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离心泵的结构优化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846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吸离心泵的结构优化改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吸离心泵,特别是一种自吸离心泵的结构优化改进。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吸离心泵外形高而窄(如图l),叶轮14未考虑平衡轴向力,右端 与泵盖12和泵壳15围成泵腔13,轴承架部件11与泵盖12配合,并通过泵盖 12与泵壳15联接。整体结构复杂、缺乏美观度,装拆麻烦且成本较高;泵腔 13因旋流冲击存在水力损失,降低了水泵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吸离心泵的结构所存在的上述问 题,提供一种自吸离心泵的结构优化改进。本实用新型设计自吸离心泵的结构 优化改进,包括泵壳、泵腔、叶轮、轴承架、机械密封、泵轴、骨架密封,其 特征在于在叶轮的背部有背叶片,轴承架直接与背叶片小间隙配合,轴承架 通过0型密封圏与泵壳径向密封连接,在泵轴上的机械密封的外侧有一泄漏缓 冲腔,泄漏缓冲腔由引水孔连接位于泵壳底部的积液腔,积液腔由放液孔连通 泵壳外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自吸离心泵结构的优化改进,新添了泄漏液 缓冲功能,增强了设备美观度;也方便了装拆,同时增设了背叶片结构,既平 衡了部分轴向力,也避免了叶轮上部因旋流冲击而引起的水力损失,提高了水 泵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社会效益。


附图l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泵壳l、泵腔2、叶轮3、轴承架4、机械密封5、泵轴6、骨架油封7,其 特征在于在叶轮3的背部有背叶片8,轴承架4直接与背叶片8小间隙配合,轴承架4通过0型密封圈9与泵壳1径向密封连接,在泵轴6上的机械密封5的外侧有 一泄漏缓冲腔IO,泄漏缓冲腔10由引水孔11连接位于泵壳1底部的积液腔12,积 液腔12由放液孔13连通泵堯1外面。本实用新型是在一般自吸离心泵基础上,加 大泵壳1宽度,降低进水口、和出水口高度,外部棱角设计成大圆角,去除原泵 盖12,轴承架4直接与背叶片8小间隙配合,通过0型密封圈9与泵壳1实现径向密 封;机械密封5左边设计一泄漏缓冲腔10,通过引水孔11将泄漏液引入积液腔12 并由放液孔13排出。泄漏缓冲腔10右端设置一骨架油封7,使机械密封5失效初 期可以暂缓泄漏液进入轴承腔14。
权利要求1、自吸离心泵的结构优化改进,包括泵壳、泵腔、叶轮、轴承架、机械密封、泵轴、骨架密封,其特征在于在叶轮的背部有背叶片,轴承架直接与背叶片小间隙配合,轴承架通过O型密封圈与泵壳径向密封连接,在泵轴上的机械密封的外侧有一泄漏缓冲腔,泄漏缓冲腔由引水孔连接位于泵壳底部的积液腔,积液腔由放液孔连通泵壳外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吸离心泵的结构优化改进,包括泵壳、泵腔、叶轮、轴承架、机械密封、泵轴、骨架密封,其特征在于在叶轮的背部有背叶片,轴承架直接与背叶片小间隙配合,轴承架通过O型密封圈与泵壳径向密封连接,在泵轴上的机械密封的外侧有一泄漏缓冲腔,泄漏缓冲腔由引水孔连接位于泵壳底部的积液腔,积液腔由放液孔连通泵壳外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自吸离心泵结构的优化改进,新添了泄漏液缓冲功能,增强了设备美观度;也方便了装拆,同时增设了背叶片结构,既平衡了部分轴向力,也避免了叶轮上部因旋流冲击而引起的水力损失,提高了水泵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F04D29/24GK201133356SQ20072007524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9日
发明者张锡淼, 陈金平 申请人: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