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式塑料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896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回收式塑料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矿山井巷和各种岩土工程支护或加固的构件领域,特别适用于地下工程或边坡的支护与加固。
现有用于矿山井巷及其它地下工程支护的锚杆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金属倒楔式锚杆、水泥药包锚杆、木锚杆、树脂锚杆及金属管缝式锚杆等。它们在使用中的缺点分别是金属倒楔式锚杆易腐蚀脱落。水泥药包锚杆携带运输不便,安装技术不易掌握,水大时不能使用。木锚杆的锚固力小,而且要浪费大量的优质木材。树脂锚杆成本高、易老化。金属管缝式锚杆安装施工条件要求严格、易生锈。以上所述的各类锚杆均属于刚性锚杆,它们还有共同的缺点是不适用于受动压影响的井巷,而且均不能回收复用。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腐蚀、不易老化、携带运输安装方便、锚固力大、成本低、不受施工条件限制的可回收式塑料锚杆,以适用于受动压影响的井巷。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回收式塑料锚杆,它包括带双头螺纹的杆体、托板、螺母和锚固头。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锚固头是以塑料注塑成形的楔体和胀壳两部分组成。所述楔体的外形呈圆锥状,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螺纹连接的结构。所述胀壳的外形呈圆筒状,其内孔一端大部分为与楔体外形圆锥度相同的圆锥孔,其内孔另一端小部分过渡为与杆体滑动配合的圆孔,并沿其轴向开设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缝隙。
为了便于加工。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楔体内孔与杆体螺纹连接结构的形式采用在楔体的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连接的螺纹或者在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连接的螺母或者在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连接带螺纹的衬套。
为了满足不同井巷施工的需要。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胀壳沿其轴向开设的缝隙可以是沿胀壳的圆锥孔端开缝或者是沿胀壳的两端分别开缝。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锚固头是由以塑料注塑成形的楔体和胀壳两部分组成,所以它具有独特的刚柔相济、让压增强的特殊性能,后期锚固力可依围岩变形而增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携带运输安装均极为方便、锚固力大、安全可靠、无腐蚀、不易老化的特点。另外由于锚杆的杆体与楔体之间采用普通的螺纹连接,所以杆体回收时,拆卸十分方便,可使锚护巷道整体成本大大下降。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承载能力和技术要求制成不同规格的塑料锚固头,适用于矿山井巷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岩土工程的支护及边坡加固领域,特别适用于受动压影响的巷道中。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连接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连接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连接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连接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结构连接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结构连接图;参看
图1、图2和图3,可回收式塑料锚杆,它是由带双头螺纹的杆体3、托板2、螺母1及锚固头组成。锚固头又是以塑料注塑成形的楔体5和胀壳4两部分组成。楔体4的外形呈圆锥状,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连接的螺纹,如
图1中所示。或者在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连接的螺母,如图2中所示。或者在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连接带螺纹的衬套,如图3中所示。胀壳4的外形呈圆筒状,其内孔顶端大部分为与楔体5外形圆锥度相同的圆锥孔,其内孔未端小部分过渡为与杆体3滑动配合的圆孔,并沿其圆锥孔端开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缝隙。
参看图4、图5和图6,与上述相同部分省略叙述,所不同的是,胀壳4沿其轴向开设的缝隙是沿胀壳4的两端分别开设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缝隙,图4为在楔体4的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连接的螺纹结构连接图。图5为在楔体4的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连接的螺母结构连接图。图6为在楔体4的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连接的带螺纹衬套的结构连接图。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予安装地先将塑料楔体5旋入杆体3上端,再将塑料胀壳4从杆体3下端套入直到与楔体5下端有接触为止。将予组装好的锚杆轻轻放入钻孔中直至孔底,然后从杆体3下端套入预先备好的套管顶住胀壳4的底端面,并且用手锤锤击套管,使胀壳4上移,楔体5楔入胀壳4的圆锥孔内,使胀壳4胀开并压向孔壁,从而实现锚固作用,最后上好托板2,拧紧螺母1即可。在回收杆体3时,由于杆体3与楔体5的内孔之间仅为普通螺纹连接,所以只需要用工具使杆体3旋转退出楔体5的内孔,即可达到回收杆体3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可回收式塑料锚杆,它包括带双头螺纹的杆体(3)、托板(2)、螺母(1)和锚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头是以塑料注塑成形的楔体(5)和胀壳(4)两部分组成,所述楔体(4)的外形呈圆锥状,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螺纹连接的结构,所述胀壳(4)的外形呈圆筒状,其内孔一端大部分为与楔体(5)外形圆锥度相同的圆锥孔,其内孔另一端小部分过渡为与杆体(3)滑动配合的圆孔,并沿其轴向开设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缝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塑料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楔体(5)内孔与杆体(3)螺纹连接结构的形式采用在楔体(5)的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连接的螺纹或者在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连接的螺母或者在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3)连接带螺纹的衬套。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回收式塑料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壳(4)沿其轴向开设的缝隙可以是沿胀壳(4)的圆锥孔端开缝或者是沿胀壳(4)的两端分别开缝。
专利摘要一种可回收式塑料锚杆,包括带双头螺纹的杆体、托板、螺母和锚固头,其特点是,锚固头是由注塑成形的楔体和胀壳两部分组成,楔体外形呈圆锥状,其内孔中置有可与杆体螺纹连接的结构,胀壳外形呈圆筒状,其内孔一端为与楔体外形圆锥度相同的圆锥孔,另一端为与杆体滑动配合的圆孔,并沿其轴向开有两条以上的缝隙。它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携带安装方便、锚固力大、无腐蚀、杆体易回收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受动压影响的巷道。
文档编号E21D21/00GK2313960SQ97242190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6日
发明者高桐, 李新, 刘晋安 申请人:西安矿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