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适应性滑移顶梁门式巷道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9904发布日期:2021-11-22 17:1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适应性滑移顶梁门式巷道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支护机械,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高适应性滑移顶梁门式巷道支架。


背景技术:

2.超前支架用于综采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的支护,其通过主副架交替前移的方式向前移动,通过顶梁对巷道顶面进行支撑,现有的超前支架主要有以下缺点:(1)顶梁是刚性结构,但掘进过程中巷道的顶面存在起伏,刚性的顶梁不能很好地贴合巷道顶面,容易导致一些部位处于“悬空状态”,给煤矿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2)两侧的支撑腿与横梁之间是固定连接,这种方式不但不便于运输,而且当巷道地面左右高度不一致时,支撑腿与横梁之间容易产生应力,缩短其使用寿命,支撑也不太牢靠;(3)传统的支撑腿采用单个千斤顶,由于其承受的压力较大,矿下情况复杂,导致其受力情况较为复杂,容易发生损坏。
3.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适用于复杂支护环境、安全性强、使用寿命长的高适应性滑移顶梁门式巷道支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适应性滑移顶梁门式巷道支架,包括主架、副架和推移千斤顶,所述主架包括纵横布置的若干主横梁和若干主顶梁,所述副架包括纵横布置的若干副横梁和若干副顶梁,每根所述主横梁两端和每根所述副横梁两端均安装有伸缩支撑腿,所述推移千斤顶安装在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之间,每根所述主顶梁和每根所述副顶梁均包括前梁千斤顶、平衡千斤顶、以及依次铰接的前梁和至少两节纵梁,所述前梁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前梁和与其铰接的纵梁上,所述平衡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的两节纵梁上。
6.基于上述,所述主横梁两端和每根所述副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矩形插头,所述伸缩支撑腿顶部设置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上对应所述矩形插头开设有矩形插槽,所述矩形插槽内径大于所述矩形插头外径设置,所述矩形插头和所述矩形插槽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并留存有活动间隙。
7.基于上述,所述矩形插头和所述矩形插槽通过一竖向销轴贯穿连接在一起。
8.基于上述,每根所述伸缩支撑腿均包括两根竖向千斤顶以及位于两根所述竖向千斤顶之间的上杆体和下杆体,所述上杆体和所述下杆体可相对滑动地插接在一起,所述安装头设置在所述上杆体顶部,所述下杆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竖向千斤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头上。
9.基于上述,所述主横梁的数量为2根,所述副横梁的数量为2根,所述主顶梁的数量为3根,所述副顶梁的数量为2根,所述纵梁的数量为2节。
10.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利用铰
接连接的前梁和多节纵梁,通过前梁千斤顶的伸缩和平衡千斤顶的伸缩,能够调整铰接处的角度,改变主顶梁和副顶梁的形态,使其能够与起伏的巷道顶面贴合,从而提高支撑效果,同时可以行走于复杂的巷道环境中,其具有设计科学、适用于复杂支护环境、安全性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11.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插头和所述矩形插槽的设置,使所述伸缩支撑腿能够灵活拆装,方便下井和运输,两者之间留存活动间隙,在井下左右不平处(一般巷道地面倾斜度不高于2
°
),活动间隙能够对所述伸缩支撑腿的倾斜进行补偿,避免产生应力,从而提高其适应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竖向销轴结构简单,可对所述矩形插头和所述安装头方便地拆卸,用于限制横向移动,避免脱离;所述伸缩支撑腿由两根所述竖向千斤顶、上杆体和下杆体共同组成,支撑截面变大,进一步提高其支撑稳定性和耐用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高适应性滑移顶梁门式巷道支架的侧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适应性滑移顶梁门式巷道支架的俯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架的俯视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副架的俯视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支撑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支撑腿的安装俯视图。
18.图中:1. 推移千斤顶;2. 主横梁;3. 主顶梁;4. 副横梁;5. 副顶梁;6. 伸缩支撑腿;7. 前梁千斤顶;8. 平衡千斤顶;9. 前梁;10. 纵梁;11. 矩形插头;12. 安装头;13. 矩形插槽;14. 竖向销轴;15. 竖向千斤顶;16. 上杆体;17. 下杆体;18. 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0.如图1

6所示,一种高适应性滑移顶梁门式巷道支架,包括主架、副架和推移千斤顶1,所述主架包括纵横布置的2根主横梁2和3根主顶梁3,所述副架包括纵横布置的2根副横梁4和2根副顶梁5,每根所述主横梁2两端和每根所述副横梁4两端均安装有伸缩支撑腿6,所述推移千斤顶1安装在所述主横梁2和所述副横梁4之间,利用主架、副架上伸缩支撑腿6的交替伸缩,使两者交替作为支撑件和滑动件,通过推移千斤顶1的伸缩动作,交替前移向前滑动,上述装置是本领域常用的装置,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
21.为了能够对起伏的巷道顶面提供更贴合的支撑,每根所述主顶梁3和每根所述副顶梁5均包括前梁千斤顶7、平衡千斤顶8、以及依次铰接的前梁9和两节纵梁10,所述前梁千斤顶7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前梁9和与其铰接的纵梁10上,所述平衡千斤顶8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节纵梁10上;通过前梁千斤顶7、平衡千斤顶8的伸缩,能够调整前梁9与纵梁10之间以及两根纵梁10之间的夹角,进而调整顶梁的形态,贴合起伏的巷道顶面,并方便在起伏的巷道内行进。
22.为了能够在左右倾斜的巷道地面上平稳支撑,所述主横梁2两端和每根所述副横梁4两端分别设置有矩形插头11,所述伸缩支撑腿6顶部设置有安装头12,所述安装头12上对应所述矩形插头11开设有矩形插槽13,所述矩形插槽13内径大于所述矩形插头11外径设
置,所述矩形插头11和所述矩形插槽13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并留存有活动间隙,所述矩形插头11和所述矩形插槽13具体通过一竖向销轴14贯穿连接在一起;竖向销轴14限制了伸缩支撑腿6的横向移动,起到防止脱离的作用,所述伸缩支撑腿6能够灵活拆装,方便下井和运输,两者之间留存活动间隙,在井下左右不平处(一般巷道地面倾斜度不高于2
°
),活动间隙能够对所述伸缩支撑腿6的倾斜进行补偿,避免产生应力,从而提高其适应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23.为进一步提高支撑稳定性,每根所述伸缩支撑腿6均包括两根竖向千斤顶15以及位于两根所述竖向千斤顶15之间的上杆体16和下杆体17,所述上杆体16和所述下杆体17可相对滑动地插接在一起,所述安装头12设置在所述上杆体16顶部,所述下杆体17底部设置有底座18,所述竖向千斤顶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底座18和所述安装头12上;相较于传统的单根千斤顶,横截面积大大提高,抗压性能加强,更能适用于复杂巷道内。
24.具体使用时,在主架、副架、推移千斤顶1、伸缩支撑腿6拆解状态下,运输到井下井下组装,通过主架、副架的交替支撑,以及推移千斤顶1的伸缩前进,根据巷道顶面的起伏情况,控制前梁千斤顶7和平衡千斤顶8伸缩,使主顶梁3和副顶梁5更好地与巷道顶面贴合,避免顶面悬空,经过井下左右不平处时(一般巷道地面倾斜度不高于2
°
),活动间隙能够对所述伸缩支撑腿6的倾斜进行补偿,避免产生应力,从而使支撑更稳固、通过更顺畅。
2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