履带组件旋转来带动皮带输送装置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机头303,能够方便皮带输送装置的前进和后退,不需要掉头。驱动组件302也可以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机头303上,能够提高动力输出,防止出现驱动组件302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组件2可以包括输送带、输送带主动辊和驱动输送带主动辊旋转的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带套设在机架1中的第一皮带托辊118和第二皮带托辊119、以及主动辊,主动辊位于输送带一端,主动辊和输送带驱动电机可以安装于机架1的一端,具体来说,主动辊和输送带驱动电机安装于机头303,输送带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齿轮或皮带传动于主动辊,主动辊驱动输送带旋转。在机头303上还可以排列设置有多个下设置的第一皮带托辊118和第二皮带托辊119,用以制成输送带。

架体1上下设置有一对履带板架30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架体102均固定安装有上下设置的一对履带板架304,履带组件301套设于履带板架304;履带板架304一端设置有第一凹部305,另一端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凹部305配合的第一凸起306,履带板架304一端的第一凸起306能够插入到相邻履带板架304的第一凹部305内。由此,位于上方的履带板架用于支撑履带组件的上层履带,位于下方的履带板架用于支撑履带组件的下层履带,下层履带接触地面,在地面上旋转行走。且使得相邻两个架体上的履带板架之间连接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不会存在空档,当履带组件从两个履带板架之间经过时,都能够得到支撑,不会受到空档而出现卡顿现象,防止对履带板架和履带组件造成损坏问题。

还包括履带限位装置,履带限位装置能够限制履带组件301脱离履带板架304;履带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履带板架304的限位槽307、以及设置于履带组件301内侧的限位块308,限位槽307沿履带组件301的移动方向设置,且限位槽307贯穿设置于履带板架304,在本实施例中,履带板架304为两个对称设置的板体,两个板体之间的间隙为限位槽307。限位块308与限位槽307配合,限位块308仅能够沿限位槽307滑动。由此,能够防止在皮带输送装置转弯时履带组件脱离履带板架。

其中,履带组件301包括多个履带板309、以及将履带板309依次连接成环形的链条311,每个履带板309的内侧面均与链条3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链条311为多个椭圆形金属环依次扣连形成。每个履带板309内侧面均设有限位块308,限位块308可以盖住连接在履带板309上的链条311,使得履带板309与链条之间的连接更稳定。限位块308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翼板312,每个翼板312均与履带板309之间形成供限位槽307边缘设置的滑槽313,限位槽307边缘能够在滑槽313内滑动。

驱动组件302包括电机314、减速机315、主轴316和齿轮盘317,电机314和减速机315均固定安装于机头303,主轴316可以通过轴承安装于机头303,电机314通过减速机315驱动主轴316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电机314和减速机315均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主轴316的两端,由此,提高动力输出。齿轮盘317安装于主轴316,齿轮盘317与履带组件301配合,具体拉起说是齿轮盘317与履带组件301中的链条311配合,能够驱动链条311旋转,进而驱动履带组件301旋转。齿轮盘317两侧处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机头303,支撑板用于支撑履带组件301。支撑板整体呈u形结构,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支撑平板319、以及位于支撑平板319一端的支撑弧板320,支撑弧板320两个端部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二凸起321,支撑平板319端部一体成型有与第二凸起321插入配合的第二凹部322。由此,当履带板组件移动到齿轮盘处时,能够得到支撑,使得驱动组件在驱动履带板组件时更加稳定;此外第二凸起和第二凹部的配合,能够使履带板组件在支撑板上移动更加稳定,防止出现卡顿现象,造成支撑板或履带板组件的损坏。

机头303设置有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车轮轴323、转向轴承324和转向驱动装置325,车轮轴323中间处通过转向轴承324安装于机头303,车轮轴323两端安装有车轮326,转向驱动装置325能够驱动车轮轴323绕转向轴承324旋转。具体来说,转向驱动装置325可以为气缸或油缸,转向驱动装置325安装于机头303,转向驱动装置325的输出端铰接于车轮轴323,且靠近车轮轴323端部处。由此,能够驱动机头转向,从而驱动皮带输送装置转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