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气式蓄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139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自动换气式蓄能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蓄能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换气式蓄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条件下,在使用往复泵时液路中的压力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波动,蓄能装置是一种连接在液路中,当液路中的压力产生波动时,用于减小液路压力波动的部件。现有市场上中的蓄能装置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带机械式自动换气阀的蓄能装置,第二种是带换气阀的蓄能装置,第一种蓄能装置需要额外配置电磁阀才可以实现同等功能,这种方式缺点在于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是电磁阀无法实时根据液路的压力变化快速做出换气反应;而第二种带换气阀的蓄能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后续的维护和检修均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自动换气式蓄能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自动换气式蓄能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换气式蓄能装置,该蓄能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蓄能底座、设置在蓄能底座上的波动组件和气缸壁、与气缸壁连接且截面为倒置“几”形的蓄能端盖、与蓄能端盖连接的顶盖、设置在顶盖和气缸壁内侧的出气组件和进气组件,蓄能底座内部设置有三通,蓄能端盖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波动组件包括:分别与蓄能底座连接的单通波纹管和限位管,限位管底端和三通的顶端口连通,单通波纹管顶部连接有防撞挡板;出气组件包括:出气阀螺栓、由上而下设置在顶盖和蓄能端盖之间的出气管、与出气管端口匹配的出气阀芯、与出气阀芯抵接的出气阀座,所述出气管端口和出气阀芯抵接处设置有第一o形圈,出气阀座内由上而下分别设置有:压缩小弹簧、大弹簧和出气轴,所述出气轴底部与防撞挡板抵接,出气轴顶部和大弹簧抵接,压缩小弹簧顶部和出气阀芯抵接,出气阀螺栓由下而上穿过出气轴内的阶梯孔、大弹簧中心、压缩小弹簧中心与出气阀芯螺纹连接;进气组件包括:由上而下设置在顶盖和蓄能端盖之间的进气管和进气阀座,进气阀座内设置有:与进气管端口抵接的进气阀弹簧、与进气阀弹簧抵接的t形进气阀芯,所述进气阀座上设置有与进气阀弹簧、进气阀芯匹配的阶梯进气通道及与阶梯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二侧通道,进气阀芯和阶梯进气通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进气阀芯和阶梯进气通道密封的第二o形圈;所述进气阀芯底部凸出在蓄能端盖底部下侧。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通的左端口、右端口分别和液路进口、液路出口连通;气缸壁设置在波动组件外侧,限位管设置在单通波纹管内腔中。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阀座上设置有:分别与压缩小弹簧和大弹簧匹配的阶梯出气通道、与阶梯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一侧通道;出气阀芯顶端截面为π形。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侧通道设置在第二o形圈下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自动换气式蓄能装置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可靠,波纹管采用ptfe材质,设计巧妙,可提高现有蓄能装置的稳压效果,后期维护和检修均较为方便,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出气组件和进气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蓄能底座,21.三通,22.单通波纹管,23.限位管,24.防撞挡板,3.气缸壁,4.蓄能端盖,5.顶盖,61.出气阀螺栓,62.出气管,63.出气阀芯,64.出气阀座,641.压缩小弹簧,642.大弹簧,643.出气轴,644.第一侧通道,65.第一o形圈,71.进气管,72.进气阀座,721.进气阀弹簧,722.进气阀芯,723.第二侧通道,724.第二o形圈,8.液路进口,9.液路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并且,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实施例一

一种自动换气式蓄能装置,该蓄能装置包括:底板1、连接在底板1上的蓄能底座2、连接(图中采用螺纹和密封圈密封连接)在蓄能底座2上的波动组件和气缸壁3、与气缸壁3连接(图中采用密封圈密封连接)且截面为倒置“几”形的蓄能端盖4、与蓄能端盖4连接(图中采用螺钉和密封圈密封连接)的顶盖5、设置在顶盖5和气缸壁3内侧的出气组件和进气组件,蓄能底座2内部设置有三通21,蓄能端盖4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波动组件包括:分别与蓄能底座2连接的单通波纹管22和限位管23,限位管23底端和三通21的顶端口连通,单通波纹管22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撞挡板24;出气组件包括:出气阀螺栓61、由上而下设置在顶盖5和蓄能端盖4之间的出气管62、与出气管62端口匹配的出气阀芯63、与出气阀芯63抵接的出气阀座64,所述出气管62端口和出气阀芯63抵接处设置有第一o形圈65,出气阀座64内由上而下分别设置有:压缩小弹簧641、大弹簧642和出气轴643,所述出气轴643底部与防撞挡板24抵接,出气轴643顶部和大弹簧642抵接,压缩小弹簧641顶部和出气阀芯63抵接,出气阀螺栓61由下而上依次穿过出气轴643内的阶梯孔、大弹簧642中心、压缩小弹簧641中心与出气阀芯63螺纹连接;进气组件包括:由上而下设置在顶盖5和蓄能端盖4之间的进气管71和进气阀座72,进气阀座72内设置有:与进气管71端口抵接的进气阀弹簧721、与进气阀弹簧721抵接的t形进气阀芯722,所述进气阀座72上设置有与进气阀弹簧721、进气阀芯722匹配的阶梯进气通道及与阶梯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二侧通道723,进气阀芯722和阶梯进气通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进气阀芯722和阶梯进气通道密封的第二o形圈724(如附图所示,该第二o形圈724设置在进气阀芯722外壁向内侧拐角处和阶梯进气通道内径减小处);所述进气阀芯722底部凸出在蓄能端盖4底部下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三通21的左端口、右端口分别和液路进口8、液路出口9连通;气缸壁3设置在波动组件外侧,限位管23设置在单通波纹管22内腔中。所述出气阀座64上设置有:分别与压缩小弹簧641和大弹簧642匹配的阶梯出气通道、与阶梯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一侧通道644;出气阀芯63顶端截面为π形,第一o形圈65密封时卡在出气阀芯63侧面和出气管62底端面之间;所述第二侧通道723设置在第二o形圈724下部。

本发明的自动换气式蓄能装置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可靠,波纹管采用ptfe材质,设计巧妙,使用时:出气管62和出气阀芯63在液路中压力较小时是处于常开状态,当液路中的压力出现波动时,单通波纹管22会被拉伸,这时防撞挡板24向上依次顶出气轴643、大弹簧642,使得压缩小弹簧641将出气阀芯63两桶出气阀螺栓61向上运动,使出气阀芯63和第一o形圈、出气管62端部之间形成密封;同时防撞挡板24在向上运动过程中触发进气阀芯722向上运动,使进气阀芯722上部与第二o形圈脱离,使进气通道开启,压缩气体从第二侧通道723进入气缸腔体内,单通波纹管22此时被压缩,重复此循环动作,从而实现对液路的稳压作用;装置整体可提高蓄能装置的稳压效果,后期维护和检修均较为方便,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