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油温三油口转向助力叶片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591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降油温三油口转向助力叶片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转向助力,并可降油温及噪声的转向助力叶片泵。
背景技术
目前,公用的汽车转向助力叶片泵多采用液压油内循环式,且单腔高压油出油,吸 油腔小。当汽车高转速时,油温升高很快,噪声较大;频繁转向,容易失效;工艺孔多,加工 麻烦,且易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汽车转向助力叶片泵上存在油温过高,噪声较大,且易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型转向助力叶片泵,采用双高压腔外循环方式的转向助力叶片泵, 该转向助力叶片泵不仅能降油温和噪声,还能减少工艺孔加工数量,减少漏油点,节约采购 和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油温三油口转向助力叶片泵由轴1、孔用挡圈 2、轴承3、滑阀组4、0形密封圈5、前压力侧板6、弹簧7、螺塞8、组合垫圈9、钢丝挡圈10、后 压力侧板11、弹簧12、泵盖13、复合轴承14、转子15、叶片16、定子17、泵体18、定位销19、 骨架油封20、轴用挡圈21、齿轮22、平键23、垫片24、螺母25、进油口 26、出油口 27和泄油 口 28组成;轴1在轴承3和复合轴承14中旋转,并带动转子15旋转,孔用挡圈2和轴用挡圈 21将轴承3轴向固定,前压力侧板6和后压力侧板11在弹簧12的作用力下与定子17、转 子15、叶片16形成机械密封,前压力侧板6带有前高压腔37,后压力侧板11带有后高压腔 38,定位销19圆周方向固定,泵盖13和钢丝挡圈10轴向固定,骨架油封20和0形密封圈 5封油,螺塞8和组合垫圈9将弹簧7和滑阀组4固定,齿轮22、平键23和轴1联接、螺母 25和垫片24将齿轮22固定,泵体18外圆朝进油口 26方向偏心,增加进油腔体积,吸油充 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为外循环式汽车转向助力叶片泵,由转向 泵吸压油区30,流量控制阻尼孔31,压力控制阻尼孔33,安全阀(锥阀)34,稳流阀(滑 阀)35,外循环管路36,进油口 26,出油口 27,泄油口 28组成,转向泵吸压油区30的吸油区 与回油罐29相连,流量控制阻尼孔31和稳流阀(滑阀)35并联与转向泵吸压油区30压油 区相连,汽车转向器32和压力控制阻尼孔33并联与流量控制阻尼孔31出油端相连,安全 阀(锥阀)34与压力控制阻尼孔33后端相连,外循环管路36与安全阀(锥阀)34和稳流 阀(滑阀)35相连接。液压油由进油口 26进入转向泵吸压油区30,通过容积变化从回油罐29中吸油并 压油,液压油经前压力侧板6在泵体18前端的前高压腔37产生高压油,前高压腔37产生 的高压油引入稳流阀(滑阀)35中,经泄油口 28通过外环管路36进回油罐29 ;液压油经后压力侧板11在泵体18后端的后高压腔38产生高压油,后高压腔38产生的高压油一部分通过流量控制阻尼孔31输出恒流量的液压油到汽车转向器32工作,超过控制恒流量的 液压油经打开的稳流阀(滑阀)35进入外循环管路36进回油罐29 ;—部分经压力控制阻 尼孔33直接引入安全阀(锥阀)34中,经泄油口 28通过外环管路36进回油罐29,在安全 阀(锥阀)34打开时,出油口 27产生工作压力,实现外循环油路。泵体18外圆朝进油口 26方向偏心,增加进油腔体积,吸油充分。当转向泵工作时, 前高压腔37和后高压腔38同时受高压油冲击,受力面增加,油压缓冲区加大,噪声降低;高 压油双高压腔出油后,经泄油口 28进入外循环管路36进回油罐29,油温降低到回油罐29 温度。本实用新型在内循环转向油泵的基础上,在泵体18前端和后端采用双高压油腔 出油方式,将内循环转向油泵内泄口封住,新开一条外循环管路36,直接连回油罐29,将内 循环转向油泵内泄到泵体的液压油引到外循环管路36中,直接进回油罐29中,从而实现外 循环,达到降低转向油泵温度的目的。同时泵体采用偏心结构,增大进油体积,吸油充分,降 低噪声。优化产品结构,减少工艺孔数量,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内泄式转向油泵相比,油温和噪声明显降低,结构简 便,工艺孔加工数量减少,减少漏油点,节约成本,故障率低,可在自卸车中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原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结构原理图。图中1、轴,2、孔用挡圈,3、轴承,4、滑阀组,5、0形密封圈,6、前压力侧板,7、弹 簧,8、螺塞,9、组合垫圈,10、钢丝挡圈,11、后压力侧板,12、弹簧,13、泵盖,14、复合轴承, 15、转子,16、叶片,17、定子,18、泵体,19、定位销,20、骨架油封,21、轴用挡圈,22、齿轮,23、 平键,24、垫片,25、螺母,26、进油口,27、出油口,28、泄油口,29、回油罐,30、转向泵吸压油 区,31、流量控制阻尼孔,32、汽车转向器,33、压力控制阻尼孔,34、安全阀(锥阀),35、稳流 阀(滑阀),36、外循环管路,37、前高压腔,38、后高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一种降油温三油口转向助力叶片泵由轴1、孔用挡圈2、轴承3、 滑阀组4、0形密封圈5、前压力侧板6、弹簧7、螺塞8、组合垫圈9、钢丝挡圈10、后压力侧板 11、弹簧12、泵盖13、复合轴承14、转子15、叶片16、定子17、泵体18、定位销19、骨架油封 20、轴用挡圈21、齿轮22、平键23、垫片24、螺母25、进油口 26、出油口 27和溢油口 28组成。如
图1所示,齿轮22与平键23和轴1联接、螺母25和垫片24将齿轮22固定,轴 1在轴承3和复合轴承14中旋转,并带动转子15旋转,孔用挡圈2和轴用挡圈21将轴承3 轴向固定,前压力侧板6和后压力侧板11在弹簧7的作用力下与定子17、转子15、叶片16 形成机械密封,前压力侧板6带有前高压腔37,后压力侧板11带有后高压腔38,定位销19圆周方向固定,泵盖13和钢丝挡圈10轴向固定,骨架油封20和O形密封圈5封油,螺塞8 和组合垫圈9将弹簧7和滑阀组4固定。如图3所示,此外循环式汽车转向助力叶片泵由转向泵吸压油区30,流量控制阻 尼孔31,压力控制阻尼孔32,安全阀(锥阀)34,稳流阀(滑阀)35,外循环管路36,进油口 26,出油口 27,溢油口 28组成,转向泵吸压油区30的吸油区与回油罐29相连,流量控制阻 尼孔31和稳流阀(滑阀)35并联与转向泵吸压油区30压油区相连,汽车转向器32和压力 控制阻尼孔33并联与流量控制阻尼孔31出油端相连,安全阀(锥阀)34与压力控制阻尼 孔33后端相连,外循环管路36与安全阀(锥阀)34和稳流阀(滑阀)35相连接。如图3所示,液压油由进油口 26进入转向泵吸压油区30,通过容积变化从回油罐 29中吸油并压油,前高压腔37产生的高压油引入稳流阀(滑阀)35中,经泄油口 28通过外 环管路36进回油罐29 ;后高压腔38产生的高压油一部分通过流量控制阻尼孔31输出恒 流量的液压油到汽车转向器32工作,超过控制恒流量的液压油经打开的稳流阀(滑阀)35 进入外循环管路36进回油罐29,一部分经压力控制阻尼孔33直接引入安全阀(锥阀)34 中,经泄油口 28通过外环管路36进回油罐29,同时在出油口 27产生工作压力,实现外循环 油路。如图4所示,泵体18外圆朝进油口 26方向偏心,增加进油腔体积,吸油充分。当 转向泵工作时,前高压腔37和后高压腔38同时受高压油冲击,受力面增加,油压缓冲区加 大,噪声降低;高压油双高压腔出油后,经泄油口 28进入外循环管路36进回油罐29,油温 降低到回油罐29温度。
权利要求一种降油温三油口转向助力叶片泵,由轴(1)、孔用挡圈(2)、轴承(3)、滑阀组(4)、O形密封圈(5)、前压力侧板(6)、弹簧(7)、螺塞(8)、组合垫圈(9)、钢丝挡圈(10)、后压力侧板(11)、弹簧(12)、泵盖(13)、复合轴承(14)、转子(15)、叶片(16)、定子(17)、泵体(18)、定位销(19)、骨架油封(20)、轴用挡圈(21)、齿轮(22)、平键(23)、垫片(24)、螺母(25)、进油口(26)、出油口(27)和泄油口(28)组成,其特征在于,轴(1)在轴承(3)和复合轴承(14)中,并带动转子(15)旋转,孔用挡圈(2)和轴用挡圈(21)将轴承(3)轴向固定,前压力侧板(6)和后压力侧板(11)在弹簧(12)的作用力下与定子(17)、转子(15)、叶片(16)形成机械密封,前压力侧板(6)带有前高压腔(37),后压力侧板(11)带有后高压腔(38),定位销(19)圆周方向固定,泵盖(13)和钢丝挡圈(10)轴向固定,骨架油封(20)和O形密封圈(5)封油,螺塞(8)和组合垫圈(9)将弹簧(7)和滑阀组(4)固定,齿轮(22)、平键(23)和轴(1)联接、螺母(25)和垫片(24)将齿轮(22)固定,泵体(18)外圆朝进油口(26)方向偏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转向助力,并可降油温及噪声的转向助力叶片泵,具体涉及一种降油温三油口转向助力叶片泵。本实用新型在内循环转向油泵的基础上,在泵体18前端和后端采用双高压油腔出油方式,将内循环转向油泵内泄口封住,新开一条外循环管路36,直接连回油罐29,将内循环转向油泵内泄到泵体的液压油引到外循环管路36中,直接进回油罐29中,从而实现外循环,达到降低转向油泵温度的目的。同时泵体采用偏心结构,增大进油体积,吸油充分,降低噪声。优化产品结构,减少工艺孔数量,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F04C2/34GK201574928SQ20092001636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4日
发明者何王俊, 梁淑彩, 熊朴, 程俊峰, 阎志, 陈小平, 韩家瑜 申请人: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