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377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风扇结构,其包含一轴承以及一扇轮,该轴承具有多个第一嵌合部,该扇轮具有一轮毂及多个扇叶,该轮毂具有多个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所述第一嵌合部。
【专利说明】风扇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简化工艺的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如图7所示,现有习知的一种风扇结构10包含有一框体11、一轴管12、一轴承13、一定子14、一旋转轴15及一扇轮16,该轴管12结合于该框体11,该轴承13设置于该轴管12,该定子14结合于该轴管12,该旋转轴15穿设于该轴承13,该扇轮16具有多个叶片16a及一轮毂16b,该轮毂16b结合于该旋转轴15,由于该风扇结构10的组装过程必须依序将该轴管12、该轴承13、该定子14、该旋转轴15及该扇轮16组装于该框体11内,且该扇轮16的该轮毂16b与该旋转轴15结合,因此工艺手续繁琐且费时。
[0003]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风扇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风扇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风扇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风扇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结构,非常适于实用。
[0005]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其至少包含:一轴承,其预先成型且该轴承具有多个第一嵌合部及一轴孔;以及一扇轮,其具有一轮毂及多个连接该轮毂的扇叶,该轮毂具有多个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所述第一嵌合部。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7]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所述第一嵌合部包括多个第一结合凸部及多个第二结合凸部,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及各该第二结合凸部为间隔排列,且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及各该第二结合凸部之间形成有一间隔槽。
[0008]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具有一第一结合凹槽,所述第二嵌合部包括多个接合凸部及多个连接所述接合凸部的第一填充部,各该接合凸部填充于各该间隔槽,且各该第一填充部填充于各该第一结合凹槽。
[0009]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具有一第一凸缘,该第一凸缘位于该第一结合凹槽上方。
[0010]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二结合凸部具有一第二结合凹槽,所述第二嵌合部包括多个接合凸部及多个连接所述接合凸部的第二填充部,各该接合凸部填充于各该间隔槽,且各该第二填充部填充于各该第二结合凹槽。
[0011]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二结合凸部具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位于该第二结合凹槽下方。
[0012]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所述第一嵌合部为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嵌合部为多个接合凸部,所述接合凸部填充于所述凹槽。
[0013]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该轮毂具有一上表面,该轴承具有一顶面,该上表面及该顶面为共平面。
[0014]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具有一显露表面,该轮毂具有一上表面,该显露表面与该上表面为共平面。
[0015]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该轴承具有一环面,所述第一嵌合部凸出于该环面。
[0016]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该轴承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所述第一嵌合部邻近该顶端。
[0017]前述的风扇结构,其中所述的该轴承具有一由该底端延伸形成的接触部。
[00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一轴承以及一扇轮,该轴承预先成型且该轴承具有多个第一嵌合部及一轴孔,该扇轮具有一轮毂及多个连接该轮毂的扇叶,该轮毂具有多个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所述第一嵌合部。由于该风扇结构的该扇轮是直接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该轴承,使得该轮毂在成型后能够借由该第二嵌合部与该轴承紧密地结合 ?
[0019]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风扇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因此,不需额外将该轴承以压合方式结合于该轮毂,以简化该扇轮与该轴承的组装流程,并且能够避免以压合方式将该轴承结合于该轮毂时,造成该轴承的该轴孔变形的功效。
[0020]综上所述,本发明包含一轴承以及一扇轮,该轴承具有多个第一嵌合部,该扇轮具有一轮毂及多个扇叶,该轮毂具有多个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所述第一嵌合部。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一种风扇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2: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风扇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风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风扇结构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0026]图5: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轴承的展开图。
[0027]图6:依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种风扇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8]图7:现有习知的风扇结构的截面不意图。
[0029]10:风扇结构11:框体
[0030]12:轴管13:轴承[0031]14:定子15:旋转轴
[0032]16:扇轮16a:叶片
[0033]16b:轮毂100:风扇结构
[0034]110:中空桶体111:底板
[0035]112:环墙120:固定柱
[0036]121:第一端122:第二端
[0037]130:定子140:轴承
[0038]141:第一嵌合部141a:第一结合凸部
[0039]141b:第二结合凸部141c:第一结合凹槽
[0040]141d:第一凸缘141e:第二结合凹槽
[0041]141f:第二凸缘141g:显露表面
[0042]141h:间隔槽142:轴孔
[0043]143:顶端144:底端
[0044]145:顶面146:环面
[0045]147:接触部150:扇轮
[0046]151:轮毂151a:第二嵌合部
[0047]151b:接合凸部151c:第一填充部
[0048]151d:第二填充部151e:上表面
[0049]152:扇叶160:电路板
[0050]170: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风扇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52]请参阅图1及图2,其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一种风扇结构100包含有一中空桶体110、一固定柱120、一定子130、一轴承140、一扇轮150、一电路板160以及一载板170,该中空桶体110具有一底板111及一环墙112,该环墙112环设于该底板111,该电路板160套设于该中空桶体110的该环墙112并设置于该载板170上,该固定柱120穿设于该轴孔142,且该固定柱120具有一第一端121及一第二端122,该第一端121固定于该中空桶体110的该底板111,该定子130组设于该环墙112,并与该电路板160电性连接,该轴承140预先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该轴承140为塑料轴承,该轴承140具有多个第一嵌合部141、一轴孔142、一顶端143、一底端144及一由该底端144延伸形成的接触部147,所述第一嵌合部141邻近该顶端143,该固定柱120的该第二端122突出于该轴承140的该顶端143,本实施例中,该接触部147为环状突起,使得该轴承140是以该接触部147与该底板111接触,因此能够减少该轴承140与该底板111间的摩擦力,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述第一嵌合部141包括多个第一结合凸部141a及多个第二结合凸部141b,各该第一结合凸部141a及各该第二结合凸部141b为间隔排列,且各该第一结合凸部141a及各该第二结合凸部141b之间形成有一间隔槽141h。该扇轮150具有一轮毂151及多个连接该轮毂151的扇叶152,该轮毂151具有多个第二嵌合部151a,所述第二嵌合部151a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所述第一嵌合部141。
[0053]此外,请再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各该第一结合凸部141a具有一第一结合凹槽141c及一第一凸缘141d,该第一凸缘141d位于该第一结合凹槽141c上方,各该第二结合凸部141b具有一第二结合凹槽141e及一第二凸缘141f,该第二凸缘141f位于该第二结合凹槽141e下方,由上述说明可知,各该第一结合凹槽141c及各该第二结合凹槽141e并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各该第一凸缘141d及各该第二凸缘141f也不位于同一水平面,其是借由各该第一结合凹槽141c、各该第二结合凹槽141e、各该第一凸缘141d及各该第二凸缘141f的错位排列,使得该轮毂151在成型时能够将该第二嵌合部151a填充于该轴承140的所述第一嵌合部141,进而使该轮毂151与该轴承140紧密地结合。在本实施例中,该轮毂151的所述第二嵌合部151a包括多个接合凸部151b、多个连接所述接合凸部151b的第一填充部151c及多个连接所述接合凸部151b的第二填充部151d,请参阅图3,各该接合凸部151b填充于各该间隔槽141h,且各该第一填充部151c填充于各该第一结合凹槽141c,请参阅图4,各该第二填充部151d填充于各该第二结合凹槽141e。
[0054]另,请参阅图3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该轮毂151具有一上表面151e,该轴承140具有一顶面145,该上表面151e及该顶面145为共平面,且所述第一嵌合部141的各该第一结合凸部141a具有一显露表面141g,该显露表面141g与该上表面151e为共平面,亦即该轮毂151的该上表面151e、该轴承140的该顶面145及各该第一结合凸部141a的该显露表面141g为共平面,此外,请再参阅图5,该轴承140具有一环面146,所述第一嵌合部141凸出于该环面146。由于该风扇结构100的该轮毂151的所述第二嵌合部151a是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包覆该轴承140的所述第一嵌合部141,意即该轮毂151包覆该轴承140的所述间隔槽141h、所述第一结合凸部141a及所述第二结合凸部141b,以使该轮毂151在成型时能够将该第二嵌合部151a填充于该轴承140的所述第一嵌合部141,进而使该轮毂151与该轴承140紧密地结合,因此不需以压合方式将该轴承140结合于该轮毂151,故能够避免以压合方式将该轴承140结合于该轮毂151时,造成该轴承140的该轴孔142变形的问题,以及能够避免以压合方式将该轴承140结合于该轮毂151时,该轮毂151与该轴承140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的问题,达到工艺简化的功效,且由于该轴承140为塑料轴承,因此该轴承140的重量较同体积的粉末冶金轴承或金属车销轴承来得轻,而能够降低该扇轮150的负载,再者,由于该轴承140无须添加润滑油,故无现有习知的采用含油轴承会漏油的疑虑,以利提升该风扇结构100的使用寿命,另外,该扇轮150在运转时,该轴承140所产生的噪音也相对较使用滚珠轴承所产生的噪音低。
[0055]接着,请参阅图6,其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一种风扇结构100包含有一中空桶体110、一固定柱120、一定子130、一轴承140、一扇轮150、一电路板160以及一载板170,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轴承140的所述第一嵌合部141为多个凹槽,该轮毂151的所述第二嵌合部151a为多个接合凸部,所述接合凸部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填充于所述凹槽。
[005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 一轴承,其预先成型且该轴承具有多个第一嵌合部及一轴孔;以及 一扇轮,其具有一轮毂及多个连接该轮毂的扇叶,该轮毂具有多个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所述第一嵌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包括多个第一结合凸部及多个第二结合凸部,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及各该第二结合凸部为间隔排列,且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及各该第二结合凸部之间形成有一间隔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具有一第一结合凹槽,所述第二嵌合部包括多个接合凸部及多个连接所述接合凸部的第一填充部,各该接合凸部填充于各该间隔槽,且各该第一填充部填充于各该第一结合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具有一第一凸缘,该第一凸缘位于该第一结合凹槽上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结合凸部具有一第二结合凹槽,所述第二嵌合部包括多个接合凸部及多个连接所述接合凸部的第二填充部,各该接合凸部填充于各该间隔槽,且各该第二填充部填充于各该第二结合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结合凸部具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位于该第二结合凹槽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为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嵌合部为多个接合凸部,所述接合凸部填充于所述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毂具有一上表面,该轴承具有一顶面,该上表面及该顶面为共平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结合凸部具有一显露表面,该轮毂具有一上表面,该显露表面与该上表面为共平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具有一环面,所述第一嵌合部凸出于该环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所述第一嵌合部邻近该顶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具有一由该底端延伸形成的接触部。
【文档编号】F04D29/28GK103452870SQ201210181401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许文霖, 欧福荣, 周政春 申请人: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