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417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结构,包含一壳体、一风扇及二弹性构件。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风扇位于容置空间内。风扇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二弹性构件之一夹设于壳体与风扇的第一侧之间,以及二弹性构件之另一夹设于壳体与风扇的第二侧之间,且二弹性构件常态令风扇远离壳体,以令风扇通过二弹性构件与壳体相接触,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专利说明】风扇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由于计算机系统(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主机等)运转时,会相对应产生废热。这些废热会随着计算机系统的运转时间与运转效能而增减。当这些废热逐渐累积于计算机系统内时,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温度升高而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效能发挥,甚至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死机。因此,计算机系统内一般会配置散热装置(如风扇)来移除计算机系统运转时产生的废热。
[0003]然而,风扇转动时会产生震动,且随着风扇的转速增加,其震动的幅度也会越强。这些震动将会影响计算机系统内部电子元件的效能发挥。以服务器为例,一般的风扇多固定于服务器的机壳上,而高速运转的风扇所带来的震动,会经由机壳传送到装设于机壳上的硬盘等周边装置,进而影响到硬盘等周边装置的效能发挥,甚至可能造成硬盘等周边装置损坏。因此,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问题仍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结构,借以改善风扇结构所产生的震动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结构,包含一壳体、一风扇及二弹性构件。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风扇位于容置空间内。风扇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二弹性构件之一夹设于壳体与风扇的第一侧之间,以及二弹性构件之另一夹设于壳体与风扇的第二侧之间,且二弹性构件常态令风扇远离壳体,以令风扇通过二弹性构件与壳体相接触。
[0006]其中,该二弹性构件之一的一端装设于该风扇的该第一侧,另一端抵靠于该壳体,该二弹性构件之另一的一端装设于该风扇的该第二侧,另一端抵靠于该壳体。
[0007]其中,每一该弹性构件为一压缩弹簧。
[0008]其中,每一该弹性构件包含一弹片及二组装件,该二组装件分别连接于该弹片的相对两端,该风扇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各包含彼此保持一间距的二装设部,该二弹性构件之一的该二组装件装设于该风扇的该第一侧上的该二装设部,该二弹性构件之另一的该二组装件装设于该风扇的该第二侧上的该二装设部,该二弹片分别自该风扇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向外凸出,并令该二弹片的中段分别抵靠于该壳体以使该风扇通过该二弹片与该壳体相接触。
[0009]其中,每一该弹片包含一弯折段及自该弯折段相对两端延伸的二连接段,该弯折段与该壳体相接触,而该二连接段分别扣合于该二组装件。
[0010]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结构,包含一壳体、一风扇及一弹性构件。壳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风扇介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之间。风扇具有一装设部。弹性构件中段包围风扇,且弹性构件的二端分别组装于装设部,以令风扇位于弹性构件内。弹性构件分别抵靠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以令风扇通过弹性构件与壳体相接触。[0011]其中,该弹性构件包含一弹片及二组装件,该二组装件分别连接于该弹片的相对两端,该弹片沿该风扇的周缘设置,且该二组装件分别装设于该风扇的该装设部,以令该弹片将该风扇包围于内,且令该风扇分别通过该弹片抵靠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以使该风扇通过该弹片与该壳体相接触。
[0012]根据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风扇结构,壳体与风扇之间夹设至少一弹性构件,使得风扇被悬吊于壳体内,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6为图4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7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风扇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
[0022]10:风扇结构
[0023]100:壳体
[0024]110:容置空间
[0025]120:第一侧壁
[0026]130:第二侧壁
[0027]200:风扇
[0028]210:第一侧
[0029]220:第二侧
[0030]230:装设部
[0031]300:弹性构件
[0032]310:第一弹片
[0033]311:连接段
[0034]312:弯折段
[0035]320:第二弹片
[0036]321:连接段
[0037]322:弯折段
[0038]330:第一组装件
[0039]340:第二组装件
[0040]350:第三弹片
[0041]360:第三组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0042]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部分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风扇结构10适于装设于电子装置上,用以排除电子装置上的热源所产生的热能。其中,电子装置例如为服务器。一般来说,服务器上装设有中央处理器或显卡等电子元件,也装设有硬盘来储存数据。
[0043]本实施例的风扇结构10包含一壳体100、一风扇200及二弹性构件300。壳体100具有一容置空间110、一第一侧壁120及一第二侧壁130。容置空间110介于第一侧壁120与第二侧壁130之间。风扇200运转时会产生震动波。风扇200位于容置空间110内,且风扇200与壳体100间保持一间距。详细来说,风扇20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210及一第二侧220。二弹性构件300之一夹设于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20与风扇200的第一侧210之间,以及二弹性构件300之另一夹设于壳体100的第二侧壁130与风扇200的第二侧220之间,且二弹性构件300常态令风扇200远离壳体100,以令风扇200通过二弹性构件300与壳体100相接触。
[0044]详细来说,风扇200于第一侧210与第二侧220各包含彼此保持一间距的二装设部230。二弹性构件300共包含一第一弹片310、一第二弹片320、二第一组装件330及二第二组装件340。第一弹片310包含一弯折段312及自弯折段312相对两端延伸的一连接段311。二第一组装件330分别连接于第一弹片310的二连接段311。二第一组装件330装设于风扇200的第一侧210上的二装设部230。第一弹片310自风扇200的第一侧210向外凸出,使第一弹片310的弯折段312抵靠于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20。第二弹片320包含一弯折段322及自弯折段322相对两端延伸的一连接段321。二第二组装件340分别连接于第二弹片320的二连接段321。二第二组装件340装设于风扇200的第二侧220上的二装设部230。第二弹片320自风扇200的第二侧220向外凸出,使第二弹片320的弯折段322抵靠于壳体100的第二侧壁130。如此一来,风扇200分别通过第一弹片310与第二弹片320与壳体100相接触而将风扇200悬吊于壳体100内,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0045]更进一步来说,当电子装置配置本实施例的风扇结构10时,由于大部分的震动波已被各弹性构件300缓冲掉,故传递至电子装置内的硬盘的震动波相对较少,进而能够降低震动对硬盘的影响,使硬盘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0046]本实施例的弹性构件300包含有第一弹片310及一第二弹片320,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构件300也可以是仅包含一弹片而已。请参考图4至图6,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部分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4的剖面示意图。由于本实施例与上述图1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
[0047]本实施例的风扇结构10包含一壳体100、一风扇200、一弹性构件300。壳体10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壁120及一第二侧壁130。风扇200介于第一侧壁120及第二侧壁130之间。风扇200具有一装设部230。弹性构件300包含一第三弹片350及二第三组装件360。二第三组装件360分别连接于第三弹片350的相对两端。第三弹片350沿风扇200的周缘设置,且二第三组装件360分别装设于风扇200的装设部230,以令第三弹片350的中段将风扇200包围于内。如此一来,风扇200分别通过第三弹片350抵靠于第一侧壁120及一第二侧壁130,以使风扇200通过第三弹片350与第一侧壁120及第二侧壁130相接触而将风扇200悬吊于壳体100内,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0048]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构件300并不限于弹片的形式,请参考图7,图7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风扇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49]本实施例的风扇结构10包含一壳体100、一风扇200及二弹性构件300。壳体100具有一容置空间110、一第一侧壁120及一第二侧壁130。容置空间110介于第一侧壁120与第二侧壁130之间。风扇200运转时会产生震动波。风扇200位于容置空间110内,且风扇200与壳体100间保持一间距。详细来说,风扇20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210及一第二侧220。并且,二弹性构件300之一的一端装设于风扇200的第一侧210,另一端装设于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20。二弹性构件300之另一的一端装设于风扇200的第二侧220,另一端装设于壳体100的第二侧壁130,以使风扇200分别通过二弹性构件300与第一侧壁120及第二侧壁130相接触而将风扇200悬吊于壳体100内,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其中,本实施例的弹性构件300为压缩弹簧。
[0050]根据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风扇结构,风扇通过至少一弹片悬吊于壳体内,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举例来说,当弹片的数量为一时,弹片包围风扇,并与壳体的相对两侧壁接触以将风扇悬吊于壳体内。当弹片的数量为二时,二弹片分别装设于风扇的相对两侧,且二弹片分别与壳体的相对两侧壁接触,以令风扇悬吊于壳体的相对两侧壁之间,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0051]此外,二弹簧分别设置于风扇的相对两侧,且二弹簧分别抵靠于壳体的相对两侧,以令风扇悬吊于壳体内,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0052]此外,由于大部分的震动波已被各弹性构件缓冲掉,故传递至电子装置内的硬盘的震动波相对较少,进而能够降低震动对硬盘的影响,使硬盘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0053]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风扇,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风扇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以及 二弹性构件,该二弹性构件之一夹设于该壳体与该风扇的该第一侧之间,以及该二弹性构件之另一夹设于该壳体与该风扇的该第二侧之间,且该二弹性构件常态令该风扇远离该壳体,以令该风扇通过该二弹性构件与该壳体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二弹性构件之一的一端装设于该风扇的该第一侧,另一端抵靠于该壳体,该二弹性构件之另一的一端装设于该风扇的该第二侧,另一端抵靠于该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弹性构件为一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弹性构件包含一弹片及二组装件,该二组装件分别连接于该弹片的相对两端,该风扇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各包含彼此保持一间距的二装设部,该二弹性构件之一的该二组装件装设于该风扇的该第一侧上的该二装设部,该二弹性构件之另一的该二组装件装设于该风扇的该第二侧上的该二装设部,该二弹片分别自该风扇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向外凸出,并令该二弹片的中段分别抵靠于该壳体以使该风扇通过该二弹片与该壳体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弹片包含一弯折段及自该弯折段相对两端延伸的一连接段,该弯折段与该壳体相接触,而该二连接段分别扣合于该二组装件。
6.—种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 一风扇,介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之间,该风扇具有一装设部;以及 一弹性构件,中段包围该风扇,且该弹性构件的二端分别组装于该装设部,以令该风扇位于该弹性构件内,该弹性构件分别抵靠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以令该风扇通过该弹性构件与该壳体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构件包含一弹片及二组装件,该二组装件分别连接于该弹片的相对两端,该弹片沿该风扇的周缘设置,且该二组装件分别装设于该风扇的该装设部,以令该弹片将该风扇包围于内,且令该风扇分别通过该弹片抵靠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以使该风扇通过该弹片与该壳体相接触。
【文档编号】F04D29/52GK103790866SQ201210426170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吕俊明, 胡文诚, 杨俊英, 林彦成, 时明鸿, 彭盈超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