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套管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06369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形套管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变形套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形套管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解决套管变形问题的方法主要有爆炸整形和机械整形两类技术。
[0003]爆炸整形技术中,用药量很难把握准,变形处的套管往往伴有壁厚不均,爆炸无方向性,不可避免的对套管造成极大的破坏。
[0004]机械整形中梨形器扩胀技术、套管磨铣技术、偏心辊子整形技术、旋转震击技术、滚珠整形技术等,普遍存在着损伤套管,牺牲套管厚度,难以恢复原通径,施工周期长,投资大等问题。
[0005]爆炸整形和机械整形两类技术共同特点是不能连续修复、修复效率低、不可控性。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形套管修复装置,能够克服传统常用修复技术的缺点,连续修复套管,修复目的可控,修复效率高、修复成本低。
[0007]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形套管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修复装置由防卡水力锚、行程助推器、液压蓄能器、智能换向器、液压冲击器和分瓣胀管头组成;
[0008]防卡水力锚的第一下接头与行程助推器的第二上接头无缝对接,行程助推器的行程助推器外管下端与液压蓄能器的液压蓄能器外接管上端无缝对接,液压蓄能器的液压蓄能器芯管上端与行程助推器的行程助推器芯管下端无缝对接;液压蓄能器的液压蓄能器外接管下端与智能换向器的智能换向器外管上端无缝对接;智能换向器的智能换向器外管下端与液压冲击器的液压冲击器外管上端密封对接,智能换向器的第六冲击腔与液压冲击器的液压冲击器芯管导通对接;液压冲击器的冲击头与分瓣胀管头上的助推块接触;行程助推器下端的第二下接头与智能换向器的智能换向器外管上端无缝密封对接;行程助推器下端的第二下接头与智能换向器的智能换向器外管上端无缝密封对接。
[0009]—种变形套管修复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进一步的,分瓣胀管头一端设有助推块,推块一端与助推块接触,推块另一端与内推体接触,内推体的锥面与外推体的内锥面接触,外推体远离锥面的一端设置固定架,固定架内安装恢复弹簧片。
[0010]进一步的,液压冲击器设有两端开口的液压冲击器外管,液压冲击器外管内设有液压冲击器芯管,在液压冲击器下端、液压冲击器外管与液压冲击器芯管之间设有上冲击腔,上冲击腔内设有次弹簧,次弹簧一端固定在上冲击腔靠近智能换向器方向的腔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冲击活塞上;冲击活塞远离上冲击腔的端部设有冲击头,冲击头作用于分瓣胀管头的助推块上;液压冲击器外壳体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在分瓣胀管头上;液压冲击器芯管一端与第六冲击腔导通对接,液压冲击器芯管另一端通过管芯活塞闭合,该管芯活塞、冲击活塞以及冲击头之间形成第二氮气腔;冲击头上设置第二充气阀,第二氮气腔与第二充气阀通过气管连通;第二氮气腔内设有主弹簧,主弹簧一端固定在冲击头上,另一端固定在管芯活塞上;液压冲击器芯管、冲击活塞以及管芯活塞之间形成下冲击腔,下冲击腔与液压冲击器芯管内部导通,上冲击腔与下冲击腔之间设有中间腔;液压冲击器外管上设有控制卸压孔,控制卸压孔连接阀芯的下控制腔,对阀芯的移动起到控制作用。
[0011 ]进一步的,冲击活塞分为第一段冲击活塞和第二段冲击活塞,第一段冲击活塞与第二段冲击活塞之间通过中间腔隔开,第一段冲击活塞与次弹簧连接,第二段冲击活塞、管芯活塞、液压冲击器芯管之间形成下冲击腔。
[0012]进一步的,智能换向器设有两端开口的智能换向器外套管,智能换向器外套管内上端开口处设有上控制腔,智能换向器壳体内下端开口处设有第六冲击腔,第六冲击腔与上控制腔之间设有下控制腔,第六冲击腔与下控制腔之间通过智能换向器壳体隔开,上控制腔与下控制腔之间通过通腔导通,在通腔内沿上控制腔至下控制腔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冲击腔、第二冲击腔、第三冲击腔、第四冲击腔、第五冲击腔;第六冲击腔与第四冲击腔通过智能换向器壳体内的通孔连接;通腔内设有阀芯,阀芯贯穿五个冲击腔,阀芯将五个冲击腔分割为上、下两侧;在冲击腔的上侧,第一冲击腔与上控制腔的液压入口端通过管路导通;在冲击腔的下侧,第一冲击腔与第五冲击腔通过管路导通;智能换向器壳体上设有回流卸压孔,智能换向器壳体与第三冲击腔通过回流卸压孔导通;下控制腔内设有恢复弹簧,恢复弹簧一端固定在智能换向器壳体上,另一端固定在阀芯的端部。
[0013]进一步的,液压蓄能器设有液压蓄能器外接管,液压蓄能器外接管内设有液压蓄能器芯管;液压蓄能器外接管与液压蓄能器芯管之间形成第一氮气腔,第一氮气腔内设置活塞;液压蓄能器外接管上设有与第一氮气腔导通的第一充气阀。
[0014]进一步的,行程助推器设有两端开口的行程助推器外管,行程助推器外管内设有行程助推器芯管,行程助推器上端设有第二上接头,行程助推器下端设有第二下接头,第二下接头与行程助推器芯管共轴心,第二下接头内的中间管道内径小于行程助推器芯管内的中空管道内径;在行程助推器外管与行程助推器芯管之间,设有上活塞块和下活塞块,上活塞块上端与行程助推器芯管之间形成上液压腔,上活塞块中部与行程助推器芯管之间形成上弹簧腔,上活塞块下端顶持在下活塞块上;下活塞块上端、上活塞块下端、行程助推器芯管之间形成下液压腔,下活塞块中部与行程助推器芯管之间形成下弹簧腔,下活塞块下端顶持在第二下接头上;行程助推器芯管与第二下接头导通,第二下接头与上控制腔导通;行程助推器芯管的管壁上设有割缝,行程助推器芯管通过割缝分别与上液压腔、下液压腔导通,在位于上弹簧腔、下弹簧腔内的行程助推器芯管管壁上设有凸起,上弹簧腔和下弹簧腔内均设有推动弹簧;上弹簧腔中的推动弹簧一端顶持在上活塞块上,另一端顶持在行程助推器芯管管壁的凸起上,下弹簧腔中的推动弹簧一端顶持在下活塞块上,另一端顶持在行程助推器芯管管壁的凸起上。
[0015]进一步的,防卡水力锚设有防卡水力锚外管,防卡水力锚外管内设有防卡水力锚芯管;防卡水力锚芯管分为上芯管和下芯管,防卡水力锚外管上端与钻杆连接,防卡水力锚芯管上端与钻杆通过通孔导通;防卡水力锚上端开口处固定有第一上接头,第一上接头中部设有内勾;上芯管上端开口远离其轴心方向上设有凸起;第一上接头的内勾扣合在上芯管的凸起上,第一上接头远离防卡水力锚外管上端开口方向的端部设为顶持部;下芯管下端设有第一下接头,在防卡水力锚外管、防卡水力锚芯管及第一下接头之间依次设有卡瓦、锥筒,卡瓦位于第一下接头与锥筒之间;第一上接头与锥筒之间设置外钩件;下芯管上设有凸台,该凸台与锥筒形成液压腔,下芯管上设有与该液压腔导通的通孔;锥筒上固定弹簧的一端,弹簧另一端与凸台远离该液压腔方向一侧连接。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修复装置实现了一次下井管柱,能连续修复套管,修复目的可控,提高了修井效率、降低了修复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变形套管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防卡水力锚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行程助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液压蓄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a智能换向器进程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5b智能换向器回程状态结构示意图。
[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