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582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杆泵。
在已有的柴油机润滑系统中,所装用的NCL110A型双螺杆泵,由于泵体内的高、低压腔压力差较大,由此对螺杆产生较大的轴向力,加之前端的滑动轴承润滑不良,因此该泵在长时间高负荷连续运转时,常会发生滑动轴承烧损和螺杆轴向窜动而导致泵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螺杆泵,其目的就是在原有的双螺杆泵的螺杆体内增设了使高压腔、滑动轴承及同步齿轮所在空腔三处连通的流体通道,两腔的压力趋于平衡、滑动轴承的润滑得以改善,从而解决了轴承烧损和螺杆的轴向窜动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螺杆泵,包括泵体,装在泵体上的后盖和前盖,后盖上开有泄流口,泵体的前、后端均装有轴承套,轴承套内分别镶有衬套,两个同轴按装轴套和轴承套内装有主动螺杆,另外两个同轴按装的轴承套内装有与主动螺杆相啮合的从动螺杆,互相平行的主动与从动螺杆的前端装有一对相啮合的同步齿轮,位于泵体内的高压腔和低压腔的泵体壁上分别开有流体出口和流体入口,其特点是沿主动螺杆体内轴向设有连通高压腔、衬套与主动螺杆轴颈摩擦表面的流体通道;沿从动螺杆体内轴向设有连通高压腔、衬套与从动螺杆轴颈摩擦表面及同步齿轮所在空腔的流体通道,衬套孔内开有与高压腔连通的槽,从动螺杆前端的轴承套上设有节流口;主动螺杆的外伸轴颈上依次装有单列滚动轴承、止推盘、圆螺母及传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螺杆泵,经装机试用证明,由于泵内高压腔内的油液引到滑动轴承内的摩擦表面,并连通同步齿轮所在的空腔内,因此改善了轴承的润滑条件,作用在螺杆两端的轴向力趋于平衡,解决了轴承烧损和螺杆窜轴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螺杆泵的组装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螺杆泵的实施例详述如下如
图1所示,一种双螺杆泵,包括泵体(9),装在泵体上的后盖(6)和前盖(14),后盖上开有泄流口(F),泵体后端装有轴承套(1)和轴套(8),其前端装有轴承套(12)和(18),轴承套(1)、(12)和(18)内分别镶有衬套(2)、(13)和(17),同轴按装的轴套(8)和轴承套(12)内装有主动螺杆(10),同轴按装的轴承套(1)和(18)内装有与主动螺杆相啮合的从动螺杆(11),主动与从动螺杆的前端装有一对相啮合的同步齿轮(15)和(16),位于泵体内的高压腔(E)和低压腔(C)的泵体壁上分别开有流体出口(D)和流体入口(B);沿主动螺杆体内轴向设有连通高压腔(E)、衬套(13)与主动螺杆轴颈摩擦表面的流体通道(21),沿从动螺杆体内轴向设有连通高压腔(E)、衬套(17)与从动螺杆轴颈摩擦表面及同步齿轮所在的空腔(A)的流体通道(20),在衬套(13)和(17)上分别开有与通道(21)和(20)连通的油槽(G)和(H),轴承套(18)上设有节流口(19),主动螺杆的外伸轴颈上依次装有单列滚动轴承(7)、止推盘(5)、圆螺母(4)及传动齿轮(3)。
该螺杆泵工作时,由主动螺杆上的传动齿轮、将动力通过该螺杆及其前端的同步齿轮传递给从动螺杆,两个相对转动的螺杆使出口所在的油腔压力升高,高压油便沿着两个螺杆的轴向通道分别流到主、从动螺杆前端的滑动轴承及同步齿轮所在的空腔内,该腔内的压力大小可由轴承套上的节流孔进行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双螺杆泵,包括泵体(9),装在泵体上的后盖(6)和前盖(14),后盖上开有泄流口(F),泵体后端装有轴承套(1)和轴套(8),其前端装有轴承套(12)和(18),轴承套(1)、(12)和(18)内分别镶有衬套(2)、(13)和(17),同轴安装的轴套(8)和轴承套(12)内装有主动螺杆(10),同轴安装的轴承套(1)和(18)内装有与主动螺杆相啮合的从动螺杆(11),主动与从动螺杆的前端装有一对相啮合的同步齿轮(15)和(16),位于泵体内的高压腔(E)和低压腔(C)的泵体壁上分别开有流体出口(D)和流体入口(B),其特征在于沿主动螺杆体内轴向设有连通高压腔(E)、衬套(13)与主动螺杆轴颈摩擦表面的流体通道(21),沿从动螺杆体内轴向设有连通高压腔(E)、衬套(17)与从动螺杆轴颈摩擦表面及空腔(A)的流体通道(20),在衬套(13)和(17)上分别开有与通道(21)和(20)连通的槽(G)和(H),轴承套(18)上设有节流口(19),主动螺杆的外伸轴颈上,依次装有单列滚动轴承(7)、止推盘(5)、圆螺母(4)及传动齿轮(3)。
专利摘要双螺杆泵,为了克服因润滑和轴向力所引起的滑动轴承烧损和螺杆窜轴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螺杆泵包括在装有前、后盖的泵体(9)内设有一对相啮合的主、从动螺杆(10)和(11),两个螺杆的前端装有一对相啮合的同步齿轮(15)和(16),沿主、从动螺杆体内轴向设有连通高压腔(E)、衬套(12)和(17)及空腔(A)的通道(21)和(20),改善了衬套的润滑条件,减小了螺杆承受的轴向力,从而提高了用在大功率柴油机上的双螺杆泵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F04C2/18GK2207458SQ9422834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11日
发明者吴本立, 曲佳东, 杨产兴 申请人:大连机车车辆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