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1667发布日期:2018-06-08 21:5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电子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水泵领域,尤其是一种散热良好的电子水泵。



背景技术:

大功率电子水泵工作电流大,在运转时发热功率大,即使在常温下整机还没有达到热平衡状态,电子元件的温度已经超出可使用的安全温度范围,再加上使用环境温度较高,电子水泵的寿命将大大降低,很可能在一定时间内烧毁,给客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市场上大功率电子水泵的驱动板基本后置,采用中空轴结构来进行散热。但是由于转子尺寸的限制,导致中空轴尺寸也受到限制,因而用来流动冷却驱动板的冷却液的流速、流量只是本身水泵能力很小的一部分,在电子水泵功率提升后散热远不能满足要求,因而导致电子水泵功率的提升和使用环境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散热良好的电子水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水泵,包括泵壳、转子、定子、泵水叶轮和驱动板,转子、定子和泵水叶轮安装在泵壳内,所述的泵壳内部通过流道隔板分隔出彼此前后设置的水泵泵水室和电机腔,定子和转子位于电机腔内,泵水叶轮位于水泵泵水室内,转子的芯轴穿过流道隔板驱动泵水叶轮泵水,所述的驱动板设置在流道隔板的后端面,用于将驱动板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流道隔板。

所述的驱动板和流道隔板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导热介质。

所述的流道隔板与泵壳为分体式结构,流道隔板与泵壳之间具有密封件。

泵壳包括彼此前后连接的泵水室壳体和电机壳体,泵水室壳体和流道隔板围成水泵泵水室,驱动板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前端部。

所述电机壳体与泵水室壳体之间设有呈环状的前端壳,驱动板通过前端壳内壁上的安装结构安装在前端壳上,流道隔板与前端壳为分体式结构,在前端壳上安装有接插件组件,接插件组件的金属触头与驱动板电连接。

所述电机壳体内具有将定子和转子进行隔离的隔套,泵水室壳体内具有定位台阶,所述前端壳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分布有三个凸块,泵水室壳体的定位台阶和前端壳的三个凸块的前端面分别顶在流道隔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对流道隔板进行安装定位;凸块上设有安装螺孔,安装螺孔内螺接有将驱动板固定于凸块后端面的螺钉。

所述的流道隔板的后端面具有凸台,驱动板呈环形,凸台穿过驱动板后与隔套前端密封连接,所述电机壳体后端密封连接有端盖,隔套后端与端盖密封连接,所述转子的芯轴从凸台处穿过流道隔板驱动泵水叶轮泵水。

所述凸台后端设有环形槽,所述隔套前端卡入凸台环形槽内与环形槽外侧面密封连接,所述流道壳体前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将环形槽与水泵泵水室连通的透水孔。

所述凸台和端盖上分别设有轴承孔,两轴承孔内分别固定有用于转动支撑芯轴的石墨轴承。

所述前端壳分别与泵水室壳体、流道隔板和电机壳体密封连接,前端壳、泵水室壳体和电机壳体三者通过周向均布的若干螺栓固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驱动板设置在流道隔板的后端面,利用水泵叶轮工作腔内冷却液流量大的特点,快速、有效地带走驱动板散发的热量,使驱动板上电子元件的温度和冷却液的温度相差不大且远低于电子元件的安全使用上限,因而有效解决了驱动板的散热问题,提高了大功率电子水泵整机高温环境下安全应用的范围,延长了驱动板的使用寿命;流道隔板与前端壳采用分体式结构,巧妙地解决了驱动板与定子三相绕组的连接,提高了驱动板的安装效率,便于整机安装实现大批量生产;采用O型密封圈将水体部分和非水体部分隔离出来,有效避免了驱动板与冷却液的接触以及外界水和灰尘的侵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驱动板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驱动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驱动板;2.泵水叶轮;3.芯轴;4.电机壳体;5.泵水室壳体;6.流道隔板;7.水泵泵水室;8.进水口;9.导热介质;10.前端壳;11.接插件组件;12.转子;13.定子;14.端盖;15.隔套;16.环形槽;17.透水孔;18.石墨轴承;19.卡槽;20.定位台阶;21.凸块;22.凸台;23.电机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和3所示的一种电子水泵,包括泵壳、转子12、定子13、泵水叶轮2和驱动板1,转子12、定子13和泵水叶轮2安装在泵壳内,所述的泵壳内部通过流道隔板6分隔出彼此前后设置的水泵泵水室7和电机腔23,定子13和转子12位于电机腔23内,驱动板1驱动定子13形成磁场,带动转子12旋转;泵水叶轮2位于水泵泵水室7内,转子12的芯轴3穿过流道隔板6驱动泵水叶轮2泵水;所述的驱动板1设置在流道隔板6的后端面,用于将驱动板1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流道隔板6。

所述的驱动板1和流道隔板6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导热介质9,导热介质9为导热硅脂,驱动板1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传导至流道隔板6后由水泵泵水室7内流动的冷却液带走,实现驱动板1的降温。

所述的流道隔板6与泵壳为分体式结构,流道隔板6与泵壳之间具有密封件;流道隔板6与泵壳也可以是一体结构。

泵壳包括彼此前后连接的泵水室壳体5和环状的电机壳体4,泵水室壳体5和流道隔板6围成水泵泵水室7,驱动板1安装在电机壳体4的前端部;水泵泵水室7分别与设置在泵水室壳体5顶部的进水口8和设置在泵水室壳体5侧面的出水口(图中未显示)连通。

所述电机壳体4与泵水室壳体5之间设有呈环状的前端壳10,驱动板1通过前端壳10内壁上的安装结构安装在前端壳10上,流道隔板6与前端壳10为分体式结构,在前端壳10上密封安装有接插件组件11,接插件组件11的金属触头与驱动板1电连接。

所述电机壳体4内具有将定子13和转子12进行隔离的隔套15,泵水室壳体5内具有定位台阶20,所述前端壳10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分布有三个凸块21,泵水室壳体5的定位台阶20和前端壳10的三个凸块21的前端面分别顶在流道隔板6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对流道隔板6进行安装定位;凸块21上设有安装螺孔,安装螺孔内螺接有将驱动板1固定于凸块21后端面的螺钉。

所述的流道隔板6的后端面具有凸台22,驱动板1呈环形,凸台22穿过驱动板1后与隔套15前端密封连接,所述电机壳体4后端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连接有端盖14,隔套15后端通过O型密封圈与端盖14密封连接,所述转子12的芯轴3从凸台22处穿过流道隔板6驱动泵水叶轮2泵水。

所述凸台22后端设有环形槽16,所述隔套15前端卡入凸台22环形槽16内通过O型密封圈与环形槽16外侧面密封连接,所述流道壳体前端设置有四个将环形槽16与水泵泵水室7连通的透水孔17。

所述凸台22和端盖14上分别设有轴承孔,两轴承孔内分别固定有用于转动支撑芯轴3的石墨轴承18。

水泵泵水室7内的冷却液依次通过透水孔17和环形槽16进入隔套15内孔中实现冷却转子12和两石墨轴承18的目标。

所述前端壳10分别通过O型密封圈与泵水室壳体5、流道隔板6和电机壳体4密封连接,前端壳10、泵水室壳体5和电机壳体4三者通过周向均布的若干螺栓固连。

前端壳10内孔壁上设有卡槽19,流道隔板6外侧面设有与卡槽19相配的凸条(图中未显示),装配时,流道壳体6的凸条卡入前端壳10的卡槽19中,实现流道隔板6的周向定位。

驱动板1安装时,将驱动板1放入前端壳10内孔中,然后用螺钉将驱动板1固定在前端壳10三个凸块21的后端面上;再将接插件组件11安装在前端壳10上,将接插件组件11的金属触头与驱动板1上的焊接片进行焊接连接,实现接插件组件11与驱动板1的电连接;对接前端壳10和电机壳体4,将安装在电机壳体4内的定子13上的三个导电片分别插入设置在驱动板1上的三个焊接孔内进行焊接,实现驱动板1与定子13的电连接;然后在驱动板1前端面抹上导热硅脂,将流道隔板6后端插入前端壳10前端内孔中,使流道隔板6后端与前端壳10上三个凸块21的前端面相抵,随后再安装其它零部件;流道隔板6与前端壳10采用分体式结构,巧妙地解决了驱动板1与定子13三相绕组的连接,提高了驱动板1的安装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