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384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用于齿轮箱润滑、矿用机械、工程机械等行业液压系统领域的滤芯,具体涉及ー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
背景技术
目前在齿轮箱润滑、矿用机械、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滤芯多为精过滤及粗过滤两种单独滤芯配合使用。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的滤芯设置于过滤器壳体内,其包含有分离设置的精滤芯3’和粗滤芯2’,以及设置于精滤芯3’上的旁通阀I’,该精滤芯3’、粗滤芯2’和旁通阀I’的中轴线重合设置。其工作原理在过滤器壳体内装配ー个可自带旁通阀I’的精滤芯3’和一个粗滤芯2,,需过滤的介质进入过滤器吋,只采用精滤芯3’对介质进行过滤。当精滤芯3’经过长时间的过滤而逐渐产生堵塞时,精滤芯3’内的压カ逐渐増大,当精滤芯3’内的压カ超过其旁通阀I’的阈值压カ时,则旁通阀I’会自动打开,精滤芯3’内的介质通过旁通阀I’疏导至液压系统中,以保证液压系统中介质的流动畅通。通过旁通阀I’流出精滤芯3’的介质在进入液压系统前,需先通过过滤器壳体内的粗滤芯2 ’,粗滤芯2 ’会对通过旁通阀I ’流出精滤芯3’的介质先进行粗过滤,以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其缺点在于I)滤芯装配或拆卸时不方便,效率低;2)旁通阀I’为固定式结构不能拆卸,不能重复使用,资源利用率低;3)由于精滤芯3’和粗滤芯2’分离设置,导致该过滤器结构占用空间大,更换繁琐,且制造成本高、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可实现在设定条件下,只经过精密滤芯过滤,或通过粗滤芯及精滤芯过滤,或只通过粗滤芯过滤,旁通阀可拆卸,滤芯更换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该滤芯设置于过滤器的壳体内,其特点是,该滤芯包含轴向连接并合为一体式组合结构的粗滤芯和精滤芯,该粗滤芯和精滤芯之间用于连接固定的端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的通孔;以及,旁通阀,其可拆卸地串设在粗滤芯与精滤芯之间连接固定的端部侧壁上的通孔中;上述粗滤芯和精滤芯之间端部侧壁上通孔的内侧壁与旁通阀的外侧壁之间密封设置;[0015]上述旁通阀采用单向阀,其流通方向设置为由精滤芯向粗滤芯传输;该旁通阀的输入口设置于精滤芯的内腔中,旁通阀的输出口设置于粗滤芯的内腔中。上述的粗滤芯的外侧端面侧壁上设有内径大于旁通阀外径的开ロ,该开口上设有可开关的密封盖。上述的旁通阀、粗滤芯和精滤芯的中轴线重合设置。在上述粗滤芯的内腔中,旁通阀的若干个输出口设置于旁通阀的侧壁上。上述粗滤芯和精滤芯之间的端部侧壁上通孔的内侧壁中设有O型密封圏,该O型密封圈还紧密套设在旁通阀的外侧壁上。正常工作状态中,精滤芯内外压差低于旁通阀开启压カ设定值,旁通阀处于关闭状态,只采用精滤芯对通入的介质进行过滤,经过精滤芯过滤后的介质直接回到液压系统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精滤芯外表污染物堆积的逐渐增多,导致精滤芯内外压差逐渐増大,当压差增至精滤芯完全堵塞压差值时,则需要更换本滤芯;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精滤芯是否达到完全堵塞压差值,精滤芯的内外压差将继续増大,当精滤芯的内外压差达到旁通阀开启压カ设计值时,旁通阀自动开启,介质将大部分通过旁通阀流入粗滤芯,粗滤芯2对介质进行过滤,保证液压系统可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和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内过滤器的滤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滤芯中设有旁通阀,当精滤芯堵塞内压增高时,旁通阀可自动打开,将精滤芯内的介质疏导到粗滤芯进行粗过滤,再回到液压系统中,保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可使用户对关注滤芯更换时间的范围增加,保障不会因为滤芯的堵塞而影响液压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本实用新型的旁通阀设为可拆卸地串设在粗滤芯与精滤芯之间连接固定的端部侧壁上的通孔中,同时在粗滤芯上设有可开关的密封盖,使旁通阀可轻易地从滤芯中拆卸,可重复使用,降低系统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精滤芯与粗滤芯设为一体式组合结构,可让过滤器的设计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更换滤芯更方便。

图I为现有技术过滤器中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ー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ー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该滤芯设置于用于液压系统中的过滤器的壳体内,该滤芯包含有粗滤芯2、精滤芯3和旁通阀I。该旁通阀I、粗滤芯2和精滤芯3的中轴线重合设置。粗滤芯2和精滤芯3轴向连接,并合为一体式组合结构。粗滤芯2和精滤芯3之间相对设置的端面侧壁连接并固定在一起,该粗滤芯2和精滤芯3之间用于连接固定的端部侧壁上设有连通该粗滤芯2与精滤芯3内腔的通孔。旁通阀I可拆卸地串设在上述粗滤芯2与精滤芯3之间连接固定的端部侧壁上的通孔中。在粗滤芯2和精滤芯3之间的端部侧壁上通孔的内侧壁中设有O型密封圈4,该O型密封圈4还紧密套设在旁通阀I的外侧壁上。使该粗滤芯2和精滤芯3之间端部侧壁上通孔的内侧壁与该旁通阀I的外侧壁之间密封设置,使精滤芯3 (或粗滤芯2)内腔中的介质只能通过旁通阀I流入粗滤芯2 (或精滤芯3)。本实用新型中,旁通阀I采用单向阀,其流通方向设置为由精滤芯3向粗滤芯2传输,是本滤芯中,介质只能由精滤芯3流入粗滤芯2,而不能回流。旁通阀I的输入口设置于精滤芯3的内腔中,旁通阀I的输出口 11设置于粗滤芯2的内腔中,旁通阀I的若干个输出口 11设置于旁通阀I的侧壁上,将由精滤芯3流入的介质侧向排出处至粗滤芯2的内腔中。同时,旁通阀I的大部分都设置与粗滤芯2内腔中,旁通阀I的外侧端面侧壁与粗·滤芯2的外侧端面侧壁接触设置。在粗滤芯2的外侧端面侧壁上设有内径大于旁通阀I外径的开ロ,该开口上设有可开关的密封盖5。当需要更换旁通阀I吋,即打开密封盖5,将旁通阀I从粗滤芯2和精滤芯3之间的端部侧壁上的通孔中取出即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滤芯设置于过滤器的外壳中,而过滤器设置于液压系统中,采用过滤器对液压系统中介质进行过滤。在正常工作状态中,精滤芯3内外压差低于旁通阀I开启压カ设定值时,旁通阀I处于关闭状态,过滤器只采用精滤芯3对通入过滤器的介质进行过滤,介质从外向内经过该精滤芯3,经过精滤芯3过滤后的介质直接回到液压系统中。当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精滤芯3外表污染物堆积的逐渐增多,导致精滤芯3内外压差也逐渐増大,当压差增至操作人员设定的精滤芯3完全堵塞压差值时,本滤芯则需要被更换。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精滤芯3是否达到完全堵塞压差值。若来不及更换滤芯,精滤芯3的内外压差将继续増大,当精滤芯3的内外压差达到旁通阀I开启压力设计值吋,则旁通阀I自动开启,此时介质将大部分通过旁通阀I流入粗滤芯2,而大部分介质也将经过粗滤芯2进行过滤,保证液压系统仍可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该滤芯设置于过滤器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该滤芯包含 轴向连接并合为一体式组合结构的粗滤芯(2)和精滤芯(3),该粗滤芯(2)和精滤芯(3)之间用于连接固定的端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的通孔;以及, 旁通阀(I),其可拆卸地串设在所述粗滤芯(2)与精滤芯(3)之间连接固定的端部侧壁上的通孔中; 所述粗滤芯(2)和精滤芯(3)之间端部侧壁上通孔的内侧壁与所述旁通阀(I)的外侧壁之间密封设置; 所述旁通阀(I)采用单向阀,其流通方向设置为由精滤芯(3)向粗滤芯(2)传输;该旁通阀(I)的输入口设置于精滤芯(3)的内腔中,旁通阀(I)的输出口(11)设置于粗滤芯(2) 的内腔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滤芯(2)的外侧端面侧壁上设有内径大于旁通阀(I)外径的开ロ,该开口上设有可开关的密封盖(5)。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通阀(I)、粗滤芯(2)和精滤芯(3)的中轴线重合设置。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滤芯(2)的内腔中,所述旁通阀(I)的若干个输出口(11)设置于旁通阀(I)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滤芯(2)和精滤芯(3)之间的端部侧壁上通孔的内侧壁中设有O型密封圈(4),该O型密封圈(4)还紧密套设在所述旁通阀(I)的外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旁通阀的双精度组合滤芯,该滤芯设置于过滤器的壳体内,该滤芯包含轴向连接并合为一体式组合结构的粗滤芯和精滤芯,该粗滤芯和精滤芯之间用于连接固定的端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的通孔;旁通阀,其可拆卸地串设在粗滤芯与精滤芯之间连接固定的端部侧壁上的通孔中;粗滤芯和精滤芯之间端部侧壁上通孔的内侧壁与旁通阀的外侧壁之间密封设置;旁通阀采用单向阀,其流通方向设置为由精滤芯向粗滤芯传输;该旁通阀的输入口设置于精滤芯的内腔中,旁通阀的输出口设置于粗滤芯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的精滤芯与粗滤芯设为一体式组合结构,可让过滤器的设计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更换滤芯更方便。
文档编号F15B21/04GK202638121SQ20122018877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赵书敏, 李劲松, 胡海燕 申请人:上海敏泰液压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