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田中低压集气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2440发布日期:2020-04-07 20:3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田中低压集气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田中低压集气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高压气田开发地面集气工艺采用井口气加热节流至中压之后输送至集气处理站,在集气处理站采用单井气液分离连续计量之后,通过集气汇管集气或单井生产阀组/计量阀组→生产汇管/气液分离计量→生产分离器汇合集气工艺,这种集气工艺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在气田开发前期至中期集气运行费用低,提高开发效益,但是气田开发后期部分气井压力低于集气处理站运行压力时就无法进站处理开采,当时由于小部分地区气田冬季严寒而漫长,极端环境下最低温度达到零下三十度,冻土层深度达到1.48m,气田建设区域可依托的供电、通讯、道路等系统较差,恶劣的环境时地面的建设成本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温度较低容易造成气体流动时造成一定影响。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气田中低压集气计量装置大部分都是在地下几千米进行提取,在提取过程中由于温度寒冷,在测量气体过程中会造成气体测量不精确;

2、现有的气田中低压集气计量装置,输送管道出现问题,不能进行正常工作时,影响天然气使用与收集,同时维修与清理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田中低压集气计量装置,具有测量气体更加准确,便于维护修理,输送管出现问题后能够继续工作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田中低压集气计量装置,包括地面气井,所述地面气井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一,所述地面气井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二,所述输气管一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左侧设有推拉杆,所述输气管一与所述输气管二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钛金固定块,所述钛金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输气管一与所述输气管二外侧套接有管卡,所述管卡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输气管一与所述输气管二右侧固定连接有气田总站,所述气田总站前表面设有观察镜,所述气田总站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气体暂存箱,所述气体暂存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阀门,所述连接阀门顶部固定连接有气体压力表,所述气体压力表内部中央设有压力表指针,所述输气管一与所述输气管二中央无缝连接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钛金固定块数量为多个,且所述钛金固定块与所述电热丝结构相匹配,且所述电热丝连接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密封柱与所述推拉杆结构相匹配,且所述密封柱与所述输气管一和所述输气管二连接处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气体压力表内部设有符号数字,且所述压力表指针与所述气体压力表内部设有符号数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管卡数量为四个,且所述管卡外部表面设有限位孔,且所述管卡与所述固定螺栓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一和所述输气管二均贯穿连接于所述气体暂存箱。

优选的,所述连接阀门与所述气体暂存箱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且所述连接阀门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气体压力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输送管一与输送管二外侧不同位置设有的钛金固定块,进一步的使电热丝环绕固定在输送管一与输送管二外侧,减少使用电热丝的数量,同时节约成本,进一步电热丝通过连接外部电源进行对输送管一与输送管二的加热,使输送管的温度保持稳定,通过稳定温度后,通过气体压力表显示出气体压强,继而通过工作人员进行记录,进行下一步的计算,最后得出精确数据。

2、通过输送管一与输送管二能够将地面气井内部的气体进行输送,同时通过人力或者外界机器,进一步的对推拉杆进行推拉,同时带动密封柱在输送管一与输送管二内部进行左右移动,能够阻断气体的流动,通过拆卸固定螺栓同时能够将管卡摘掉,进一步的输送管进行拆卸,当工作需要时不能进行维修,通过连接管,使管道内部的气体流动到无问题的输送管,方便实现对输送管的维修与疏通,继而不影响气体的流动继续对气体的收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田总站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气井;2、输气管一;3、输气管二;4、密封柱;5、推拉杆;6、钛金固定块;7、电热丝;8、管卡;9、固定螺栓;10、气田总站;11、观察镜;12、气体暂存箱;13、连接阀门;14、气体压力表;15、压力表指针;16、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田中低压集气计量装置,包括地面气井1,地面气井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一2,地面气井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二3,输气管一2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柱4,密封柱4左侧设有推拉杆5,输气管一2与输气管二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钛金固定块6,钛金固定块6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热丝7,输气管一2与输气管二3外侧套接有管卡8,管卡8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9,输气管一2与输气管二3右侧固定连接有气田总站10,气田总站10前表面设有观察镜11,气田总站10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气体暂存箱12,气体暂存箱1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阀门13,连接阀门13顶部固定连接有气体压力表14,气体压力表14内部中央设有压力表指针15,输气管一2与输气管二3中央无缝连接有连接管16。

本实施例中:气体压力表14(型号为dn32)。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外侧不同位置设有的钛金固定块6,进一步的使电热丝7环绕固定在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外侧,减少使用电热丝7的数量,同时节约成本,进一步电热丝7通过连接外部电源进行对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的加热,使输送管的温度保持稳定,通过稳定温度后,通过气体压力表14显示出气体压强,继而通过工作人员进行记录,进行下一步的计算,最后得出精确数据,通过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能够将地面气井1内部的气体进行输送,同时通过人力或者外界机器,进一步的对推拉杆5进行推拉,同时带动密封柱4在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内部进行左右移动,能够阻断气体的流动,通过拆卸固定螺栓9同时能够将管卡8摘掉,进一步的输送管进行拆卸,当工作需要时不能进行维修,通过连接管16,使管道内部的气体流动到无问题的输送管,方便实现对输送管的维修与疏通,继而不影响气体的流动继续对气体的收集。

具体的,钛金固定块6数量为多个,且钛金固定块6与电热丝7结构相匹配,且电热丝7连接外部电源;通过将钛金固定块6固定在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外侧不同的位置,继而使电热丝7通过钛金固定块6进行环绕在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外侧,同时减少使用电热丝7的数量,节约成本,同时通过钛金固定块6有很好的导热作用,有效的提高电热丝7加热作用。

具体的,密封柱4与推拉杆5结构相匹配,且密封柱4与输气管一2和输气管二3连接处为中空结构;可以通过工人或者外界机器通过推拉推拉杆5继而使密封柱4进行左右移动,实现开关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方便在输送管发生故障时,使气体不在流动继而进行对发生故障的输送管进行维修,同时不用停运有效的减少经济的损失。

具体的,气体压力表14内部设有符号数字,且压力表指针15与气体压力表14内部设有符号数字相对应;通过将气体输送在气体暂存箱12,继而通过连接阀门13连接的气体暂存箱12与气体压力表14,继而通过工作人员进行记录,进行下一步的计算,最后得出精确数据。

具体的,管卡8数量为四个,且管卡8外部表面设有限位孔,且管卡8与固定螺栓9尺寸相匹配;通过拆卸固定螺栓9,同时能够摘掉管卡8,方便进行对输送管的替换,同时当输送管发生故障时,方便进行维修。

具体的,输气管一2和输气管二3均贯穿连接于气体暂存箱12;方便将输送管内部的气体进行收集与进一步的处理。

具体的,连接阀门13与气体暂存箱12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且连接阀门13通过螺纹连接于气体压力表14;方便进行对气体压力表14的拆卸,同时通过设有的密封圈能够避免气体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能够将地面气井1内部的气体进行输送,同时通过人力或者外界机器,进一步的对推拉杆5进行推拉,同时带动密封柱4在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内部进行左右移动,能够阻断气体的流动,同时通过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外侧不同位置设有的钛金固定块6,进一步的使电热丝7环绕固定在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外侧,减少使用电热丝7的数量,同时节约成本,进一步电热丝7通过连接外部电源进行对输送管一2与输送管二3的保温加热,使输送管的温度保持稳定,通过稳定温度后,通过气体压力表14显示出气体压强,继而通过工作人员进行记录,进行下一步的计算,最后得出精确数据,通过拆卸固定螺栓9同时能够将管卡8摘掉,进一步的输送管进行拆卸,继而方便实现对输送管的维修与疏通,当工作需要时,不能进行维修时通过连接管16,使出现问题的管道内部的气体流动到无问题的输送管,继而不影响气体的流动,进一步的气体流动到气田总站10内部设有的气体暂存箱12,方便气体的收集与进行下一步处理,同时通过气体总站10设有的连接阀门13,同时气体压力表14固定连接有连接阀门13,进一步通过气田总站10设有的观察镜11方便观察气体压力表14,同时通过连接阀门13设有的密封圈,防止气体泄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