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泵和充气式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657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泵和充气式水池。



背景技术:

气泵是一种向封闭空间内充入气体或从封闭空间内排除气体的一种装置。现有一种气泵包括马达和罩在马达外的马达外壳,马达外壳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大气相通。气泵工作时,马达旋转,带动外部气体自进气口进入气泵内加压后,从出气口排出。然而,现有气泵存在运行噪声较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气泵的运行噪声较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泵,其包括:马达;马达外壳,罩在所述马达外,并具有位于顶部的进气口和位于底部的第一出气口;以及泵壳,罩在所述马达外壳外,并与所述马达外壳围成气道,所述气道的入口端与大气相通、出口端通向所述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气道至少有一段自所述入口端,朝所述第一出气口指向进气口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泵壳包围整个所述马达外壳,并具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大气、所述第一出气口均相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进气口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且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泵壳包括固定连接的罩盖和底座,所述底座支撑所述马达外壳的底部,所述入口端设置在所述罩盖上,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入口端设置在所述罩盖远离所述进气口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罩盖为隔音罩。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减震垫,夹在所述马达外壳的底部和底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垫具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定位柱沿背向所述马达外壳的方向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柱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马达外壳,所述马达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伸入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消音垫、隔音垫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消音垫、隔音垫设置在所述气道内,并固定在所述马达外壳的外壁或固定在所述泵壳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隔音垫比所述第一消音垫更靠近所述泵壳。

可选地,所述隔音垫为阻尼隔音减振垫。

可选地,还包括:盖设在所述进气口上的第二消音垫,所述第二消音垫具有透气性,使得所述气道内的气体能够穿过所述第二消音垫流向所述进气口。

可选地,还包括:盖子,盖设在所述第二消音垫上并与所述马达外壳的顶部固定,所述盖子能供所述气道内的气体穿过,以先后流向所述第二消音垫、进气口。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减震垫,位于所述盖子远离马达外壳的一侧,并夹在所述盖子与泵壳之间。

可选地,所述盖子背向所述马达外壳的一侧具有中央凸台,所述第二减震垫扣装在所述中央凸台上;

所述泵壳面向所述盖子的一侧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二减震垫和中央凸台伸入所述环形凸台内并抵靠所述泵壳。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减震垫,夹在所述马达外壳的顶部与马达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第四减震垫,夹在所述马达外壳的底部与马达之间。

可选地,所述马达外壳包括固定连接的本体罩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支撑所述马达,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罩上,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气式水池,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气泵。

可选地,所述充气式水池为按摩水池循环系统或气泡水池循环系统。

可选地,所述充气式水池还包括充气池体,充气后的所述充气池体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充气池体包含至少一个充气腔体,所述充气腔体内设置有多个拉带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气泵运行时,外部气体会先流经泵壳与马达外壳围成的气道,再流向马达外壳的进气口,接着从马达外壳的第一出气口排出,使气泵的气流通道延长,冲击减小,因而使气泵产生噪声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泵的剖面图,剖切面与气泵的高度方向平行,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气泵工作时气体在气泵内的流向;

图2是图1所示气泵的平面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气泵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气泵中盖子和马达外壳的本体罩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气泵中第三减震垫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充气式水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现有气泵存在运行噪声较大的不足。

经研究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为:现有气泵运行时,外部气体直接自进气口进入气泵内再排出,气泵的气流通道较短,冲击大,使气流噪声较大,进而使气泵产生较大噪声。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气泵,该气泵延长了气流通道,因而减小了噪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气泵P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马达1、马达外壳2以及泵壳3,马达外壳2罩在马达1外,泵壳3罩在马达外壳2外。

其中,马达1设有供气体通过的气孔10,马达外壳2具有位于顶部的进气口22和位于底部的第一出气口23。进气口22上盖设有具有透气性的第二消音垫7。第二消音垫7上盖设有盖子8,盖子8与马达外壳2的顶部固定,以将第二消音垫7定位在进气口22处。第二消音垫7具有吸声特性,因而能够吸收气泵P产生的噪声(特别是高频噪声),使其噪声减小。气体能穿过盖子8,使得马达外壳2外部的气体能够穿过盖子8流向进气口22。

泵壳3与马达外壳2围成气道32,气道32的入口端33与大气相通,自气道32的出口端(未标识)流出的气体流向盖子8。入口端33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其以长方形为例。泵壳3包围整个马达外壳2,并具有第二出气口34,第二出气口34与大气、第一出气口23均相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泵壳3包围整个马达外壳2是指,马达外壳2与泵壳3沿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的投影均至少有部分重合。

参考图1至图2所示,气泵P工作时,马达1旋转,带动外部气体沿着图中虚线箭头所示方向依次经由气道32的入口端33、气道32的出口端、盖子8、第二消音棉7、马达外壳2顶部的进气口22、马达1的气孔10、马达外壳2底部的第一出气口23后,自泵壳3的第二出气口34排出。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气泵P运行时,外部气体会先流经泵壳3与马达外壳2围成的气道32,再流向马达外壳2的进气口22,接着从马达外壳2的第一出气口23排出,使气泵P的气流通道延长,冲击减小,因而使气泵P产生噪声减小。

继续参考图1至图3所示,马达外壳2包括固定连接的本体罩20和支撑座21。在本实施例中,本体罩20和支撑座21之间利用若干(图中以四个为例)螺钉G固定连接。当然,本体罩20和支撑座21也可以利用其它方式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等。

支撑座21支撑马达1的底部,第一出气口23设置在支撑座21上。本体罩20罩在马达1的侧部和顶部,并包括环形侧围部200和顶盖201,环形侧围部200罩在马达1的侧部,顶盖201罩在马达1的顶部,进气口22设置在本体罩20的顶盖201上。

泵壳3包括固定连接的罩盖30和底座31。在本实施例中,罩盖30和底座31之间利用若干螺钉(未图示)固定连接。当然,罩盖30和底座31也可以利用其它方式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等。

底座31支撑马达外壳2的底部,第二出气口34设置在底座31上,并对准马达外壳2底部的第一出气口23。罩盖30大致呈桶状,其罩在马达外壳2的顶部和侧部。罩盖30包括环形侧围部300和顶盖301,环形侧围部300罩在马达外壳2的侧部,顶盖301罩在马达外壳2的顶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罩盖30为隔音罩,其能将气泵P产生的噪声阻断,防止其传播至外部。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气道32的入口端33设置在罩盖30的环形侧围部300上,并位于罩盖30远离进气口22的边缘,气道32自入口端33,朝第一出气口23指向进气口22的方向Y延伸。这样一来,气泵P工作时,气体在气道32内的流动方向(图中显示为自下至上),与气体自进气口22流向第一出气口23的方向(图中显示为自上至下)相反,即,气体在气泵P的气流通道内流动时并非始终沿一个方向流动,而是会反向。而气体在反向时气流噪声会被削弱,因而进一步减小了气泵P产生的噪声。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气道32沿方向Y延伸是指气道32基本上与方向Y平行,两者可以存在一定的平行度偏差(如0度至5度的偏差)。

由于气道32的入口端33设置在罩盖30远离进气口22的边缘,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气道32的长度,进而最大程度地减小气泵P产生的噪声。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罩盖30可以设置为不规则的形状,使得气道32呈弯折状,其有一段(定义为反向段)自入口端33朝第一出气口23指向进气口22的方向Y延伸,有一段沿不平行于方向Y的方向延伸。在该变换例的方案中,气泵P工作时,气体在气道32的反向段内的流动方向,与气体自进气口22流向第一出气口23的方向相反,因而也能取得本实施例的削弱气流噪声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22、第一出气口23、第二出气口34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且第二出气口34位于第一出气口23远离进气口22的一侧,在图中,进气口22、第一出气口23、第二出气口34自上至下依次排列。

但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口22、第一出气口23、第二出气口34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应以此为限,例如,第一出气口23、第二出气口34可以在方向X上错开设置,进气口22、第一出气口23也可以在方向X上错开设置,方向X垂直于方向Y。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子8和马达外壳2的本体罩20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地,盖子8包括顶板82和环形翻边83,翻边83的边缘设置有若干(图中以两个为例)间隔排布的卡勾81(图4中仅显示出一个),卡勾81沿远离顶板82的方向延伸。本体罩20设有若干(图中以两个为例)间隔排布的卡座202,盖子8上的所有卡勾81与本体罩20上的所有卡座202一一对应,每个卡勾81伸入对应的卡座202的卡槽203内,并沿自第一出气口23指向进气口22的方向勾住卡座202,以将盖子8固定在本体罩20上。需说明的是,盖子8固定在马达外壳2上的方式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例如,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两者固定。

另外,本体罩20还设有若干肋板204,肋板204沿远离进气口22的方向突出,所有肋板204间隔排列成一圈,盖子8的翻边83定位支撑在肋板204上,并罩在本体罩20顶部的外侧,本体罩20在对应周向相邻的两个肋板204之间的部位,与翻边83在方向X上存在缝隙,气道32内的空气自该缝隙先后流向第二消音棉7、进气口22。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盖子8与马达外壳2之间的缝隙,来实现气体穿过盖子8。

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也可以通过下述两种方式来实现盖子8供气体穿过:第一种,盖子8由透气材料制成;第二种,盖子8由致密材料制成,但盖子8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马达外壳2外部的气体自该通孔流向进气口22。

继续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气泵P还包括设置在气道32内的第一消音垫6和隔音垫5,第一消音垫6、隔音垫5、泵壳3的罩盖30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其中,隔音垫5固定在泵壳3中罩盖30的内壁(即面向马达外壳2的表面)上,第一消音垫6固定在隔音垫5面向马达外壳2的表面上。具体地,隔音垫5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罩盖30的内壁,第一消音垫6也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隔音垫5上。

第一消音垫6具有吸声特性,因而能够吸收气泵P产生的噪声(特别是高频噪声),使其噪声减小。隔音垫5能将气泵P产生的噪声阻断,防止其传播至外部。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消音垫6、第二消音垫7、隔音垫5和构造为隔音罩的罩盖30,能够形成双重消音和双重隔音,因而能充分吸收并隔断气泵P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隔音垫5为阻尼隔音减振垫,其除了具有阻断噪声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减小气道32内气体振动的功能,因而能够减小气流噪声。

更进一步地,隔音罩30、隔音垫5、第一消音垫6三者的外形大致相同,使得隔音罩30被隔音垫5、第一消音垫6覆盖的面积较大,因而提高了消音和隔音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变换例中,隔音垫5与第一消音垫6之间的内外位置关系对调,即,第一消音垫6固定在罩盖30的内壁,隔音垫5固定在第一消音垫6面向马达外壳2的表面。与第一变换例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的方案具有下述优点:气泵P产生的噪声经由第一消音垫6传递至隔音垫5之后,反射回第一消音垫6,使第一消音垫6能够二次吸收噪声,因而能够更为显著的减小气泵P产生的噪声。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变换例中,第一消音垫6、消音垫5至少其中之一固定在马达外壳2的外壁(即面向泵壳3的表面)和盖子8上。与第二变换例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的方案具有下述优点:能更为方便地实现第一消音垫6、消音垫5的固定,因而更易实现量产化;另外,第一消音垫6和消音垫5位于所有噪声源的外侧,能够充分吸收隔断所有噪声源的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气泵P还设有第一减震垫4a,第一减震垫4a夹在马达外壳2的支撑座21和泵壳3的底座31之间,以降低气泵P产生的机械振动和气体振动,从而降低因振动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地,第一减震垫4a具有第一定位柱40a,底座31设有第一凹槽(未标识),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定位柱40a在形状上吻合,第一定位柱40a沿背向马达外壳2的方向(图中向下)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以实现第一减震垫4a与底座31之间的定位,防止两者窜动。第一定位柱40a、所述第一凹槽可以为任意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两者以圆柱状为例。第一定位柱40a、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可以为任意个,在图中均以排列成一圈的四个为例。

更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柱40a设有第二凹槽(未标识),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马达外壳2的支撑座21,支撑座21设有第二定位柱210,第二定位柱210与所述第二凹槽在形状上吻合,第二定位柱210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实现第一减震垫4a与支撑座21之间的定位,防止两者窜动。第二定位柱210、所述第二凹槽可以为任意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两者以圆柱状为例。第二定位柱210、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可以为任意个,在图中均以排列成一圈的四个为例。

再进一步地,第一减震垫4a的边缘位于泵壳3的罩盖30与底座31之间,并利用罩盖30与底座31之间的螺钉拧紧作用,将第一减震垫4a的边缘紧紧地夹在罩盖30与底座31之间,从而更为可靠地防止第一减震垫4a在气泵P内窜动。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止第一减震垫4a窜动的实现方式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例如,还可以通过将第一减震垫4a粘贴在支撑座21、底座31的方式来达到此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气泵P还设有第二减震垫4b,第二减震垫4b位于盖子8远离马达外壳2的一侧,并沿高度方向(即方向Y和方向Y的反方向)和方向X夹在盖子8与泵壳3的罩盖30之间。在图中,罩盖30、第二减震垫4b、盖子8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二减震垫4b降低了气泵P产生的机械振动和气体振动,从而降低了因振动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地,罩盖30面向盖子8的一侧具有环形凸台302,环形凸台302沿朝向进气口22的方向突出,并先后穿过隔音垫5和第一消音垫6。盖子8背向马达外壳2的一侧具有中央凸台80,第二减震垫4b扣装在中央凸台80上,扣装在一起的第二减震垫4b和中央凸台80伸入环形凸台302内,并沿所述高度方向和方向X抵靠罩盖30。第二减震垫4b、中央凸台80、环形凸台302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在具体实施例中,三者的外形均以圆柱状为例。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止第二减震垫4b晃动的实现方式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例如,还可以没有中央凸台80,直接将第二减震垫4b抵靠在罩盖30上,通过此方式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气泵P还设有第三减震垫4c,第三减震垫4c夹在马达外壳2的顶部与马达1之间,以降低气泵P产生的机械振动和气体振动,从而降低因振动产生的噪声。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减震垫4c包括环形本体部40c和若干凸条41c,所有凸条41c位于环形本体部40c的径向外侧,并沿周向间隔排列。凸条41c沿方向X抵靠马达外壳2的本体罩20,而环形本体部40c并未沿方向X抵靠本体罩20,因而减小了第三减震垫4c与马达外壳2在方向X上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马达1的振动更少的传递至马达外壳2。

继续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气泵P还设有第四减震垫4d,第四减震垫4d夹在支撑座21与马达1之间,以降低气泵P产生的机械振动和气体振动,从而降低因振动产生的噪声。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垫4a、第二减震垫4b、第三减震垫4c、第四减震垫4d,能够形成四道减震,大大降低了气泵P的振动,因而能显著的降低气泵P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的一变换例中,气泵P内没有第二消音垫7和盖子8,气道32的出口端直接与进气口22相通,当气泵P工作时,外部气体流经气道32之后,直接流向进气口22。在该变换例的方案中,气道32有一段自入口端33朝第一出气口23指向进气口22的方向Y延伸,有一段沿方向X延伸,使得气体在气泵P的气流通道内流动时并非始终沿一个方向流动。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变换例中,泵壳3没有底座31,由罩盖30与马达外壳2围成气道3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气式水池,其包括充气池体C和上述气泵P,气泵P能够向充气池体C内充入气体,以使充气后的充气池体C成型为特定形状以盛放水。

在本实施例中,充气池体C充气后形状为圆形。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池体C充气后的形状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例如,其还可以为矩形(包括正方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多边形为五边形以上,例如可以为六边形、八边形等。

进一步地,该充气式水池为按摩水池循环系统或气泡水池循环系统,按摩水池循环系统、气泡水池循环系统均通过气泵P产生的高压空气使充气池体C中的水呈现按摩水流状态,对人体起到按摩的理疗功能。

其中,所述按摩水池循环系统能利用气泵P产生的高压空气在充气池体C的水内形成水柱,所述气泡水池循环系统能利用气泵P产生的高压空气在充气池体C的水内形成气泡,该水柱、气泡作用在人体上能够起到机械刺激的作用,从而起到按摩的效果。根据前面所述可知,气泵P产生噪声减小,因此,能够在保证按摩效果的同时,用户不会受到气泵P噪声的干扰,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充气池体C包括至少一个充气腔体,所述充气腔体内设置有多个(即两个以上)拉带结构,该拉带结构不仅能使充气后的充气池体C成型为特定形状,还能提高充气池体C的硬度使其不易下陷。所述拉带结构可以为直拉带结构、圆柱状拉带结构、工字型拉带结构等。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