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蓄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834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路蓄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管路的附属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装置、精密测量和控制装置中均离不开管路,管路中输送的液体或气体驱动液压元件按设计要求作功,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液体或气体在管路中产生的一种冲击力将会对这些装置带来一定的振动和噪声,直接影响它们的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管路蓄能器,以解决流体在管路中的振动和噪声的问题。设计方案是这样的它主要由内管、壳体、管状胶囊、充气阀、管接头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壳体2的两端连接有管接头5,在壳体2的中部连接有充气阀4,内管1设有若干个孔眼,内管的两端插入管接头5中,管状胶囊3的两端头固定在管接头5与壳体2的内腔结合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随管路串联安装,结构简单,适合在要求较高的液压装置、精密测量和控制装置及管路的分支系统中应用,能有效的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整机水准。是目前输液、输气管路中较理想的消振、降低噪声、并有一定储存或释放能量作用的附属装置,故称为管路蓄能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序号及名称1、内管,2、壳体,3、管状胶囊,4、充气阀,5、管接头,6、O形密封圈,7、保护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图1的结构示意图加工安装为例,壳体2的两端先加工内螺纹,再将管接头5加工成与壳体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内管1的孔眼可冲制而成,还须根据内管的壁厚再制定加工工艺。内管和管状胶囊是同时安装在壳体内,不同点在于壳体内两端须开一道环形槽,并在管接头车削成一定的弧度,以供管状胶囊的端头定位。充气阀4是旋入设有内螺纹的壳体中,充气时须旋动充气阀的阀盖,用充气工具将一定压力的气体充入;放气时也得用充气工具释放气体,气体是置于管状胶囊与壳体的圆周之间。当管路中的压力波峰通过内管的若干个孔眼,压力波峰将有所降低,再由管状胶囊的缓冲作用,压力波就趋向平稳,因此,壳体的振动就降低。它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来吸收或释放能量,降低管路内的压力波冲击力所引起的振动,从而实现平稳输送液、气体压力。O形圈6起到本蓄能器与管路连接处的密封作用,保护塞7是产品使用前防止灰尘进入,并保护管接头内螺纹的完好性而设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管路蓄能器,主要由内管、壳体、管状胶囊、充气阀、管接头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壳体(2)的两端连接有管接头(5),在壳体(2)的中部连接有充气阀(4),内管(1)设有若干个孔眼,内管的两端插入管接头(5)中,管状胶囊(3)的两端头固定在管接头(5)与壳体(2)的内腔结合处。
专利摘要涉及流体输送管路附属装置领域的管路蓄能器,是针对目前在管路中振动的液、气体,产生冲击力带来一定的振动和噪声,直接影响液压装置、精密测量和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而设计的一种消振、降低噪声,并有一定储存或释放能量作用的蓄能器。设计要点是在壳体的两端连接有管接头,在壳体的中部连接有充气阀,内管设有若干个孔眼,内管的两端插入管接头中,管状胶囊的两端头固定在管接头与壳体的内腔结合处。当管路中的压力波峰通过内管的若干个孔眼,压力波峰将有所降低,再由管状胶囊的缓冲作用,压力波就趋向平稳。其优点是随管路串联安装,结构简单,适合在要求较高的液压装置、精密测量和控制装置中应用。
文档编号F15B1/00GK2611657SQ0322845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3日
发明者王祖林, 冯华祥 申请人:王祖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