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713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蠕动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蠕动泵,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蠕动泵,属于自吸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蠕动泵是一种微型的自吸泵,一般由泵头、驱动器和软管组成。蠕动泵跟用手指不断夹挤充满流体的软管使管内流体向前移动的原理相同,只不过是由滚轮取代了手指,通过滚轮对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因流体只接触软管而不接触泵体,所以蠕动泵特别适合于输送剪切敏感、侵蚀性较强的流体,在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对软管的外表面进行冷却润滑,泵腔里经常充有与软管材质相适应的润滑剂。但是因润滑剂的液位较低,人们一般很难用肉眼观测到润滑剂的使用状态,无法判断剩余量,使用不够方便;此外,市面上现有的蠕动泵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蠕动泵。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蠕动泵,包括底座,它还包括转子、挡板、液位计;底座的右侧上端设置有减速器;减速器的左端与联轴器相连接、右端与电机相连接;

联轴器的左端设置有泵壳;泵壳的左侧面上盖置有泵盖;泵壳的中间水平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从减速器上穿出后向左延伸设置在挡板的右侧;

挡板通过外圆螺钉固定在泵壳上;液位计固定设置于挡板的左侧面中间;挡板的右侧设置有转子;转子由前转板、轧辊和后转板组成;

轧辊为多个,多个轧辊均设置于前转板和后转板之间并沿同一个圆周等间距排列;轧辊均通过内圆螺钉与螺杆的一端相连接;螺杆的另一端均通过中间螺钉与前转板或后转板固定连接。

前转板和后转板前后对称。前转板和后转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凸起和多个凹槽,凸起和凹槽的数量相等呈间隔排列;凸起的数量还与轧辊的数量相等。轧辊对应设置于各个凸起上;轧辊的外侧边缘与泵壳内壁抵触相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定量输送软管内的流体,具有传输精度高的优点;通过设置液位计,既可以随时快速检测润滑剂的液位高度,又可以对软管的破损情况起到监督作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面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机;3、减速器;4、联轴器;5、后转板;6、前转板;7、轧辊;8、挡板;9、液位计;10、传动轴;11、泵盖;12、泵壳;13、软管;14、中间螺钉;15、内圆螺钉;16、外圆螺钉;17、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它还包括转子、挡板8、液位计9;底座1的右侧上端设置有减速器3;减速器3的左端与联轴器4相连接、右端与电机2相连接;

联轴器4的左端设置有泵壳12;泵壳12的左侧面上盖置有泵盖11;泵壳12和泵盖11组成的空腔称为泵腔;泵腔中充有润滑剂。泵壳12的中间水平设置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从减速器3上穿出后向左延伸设置在挡板8的右侧;

挡板8通过外圆螺钉16固定在泵壳12上,便于为液位计9提供固定支撑;液位计9固定设置于挡板8的左侧面中间,用于测量润滑剂的液位情况;当软管13损坏时,软管中的被输送介质会泄露到泵腔中,与润滑剂混合使泵腔内液面抬高,通过观测液位计9就可以判断软管13的破损与否,这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监督作用。

挡板8的右侧设置有转子;转子的轴心套置于传动轴10上。转子由前转板6、轧辊7和后转板5组成;轧辊7为多个,多个轧辊7均设置于前转板6和后转板5之间并沿同一个圆周等间距排列;轧辊7均通过内圆螺钉15与螺杆的一端相连接;螺杆的另一端均通过中间螺钉14与前转板6或后转板5固定连接。

前转板6和后转板5前后对称。前转板6和后转板5上均设置有多个凸起和多个凹槽,凸起和凹槽的数量相等呈间隔排列;凸起的数量还与轧辊7的数量相等。轧辊7对应设置于各个凸起上;轧辊7的外侧边缘与泵壳12内壁抵触相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软管从泵壳内壁和转子之间穿过,通过相邻轧辊的挤压成形可以定量输送软管内的流体,具有传输精度高的优点,在药物包衣制粒和药业分装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位计,既可以随时快速检测润滑剂的液位高度,便于及时补充以保护软管,又可以对软管的破损情况起到监督作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