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960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包括壳体、左端盖、右端盖,壳体上设有吸油口、送油口,在壳体内设置小齿轮,小齿轮外设置齿圈,在壳体内部,设置有左、右导向套,两者用若干个螺钉联成一体,由左、右端盖凸出的外园柱面支承导向,并可沿着圆柱面带动齿圈沿着小齿轮轴向移动;在右端盖和右导向套之间设有弹簧;在左端盖和左导向套之间,设有若干个推压柱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泵运行噪音低、压力波动小、运行效率高。
【专利说明】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啮合变量齿轮泵。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齿轮泵,结构复杂,工作性能不理想,存在噪音大、压力波动大、运行效率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噪音小、压力波动小、运行效率高的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包括壳体、左端盖、右端盖,壳体上设有吸油口、送油口,其特征是:在壳体内设置小齿轮,小齿轮的轴支承在滑动轴承上,并由动力驱动旋转,小齿轮外设置齿圈,在齿圈与小齿轮之间的空隙中安装有内、外密封块,内、外密封块之间的间隙中有弹簧片撑开,该间隙中有引入的压力油,把内密封块压紧在小齿轮上,把外密封块压紧在齿圈内孔上;在小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侧板,小齿轮、内外密封块和左、右侧板之间形成的密封闭空间,即高压腔;当小齿轮旋转时,齿圈啮合旋转,在轮齿退出啮合处,工作容积增大,形成真空,从吸油口吸入液压油,在轮齿进入啮合处,工作容积减小,液压油通过齿圈底孔被挤出去,经过送油口送往液压系统;在壳体内部,设置有左、右导向套,两者用若干个螺钉联成一体,由左、右端盖凸出的外园柱面支承导向,并可沿着圆柱面带动齿圈沿着小齿轮轴向移动,从而使两者的啮合宽度发生变化,实现变量的要求;在右端盖和右导向套之间设有弹簧,它推动右导向套、齿圈向左运动;在左端盖和左导向套之间,设有若干个推压柱塞,输入压力油后可与弹簧产生弹簧力平衡,从而决定两齿轮啮合宽度大小。
[0006]在齿圈内、小齿轮的右侧装有一个密封外齿轮,它与齿圈所有齿均啮合,并能相对齿圈作轴向滑动。
[0007]左侧板上设有S形凹槽,其中装有S形密封环,通过小孔将出口压力油引入凹槽,S形凹槽与泵高压区紧密封对应。
[0008]在右侧板上有设C形凹槽,内放有C形密封圈,通过小孔引入高压油,C形槽产生的压紧力把右侧板紧压在密封齿轮的端面上。
[0009]齿圈右面上有环形槽,并通过沟槽与高压油相通。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泵运行噪音低、压力波动小、运行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0014]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种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包括壳体3、左端盖1、右端盖9,壳体上设有吸油口(S 口)、送油口(P 口),在壳体内设置小齿轮6,小齿轮的轴支承在滑动轴承上,并由动力驱动旋转,小齿轮外设置齿圈4,在齿圈与小齿轮之间的空隙中安装有内、外密封块13、14,内、外密封块之间的间隙中有弹簧片撑开,该间隙中有引入的压力油,把内密封块压紧在小齿轮上,把外密封块压紧在齿圈内孔上,可起到密封作用,并可补偿磨损。在小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侧板5、10,小齿轮、内外密封块和左、右侧板之间形成的密封闭空间,SP高压腔;当小齿轮旋转时,齿圈啮合旋转,在轮齿退出啮合处,工作容积增大,形成真空,从吸油口吸入液压油,在轮齿进入啮合处,工作容积减小,液压油通过齿圈底孔被挤出去,经过送油口送往液压系统;吸油过程和压油过程是在齿轮旋转过程中连续进行的,因而就能不断地输出高压油。在壳体内部,设置有左、右导向套2、7,两者用若干个螺钉15联成一体,由左、右端盖凸出的外园柱面支承导向,并可沿着圆柱面带动齿圈沿着小齿轮轴向移动,从而使两者的啮合宽度发生变化,实现变量的要求;在右端盖和右导向套之间设有弹簧8,它推动右导向套、齿圈向左运动;在左端盖和左导向套之间,设有若干个推压柱塞11,输入压力油后可与弹簧产生弹簧力平衡,从而决定两齿轮啮合宽度大小,输入油压越大,啮合宽度越小(排量越小),反之啮合宽度越大(排量越大)。通过适当结构变换可实现恒功率、恒压、恒流量、手动变量多种形式。
[0016]轴向密封结构处理:为保证右侧板10、小齿轮6、齿圈4之间,在变量过程中不出现空隙,保证良好密封,在齿圈4内(小齿轮右侧)安装一个密封外齿轮12,它与齿圈4所有齿均啮合,并能以极小间隙相对齿圈4作轴向滑动。这样右侧板10推压密封外齿轮12,继而推压小齿轮6右端面,完成端面和径向密封作用。
[0017]端面压力补偿结构处理:左侧板5处于小齿轮6左侧,侧板上有S形凹槽16,其中装有S形密封环,通过小孔将出口压力油引入凹槽,S形凹槽与泵高压区紧密封对应,其所形成压紧力应略大于齿侧高压区产生的撑开力,并保证两者同心,以保证补偿磨损,维持合理的间隙。
[0018]在右侧板10上有C形凹槽17,内放有C形密封圈,通过小孔弓丨入高压油,C形槽产生的压紧力把右侧板10紧压在密封齿轮12的端面上,保持良好端面密封。
[0019]齿圈4右面上有环形槽,通过沟槽与高压油相通。通常,齿圈4两侧压力分布不同,会把齿圈向右压,同于环槽中油压产生压力,使齿圈两侧间隙均衡,同时也改善润滑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包括壳体、左端盖、右端盖,壳体上设有吸油口、送油口,其特征是:在壳体内设置小齿轮,小齿轮的轴支承在滑动轴承上,并由动力驱动旋转,小齿轮外设置齿圈,在齿圈与小齿轮之间的空隙中安装有内、外密封块,内、外密封块之间的间隙中有弹簧片撑开,该间隙中有引入的压力油,把内密封块压紧在小齿轮上,把外密封块压紧在齿圈内孔上;在小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侧板,小齿轮、内外密封块和左、右侧板之间形成的密封闭空间,即高压腔;当小齿轮旋转时,齿圈啮合旋转,在轮齿退出啮合处,工作容积增大,形成真空,从吸油口吸入液压油,在轮齿进入啮合处,工作容积减小,液压油通过齿圈底孔被挤出去,经过送油口送往液压系统;在壳体内部,设置有左、右导向套,两者用若干个螺钉联成一体,由左、右端盖凸出的外园柱面支承导向,并可沿着圆柱面带动齿圈沿着小齿轮轴向移动,从而使两者的啮合宽度发生变化,实现变量的要求;在右端盖和右导向套之间设有弹簧,它推动右导向套、齿圈向左运动;在左端盖和左导向套之间,设有若干个推压柱塞,输入压力油后可与弹簧产生弹簧力平衡,从而决定两齿轮啮合宽度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其特征是:在齿圈内、小齿轮的右侧装有一个密封外齿轮,它与齿圈所有齿均啮合,并能相对齿圈作轴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其特征是:左侧板上设有S形凹槽,其中装有S形密封环,通过小孔将出口压力油引入凹槽,S形凹槽与泵高压区紧密封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内啮合变量齿轮泵,其特征是:在右侧板上有设C形凹槽,内放有C形密封圈,通过小孔引入高压油,C形槽产生的压紧力把右侧板紧压在密封齿轮的端面上。
【文档编号】F04C15/00GK204082528SQ20142037240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沈惠冲, 顾健 申请人:南通恒好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