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拖动压裂管柱及其压裂方法

文档序号:8250322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带压拖动压裂管柱及其压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压拖动压裂管柱及其压裂方法,属于油气田压裂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油田主要采用水力喷射压裂工艺进行水平井分段压裂及老井改造,该工艺以其独有的射孔压裂一体化操作、高施工效率及低风险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油井改造后要用放喷调整钻具,以进行下一段改造施工。放喷施工要扩建井场,准备存放喷液的泥浆池,配套各类相关物料和设施。防喷时间最长达20个小时,施工周期加长,成本高,制约了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向高效率和低成本方向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压拖动压裂管柱及其压裂方法,以减少放喷工序及返排液污染,提高工具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0004]本发明的带压拖动压裂管柱由通过油管连接的液压可控开关阀和上端设有喷射器的射孔压裂管柱组成。进行射孔压裂施工前,将射孔压裂管柱下入井中,将液压可控开关阀位置安装在造斜点以上的位置,然后进行正常的射孔压裂施工;在施工结束后,投球关闭液压可控开关阀,带压拖动射孔压裂管柱至下一段储层位置,进行下一段的射孔压裂施工;待全部射孔段压裂施工完毕一次放喷,通洗井。
[0005]本方法可避免在每段射孔压裂施工后进行放喷,能节省施工时间,避免放喷液污染环境;能降低射孔压裂施工后地层返出液体伤害射孔压裂工具管柱,提高工具施工效率,缩短完井周期;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免除放喷对扩大井场的需要,不用挖泥浆坑,减少物料损耗或其他设施所产生的施工及费用。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带压拖动压裂管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
[0008]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09]本带压拖动压裂管柱由通过油管I连接的液压可控开关阀2和上端设有喷射器4的射孔压裂管柱3组成。
[0010]本带压拖动压裂管柱的压裂方法如下:
[0011]1、首先,将射孔压裂管柱3正常下入井中;
[0012]2、按照工程设计,将液压可控开关阀2安装在造斜点O以上五根油管处的位置,以确保管柱活动时不会下入造斜点,然后,将油管I接至防喷井口 ;
[0013]3、在连接好地面管线并进行第一段储层的射孔压裂施工后,拆下油管1,注入管线,安装防喷管,投入钢球;
[0014]4、重新连接油1,注入管线,打压,使钢球与液压可控开关阀2内的球座配合,关闭通道,封闭油管I ;
[0015]5、泄压后,拆卸井口,操作防喷器组,封堵油套环空,带压拖动射孔压裂管柱3至下一段储层位置,继续施工。
[0016]6、完毕全井储层施工后,一次性放喷,起出射孔压裂管柱3。
【主权项】
1.一种带压拖动压裂管柱,其特征在于: 本带压拖动压裂管柱由通过油管(I)连接的液压可控开关阀(2)和上端设有喷射器(4)的射孔压裂管柱(3)组成。
2.—种带压拖动压裂管柱的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在进行射孔压裂施工前,将射孔压裂管柱(3)下入井中,将液压可控开关阀位置安装在造斜点以上的位置,然后进行正常的射孔压裂施工;在施工结束后,投球关闭液压可控开关阀(2),带压拖动射孔压裂管柱(3)至下一段储层位置,进行下一段的射孔压裂施工;待全部射孔段压裂施工完毕一次放喷,通洗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压拖动压裂管柱的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将射孔压裂管柱(3)正常下入井中; 2)按照工程设计,将液压可控开关阀(2)安装在造斜点O以上五根油管处的位置,以确保管柱活动时不会下入造斜点,然后,将油管I接至防喷井口 ; 3)在连接好地面管线并进行第一段储层的射孔压裂施工后,拆下油管(I),注入管线,安装防喷管,投入钢球; 4)重新连接油(I),注入管线,打压,使钢球与液压可控开关阀2内的球座配合,关闭通道,封闭油管⑴; 5)泄压后,拆卸井口,操作防喷器组,封堵油套环空,带压拖动射孔压裂管柱(3)至下一段储层位置,继续施工。 6)完毕全井储层施工后,一次性放喷,起出射孔压裂管柱(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压拖动压裂管柱及其压裂方法,是为提高工具施工效率及降低施工成本而设计的。本压裂管柱由通过油管连接的液压可控开关阀和射孔压裂管柱组成。进行射孔压裂施工前,将射孔压裂管柱下入井中,将液压可控开关阀位置安装在造斜点以上的位置,然后进行正常的射孔压裂施工;在施工结束后,投球关闭液压可控开关阀,带压拖动射孔压裂管柱至下一段储层位置,进行下一段的射孔压裂施工;待全部射孔段压裂施工完毕一次放喷,通洗井。本方法可避免在每段射孔压裂施工后进行放喷,能节省施工时间,避免放喷液污染环境;能降低射孔压裂后地层返出液体而伤害射管柱,提高施工效率;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免除放喷对扩大井场的需要,减少施工成本。
【IPC分类】E21B43-26
【公开号】CN104563996
【申请号】CN201310520275
【发明人】刘明, 刘江波, 任勇, 赵振峰, 王在强, 胡相君, 张安康, 李旭梅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