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放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803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充放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放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充气垫或充气睡袋上的充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充放气装置是一种配套用于充气物上的用品,通过该装置可实现对充气物的充气和放气,充气物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因体积膨胀可以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在放完气体的状态下因体积缩小可便于折叠收藏或外出携带;现在常见的充气物主要有充气睡袋、充气沙发、充气床垫、儿童充气玩具等,如人们在外出旅行时,可带上一个充气睡袋在野外宿营,以彰显人们的探险精神;而在家庭居室内,充气床垫、充气沙发的使用无形中可大大增加居室内的活动空间;正因充气物有这种可收藏性和可携带性,为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现有技术的充放气装置主要包括一泵体,通过泵体的工作将空气充入充气物的内腔,使充气物体积膨胀,以实现充气物的功能;而放气时,一般是旋开排气孔,使充气物内腔的气体在压力作用下自然排出;现有充放气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缺少对充气物内充气压力的调节控制,致使充气物内气腔压力过大时,无法进行调节;如作为人们较常使用的充气床垫,其软硬程度往往需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要求进行调节,即要求对充气床垫内的充气压力进行调节,而现有的充气装置调节充气物内压力十分不便;二是无法完全排净充气物内腔的气体,现有充放气装置的放气主要利用压力差将充气物气腔内的气体自然泄出,当充气物气腔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时,充气物气腔内的气体就不在流出,虽可采用人工挤压充气物的办法进行辅助排气,但还是造成了既费时费力,又不能将气体完全挤压干净,使充气物难以实现折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充放气简便快捷、省时省力,体积小且可调节充气物内充气气压的充放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放气装置,它包括一设有修正“L”型进出风道的风机,风机的后部设有进气口,前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端内设有可防止漏气的阀门,风机的壳体外壁及后部壳盖上均设有外螺纹,风机上设有用于驱动风机转动的控制开关及电源装置;和一可活动套入风机的支撑套,支撑套固接于充气物上,支撑套的通孔与充气物内腔相通,支撑套的内壁上设有与风机壳体外螺纹及后部壳盖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所述的风机壳体内还设有推顶杆,推顶杆上部设有按钮,下部装有复位弹簧,底端可移动顶靠于阀门上部,推顶杆上部的按钮装在后盖上。
所述的设有修正“L”型进出风道的风机包括后盖、壳体、电机、风扇、风扇罩、阀门、罩壳、前盖,及可驱动电机转动的电源装置,进气口设于后盖,出气口设于前盖,后盖、壳体、罩壳、前盖依次固定相联接,风扇罩套于罩壳上部的内壁,阀门装在罩壳下部,电机偏心设置于壳体内,电机轴上固定联接有风扇,风扇置于风扇罩内;控制开关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电源装置与控制开关相连接,控制开关与电机的电源接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风扇罩上顺着风扇转动的切线方向设有导风道,导风道端部轴向设有导风口,导风口与阀门相通。
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AC插槽,及通过该插槽所接的外置交流电电源,电机为交流电机;A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DC插槽,一与该插槽相插接的变压器,及通过变压器所接的外置交流电电源,电机为直流电机;D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DC插槽,及通过该插槽所接的外置直流电电源,电机为直流电机;D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装置于风机壳内的可充电电池,与可充电电池电连接的DC插槽,一与该插槽相插接的变压器,及通过变压器所接的外置交流电电源,电机为直流电机;D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风机DC插槽,及通过该插槽所接的干电池,电机为直流电机;D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所述的相旋接的风机与支撑套之间还设有可防止漏气的密封圈。
在使用中,当需对充气物进行充气时,先将风机正方向旋入固定于充气物上的支撑套内,即风机的前部套入支撑套,使风机壳体的外螺纹与支撑套内壁上的内螺纹相螺合,并将螺合处旋紧,此时密封圈的作用就在于可以防止风机与支撑套的相螺合处漏气;按下控制开关,电源装置的电源信号被接入,电源信号通过控制开关进入电机的电源接入端,使电机得电而转动,电机的转动带动了风扇的转动,风扇的转动形成了气体的流动,气流由风机后盖的进气口进入,沿风机的壳体内并经风扇而进入风扇罩,在风扇罩处气流顺着风扇转动的切线方向即所设的导风道流动,在通过导风道端部轴向所设的导风口后进入阀门,在阀门处气体流动所产生的冲击力冲开了可防止漏气的阀门,气流从阀门并经前盖的出气口进入充气物的内腔,使充气物膨胀,随着气流的不断进入,充气物膨胀形成了一定体积,当气充满后,关闭控制开关,电机电源接入端的电源信号被切断,电机断电而停止转动,风扇也随之停止转动,使得沿风机的修正“L”型进出风道进入的气体停止流动,由于气流停止,原作用于阀门的冲击力消失,阀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阀门关闭,而此时由于充气物内腔的气压增大对阀门也产生了向外的顶力,这样,充气物外部的气体不再流入充气物内,处于充气物内的气体也不会流出充气物外。
当需要对充气物进行放气时,只需将风机从支撑套上旋下,也就是将风机壳体的外螺纹与支撑套孔壁上的内螺纹相旋松,并取下风机,此时充气物的内腔通过支撑套的通孔直接与外部相通,由于充气物内腔的气体压力大于外部的空气压力,充气物内腔的气体通过支撑套的通孔向外流出,实现了对充气物内气体的排放,由于支撑套的通孔比较大,充气物内的气体很容易就从支撑套的通孔排出,当充气物内的气体排放至与外部的气压相同时,此时,可将风机反方向旋入支撑套内,即将后机的后部套入支撑套,使风机后盖的外螺纹与支撑套内壁上的内螺纹相螺合,当打开控制开关,启动风机后,气流在风机内流动方向与上相同,而由于是风机反方向与支撑套对接,充气物内腔的气体被向外抽出,这样,通过风机的抽力,可将充气物内腔的气体抽排干净,气体排放后充气物体积大大缩小,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充气物进行收藏或携带。
当需对充气物内的气体压力进行调节时,按下处于后盖上的按钮,使推顶杆底端顶向阀门,并将阀门顶开,此时由于充气物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充气物外的气体压力,充气物内的气体流出,随着充气物内气体的流出,充气物内的气体压力随之减小,调节完成后,松开推顶杆上部的按钮,推顶杆在其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推顶杆底端消失对阀门的推顶,阀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使风机的阀门关闭,实现了调节充气物内充气压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风机上的风扇偏心设置,且风扇罩上沿着风扇转动的切线方向设有导风道,导风道端部轴向设有导风口,导风口与出气口相通,阀门设于出气口端内,实现了气流沿修正“L”型进出风道垂直进出于该风机,这样可免除充气过程中直冲气流对充气物所造成的损害;当将风机正方向旋接于支撑套上时,打开控制开关即可以实现对充气物的充气,当将风机从支撑套上旋下或反方向旋接于支撑套上时,由于支撑套的通孔与充气物内腔相通,充气物内的气体可沿该通孔顺畅流出,即可实现对充气物的放气,使得充气物的放气过程十分便捷,而通过风机反方向旋接于支撑套上可将充气物内的气体抽排干净,实现了充放气省时省力的目的。当充气物内所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一是可通过手动适当旋松风机与支撑套的相旋接处,使充气物内所充的气体通过风机与支撑套相螺接的缝隙适当流出,达到调节充气物内充气压力的目的,此时风机上是没有装接按钮推顶杆;二是在有装接推顶杆的状态下,通过手动按压推顶杆的按钮,由推顶杆顶开阀门,使充气物内所充的气体通过阀门适当流出,达到调节充气物内充气压力的目的,这样,调节充气物内压力十分方便。而由于所设的电源装置既可为干电池,也可为可充电电池,或是外置电源,外置电源既可取自于蓄电池的直流电源,也可取自于交流电电源,使得整个充气装置体积可做得较小,操作起来十分简便,既省时又省力,并且很适合于如郊外等多种场合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放气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图(充气状态);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图(放气状态);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分解图;图4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图7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分解图;图8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
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使用于充气床垫上的充放气装置,该充放气装置包括一设有修正“L”型进出风道的风机,一可活动套入风机的支撑套2。
风机包括有后盖11、壳体12、电机13、风扇14、风扇罩15、阀门17、罩壳16、前盖18、电源插槽31、控制开关32,进气口设在后盖11上,出气口设于前盖18,后盖11、壳体12、罩壳16、前盖18依次固定相联接,后盖11与壳体12之间是采用螺钉固定相联接的,电源插槽31与控制开关32分别装在后盖11与壳体12围成的槽间,风扇罩15套于罩壳16上部的内壁,阀门17装在罩壳16下部,电机13偏心设置于壳体12内,电机13轴上固定联接有风扇14,风扇14置于风扇罩15内;风扇罩15上顺着风扇转动的切线方向设有导风道151,导风道151端部轴向设有导风口,导风口与阀门17相通,阀门17上设有可使阀门闭合的复位弹簧171;壳体12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21,后盖11壳上设有外螺纹111;电源插槽31为AC插槽,电源插槽31与外置交流电电源相接,控制开关32一端接至电源插槽31,另一端与电机13的电源接入端相连接,电机13为交流电机;风机壳体12内还设有用于推顶阀门的推顶杆4,推顶杆4上部设有按钮41,下部装有复位弹簧42,底端可移动顶靠于阀门17上部,推顶杆的按钮41装在后盖11上。
支撑套2是固定联接在充气床垫上,支撑套2为一筒状体,其内通孔与充气床垫内腔相通,支撑套2的内壁上设有与风机壳体12外螺纹121及后盖11壳上外螺纹111相适配的内螺纹21;在相旋接的风机与支撑套2之间还接有可防止漏气的密封圈22。
在使用中,当需对充气床垫进行充气时,先将风机正方向旋入固定于充气床垫上的支撑套2内,(参见
图1所示),即风机的前部套入支撑套2,使风机壳体12的外螺纹121与支撑套2内壁上的内螺纹21相螺合,并将螺合处旋紧,此时密封圈22的作用就在于可以防止风机与支撑套2的相螺合处漏气;电源信号取自于外接交流电,外接交流电电源通过电源插槽31被接入,按下控制开关32,电源信号则通过控制开关32进入电机13的电源接入端,使电机13得电而转动,电机13为交流电机,电机13的转动带动了风扇14的转动,风扇14的转动形成了气体的流动,气流由风机后盖11的进气口进入,沿风机的壳体12内并经风扇14而进入风扇罩15,在风扇罩15处气流顺着风扇转动的切线方向即所设的导风道151流动,在通过导风道151端部轴向所设的导风口后进入阀门17,在阀门17处气体流动所产生的冲击力冲开了可防止漏气的阀门,气流从阀门17并经前盖18的出气口进入充气床垫的内腔,使充气床垫膨胀,随着气流的不断进入,充气床垫膨胀形成了一定体积,当气充满后,关闭控制开关32,电机13电源接入端的电源信号被切断,电机13断电而停止转动,风扇14也随之停止转动,使得沿风机的修正“L”型进出风道进入的气体停止流动,由于气流停止,原作用于阀门17的冲击力消失,阀门17在复位弹簧171的作用下,回复原位,阀门17关闭,而此时由于充气床垫内腔的气压增大对阀门17也产生了向外的顶力,这样,充气床垫外部的气体不再流入充气床垫内,处于充气床垫内的气体也不会流出充气床垫外。
当需要对充气床垫进行放气时,只需将风机从支撑套2上旋下,也就是将风机壳体12的外螺纹121与支撑套2孔壁上的内螺纹21相旋松,并取下风机,此时充气床垫的内腔通过支撑套2的通孔直接与外部相通,由于充气床垫内腔的气体压力大于外部的空气压力,充气床垫内腔的气体通过支撑套2的通孔向外流出,实现了对充气床垫内气体的排放,由于支撑套2的通孔比较大,充气床垫内的气体很容易就从支撑套2的通孔排出,当充气床垫内的气体排放至与外部的气压相同时,此时,可将风机反方向旋入支撑套2内,(参见图2所示),即将后机的后部套入支撑套2,使风机后盖11的外螺纹111与支撑套2内壁上的内螺纹21相螺合,当打开控制开关32,启动风机后,气流在风机内流动方向与上相同,而由于是风机反方向与支撑套2对接,充气床垫内腔的气体被向外抽出,这样,通过风机的抽力,可将充气床垫内腔的气体抽排干净,气体排放后充气床垫体积大大缩小,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充气床垫进行收藏或携带。
当需对充气床垫内的气体压力进行调节时,按下处于后盖11上的按钮41,使推顶杆4底端顶向阀门17,并将阀门17顶开,此时由于充气床垫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充气床垫外的气体压力,充气床垫内的气体流出,随着充气床垫内气体的流出,充气床垫内的气体压力随之减小,调节完成后,松开推顶杆4上部的按钮41,推顶杆4在其复位弹簧42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推顶杆4底端消失对阀门17的推顶,阀门17在复位弹簧171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使风机的阀门17关闭,实现了调节充气物内充气压力的目的。
实施例二,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使用于充气床垫上的充放气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源插槽31为12V的DC插槽,电源插槽31与外置直流电电源相接,控制开关32一端接至电源插槽31,另一端与电机13的电源接入端相连接,电机13为直流电机。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在电源插槽31上插接一变压器,通过变压器与外置交流电电源相连接;或插槽31与外接的干电池相连接。
实施例三,参见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使用于充气床垫上的充放气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源插槽31为DC插槽,在风机壳体12内还装有可充电电池19,电源插槽31的输入端与外置直流电电源相接,电源插槽31的输出端与可充电电池19相连接,可充电电池19与控制开关32相连接,控制开关32与电机13的电源接入端相连接,电机13为直流电机。
权利要求1.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设有修正“L”型进出风道的风机,风机的后部设有进气口,前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端内设有可防止漏气的阀门,风机的壳体外壁及后部壳盖上均设有外螺纹,风机上设有用于驱动风机转动的控制开关及电源装置;和一可活动套入风机的支撑套,支撑套固接于充气物上,支撑套的通孔与充气物内腔相通,支撑套的内壁上设有与风机壳体外螺纹及后部壳盖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壳体内还设有推顶杆,推顶杆上部设有按钮,下部装有复位弹簧,底端可移动顶靠于阀门上部,推顶杆上部的按钮装在后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有修正“L”型进出风道的风机包括后盖、壳体、电机、风扇、风扇罩、阀门、罩壳、前盖,及可驱动电机转动的电源装置,进气口设于后盖,出气口设于前盖,后盖、壳体、罩壳、前盖依次固定相联接,风扇罩套于罩壳上部的内壁,阀门装在罩壳下部,电机偏心设置于壳体内,电机轴上固定联接有风扇,风扇置于风扇罩内;控制开关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电源装置与控制开关相连接,控制开关与电机的电源接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罩上顺着风扇转动的切线方向设有导风道,导风道端部轴向设有导风口,导风口与阀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AC插槽,及通过该插槽所接的外置交流电电源,电机为交流电机;A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DC插槽,一与该插槽相插接的变压器,及通过变压器所接的外置交流电电源,电机为直流电机;D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DC插槽,及通过该插槽所接的外置直流电电源,电机为直流电机;D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装置于风机壳内的可充电电池,与可充电电池电连接的DC插槽,一与该插槽相插接的变压器,及通过变压器所接的外置交流电电源,电机为直流电机;D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风机DC插槽,及通过该插槽所接的干电池,电机为直流电机;DC插槽装在后盖与壳体围成的槽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旋接的风机与支撑套之间还设有可防止漏气的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放气装置,包括设有修正“L”型进出风道的风机,风机上设有进、出气口和控制开关,出气口端内设有阀门,壳体上及后盖壳上设有外螺纹,壳体内设有可推顶阀门的推顶杆;一支撑套固接于充气物上,支撑套上设有可与风机壳体外螺纹及后盖壳上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采用该结构后,当将风机正方向旋入支撑套时,可实现充气;当将风机反方向旋入支撑套时,可实现放气;而通过推顶杆对阀门的推顶,可对实现充气物内气压的调整;而使用的电源装置可为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或是外接交直流电源,使得整个充气装置体积可做得较小,操作起来十分简便,既省时又省力,且气压可调,适用范围广泛。
文档编号F04D27/00GK2716554SQ0320723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1日
发明者徐汉烈, 金圣澔, 艾文 申请人: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