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9377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壳、前蜗舌、贯流风叶,贯流风叶配合设置在底壳上,前蜗舌与底壳之间形成出风口;前蜗舌包括蜗舌本体和配合设置在蜗舌本体上的蜗舌套,蜗舌本体与底壳一体注塑成型。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前蜗舌分拆为可以和底壳一体注塑成型出模的蜗舌本体和配合设置在蜗舌本体上的蜗舌套,由于蜗舌本体与底壳一体注塑成型,强度较高,能够有效地防止蜗舌套变形,从而防止前蜗舌变形,使其端部到到贯流风叶的距离均匀,从而消除出风不均匀的现象。
【专利说明】空调室内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分体空调的室内机,如风管机室内机的结构主要如图1和2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20,换热器20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30,换热器20的一侧设置有风机40,壳体10上设置有位于换热器20两侧的进风口 11和出风口 12。换热器20与风机40主要有如图1所示的换热器20位于风机40进风侧的吸风式,和如图2所示的换热器20位于风机40出风侧的吹风式。对于这两种形式,空调呈左右结构,尺寸较大,而对于嵌入式或者吊顶式空调来说,减小其室内机的尺寸是保证其可靠安装的重要手段。
[0003]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上下安装的下回侧出的空调室内机,即风机40安装在换热器20的上部,进风口位于室内机的下部,使整个室内机结构变得紧凑,有效地减小了室内机的尺寸。现有技术 中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风机40采用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包括贯流风叶41、底壳42、前蜗舌43,其中底壳42和前蜗舌43采用注塑件,注塑件零件空腔部分就是模具实体部分,模具沿着模具滑出方向(图4中两个箭头方向)必须呈现向内的斜度。而由于前蜗舌靠近贯流风叶41的端部(图4中标号A所示部分)的形状不规贝U,而导致底壳和前蜗舌注塑件一体成型过程中前蜗舌靠近贯流风轮的端部不能出模。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不能出模的问题,将前蜗舌43整体提取出来,形成注塑件之后,再将前蜗舌43两端用螺钉固定在底壳42上。然而这种方式前蜗舌43中间部分无法固定而导致前蜗舌变形量大,从而导致前蜗舌43的端部到贯流风叶41的距离很不均匀,使出风口风速不均匀,噪音也较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高前蜗舌直线度的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蜗舌无法有效固定而导致端部到贯流风叶的距离不均匀而造成的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壳、前蜗舌、贯流风叶,贯流风叶配合设置在底壳上,前蜗舌与底壳之间形成出风口 ;前蜗舌包括蜗舌本体和配合设置在蜗舌本体上的蜗舌套,蜗舌本体与底壳一体注塑成型。
[0006]进一步地,蜗舌套卡接在蜗舌本体上。
[0007]进一步地,蜗舌本体包括靠近贯流风叶的进风侧的第一折边,和靠近贯流风叶的出风侧的第二折边,第一折边与第一折边呈V字形,且V字形的顶角朝向贯流风叶。
[0008]进一步地,蜗舌套上设置有勾挂在第一折边下端的钩状卡扣;第二折边上设置有凹部以及位于凹部内的突起,蜗舌套上设置与突起配合的扣槽。
[0009]进一步地,凹部为设置在第二折边的中部。
[0010]进一步地,V字形的顶角的角度为Θ,蜗舌套最外侧的两边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 < Θ。
[0011]进一步地,蜗舌套内侧还设置有内扣,内扣与第二折边的形成V字形的顶角的端部配合。
[0012]进一步地,蜗舌套呈弯板状,包括依次连接并且彼此之间呈弯折状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钩状卡扣设置在第一板的自由端,扣槽设置在第三板上,内扣设置在第二板上。
[0013]进一步地,内扣的配合面与第二折边之间具有预设间隙d。
[0014]进一步地,预设间隙d的范围为O < d < 1.5mm。
[0015]进一步地,内扣沿第二折边的延伸方向的高度为h,其中,0.5mm≤h≤4mm。
[0016]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前蜗舌分拆为可以和底壳一体注塑成型出模的蜗舌本体和配合设置在蜗舌本体上的蜗舌套,由于蜗舌本体与底壳一体注塑成型,强度较高,能够有效地防止蜗舌套变形,从而防止前蜗舌变形,使其端部到到贯流风叶的距离均匀,从而消除出风不均匀的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的中底壳和前蜗舌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标号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前蜗舌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前蜗舌的蜗舌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7]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壳42、前蜗舌43、贯流风叶41,贯流风叶41配合设置在底壳42上,前蜗舌43与底壳42之间形成出风口 12 ;前蜗舌43包括蜗舌本体431和配合设置在蜗舌本体431上的蜗舌套432,蜗舌本体431与底壳42 —体注塑成型。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前蜗舌分拆为可以和底壳42—体注塑成型出模的蜗舌本体431和配合设置在蜗舌本体431上的蜗舌套432,由于蜗舌本体431与底壳42一体注塑成型,强度较高,能够有效地防止蜗舌套变形,从而防止前蜗舌变形,使其端部到到贯流风叶41的距离均匀,从而消除出风不均匀的现象。
[0028]如图7所示,蜗舌本体431包括靠近贯流风叶41的进风侧的第一折边431a,和靠近贯流风叶41的出风侧的第二折边431b,第一折边431a与第一折边431a呈V字形,且V字形的顶角朝向贯流风叶41,顶角Θ的根据出模角度相应的调整。当然蜗舌本体431的形状也可以设计为其他便于出模和固定蜗舌套432的形状。[0029]优选地,为了方便安装蜗舌套432,采用卡接的方式将蜗舌套432固定在蜗舌本体431上。如图7和图8所示,蜗舌套432上设置有勾挂在蜗舌本体431的第一折边431a下端的钩状卡扣432a ;蜗舌本体431的第二折边431b上设置有凹部a以及位于凹部a内的突起al,蜗舌套432上设置与突起al配合的扣槽432b。安装蜗舌套432时,先将钩状卡扣432a勾挂在第一折边431a下端,然后用了将扣槽432b扣在突起al上,从而将蜗舌套432固定在蜗舌本体431上。
[0030]优选地,凹部a设置在第二折边431b的中部,既方便在满足出模的要求的前提下在第二折边431b上设置突起al,又使设置的突起al方便与蜗舌套432上的扣槽432b配合,使蜗舌套432安装更稳定。
[0031]如图7和图8所示,蜗舌套432呈弯板状,包括依次连接并且彼此之间呈弯折状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钩状卡扣432a设置在第一板的自由端,扣槽432b设置在第三板上。为了方便安装接水盘30,也可在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组成的弯板状的空隙之间设置填充材料433,如泡沫等。
[0032]如图7所示,蜗舌本体431的V字形的顶角的角度为Θ,蜗舌套432最外侧的两边(即第一边与第三边)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 < Θ,使安装后的蜗舌套432对蜗舌本体431有一定的夹紧力,从而使固定更可靠。为了方便安装横向导风叶片,可以在第三板上设置安装横向导风叶片的卡扣432d。
[0033]优选地,为了使蜗舌套432固定更稳定,防止蜗舌套432出现变形后难以固定在蜗舌本体431上,如图7和图8所示,蜗舌套432内侧还设置有内扣432c,内扣432c设置在第二板上,内扣432c与蜗舌本体431的第二折边431b的形成V字形的顶角的端部配合。从而使蜗舌套432与蜗舌本体431通过钩状卡扣432a、扣槽432b、内扣432c三组卡接配合固定,从而增加扣紧程度。
[0034]通常注塑件在完全冷却后都会有一定量的变形,为了防止蜗舌本体431变形后V字形的顶角变小,以及第一折边弯曲。为了防止变形及加工误差后,造成蜗舌套432无法扣上,如图7所示,在内扣432c的配合面与第二折边431b之间设置一定的预设间隙d,以消除蜗舌本体431变形及加工偏差的影响。在不同型号的机型中,预设间隙d的范围为一般为O到1.5mm,较优选地范围为0.3mm到1_,能够有效地消除变形和加工误差,防止安装不上,同时又不至于太松而达不到稳定安装的卡紧程度。
[0035]如图7所示,为了提高内扣432c与第二折边配合的可靠性,内扣432c沿第二折边431b的延伸方向具有高度为h,h越大,安装后固定越可靠,但是h过大容易造成安装的时候难以配合上,对安装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地,0.5mm h ( 4mm。较优选地范围为I到3mm,能够可靠固定又不至于太大而造成安装麻烦。
[0036]我们针对现有技术中将前蜗舌整体提取出来,注塑成型后再安装在底壳上和本发明的将前蜗舌分拆为可以和底壳一体注塑成型出模的蜗舌本体和配合设置在蜗舌本体上的蜗舌套,这两种方式生产的产品进行了对比测试,由于传统方式前蜗舌变形量大加上中间没有固定,所以前蜗舌到贯流风叶的距离很不均匀,导致出风口风速不均匀,噪音数据也比较大。
[0037]以一款额定制冷量为3.5KW的空调器室内机在最高档风速下的测试数据如下表一所示,主要测试条件包括:风叶直径98mm,蜗舌间隙6mm,风口长度600mm。噪音测试条件如下:半消音室,正下方1.4米,A计权。
[0038]表一现有技术与本发明的对比测试的实验数据
[0039]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壳(42)、前蜗舌(43)、贯流风叶(41),所述贯流风叶(41)配合设置在所述底壳(42)上,所述前蜗舌(43)与所述底壳(42)之间形成出风口(12);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蜗舌(43)包括蜗舌本体(431)和配合设置在所述蜗舌本体(431)上的蜗舌套(432),所述蜗舌本体(431)与所述底壳(42) —体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舌套(432)卡接在所述蜗舌本体(4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舌本体(431)包括靠近所述贯流风叶(41)的进风侧的第一折边(431a),和靠近所述贯流风叶(41)的出风侧的第二折边(431b),所述第一折边(431a)与所述第一折边(431a)呈V字形,且V字形的顶角朝向所述贯流风叶(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舌套(432)上设置有勾挂在所述第一折边(431a)下端的钩状卡扣(432a); 所述第二折边(431b)上设置有凹部以及位于所述凹部内的突起(al),所述蜗舌套(432)上设置与所述突起(al)配合的扣槽(432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折边(431b)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V字形的顶角的角度为Θ,所述蜗舌套(432)最外侧的两边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 < 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舌套(432)内侧还设置有内扣(432c),所述内扣(432c)与所述第二折边(431b)的形成V字形的顶角的端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套(432)呈弯板状,包括依次连接并且彼此之间呈弯折状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钩状卡扣(432a)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的自由端,所述扣槽(432b)设置在所述第三板上,所述内扣(432c)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扣(432c)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二折边(431b)之间具有预设间隙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间隙d的范围为O< d ≤ 1.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432c)沿所述第二折边(431b)的延伸方向的高度为h,其中,0.5mm≤h≤4mm。
【文档编号】F04D29/42GK103452907SQ201210181652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杜辉, 苏运宇, 尚奈伊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