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座挂易泵送桥塞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13048阅读:来源:国知局
。锁紧环16就位于下推筒17内孔中,且锁紧环16端部顶住下推筒17内孔台阶。
[0043]上橡胶座18套在下中心管15上,上橡胶座18 —端顶在下推筒17上。
[0044]橡胶筒19套在下中心管15上,橡胶筒19两端分别座于上橡胶座18和下橡胶座21上。橡胶筒19内孔中部开有凹槽,支撑环20就位于橡胶筒19内孔中部凹槽处。
[0045]锥筒23的内孔为阶梯孔,锥筒23内孔台阶顶在下中心管15的外表面台阶上。锥筒23套在下中心管15上,锥筒23与下中心管15之间通过坐卡剪钉22连接。锥筒23 —端开有6-8个与轴向成14°的斜面。
[0046]每个卡瓦24 —端内侧为斜面,卡瓦24的斜面与锥筒23的斜面配合。每个卡瓦18的外表面中部开有凹槽。
[0047]应力环25为开有轴向断口的圆环,应力环25套在卡瓦24的凹槽中。
[0048]卡瓦座26通过螺纹与下中心管15连接,卡瓦座26的端部均布有与卡瓦数量一致的矩形缺口,卡瓦24伸入到卡瓦座26的端部矩形缺口中。
[0049]栗送头27材料为橡胶,栗送头27的外径比卡瓦座26的外径大5_10mm。卡瓦座26的一端伸入到栗送头27的凹槽中实现栗送头27的定位。
[0050]紧固环28与下中心管15通过螺纹连接。栗送头27座于紧固环28中。紧固环28一端加工成均布矩形缺口,紧固环28矩形缺口的数量与下中心管15的端部矩形齿数量相同。
[0051]本发明中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的工作过程,如下:
[0052]将本发明中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组装好,使用送入工具29下放桥塞31到井中。当在大斜度井或水平井中使用电缆下放桥塞时,需要栗送使桥塞顺利通过大井斜井段。桥塞坐封时,高压液体通过上中心管2的内孔并通过斜孔进入液压缸3中。随着液压缸3中液体不断增多,坐封剪钉14被剪断,液压缸3、上推筒6、锁紧环16、下推筒17和上橡胶座18作为第一管柱向一个方向移动,且上橡胶座18给橡胶筒19 一个挤压力,接箍1、上中心管2、限位环10、下中心管15、下橡胶座21、锥筒23、卡瓦24、卡瓦座26、栗送头27和紧固环28作为第二管柱向与第一管柱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且下橡胶座21给橡胶筒19 一个挤压力。橡胶筒19在上橡胶座18和下橡胶座21的双向挤压下径向膨胀,最终橡胶筒19密封住下中心管15与井筒套管之间的环空。随着液压缸3中液体不断增多,坐卡剪钉22被剪断,同时卡瓦座26给卡瓦24 —个推力,卡瓦24与锥筒23发生相对移动,应力环25逐渐打开,卡瓦24的卡瓦牙压入到套管内壁上实现坐卡。液压缸3中的液压力增大到13-15MPa时,丢手剪钉9被剪断,接箍1、上中心管2、限位环10 —起继续移动。当限位环10运动到液压缸3的端部时,带动液压缸3和上推筒6 —起移动,并最终被提出井口。因为锁紧环16与下中心管15之间锯齿形螺纹的止退作用,使下推筒17和下中心管15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从而保证了桥塞的坐封和坐卡效果。桥塞坐封坐卡后,可溶球13与下中心管15的圆锥孔之间起单流阀的作用,且可溶球13在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溶解。油气井压裂作业后,由于桥塞内径为76.2_,可以直接投产。当进行钻除桥塞作业时,上一级桥塞由于锁紧环16被钻除导致桥塞解封解卡,桥塞没钻完就脱落。上一级桥塞脱落部分的紧固环28的矩形缺口与下一级桥塞下中心管15的端部矩形齿7相啮合固定,这样可以在钻下一级桥塞时将上一级桥塞脱落部分一起高效钻除。
[0053]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5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桥塞外径113mm,内径达到了76.2mm,实现了桥塞的大通径,压裂完井后可直接投产,提高了投产速度。桥塞卡瓦上套有应力环,桥塞坐卡时应力环逐渐打开,卡瓦坐卡后实现桥塞的双向座挂,从而一排卡瓦实现双向座挂,结构大大简化。具有大外径的栗送头能够使桥塞在在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栗送时有充足的受力面,栗送效率大大提高。钻除桥塞时,上一级桥塞未钻完的脱落部分的紧固环含有矩形缺口,与下一级桥塞的下中心管端部矩形齿相互啮合,继续钻除脱落部分时桥塞不会随钻头一起旋转,提高了钻磨效率。
[0055]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5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箍(1)、上中心管(2)、液压缸(3)、密封圈(4)、密封圈(5)、上推筒(6)、矩形齿(7)、径向螺纹孔(8)、丢手剪钉(9)、限位环(10)、限位螺钉(11)、径向螺纹孔(12)、可溶球(13)、坐封剪钉(14)、下中心管(15)、锁紧环(16)、下推筒(17)、上橡胶座(18)、橡胶筒(19)、支撑环(20)、下橡胶座(21)、坐卡剪钉(22)、锥筒(23)、卡瓦(24)、应力环(25)、卡瓦座(26)、栗送头(27)、紧固环(28);其中,所述接箍(1)两端开有内螺纹,接箍(1)下端与上中心管(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中心管(2)为阶梯轴,一端开有轴向孔,在轴向孔的底部管体上开有液流通道,所述液压缸(3)为内部开有阶梯孔的圆管,液压缸(3)的一端开有外螺纹,上中心管(2)的细轴穿过液压缸(3)的最小孔径处,上中心管(2)的细轴与液压缸(3)的最小孔径通过密封圈(5)实现密封,上中心管(2)的最大外径段伸入液压缸(3)的最大内径孔段,上中心管(2)的最大外径段与液压缸(3)的最大内径孔段通过密封圈(4)实现密封; 所述上推筒(6)为开有内螺纹的圆管,上推筒(6)通过螺纹与液压缸(3)连接,限位环(10)开有内螺纹,限位环(10)与上中心管(2)通过螺纹连接,限位环(10)外表面开有凹槽; 所述下中心管(15)内孔为阶梯孔,下中心管(15)大孔径通过锥形孔实现向小孔径的过渡,可溶球(13)座于下中心管(15)的锥形孔处,下中心管(15) —端加工有均布的矩形齿(7),在每个矩形齿(7)上开有一个径向螺纹孔(8),在下中心管(15)矩形齿(7)根部旁边的管体上开有第二排径向螺纹孔(12); 所述丢手剪钉(9)旋入下中心管(15)矩形齿上的径向螺纹孔(8),并伸入到限位环(10)的凹槽中,实现下中心管(15)与限位环(10)的连接,限位螺钉(11)旋入下中心管(15)的第二排径向螺纹孔(12)处,下中心管(15)外表面开有一段锯齿形外螺纹; 所述锁紧环(16)为开有锯齿形内螺纹的径向可收缩圆环,锁紧环(16)与下中心管(15)通过锯齿形螺纹连接,所述下推筒(17)套在下中心管(15)上,下推筒(17)通过坐封剪钉(14)与下中心管(15)固定连接,锁紧环(16)位于下推筒(17)内孔中,且锁紧环(16)端部顶住下推筒(17)内孔台阶; 所述上橡胶座(18)套在下中心管(15)上,上橡胶座(18) —端顶在下推筒(17)上,所述橡胶筒(19)套在下中心管(15)上,橡胶筒(19)两端分别座于上橡胶座(18)和下橡胶座(21)上,橡胶筒(19)内孔中部开有凹槽,支撑环(20)就位于橡胶筒(19)内孔中部凹槽处; 所述锥筒(23)的内孔为阶梯孔,锥筒(23)内孔台阶顶在下中心管(15)的外表面台阶上,锥筒(23)套在下中心管(15)上,锥筒(23)与下中心管(15)之间通过坐卡剪钉(22)连接; 所述卡瓦(24) —端内侧为斜面,卡瓦(24)的斜面与锥筒(23)的斜面配合,每个卡瓦(24)的外表面中部开有凹槽,所述应力环(25)为开有轴向断口的圆环,应力环(25)套在卡瓦(24)的凹槽中,所述卡瓦座(26)通过螺纹与下中心管(15)连接,卡瓦(24)伸入到卡瓦座(26)的矩形缺口中;所述栗送头(27)材料为橡胶,卡瓦座(26)的一端伸入到栗送头(27)的凹槽中实现栗送头(27)的定位,紧固环(28)与下中心管(15)通过螺纹连接,栗送头(27)座于紧固环(28)中,紧固环(28) —端加工成均布矩形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其特征在于,在轴向孔的底部管体上开有与轴向呈40°的液流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其特征在于,在轴向孔的底部管体上开有液流通道数量为2-3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其特征在于,限位环(10)外表面开有周向凹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其特征在于,锥筒(23)—端开有6-8个与轴向成14°的斜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其特征在于,卡瓦座(26)的端部均布有与卡瓦数量一致的矩形缺口。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其特征在于,栗送头(27)的外径比卡瓦座(26)的外径大5-10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其特征在于,紧固环(28)矩形缺口的数量与下中心管(15)的端部矩形齿数量相同。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双向座挂易栗送桥塞,其特征在于,液压缸(3)、上推筒(6)、下推筒(17)、上橡胶座(18)、橡胶筒(19)、下橡胶座(21)、锥筒(23)、卡瓦座(26)、紧固环(28)的外径为113mm,下中心管(15)的内径为76.2m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座挂易泵送桥塞,包括:接箍1、上中心管2、液压缸3、密封圈4、密封圈5、上推筒6、矩形齿7、径向螺纹孔8、丢手剪钉9、限位环10、限位螺钉11、径向螺纹孔12、可溶球13、坐封剪钉14、下中心管15、锁紧环16、下推筒17、上橡胶座18、橡胶筒19、支撑环20、下橡胶座21、坐卡剪钉22、锥筒23、卡瓦24、应力环25、卡瓦座26、泵送头27、紧固环28。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桥塞通径小、双向座挂结构复杂、泵送效率不高且钻磨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IPC分类】E21B33/126, E21B33/1295, E21B33/124
【公开号】CN105370240
【申请号】CN201510657329
【发明人】齐月魁, 单桂栋, 赵涛, 秦飞翔, 刘言理, 韩祥海, 曾晓辉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