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位式旋转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2032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自定位式旋转油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油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定位式旋转油缸。



背景技术:

在现代液压传动中,液压油缸作为一种执行元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机械场合。现有的旋转油缸都是齿轮齿条传动,而且现有的旋转油缸都是以活塞杆旋转为单一目的,工件定位装置都是另外设计,这样在油缸的加工以及系统的投入成本上来分析都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定位式旋转油缸,该通过多头梯形螺纹铜螺母与活塞杆配合,使活塞杆在前进时获得旋转角度,并在旋转的同时推动定位顶杆,从而使工件定位,实现工件定位和活塞杆旋转的目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定位式旋转油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上设置有回油管和进油口,其特征在于:缸底将导向套压紧固定于缸筒上,所述导向套中设置铜螺母,铜螺母、导向套及缸筒之间通过销钉定位连接;缸筒的腔体中滑动设置活塞杆,活塞杆将缸筒内腔分为进油腔和回油腔,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设置定位块,活塞杆与铜螺母通过多头梯形螺纹连接;所述活塞杆为空心结构,活塞杆的空心内腔中设置顶杆,顶杆圆周表面依次套设顶杆导向套、弹簧,弹簧的预紧力由顶杆上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调节,活塞杆的空心内腔与进油口之间通过活塞杆上开设的过流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筒两端的安装法兰上分别设有销轴孔,并在缸筒端部设置安装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套与缸筒之间设置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活塞杆通过多头梯形螺纹实现旋转,具有旋转角度设定可调,装配简单、加工成本低、旋转速度高等优点;将旋转功能和定位功能合二为一,使机构更紧凑,加工更方便;梯形螺母和顶杆导向套全部采用耐磨材料,寿命更长,维护更方便;定位顶杆采用弹簧复位,夹紧力可调,响应和复位速度更快;应用范围广,需要液压旋转定位的部位都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定位式旋转油缸安装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定位式旋转油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缸底1、导向套2、密封圈3、销钉4、铜螺母5、定位块6、活塞杆7、缸筒8、锁紧螺母9、顶杆10、弹簧11、顶杆导向套12、回油管13、多头梯形螺纹14、过流孔15、安装板16、销轴孔17、进油口18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定位式旋转油缸,包括缸筒8,所述缸筒8上设置有回油管13和进油口18,缸底1将导向套2压紧固定于缸筒8上,所述导向套2中设置铜螺母5,铜螺母5、导向套2及缸筒8之间通过销钉4定位连接;缸筒8的腔体中滑动设置活塞杆7,活塞杆7将缸筒8内腔分为进油腔和回油腔,活塞杆7与导向套2之间设置定位块6,活塞杆7与铜螺母5通过多头梯形螺纹14旋转连接;所述活塞杆7为空心结构,活塞杆7的空心内腔中设置顶杆10,顶杆10圆周表面依次套设顶杆导向套12、弹簧11,弹簧11的预紧力由顶杆10上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9调节,活塞杆7的空心内腔与进油口18之间通过活塞杆7上开设的过流孔15相连通。

缸筒8两端的安装法兰上分别设有销轴孔17,并在缸筒8端部设置安装板16。

导向套2与缸筒8之间设置密封圈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液压油从缸底1底部进油口18输入,活塞杆7通过多头梯形螺纹14快速旋转前进;液压油从回油口13输入,活塞杆7快速旋转后退,通过导向套2和活塞杆7之间的定位块6确定初始位置。在活塞杆7快速前进的同时,液压油通过活塞杆7内的过流孔15推动顶杆10定位,靠弹簧11复位,顶杆10后面的锁紧螺母9调节弹簧11的预紧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