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能型液体加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300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倍能型液体加压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使泵型体精致小型化,效果倍能化,适合更多种场地 (环境)空间,便利得到高压液体利用的倍能型液体加压泵。
技术背景 用在空调用途或园艺用途的喷雾器装置,一般须对液体进行加压,才能使液体 经由喷雾头喷出时,得到理想的喷雾效果,而这个液体加压工作,通常是利用液体加压 泵来执行。现用扇叶型液体泵,以输液(扬程)为主要考量,因液压不高,在喷雾器装 置上并无法获得良好的喷雾效果;现用涡卷式液体加压泵,虽具有良好液体增压效能, 但涡卷机组件动作精密度要求甚高,就喷雾器装置在市场上被定位在低单价制作成本的 因素,则其存在有较不符经济效益的问题,现用活塞冲程式液体加压泵,虽也能使液体 得到良好的加压,然而,其通过马达带动的曲轴拉推活塞来产生对液体的加压,因加压 后的液体,必须满足或要求达到一定的出液量(或效率),其曲轴上理想是要设计有多段 曲轴部连接多曲柄,并使每一曲柄各对一活塞连动,但由于考虑到每一曲柄运动不相干 涉,这将会使曲轴的轴长变的较长,相对的也使泵型体的高度较(长)高,体积较大,甚 至因而增加活塞(深度过深)安装时的困难度,若考量组装容易的曲柄(活塞)数减少 (采双曲柄)构造来实施,这势必造成泵出液量不足,可能变通的方式,就是增加电动马 达的马力,增加泵体积,加大活塞运动的进出液室空间,但其结果,却是有耗材、体积 过大(笨重),不利在各种空间简便安装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足够的出液量前提下,有 效精致小型化液体加压泵的型体,为当今业者努力突破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能型液体加压泵,至少是由一泵主体及 一电动马达所构成;该泵主体,至少包含有一泵座、一上盖及一底盖,该泵座的座体中 心具有一圆芯孔,该圆芯孔的径向均布安排有多个贯穿座体的活塞阀固定孔,并在每一 活塞阀固定孔内固设有一活塞阀,且座体的上座面与下座面,沿着圆芯孔的周缘,相互 对应的设有多个分别与活塞阀固定孔相通的上定位孔与下定位孔,并分别在每一上定位 孔与下定位孔内各设有一上止逆阀及一下止逆阀,并且座体的上、下座面上还各设有一 出液通孔与一入液通孔,并使该出液通孔与该入液通孔,分别和座体身部设置的出液接 孔与入液接孔相通,另外,该每一活塞阀内具有一设在活塞孔室内的活塞,及开设有一 排液孔与一吸液孔在活塞孔室的最内端形成贯穿,并使该排液孔与吸液孔,通过活塞固 定孔分别和上止逆阀与下止逆阀相通,并且,该每一活塞阀内的活塞一端朝圆芯孔内延 伸,并分别通过一连动扣片与对角的活塞构成直线性扣接,该每一连动扣片的板面上具 有一长圆孔,及两端各具有一与活塞扣合的扣部,并以相互迭置的型态,在两两对角的 活塞间形成扣接连动;该上盖为组装在泵座的上座面上,中心部具有一轴承座孔,并通 过轴承的组装,设置有一偏心轴,且盖体内面端还形成有一与泵座的上座面上出液通孔及每一上定位孔相通的上凹环槽,该偏心轴的主轴体装设在上盖轴承座孔的轴承上,外 端具有一可与电动马达转轴形成连接的接合部,内端相继形成有一偏心部及一穿过每一 连动扣片长圆孔的中心杆部,且该偏心部上设有一与每一活塞端部对应,并允许自由转 动的推压转轮;该底盖为组装在泵座的下座面上,盖体内面中心部具有一轴承座槽,并 通过轴承供偏心轴的中心杆部轴设定位,且盖体内面端还形成有一与泵座的下座面上入 液通孔及每一下定位孔相通的下凹环槽;该电动马达,组设在泵主体的上盖上部,并使 电动马达的转轴与偏心轴的接合部构成组接连动;泵主体泵座身部的出液接孔与入液接 孔上分别接上出液管与入液管,并由出液管内接通欲加压的液体;则电动马达启动运转 驱动偏心轴旋转,该偏心轴的偏心部通过推压转轮,回绕且重复顺序的对活塞产生压推 动作,凭借被压推的活塞在往活塞阀的活塞孔室内挤压时,该连动扣片会拉动对角相对 位置的活塞产生退出活塞孔室的作用;如此,偏心轴高速旋转,即可利用每一活塞在活 塞阀的活塞孔室内高速来回往复运动,配合下止逆阀在活塞退出活塞孔室时阀门吸开, 止逆的把相通入液接孔的下凹环槽内入液吸入活塞孔室内,及上止逆阀在活塞挤压入活 塞孔室时阀门被(压力)推开,将被加压后的液体止逆的压送至上凹环槽内;因此,出 液管可由出液接孔接出加压后的液体使用;整体对入液接孔端(入液管)送入的液体产生 高效率、高性能的加压效果,具有泵型体精致小型化,效果倍能化,允许在多种场合空 间更轻便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其中,该泵座每一活 塞阀固定孔内固设有一活塞阀,该活塞阀,包括有一活塞承置筒、一活塞及一锁固栓 件;该活塞承置筒内,具有两个扶塞环件,该两个扶塞环件间具有一 V形环,且筒体 一端内缘形成有一内螺纹部;该活塞杆身一端穿置入活塞承置筒内被该两个扶塞环件扶 持,并由该V形环对活塞的身部产生止密,且身部另一端形成有一供连动扣片的扣部扣 接的扣环槽;该锁固栓件具有一外螺纹部锁固在该活塞阀固定孔上,且相对活塞承置筒 的内螺纹部具有公螺纹部,并由该公螺纹部与该内螺纹部螺合,使内部与活塞承置筒共 同组合构成一供活塞活动的活塞孔室,该活塞孔室的径向还设有一排液孔及一吸液孔, 使该活塞孔室与上止逆阀及下止逆阀相通;由偏心轴的偏心部上推压转轮将活塞往活塞 孔室内推压时,同步由连动扣片将对角位置的活塞阀活塞孔室内的活塞作外拉动作;凭 借活塞外拉增加活塞孔室空间时下止逆阀会被吸开,使下凹环槽端入液通过下止逆阀, 由吸液孔吸入活塞孔室内的作用,及活塞内推缩小活塞孔室空间时上止逆阀会被推开, 使活塞孔室内液体由排液孔排出通过上止逆阀送至上凹环槽输出加压液体的作用;活塞 在活塞孔室内高速内推与外拉的往复运动;达到将入液加压高效率输出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其中,该泵座上,分 别与一活塞阀固定孔相通的每一上定位孔内各设有一上止逆阀,该上定位孔,是通过一 上穿孔来与活塞阀固定孔相通,且该上止逆阀,则包括有一上阀座、一上阀门件、一上 弹簧及一上支撑架;该上阀座,通过一定位环固定在上定位孔内,座体内形成有一阀 室,且座面一端与上穿孔对置的具有一上阀门孔;该上阀门件, 设在上阀座的阀室内, 门体边缘在上阀座的阀室内保留有通液空隙,且一面端常态通过该上弹簧的压推,对上 阀门孔形成封阀;该上弹簧一端对上阀门件顶推,另一端靠置在该上支撑架上产生弹性 推力;该上支撑架,以多支撑脚的非密封形体装设在上阀座的阀室内供上弹簧靠置,且其外端与上盖的上凹环槽对置,并由上盖限制其退出上阀座的阀室,为上弹簧产生对上阀门件的作用力;活塞被推压转轮往活塞孔内推压,从排液孔排出,经上穿孔到达上阀 门孔的加压后液体,即能压推上阀门件打开上阀门孔,使液体迅速被压送至上凹环槽; 在此过程中,对角位置的活塞被连动扣片一开始有拉出活塞孔室的动作,该排液孔所产 生的负压,则上弹簧反推的帮助上阀门件封闭上阀门孔的动作,立即可限制压送至上凹 环槽内的加压输出液回流,以此确保入液由下止逆阀进入。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其中,该泵座上,分 别与一活塞阀固定孔相通的每一下定位孔内各设有一下止逆阀,该下定位孔,是通过一 下穿孔来与活塞阀固定孔相通,且该下止逆阀,则包括有一下阀座,一下阀门件,一下 弹簧及一下支撑架;该下阀座,通过一定位环固定在下定位孔内,座体内形成有一阀 室,且座面一端与底盖的下凹环槽对置的具有一下阀门孔;该下阀门件,设在下阀座 的阀室内,门体边缘在下阀座的阀室内保留有通液空隙,且一端常态通过该下弹簧的压 推,对下阀门孔形成封阀;该下弹簧一端对下阀门件顶推,另一端靠置在该下支撑架上 产生弹性推力;该下支撑架,以多支撑脚的非密封形体装设在下阀座的阀室内供下弹 簧靠置,且与下穿孔对置的由下定位孔底部对其限定,使下弹簧产生对下阀门件的作用 力;活塞被连动扣件拉出活塞孔室的使活塞孔室增加容积空间,该吸液孔所产生的吸液 动作力量,即能在吸起下阀门件时,令下凹环槽内的入液流经下阀座的阀室与下穿孔, 由吸液孔进入活塞孔室内填充;在此过程中,对角位置的活塞被推压转轮一开始往活塞 孔室内的推压动作,该活塞孔室内液体被加压的结果,使下弹簧反推的帮助下阀门件回 位封闭下阀门孔,立即挡止液往下凹环槽回流;以此确保液体被加压的由上止逆阀输出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其中,该电动马达组 设在泵主体的上盖上部,该电动马达的组设端还固设有一衬座,该衬座上相对泵主体上 盖上部的锁固孔并设有穿栓孔,通过螺栓穿过穿栓孔在锁固孔上锁固衬座,使电动马达 简易组设在泵主体上提供对作偏心轴驱动的旋转动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马达与泵主体分解构造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泵主体构造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泵主体构造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泵主体的出液接孔处剖面构造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泵主体的入液接孔处剖面构造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泵主体断面内部构造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马达传动泵主体的构造示意图(一);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马达传动泵主体的构造示意图(二);图10为本实用新型活塞阀构造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上止逆阀构造分解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下止逆阀构造分解示意图。[0020]附图标记说明10-泵主体;11-泵座;110-圆芯孔;111-活塞阀固定孔; 112-上定位孔;113-下定位孔;114-出液通孔;115-入液通孔;116-出液接孔; 117-入液接孔;12-上盖;120-轴承座孔;121-轴承;122-上凹环槽;123-锁固孔; 13-底盖;130-轴承座槽;131-轴承;132-下凹环槽;14-活塞阀;140-活塞孔室; 141-排液孔;142-吸液孔;143-活塞承置筒;144-锁固栓件;145-扶塞环件;146-V 形环;147-内螺纹部;148-外螺纹部;149-公螺纹部;15-上止逆阀;150-上穿孔; 151-上阀座;152-上阀门件;153-上弹簧;154-上支撑架;155-定位环;156-上阀门 孔;16-下止逆阀;160-下穿孔;161-下阀座;162-下阀门件;163-下弹簧;164-下 支撑架;165-定位环;166-下阀门孔;17-活塞;170-扣环槽;18-连动扣片;180-长 圆孔;181-扣部;19-偏心轴;190-接合部;191-偏心部;192-中心杆部;193-推压 转轮;20-电动马达;21-转轴;22-衬座;220-穿栓孔;221-螺栓。
具体实施方 式一种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如图1、图2,至少是由一泵主体10及一电动马达20 所构成;如图3、图4,该泵主体10,至少包含有一泵座11、一上盖12及一底盖13,该 泵座11的座体中心具有一圆芯孔110,该圆芯孔110的径向均布安排有多个贯穿座体的活 塞阀固定孔111,并在每一活塞阀固定孔111内固设有一活塞阀14,且座体的上座面与下 座面,沿着圆芯孔110的周缘,相互对应的设有多个分别与活塞阀固定孔111相通的上定 位孔112与下定位孔113,并分别在每一上定位孔112与下定位孔113内各设有一上止逆 阀15及一下止逆阀16,如图3、图5、图6,并且座体的上、下座面上还各设有一出液通 孔114与一入液通孔115,并使该出液通孔114与该入液通孔115,分别和座体身部设置 的出液接孔116与入液接孔117相通。另外,如图3、图4,该每一活塞阀14内具有一 设在活塞孔室140内的活塞17,及开设有一排液孔141与一吸液孔142在活塞孔室140的 最内端形成贯穿,并使该排液孔141与吸液孔142,通过活塞固定孔111分别和上止逆阀 15与下止逆阀16相通。另外,如图3、图4、图7,该每一活塞阀14内的活塞17—端朝 圆芯孔110内延伸,并分别通过一连动扣片17与对角的活塞17构成直线性扣接,该每一 连动扣片17的板面上具有一长圆孔170,及两端各具有一与活塞17扣合的扣部171,并 以相互迭置的型态,在两对角的活塞17间形成扣接连动;如图3、图4、图5、图6,该 上盖12为组装在泵座11的上座面上,中心部具有一轴承座孔120,并通过轴承121的组 装,设置有一偏心轴19,且盖体内面端还形成有一与泵座11的上座面上出液通孔114及 每一上定位孔112相通的上凹环槽122,该偏心轴19的主轴体装设在上盖12轴承座孔120 的轴承121上,(配合图2)外端具有一可与电动马达20转轴21形成连接的接合部190, 内端相继形成有一偏心部191及一穿过每一连动扣片17长圆孔的中心杆部192,且该偏心 部191上设有一与每一活塞17端部对应,并允许自由转动的推压转轮193 (可以是一个轴 承件);该底盖13为组装在泵座11的下座面上,盖体内面中心部具有一轴承座槽130, 并通过轴承131供偏心轴19的中心杆部192轴设定位,且盖体内面端还形成有一与泵座 11的下座面上入液通孔115及每一下定位孔113相通的下凹环槽132 ;如图1、图2,该 电动马达20,组设在泵主体10的上盖12上部,并使电动马达20的转轴21与偏心轴19 的接合部190构成组接连动;泵主体10泵座11身部的出液接孔116与入液接孔117上分别接上出液管与入液管(图未示),并由出液管内接通欲加压的液体;如图8、图9,电 动马达20启动运转的驱动偏心轴19旋转,该偏心轴19的偏心部191通过推压转轮193, 回绕且重 复顺序的对活塞17产生压推动作,被压推的活塞17在往活塞阀14的活塞孔室 140内挤压时,该连动扣片17会拉动对角相对位置的活塞17产生退出活塞孔室140的作 用;如此,偏心轴19高速旋转,即可利用每一活塞17在活塞阀14的活塞孔室140内高 速来回往复运动,配合下止逆阀16在活塞17退出活塞孔室140时阀门吸开,止逆的把相 通入液接孔117 (图未示)的下凹环槽132内入液吸入活塞孔室140内,及上止逆阀15在 活塞17挤压入活塞孔室140时阀门被(压力)推开,将被加压后的液体止逆的压送至上 凹环槽122内;如图1,因此,出液管(图未示)可由出液接孔116接出加压后的液体使 用;整体对入液接孔117端(入液管)送入的液体产生高效率、高性能的加压效果,具有 泵型体精致小型化,效果倍能化,允许在多种场合空间更轻便运用。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3,该泵座11每一活塞阀固定孔111内固设有一 活塞阀14,该活塞阀14,如图4、图10,包括有一活塞承置筒143、一活塞17及一锁固 栓件144;该活塞承置筒143内,具有两个扶塞环件145,该两个扶塞环件145间具有一 V形环146,且筒体一端内缘形成有一内螺纹部147;该活塞17杆身一端穿置入活塞承 置筒143内被该两个扶塞环件145扶持,并由该V形环146对活塞17的身部产生止密, 且身部另一端形成有一供连动扣片17的扣部171扣接的扣环槽;该锁固栓件144具有一 外螺纹部147锁固在该活塞阀固定孔111上,且相对活塞承置筒141的内螺纹部145具有 公螺纹部149,并由该公螺纹部149与该内螺纹部147螺合,使内部与活塞承置筒143共 同组合构成一供活塞17活动的活塞孔室140,该活塞孔室140的径向还设有一排液孔141 及一吸液孔142,使该活塞孔140室与上止逆阀15及下止逆阀16相通;由偏心轴19的 偏心部191上推压转轮193将活塞17往活塞孔室140内推压时,同步由连动扣片17将对 角位置的活塞阀14活塞孔室140内的活塞17作外拉动作;凭借活塞17外拉增加活塞孔 室140空间时下止逆阀16会被吸开,使下凹环槽132端入液通过下止逆阀16,由吸液孔 142吸入活塞孔室140内的作用,及活塞17内推缩小活塞孔室140空间时上止逆阀15会 被推开,使活塞孔室140内液体由排液孔141排出通过上止逆阀15送至上凹环槽122输 出加压液体的作用;因此,活塞17在活塞孔室140内高速内推与外拉的往复运动;达到 将入液加压高效率输出的效果。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4、图11,该泵座11上,分别与一活塞阀固定孔 111相通的每一上定位孔112内各设有一上止逆阀15,该上定位孔112,是通过一上穿孔 150来与活塞阀固定孔111相通,且该上止逆阀15,则包括有一上阀座151、一上阀门件 152、一上弹簧153及一上支撑架154 ;该上阀座151,通过一定位环155固定在上定位 孔12内,座体内形成有一阀室,且座面一端与上穿孔150对置的具有一上阀门孔156; 该上阀门件152,设在上阀座151的阀室内,门体边缘在上阀座151的阀室内保留有通液 空隙,且一面端常态通过该上弹簧153的压推,对上阀门孔156形成封阀;该上弹簧153 一端对上阀门件152顶推,另一端靠置在该上支撑架154上产生弹性推力;该上支撑架 154,以多支撑脚的非密封形体装设在上阀座151的阀室内供上弹簧153靠置,且其外端 与上盖12的上凹环槽122对置,并由上盖12限制其退出上阀座151的阀室,为上弹簧153 产生对上阀门件152的作用力;活塞17被推压转轮193往活塞孔内140推压,从排液孔141排出经上穿孔150到达上阀门孔156的加压后液体,即能压推上阀门件152打开上阀 门孔156,使液体迅速被压送至上凹环槽122;而此过程中,对角位置的活塞17被连动扣 片17 —开始有拉出活塞孔室140的动作,该排液孔141所产生的负压,则上弹簧153反 推的帮助上阀门件152封闭上阀门孔156的动作,立即可限制压送至上凹环槽122内的加 压输出液回流,据以确保入液由下止逆阀16进入。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4、图12,该泵座11上,分别与一活塞阀固定孔 111相通的每一下定位孔113内各设有一下止逆阀16,该下定位孔13,是通过一下穿孔 160来与活塞阀固定孔16相通,且该下止逆阀16,则包括有一下阀座161,一下阀门件 162,一下弹簧163及一下支撑架164 ;该下阀座161,通过一定位环165固定在下定位 孔113内,座体内形成有一阀室,且座面一端与底盖13的下凹环槽132对置的具有一下 阀门孔166 ;该下阀门件162,设在下阀座161的阀室内,门体边缘在下阀座161的阀室 内保留有通液空隙,且一端常态通过该下弹簧的压推,对下阀门孔形成封阀;该下弹簧 163 —端对下阀门件162顶推,另一端靠置在该下支撑架164上产生弹性推力;该下支撑 架164,以多支撑脚的非密封形体装设在下阀座161的阀室内供下弹簧163靠置,且与下 穿孔160对置的由下定位孔113底部对其限定,使下弹簧163产生对下阀门件162的作用 力;活塞17被连动扣件17拉出活塞孔室140的使活塞孔室140增加容积空间,该吸液孔 142所产生的吸液动作力量,即能在吸起下阀门件162时,令下凹环槽132内的入液流经 下阀座161的阀室与下穿孔160,由吸液孔142进入活塞孔室140内填充;在此过程中, 对角位置的活塞17被推压转轮193—开始往活塞孔室140内的推压动作,该活塞孔室140 内液体被加压的结果,使下弹簧163反推的帮助下阀门件162回位封闭下阀门孔166,立 即挡止液体往下凹环槽132回流;以确保液体被加压的由上止逆阀15输出利用。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图2,该电动马达20组设在泵主体10的上盖 12上部,该电动马达20的组设端还固设有一衬座22,该衬座22上相对泵主体10上盖12 上部的锁固孔123并设有穿栓孔220,通过螺栓221穿过穿栓孔220在锁固孔123上锁固 衬座22,使电动马达20简易组设在泵主体10上提供对作偏心轴19驱动的旋转动力。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 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其特征在于,至少是由一泵主体及一电动马达所构成; 该泵主体,至少包含有一泵座、一上盖及一底盖,该泵座的座体中心具有一圆芯孔,该 圆芯孔的径向均勻分布有多个贯穿座体的活塞阀固定孔,并在每一活塞阀固定孔内固设 有一活塞阀,且座体的上座面与下座面,沿着圆芯孔的周缘,相互对应的设有多个分别 与活塞阀固定孔相通的上定位孔与下定位孔,并分别在每一上定位孔与下定位孔内各设 有一上止逆阀及一下止逆阀,并且座体的上、下座面上还各设有一出液通孔与一入液通 孔,并使该出液通孔与该入液通孔,分别和座体身部设置的出液接孔与入液接孔相通, 而且,该每一活塞阀内具有一设在活塞孔室内的活塞,及开设有一排液孔与一吸液孔在 活塞孔室的最内端形成贯穿,并使该排液孔与吸液孔,通过活塞固定孔分别和上止逆阀 与下止逆阀相通,而且,该每一活塞阀内的活塞一端朝圆芯孔内延伸,并分别通过一连 动扣片与对角的活塞构成直线性扣接,该每一连动扣片的板面上具有一长圆孔,及两端 各具有一与活塞扣合的扣部,并以相互迭置的型态,在两两对角的活塞间形成扣接连 动;该上盖组装在泵座的上座面上,该上盖的中心部具有一轴承座孔,并通过轴承的组 装,设置有一偏心轴,且盖体内面端还形成有一与泵座的上座面上出液通孔及每一上定 位孔相通的上凹环槽,该偏心轴的主轴体装设在上盖轴承座孔的轴承上,该主轴体的外 端具有一与电动马达转轴形成连接的接合部,该主轴体的内端相继形成有一偏心部及一 穿过每一连动扣片长圆孔的中心杆部,且该偏心部上设有一与每一活塞端部对应,并允 许自由转动的推压转轮;该底盖组装在泵座的下座面上,盖体内面中心部具有一轴承座 槽,并通过轴承供偏心轴的中心杆部轴设定位,且盖体内面端还形成有一与泵座的下座 面上入液通孔及每一下定位孔相通的下凹环槽;该电动马达,组设在泵主体的上盖上 部,并使电动马达的转轴与偏心轴的接合部构成组接连动;泵主体泵座身部的出液接孔 与入液接孔上分别接上出液管与入液管,并由出液管内接通欲加压的液体;则电动马达 启动运转驱动偏心轴旋转,该偏心轴的偏心部通过推压转轮,回绕且重复顺序的对活塞 产生压推动作,被压推的活塞在往活塞阀的活塞孔室内挤压时,该连动扣片会拉动对角 相对位置的活塞产生退出活塞孔室的作用;偏心轴高速旋转,即利用每一活塞在活塞阀 的活塞孔室内高速来回往复运动,配合下止逆阀在活塞退出活塞孔室时阀门吸开,止逆 的把相通入液接孔的下凹环槽内入液吸入活塞孔室内,及上止逆阀在活塞挤压入活塞孔 室时阀门被推开,将被加压后的液体止逆的压送至上凹环槽内;出液管由出液接孔接出 加压后的液体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其特征在于,该泵座每一活塞阀固定孔内 固设有一活塞阀,该活塞阀,包括有一活塞承置筒、一活塞及一锁固栓件;该活塞承置 筒内,具有两个扶塞环件,该两个扶塞环件间具有一 V形环,且筒体一端内缘形成有一 内螺纹部;该活塞杆身一端穿置入活塞承置筒内被该两个扶塞环件扶持,并由该V形环 对活塞的身部产生止密,且该身部另一端形成有一供连动扣片的扣部扣接的扣环槽;该 锁固栓件具有一外螺纹部锁固在该活塞阀固定孔上,且相对活塞承置筒的内螺纹部具有 公螺纹部,并由该公螺纹部与该内螺纹部螺合,使该锁固拴件内部与活塞承置筒共同组 合构成一供活塞活动的活塞孔室,该活塞孔室的径向还设有一排液孔及一吸液孔,使该 活塞孔室与上止逆阀及下止逆阀相通;由偏心轴的偏心部上推压转轮将活塞往活塞孔室 内推压时,同步由连动扣片将对角位置的活塞阀活塞孔室内的活塞作外拉动作;凭借活塞外拉增加活塞孔室空间时下止逆阀会被吸开,使下凹环槽端入液通过下止逆阀,由吸 液孔吸入活塞孔室内的作用,及活塞内推缩小活塞孔室空间时上止逆阀会被推开,使活 塞孔室内液体由排液孔排出通过上止逆阀送至上凹环槽输出加压液体;活塞在活塞孔室 内高速内推与外拉的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其特征在于,该泵座上,分别与一活塞阀 固定孔相通的每一上定位孔内各设有一上止逆阀,该上定位孔,是通过一上穿孔来与活 塞阀固定孔相通,且该上止逆阀,包括有一上阀座、一上阀门件、一上弹簧及一上支撑 架;该上阀座,通过一定位环固定在上定位孔内,座体内形成有一阀室,且座面一端与 上穿孔对应的具有一上阀门孔;该上阀门件,设在上阀座的阀室内,门体边缘在上阀座 的阀室内保留有通液空隙,且该上阀座一面端常态通过该上弹簧的压推,对上阀门孔形 成封阀;该上弹簧一端对上阀门件顶推,其另一端靠置在该上支撑架上产生弹性推力; 该上支撑架,以多支撑脚的非密封形体装设在上阀座的阀室内供上弹簧靠置,且其外端 与上盖的上凹环槽对置,并由上盖限制其退出上阀座的阀室,为上弹簧产生对上阀门件 的作用力;活塞被推压转轮往活塞孔内推压,从排液孔排出,经上穿孔到达上阀门孔的 加压后液体,即能压推上阀门件打开上阀门孔,使液体迅速被压送至上凹环槽;在此过 程中,对角位置的活塞被连动扣片一开始有拉出活塞孔室的动作,该排液孔所产生的负 压,则上弹簧反推的帮助上阀门件封闭上阀门孔的动作,限制压送至上凹环槽内的加压 输出液回流,确保入液由下止逆阀进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其特征在于,该泵座上,分别与一活塞阀 固定孔相通的每一下定位孔内各设有一下止逆阀,该下定位孔,是通过一下穿孔来与活 塞阀固定孔相通,且该下止逆阀,包括有一下阀座,一下阀门件,一下弹簧及一下支撑 架;该下阀座,通过一定位环固定在下定位孔内,座体内形成有一阀室,且座面一端与 底盖的下凹环槽对置的具有一下阀门孔;该下阀门件,设在下阀座的阀室内,门体边缘 在下阀座的阀室内保留有通液空隙,且一端常态通过该下弹簧的压推,对下阀门孔形成 封阀;该下弹簧一端对下阀门件顶推,另一端靠置在该下支撑架上产生弹性推力;该下 支撑架,以多支撑脚的非密封形体装设在下阀座的阀室内供下弹簧靠置,且与下穿孔对 置的由下定位孔底部对其限定,使下弹簧产生对下阀门件的作用力;活塞被连动扣件拉 出活塞孔室的使活塞孔室增加容积空间,该吸液孔所产生的吸液动作力量,即能在吸起 下阀门件时,令下凹环槽内的入液流经下阀座的阀室与下穿孔,由吸液孔进入活塞孔室 内填充;在此过程中,对角位置的活塞被推压转轮一开始往活塞孔室内的推压动作,该 活塞孔室内液体被加压的结果,使下弹簧反推的帮助下阀门件回位封闭下阀门孔,挡止 液往下凹环槽回流;以此确保液体被加压的由上止逆阀输出利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能型液体加压泵,其特征在于,该电动马达组设在泵主体的 上盖上部,该电动马达的组设端还固设有一衬座,该衬座上相对泵主体上盖上部的锁固 孔并设有穿栓孔,通过螺栓穿过穿栓孔在锁固孔上锁固衬座,使电动马达简易组设在泵 主体上提供对作偏心轴驱动的旋转动力。
专利摘要一种倍能型液体加压泵,由一泵主体及一电动马达构成;主要是电动马达启动运转驱动偏心轴旋转,该偏心轴的偏心部通过推压转轮,回绕且重复顺序的对活塞产生压推动作,被压推的活塞在往活塞阀的活塞孔室内挤压时,该连动扣片会拉动对角相对位置的活塞产生退出活塞孔室的作用;因此,偏心轴高速旋转,即可利用每一活塞在活塞阀的活塞孔室内高速来回往复运动,配合下止逆阀在活塞退出活塞孔室时阀门吸开,及上止逆阀在活塞挤压入活塞孔室时阀门被(压力)推开;因此,出液管可由出液接孔接出加压后的液体使用;整体对入液接孔端(入液管)送入的液体产生高效率、高性能的加压效果,具有泵型体精致小型化,效果倍能化,适合在多种场合空间更轻便运用。
文档编号F04B1/04GK201802572SQ20102026394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解黄金 申请人:中禾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