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833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柴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是压缩机行业气液分离装置中最简单、最普遍的一种装置之一,分离后的气体含油量是评估分离器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混合气液成分各不相同,如气体成分有天然气、燃料气、煤层气等;液体成分有柴油、石脑油等。所以分离器必须达到其安全要求和 环保要求,如果分离器达不到其标准要求和预期的分离效果,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和增加运行成本,甚至会发生事故。现有技术中,中低压气液分离原理主要有重力回油、颗粒直径、惯性力回油。在实际应用中,气液分离方法主要有旋风分离、折流分离、丝网除沫器分离。在目前国内市场中,现有的柴油分离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液滴不能有效回收利用,压力损失大,柴油在低温情况下析出固态颗粒物堵死滤芯,分离效率低,使用寿命短,运行维护成本高,由于柴油分离缺陷的存在,导致压缩机往往无法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柴油分离器,其实现多级分离,有效回收利用柴油,达到环保、安全要求,并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确保压缩机实现长期稳定运行。柴油分离器,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横向布置的容器,所述容器前部设置有入口、尾部设置有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处套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深入所述容器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圆面盖装有撞击板,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容器内部的圆环面上均布有导流孔,所述出口位置位于所述容器的中轴线的偏上方位置,排气管套装于所述出口,所述排气管内嵌于所述容器内部的端部盖装有尾部撞击板,所述尾部撞击板的上端面和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间留有间距,所述尾部撞击板的下端面紧贴所述容器,所述排气管的内嵌于所述容器的圆环面除顶部位置外均布有进气孔,所述容器内部位于所述撞击板、尾部撞击板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轴,所述轴上等距套装有凝聚分离单元,所述凝聚分离单元具体由两块孔板、滤芯组成,两块所述孔板分别位于所述滤芯的两侧,所述滤芯的外缘环面紧贴所述容器的内壁,所述容器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回油口,所述回油口位于两个相邻的凝聚分离单元之间,所述容器位于所述排气管的下方位置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穿过所述容器后连接外部的节流过滤接头。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凝聚分离单元中的所述滤芯缠绕在所述轴的外环面上;
所述容器具体包括前端壳体、后端壳体,所述前端壳体、后端壳体两者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法兰盘结构,螺栓紧固连接两侧的所述法兰盘结构;
所述轴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凸出,相邻的所述凝聚分离单元之间的所述轴外环面套装有定距管,所述轴的尾部环面紧固有螺母,所述螺母压装于尾部的所述凝聚分离单元的后侧孔板;
所述轴上均布的凝聚分离单元的数量为3个 12个;
所述孔板和对应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孔板上均布有小孔;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容器内部的圆环面上均布有四个导流孔,所述四个导流孔的圆心在同一圆面上;
所述排气管的内嵌于所述容器的圆环面除顶部位置外均布有三个进气孔,所述三个进气孔的圆心在同一圆面上;
所述回油口上均套装有节流过滤接头;
所述容器的中心位置底部的两端设置有支架结构。
采用本发明采用若干个凝聚分离单元串联在一起,安装在柴油分离器内部,并在进口、出口分别采取撞击凝聚回流和扩散稳流措施,其结构简单紧凑、拆装方便、美观实用、可靠性高工况要求低、适用范围广。可有效避免析出固态柴油堵死滤芯,能完全满足中低压中低浓度混合气体分离要求,节约资源,可以提升气体质量,达到环保与标准要求,使用寿命长,并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确保压缩机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图I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的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I、图2,其包括横向布置的容器,容器前部设置有入口 I、尾部设置有出口 2,容器的中心位置底部的两端设置有支架结构3,入口处套装有进气管4,进气管4深入容器内部,进气管4的内侧圆面盖装有撞击板5,进气管4位于容器内部的圆环面上均布有四个导流孔6,四个导流孔6的圆心在同一圆面上;出口 2位置位于容器的中轴线的偏上方位置,排气管7套装于出口 2,排气管7内嵌于容器内部的端部盖装有尾部撞击板8,尾部撞击板8的上端面和容器的上部内壁间留有间距,尾部撞击板8的下端面紧贴容器,排气管7的内嵌于容器的圆环面除顶部位置外均布有三个进气孔9,三个进气孔9的圆心在同一圆面上,容器内部位于撞击板5、尾部撞击板8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轴10,轴10上等距套装有凝聚分离单元11,轴10上均布的凝聚分离单元11的数量为3个 12个;凝聚分离单元11具体由两块孔板12、滤芯13组成,滤芯13缠绕在轴10的外环面上,两块孔板12分别位于滤芯13的两侧,轴10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凸出14,相邻的凝聚分离单元11之间的轴10的外环面套装有定距管15,轴10的尾部环面紧固有螺母16,螺母16压装于尾部的凝聚分离单元11的后侧孔板12 ;滤芯13的外缘环面紧贴容器的内壁,孔板12和对应的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孔板12上均布有小孔17 ;容器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回油口 18,回油口 18上均套装有节流过滤接头24 ;回油口 18位于两个相邻的凝聚分离单元11之间,容器位于排气管7的下方位置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路19,回油管路19穿过容器后连接外部的节流过滤接头20,容器具体包括前端壳体21、后端壳体22,前端壳体21、后端壳体22两者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法兰盘结构23,螺栓紧固连接两侧的法兰盘结构23。图2中,25为孔板上套装于轴10的安装孔。其工作原理如下对于含有中低浓度液滴的压缩混合气体从进气管4的A 口进入柴油分离器后,混合气体通过撞击板5作用后,柴油撞击凝聚汇集流向容器底部,经撞击后的气体均匀稳定扩散通过进气管4管壁均布的导流孔6流向柴油分离器内部,实现第一次粗分离;然后混合气体再经孔板12整流通过滤芯13凝聚吸收后,流出孔板12进入下一级凝聚分离单元11,其中每一级凝聚分离单元11间隔布置,充分留足了柴油凝聚沉降空间和有效防止了管壁流现象的产生,从而实现了第二次多级精分离,混合气体流出分离单元后经尾部撞击板8和排气管7上进气孔9作用,最终从排气管7的B 口流出。其中排气管7布置于后端壳体22轴线偏上方,增加了沉降空间,因为沿着尾部撞击板8越向下,气流速度越小,越接近于死区,越有利于柴油凝聚沉降。排气管7上布置3个进气孔9,其顶部不设有 孔,这样更有利于柴油沉降,通过回油管路19流向外部的节流过滤接头20,有效降低了二次夹带现象的产生,提高了分离效率,从而实现了第三次分离。在壳体底部设有不同位置的回油口 18,柴油凝聚汇集流向柴油分离器底部,最终通过节流过滤接头24作用后流出回油口 18,这样既过滤了凝聚汇集的柴油,又限制了气体泄漏量。
权利要求
1.柴油分离器,其包括横向布置的容器,所述容器前部设置有入口、尾部设置有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处套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深入所述容器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圆面盖装有撞击板,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容器内部的圆环面上均布有导流孔,所述出口位置位于所述容器的中轴线的偏上方位置,排气管套装于所述出口,所述排气管内嵌于所述容器内部的端部盖装有尾部撞击板,所述尾部撞击板的上端面和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间留有间距,所述尾部撞击板的下端面紧贴所述容器,所述排气管的内嵌于所述容器的圆环面除顶部位置外均布有进气孔,所述容器内部位于所述撞击板、尾部撞击板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轴,所述轴上等距套装有凝聚分离单元,所述凝聚分离单元具体由两块孔板、滤芯组成,两块所述孔板分别位于所述滤芯的两侧,所述滤芯的外缘环面紧贴所述容器的内壁,所述容器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回油口,所述回油口位于两个相邻的凝聚分离单元之间,所述容器位于所述排气管的下方位置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穿过所述容器后连接外部的节流过滤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凝聚分离单元中的所述滤芯缠绕在所述轴的外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体包括前端壳体、后端壳体,所述前端壳体、后端壳体两者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法兰盘结构,螺栓紧固连接两侧的所述法兰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凸出,相邻的所述凝聚分离单元之间的所述轴外环面套装有定距管,所述轴的尾部环面紧固有螺母,所述螺母压装于尾部的所述凝聚分离单元的后侧孔板。
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柴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上均布的凝聚分离单元的数量为3个 12个。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和对应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孔板上均布有小孔。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容器内部的圆环面上均布有四个导流孔,所述四个导流孔的圆心在同一圆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内嵌于所述容器的圆环面除顶部位置外均布有三个进气孔,所述三个进气孔的圆心在同一圆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口上均套装有节流过滤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中心位置底部的两端设置有支架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柴油分离器,其实现多级分离,有效回收利用柴油,达到环保、安全要求,并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确保压缩机实现长期稳定运行。其包括横向布置的容器,所述容器前部设置有入口、尾部设置有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处套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深入所述容器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圆面盖装有撞击板,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容器内部的圆环面上均布有导流孔,所述出口位置位于所述容器的中轴线的偏上方位置,排气管套装于所述出口,所述排气管内嵌于所述容器内部的端部盖装有尾部撞击板,所述尾部撞击板的上端面和所述容器的上部内壁间留有间距,所述尾部撞击板的下端面紧贴所述容器。
文档编号F04B39/00GK102961946SQ2012105188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朱为宇, 吴文莉, 吴霞俊, 滕士龙, 赵仪田, 李胜, 陆龙胜 申请人: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