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129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风扇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风扇。一般的风扇都包含有转子、定子以及控制电路。家用风扇包括台式风扇和落地式风扇,这两种风扇的特点是能够进行风力选择和风向调节。传统的风扇都是由用户手动选择开关、调速、摇头功能,智能家居的兴起,社会上逐渐对风扇的智能化投入了较多的研究,现在出现了根据环境温度调节风扇叶片转速的风扇,使得能够实现智能调风。但是,一般来说,每个人对于风扇风量的需求不一样,例如成年男子要求风量大、小孩或老人则对风量要求小或者要求风量缓和。现有的风扇都无法根据用户的类型智能调节风量大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风扇,能够智能识别用户的类型,从而调节风扇电机的运转模式,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具有摄像单元,通过摄像单元拍摄图像区分用户的类型,从而控制风扇根据用户的类型而调节风扇电机的运转模式,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一种风扇,包括底座、立柱、电机、叶片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的运转模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摄像单元在风扇周围形成实时拍摄区域;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摄像单元的信号控制电机运转不同的运转模式;

所述控制器包括

存储部,其预先存储有包括用户类型的图像,以及对应于用户类型的电机的不同的运转模式信息;

判断部,其用于将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与所述存储部预先存储的图像进行比较,识别是否包含预先存储的图像中的用户类型,并将比较识别结果输出至处理器;

处理器,其基于所述判断部发送的比较识别结果,调取所述存储部中相应的运转模式信息,输出电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机运转不同的运转模式。

优选地,所述存储部中包括用户类型的图像是指具有能够用于区分儿童、成人、老人、男人、女人等用户类型的图像。

优选地,所述判断部比较图像包括当拍摄的图像中包含预先存储的用户类型时,分别向所述处理器输出相应于用户类型的比较识别结果。

优选地,不同的用户类型对应于所述不同的运转模式,所述不同的运转模式包括微风、自然风、中风以及强风。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设定部,所述设定部将所述摄像单元预先拍摄的图像与输入的运转模式相匹配,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手动输入单元,用以选择不同运转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用户的类型,实施风扇电机运转模式的适时调节,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风量输出,提供了用户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风扇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包括底座(图中未示出)、立柱(图中未示出)、电机1、与电机主轴连接的叶片(图中未示出)以及控制器2,还包括摄像单元3。该控制器2包括存储部21、判断部22、处理器23以及设定部24,其中,存储部21预先存储有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信息以用户类型识别为特点,通过这些图像能够区分用户的类型,即儿童、成人、成年男子、成年女子、老人,甚至是病人、残疾人等,通过设定部24将预先由摄像单元3拍摄的图像而记录在存储部21中,或者是从外部接口将标准图像导入到存储部21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设定用户类型时同时设定匹配这些用户类型对应于不同的电机运转模式,这些模式包括微风、自然风、中风以及强风等,还可以将上述模式依次从高到低设置优先等级,例如儿童对应于微风、老人对应于自然风,成年男子对应于强风等,按需要进行设定。

摄像单元3在风扇周围区域形成一检测区域,该检测区域可以为以风扇为中心的360o圆形区域,摄像单元3为摄像机,可以是多台摄像机进行拍摄检测从而形成360o圆形检测区域。摄像单元3对检测区域中的用户进行获取,并将获取的图像传送至控制器2的判断部22中,利用判断部22对获取的图像与在存储部21中调取的预设图像进行比较,判断识别获取的图像中是否有与预设图像匹配的用户,当存在相应用户时,将判断结果传输至处理器23中,处理器23根据判断结果调取相应的电机运转模式信息,并向电机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

需要注意的是,当获取的图像中包含多种用户类型时,可根据从高到低的与用户类型匹配的优先等级选择运转模式,或者采取折中的办法,选择中间优先等级的运转模式。

该风扇还可以包括手动输入单元,用以手动选择不同运转模式,可以进行智能与手动模式切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虽然已经结合仅有限数量的实施方案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容易地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可被修改以结合任何数量的变化、变更、替换或此前未描述的等效布置,但这些都与本发明的范围相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