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6884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旋转方式,依序控制方向阀的切换与压縮杆排 气、加压,进而使压縮杆以唧式产生高压,以应用于需要精确注压与高压 力的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泵结构。
背景技术
许多机械的控制,均利用流体的压力来达成动作,而压力的控制利用 压力泵加压空气、水、漆料或油等流体物质完成,现有的压力泵无法提供 所需要的高压力与精确注压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精确又能高压将流体 推出的高压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高压泵结构的技术方案是,包含: 一个连结盖、 一个旋转盘、 一个阀盘、多个方向阀、多个压縮杆、 一个阀 座盖、 一个导引盘组及一个底盘,
旋转盘,设在连结盖内,旋转盘中央设有一个连接部,底面接近内、 外周缘处分别设有一个导引沟槽及一个高低压缩面,导引沟槽具有至少一 个内縮的推进段与至少一个外扩的推出段,推进段与推出段间以斜面连 接,高低压縮面具有至少一个的推抵凸部与至少一股的容置凹部,推抵凸 部与容置凹部间以斜面连接;阀盘,配合设于旋转盘底面,阀盘等分处设有多个阀室,各阀室分别 提供一个方向阀设置,另阀盘错开阀室的等分处设有多个压縮杆室,阀室 下方由内而外并依序设有阀盘注入孔、阀盘回压孔及阀盘注压孔;
方向阀,设于阀室内,内侧设有一个回压槽配合阀盘注入孔与阀盘回 压孔,中段设有一个注压槽配合阀盘回压孔与阀盘注压孔,另外侧上方设 有一个连动杆,连动杆外套设有滚轮,且连动杆设置于导引沟槽中,使方 向阀配合推进段与推出段的路径移动;
压縮杆,上方具有一个顶抵面,顶抵面上设有滚动件,压縮杆设于压 縮杆室中,下段除延伸出一段长度并套设有一个将整个压縮杆往上顶的弹 性组件,使顶抵面配合顶在高低压縮面,使压縮杆配合推抵凸部与容置凹 部产生循环压縮;
阀座盖,与连结盖盖合,以将旋转盘、阀盘、方向阀及压縮杆盖合, 底部设有阀座,阀座相对应各压縮杆位置各贯设有一个压缩 L,中央由下 而上贯穿设有阀座注入孔相对应阀盘的各阀盘注入孔,另阀座相对应阀盘 回压孔设有一个阀座回压孔,阀盘相对应阀盘注压孔设有一个阀座注压 孔;
导引盘组,中央对设阀座注入孔设有一个导引注入孔,导引注入孔与 一个往侧边的外注入孔通设,导引盘组中段圆周处设有多个对设这些阀座 回压孔的导引回压 L,导引回压孔与一个往侧边的排放孔通设,及导引盘 组中段圆周处还设有多个对设这些阀座注压孔的导引注压孔,导引注压孔 与一个往侧边的出压孔通设,导引盘组上并设有多个对设这些压縮杆的压 力槽,且压力槽位在导引回压孔与排放孔间;底盘,设于导引盘组下方,用以将上述结构固定于阀盘间及底盘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连结盖外部设有注油孔通往内部, 旋转盘上设有多个道导入油槽,底面设有多个正辐射油槽,阀盘顶面设有 多个逆辐射油槽,周缘设有多个导出油槽,阀座盖周侧设有出油孔,注油 孔、导入油槽、正辐射油槽、逆辐射油槽、导出油槽该与出油孔相通连。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泵结构,采用旋转方式,依序控制方向阀的切换与 压縮杆产生排气、加压,进而使压縮杆以唧式将流体物质加上高压,控制 该流体物质以精确并以高压方式推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图,及润滑油流路图2为本实用新型45度角剖面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引盘的立体放大图6为本实用新型流体注入流向剖面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方向阀带动示意图8为本实用新型流体注入流向剖面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流体注入流向剖面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流体注入流向剖面图四;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压縮杆动作示意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流体高压流出方向剖面图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流体高压流出方向剖面图二;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流体高压流出方向剖面图三。 图中附图标记为
连结盖IO,注油孔ll,旋转盘20,导入油槽21,正辐射油槽22, 导引沟槽23,推进段231,推出段232,高低压縮面24,推抵凸部241, 容置凹部242,连接部25,阀盘30,逆辐射油槽31,导出油槽32,阀室 33,阀盘注入孔331,阀盘回压孔332,阀盘注压孔333,压縮杆室34, 方向阀40,回压槽41,注压槽42,连动杆43,压缩杆50,顶抵面51, 弹性组件52,阀座盖60,出油孔61,阀座600,压縮孔601,阀座注入 孔602,阀座回压孔603,阀座注压孔604,导引盘组70,中导引盘70A, 内导引盘70B,外导引盘70C,导引注入孔71,外注入孔72,导引回压孔 73,排放孔74,导引注压孔75,出压孔76,压力槽77,底盘80。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以图l、 2配合图3、 4、 5所示,本实用新型高压泵系包含 一个连结盖IO、 一个旋转盘20、 一个阀盘30、多个方向阀40、多个压缩 杆50、 一个阀座盖60、 一个阀座600、 一个导引盘组70及一个底盘80, 其中-
连结盖IO,外部设有一个注油孔ll通往内部。
旋转盘20,设在连结盖10内,并连接驱动件而产生连续的转动,如 马达或减速器等(图中未绘出),旋转盘20上设有多个道导入油槽21, 底面设有多个正辐射油槽22,且底面接近内、外周缘处分别设有一个导 引沟槽23及一个高低压縮面24,导引沟槽23具有至少一个内缩的推进段231与至少一个外扩的推出段232,推进段231与推出段232间并以斜 面连接,高低压縮面24具有至少一个的推抵凸部241与至少一个的容置 凹部242,推抵凸部241与容置凹部242间以斜面连接,旋转盘20中央 设有一个连接部25供与驱动件结合。阀盘30,配合设于旋转盘20底面,顶面设有多个逆辐射油槽31,周 缘设有多个导出油槽32,等分处并设有多个阀室33,各阀室33分别提供 一个该方向阀40设置,另外阀盘30错开阀室33的等分处设有多个压縮 杆室34,阀室33下方由内而外并依序设有一个阀盘注入孔331、 一个阀 盘回压孔332及一个阀盘注压孔333。方向阀40,设于阀室33内,内侧设有一个回压槽41配合阀盘注入 孔331与阀盘回压孔332,中段设有一个注压槽42配合阀盘回压孔332 与阀盘注压孔333,另外侧上方设有一个连动杆43,连动杆43外套设有 滚轮,且连动杆43设置于导引沟槽23中,使方向阀40配合推进段231 与推出段232的路径移动。压缩杆50,上方具有一个顶抵面51,顶抵面51上设有滚动件,压縮 杆50设于压縮杆室34中,下段除延伸出一段长度并套设有一个将整个压 縮杆50往上顶的弹性组件52,使顶抵面51配合顶在高低压縮面24,使 压縮杆50配合推抵凸部241与容置凹部242产生循环压縮。阀座盖60,与连结盖10盖合,以将旋转盘20、阀盘30、方向阀40 及压縮杆50盖合,周侧设有一个出油孔61,底部设有一股穿孔提供阀座 600设置。阀座600,设于阀座盖60上及于阀盘30底部,且相对应各压縮杆50位置,各贯设有一个压缩孔601,中央由下而上贯穿设有一个阀座注入孔 602并分流相对应阀盘30的各阀盘注入孔331,另阀座600相对应阀盘回 压孔332设有一个阀座回压孔603,阀盘30相对应阀盘注压孔333设有 一个阀座注压孔604。导引盘组70,由一个中导引盘70A、 一个内导引盘70B及一个外导引 盘70C依序结合而成,为加工方便而分解为三部分组件导引盘组70中央(于内导引盘70B)对设阀座注入孔602设有一个导 引注入孔71,导引注入孔71与一个往侧边的外注入孔72通设,导引盘 组70中段圆周处(于中导引盘70A)设有多个对设这些阀座回压孔603的 导引回压孔73,导引回压孔73与一个往侧边的排放孔74通设,及导引 盘组70中段圆周处(于中导引盘70A)还设有多个对设这些阀座注压孔604 的导引注压孔75,导引注压孔75与一个往侧边的出压孔76通设,且各 导引回压孔73间相互串连接通,且各导引注压孔75间相互串连接通,另 外导引盘组70(于中导引盘70A)上并设有多个对设这些压縮杆50的压力 槽77,且压力槽77位在导引回压孔73与排放孔74间。底盘80,设于导引盘组70下方,用以将上述结构固定于阀盘30间 及底盘80间。本发明高压泵系利用马达驱转旋转盘20,当旋转盘20转动时,以导 引沟槽23的推进段231与推出段232依序带动各方向阀40于阀室33往 复移动,借由控制以回压槽41接通阀盘注入孔331与阀盘回压孔332, 或以注压槽42接通阀盘回压孔332与阀盘注压孔333,旋转盘20的转动, 同时以高低压縮面24的推抵凸部241依序按压各压縮杆50,而各压縮杆50于容置凹部242并以弹性组件52自行弹回,使压縮杆50在压縮杆室 34、压縮孔601及压力槽77间唧动。如图l所示,旋转盘20为高速旋转使用,因此与相邻结构间的磨耗 大,利用注油孔ll、导入油槽21、正辐射油槽22、逆辐射油槽31、导出 油槽32与出油孔61的相通连与循环,可将润滑油由注油孔ll注入后, 再由出油孔61取出回收循环利用,以增加高压泵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使用产生压力的循环动作,依序如图6、 7、 8、 9、 10所 示,产生压力的流体由外注入孔72注入,并依序经由导引注入孔71、闽 座注入孔602注往阀盘注入孔331,而当方向阀40被往内推时,流体得 以由阀盘注入孔331通过回压槽41而进入阀盘回压孔332,流体再接着 进入阀座注压孔604、导引回压孔73及压力槽77中,此时压縮杆50为 升起状态,而当旋转盘20转动使压縮杆50被推抵凸部241下压时,接着 如图ll、 12、 13、 14所示,方向阀40则同时被推出段232往外推,将阀 盘注入孔331与阀盘回压孔332间切断并封闭,以注压槽42接通阀盘回 压孔332与阀盘注压孔333,而压縮杆50的下压并使阀盘回压孔332、阀 座注压孔604、导引回压孔73及压力槽77中的流体,产生压力而注入阀 盘注压孔333,最后并依序由阀座注压孔604、导引注压孔75流向出压孔 76而供利用,各方向阀40与各压縮杆50利用前述方式依序循环动作。借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之效益仅需在旋转盘20 上设置导引沟槽23及高低压縮面24,并利用导引沟槽23具有内縮的推 进段231与外扩的推出段232,以及高低压縮面24具有推抵凸部241与 容置凹部242,以一个旋转盘20的转动即可同时使各方向阀40与各压縮杆50往复连续动作,以方向阀40切换流体的进出,以压縮杆50加压流 体产生高压流出,种以旋转的方式带动多个压縮杆50以唧式动作,具有 能产生非常大的压力,且能够利用转动圈数精确控制高压流体流出,具有 可产生高压与精确控制流量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压泵结构,其仅需于旋转盘上设置导引沟槽及 高低压縮面,并利用该导引沟槽设置内縮的推进段与外扩的推出段,以及 该高低压縮面具有推抵凸部与容置凹部,以一旋转盘的转动即可同时使各 方向阀与各压縮杆往复连续动作,以方向阀切换流体的进出,以压縮杆加 压流体产生高压流出,该种以旋转的方式带动多个压缩杆以唧式动作,具 有能产生非常大的压力,且能够利用转动圈数精确控制高压流体流出,具 有可产生高压与精确控制流量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泵结构,包含一个连结盖、一个旋转盘、一个阀盘、多个方向阀、多个压缩杆、一个阀座盖、一个导引盘组及一个底盘,其特征在于旋转盘,设在连结盖内,旋转盘中央设有一个连接部,底面接近内、外周缘处分别设有一个导引沟槽及一个高低压缩面,导引沟槽具有至少一个内缩的推进段与至少一个外扩的推出段,推进段与推出段间以斜面连接,高低压缩面具有至少一个的推抵凸部与至少一股的容置凹部,推抵凸部与容置凹部间以斜面连接;阀盘,配合设于旋转盘底面,阀盘等分处设有多个阀室,各阀室分别提供一个方向阀设置,另阀盘错开阀室的等分处设有多个压缩杆室,阀室下方由内而外并依序设有阀盘注入孔、阀盘回压孔及阀盘注压孔;方向阀,设于阀室内,内侧设有一个回压槽配合阀盘注入孔与阀盘回压孔,中段设有一个注压槽配合阀盘回压孔与阀盘注压孔,另外侧上方设有一个连动杆,连动杆外套设有滚轮,且连动杆设置于导引沟槽中,使方向阀配合推进段与推出段的路径移动;压缩杆,上方具有一个顶抵面,顶抵面上设有滚动件,压缩杆设于压缩杆室中,下段除延伸出一段长度并套设有一个将整个压缩杆往上顶的弹性组件,使顶抵面配合顶在高低压缩面,使压缩杆配合推抵凸部与容置凹部产生循环压缩;阀座盖,与连结盖盖合,以将旋转盘、阀盘、方向阀及压缩杆盖合,底部设有阀座,阀座相对应各压缩杆位置各贯穿设有一个压缩孔,中央由下而上贯穿设有阀座注入孔相对应阀盘的各阀盘注入孔,另阀座相对应阀盘回压孔设有一个阀座回压孔,阀盘相对应阀盘注压孔设有一个阀座注压孔;导引盘组,中央对设阀座注入孔设有一个导引注入孔,导引注入孔与一个往侧边的外注入孔通设,导引盘组中段圆周处设有多个对设这些阀座回压孔的导引回压孔,导引回压孔与一个往侧边的排放孔通设,及导引盘组中段圆周处还设有多个对设这些阀座注压孔的导引注压孔,导引注压孔与一个往侧边的出压孔通设,导引盘组上并设有多个对设这些压缩杆的压力槽,且压力槽位在导引回压孔与排放孔间;底盘,设于导引盘组下方,用以将上述结构固定于阀盘间及底盘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连结盖外部设有注油孔通往内部,旋转盘上设有多个道导入油槽,底面设有多个正辐射油槽,阀盘顶面设有多个逆辐射油槽,周缘设有多个导出油槽,阀座盖周侧设有出油孔,注油孔、导入油槽、正辐射油槽、逆辐射油槽、导出油槽该与出油孔相通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旋转盘连接驱动件产生连续的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阀座盖底部设有一个穿孔提供阀座结合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阀座的阀座注入孔以分流方式相对应阀盘的各阀盘注入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导引回压孔间相互串连接通,各导引注压孔间相互串连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引盘组系由一个中导引盘、 一个内导引盘及一个外导引盘依序结合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泵结构,利用一个旋转盘底面设置一个导引沟槽及一个高低压缩面,而在阀盘上设置多个方向阀与多个压缩杆,以导引沟槽控制方向阀移动,以高低压缩面控制压缩杆压缩,而方向阀的移动并依序切换注入孔与回压孔或回压孔与注压孔间的启闭,而使注入孔往回压孔注入流体,再以该流体由回压孔加压注往注压孔,借此控制流体物质精确并高压的推出。
文档编号F04B1/14GK201386634SQ20092007372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7日
发明者金宇轩 申请人:金宇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