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半封闭转缸压缩机吸、排气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863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半封闭转缸压缩机吸、排气回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立式半封闭转缸压縮机吸、排气回路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垂直摆放的立式半封闭转缸压縮机吸、排 气回路。
技术背景现有卧式半封闭转缸压縮机的气体直接进入吸气缸;没有阻尼孔,转缸内腔没有压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效率高的曲轴垂直放置的立式半封闭转缸 压縮机吸、排气回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立式半封闭转缸压縮机吸、排气回路,包括 压縮机外壳、电机、电机内腔、底座、转缸、活塞缸、转缸内腔、转缸外壳、曲轴和油缸 以及进气口和吸气口,油缸设于底座上,电机置于曲轴上部,曲轴垂直穿过转缸内腔、活 塞缸和转缸外壳且下部伸入油缸中,其结构特点为在油缸和电机内腔之间设有经油缸、转 缸外壳直通电机内腔的气道,进气口连接到电机内腔,设于油缸的吸气口直通入活塞缸。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立式半封闭转缸压縮机吸、 排气回路,其特点为在转缸上设有直通转缸内腔的阻尼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排气回路,阻尼孔保持转缸内腔一 定压力。因而气体能由进气口,进入电机腔,经过气道,从油缸顶部吸气口,进入活塞缸。 达到如下功能1)气体通过高温区的转缸外壳,可增加制冷剂的过热度,以提高能效比, 同时冷却机体;2)转缸内腔充满油,阻尼孔保持腔内一定压力,可减少气体压縮过程中 的泄漏,提高输气系数;提高效率;3)气体进底座的油缸上部大空间而膨胀,油、气充 分分离。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气口l,阻尼孔2,活塞缸3,转缸内腔4,吸气口5,气道6,转缸外壳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压縮机外壳、电机、电机内腔、底座、转缸、转缸内腔4、活塞缸3、转缸外壳7、曲轴和油缸以及进气口 1和吸气口 5,油缸设于底座上,电机 置于曲轴上部,曲轴垂直穿过转缸内腔4、活塞缸3和转缸外壳7且下部伸入油缸中,其 结构特点为在油缸和电机内腔之间设有直通的气道6,此气道6经油缸、转缸外壳直通电 机内腔,进气口l连接到电机内腔,设于油缸的吸气口 5直通入活塞缸3,在转缸上设有 直通转缸内腔4的阻尼孔2,因而气体能由进气口l,进入电机腔,经过气道6,从油缸顶 部吸气口5,进入活塞缸3。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半封闭转缸压缩机吸、排气回路,包括压缩机外壳、电机、电机内腔、底座、转缸、活塞缸(3)、转缸内腔(4)、转缸外壳(7)、曲轴和油缸以及进气口(1)和吸气口(5),油缸设于底座上,电机置于曲轴上部,曲轴垂直穿过转缸内腔(4)、活塞缸(3)和转缸外壳(7)且下部伸入油缸中,其特征在于在油缸和电机内腔之间设有经油缸、转缸外壳直通电机内腔的气道(6),进气口(1)连接到电机内腔,设于油缸的吸气口(5)直通入活塞缸(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半封闭转缸压缩机吸、排气回路,其特征在于在转缸 上设有直通转缸内腔(4)的阻尼孔(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式半封闭转缸压缩机吸、排气回路,包括压缩机外壳、电机、电机内腔、底座、转缸、活塞缸、转缸内腔、转缸外壳、曲轴和油缸以及进气口和吸气口,油缸设于底座上,电机置于曲轴上部,曲轴垂直穿过转缸内腔、活塞缸和转缸外壳且下部伸入油缸中,其结构特点为在油缸和电机内腔之间设有经油缸、转缸外壳直通电机内腔的气道,进气口连接到电机内腔,设于油缸的吸气口直通入活塞缸。因而气体能由进气口,进入电机腔,经过气道,从油缸顶部吸气口,进入活塞缸。气体通过高温区的转缸外壳,可增加制冷剂的过热度,以提高能效比,同时冷却机体;提高效率气体进底座的油缸上部大空间而膨胀,油、气充分分离。
文档编号F04C29/12GK201133352SQ20072000903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1日
发明者郭金明 申请人:郭金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