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泥砂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87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卧式泥砂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砂泵,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卧式泥砂泵。



背景技术:

卧式泥砂泵又称离心泥砂泵,是用于抽取泥沙作业的杂质泵,适用于内陆河道疏浚、沿海围堤造地,江河湖海水库抽送泥浆、黄沙。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931864Y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离心泥砂泵,其包括轴架和固定在轴架上的涡壳,涡壳内具有叶轮腔;轴架内转动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靠近叶轮腔的一端延伸至叶轮腔内,另一端延伸至轴架外部;驱动杆位于叶轮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叶轮;叶轮腔内侧壁设置有出料口和进料口,出料口沿叶轮径向设置,进料口沿叶轮的轴向设置。工作时,电机通过皮带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带动叶轮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叶轮将泥浆甩出,被甩出的泥浆经出料口流出,当叶轮腔内的泥浆被甩出后,叶轮腔内产生负压,从而使泥浆经进料口不断的向叶轮腔流入。

卧室泥砂泵搁置一段时间后,泥浆中的水分挥发完全,叶轮腔内的泥浆成为固态泥块,固态泥块将叶轮固定在叶轮腔内侧壁上,当再次启动卧室泥砂泵时,叶轮不能正常转动,需要将叶轮腔打开,以对固态泥块进行清洁,而涡壳上的若干个螺钉需要拆卸很久,不便于对叶轮腔内侧壁上的固态泥块进行清洁,且现有泥砂泵中没有对固态泥块进行清洁的装置,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将叶轮腔内侧壁上固态泥块进行清洁的卧式泥砂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泥砂泵,包括泵壳体、设置在泵壳体内部的叶轮腔和转动设置在泵壳体内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位于叶轮腔内的端部设置有叶轮,所述泵壳体分别设置有同时与叶轮腔相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叶轮腔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每一所述固定孔内侧壁均设置有通过受热胀形以将固态泥块顶开的橡胶块,所述泵壳体的壳壁内设置有用于对橡胶块加热的电热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孔用于安装橡胶块;橡胶块受热胀形后用于将叶轮腔内侧壁上的固态泥块顶开,使其开裂和破碎;电热丝用于对泵壳体和电热丝进行加热;当叶轮腔内侧壁上固态泥块需要清洁时,电热丝对橡胶块进行加热,橡胶块受热胀形,以对叶轮腔内侧壁上固态泥块进行破碎,被破碎的固态泥块均掉落在叶轮腔底壁上,然后通过进料口或出料口将其倒出,无需打开叶轮腔,实现便于对叶轮腔内侧壁上固态泥块清洁的效果。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橡胶块内均设置有胀形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空气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橡胶的热膨胀系数,胀形空腔能够增大橡胶块的受热胀形程度。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固定孔的底壁均设置有磁性片,每一所述橡胶块均设置有与相对应的磁性片磁性相吸的吸附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橡胶块时,将橡胶块塞入固定孔内,并使吸附片与磁性片磁性相吸,橡胶块快速被固定在固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腔位于叶轮正下方的内侧壁设置有排杂孔,所述排杂孔内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封堵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封堵盖打开,无需转动泵壳体,即可将叶轮腔底壁上的固态泥块倒出。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盖背离叶轮腔方向的端壁设置有抵接盖,所述抵接盖的直径尺寸大于封堵盖的直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盖可与泵壳体外侧壁相抵,以防止封堵盖掉落至叶轮腔内。此外,抵接盖提高了封堵盖的强度,减小封堵盖的受力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盖朝向泵壳体外侧壁方向的端壁设置有与泵壳体外侧壁相抵的弹性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环被夹紧在抵接盖与泵壳体外侧壁之间,由于弹性密封环环绕在排杂孔的四周,故起到双层密封排杂孔的效果。此外,弹性密封环对抵接环具有沿其轴向的抵接力,使封堵塞的外螺纹与排杂孔的内螺纹沿其轴向相抵,对封堵塞起到防脱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密封环内同轴设置有变形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形空腔使橡胶密封环更加柔软,橡胶密封环外侧壁能够充分贴合抵接盖和泵壳体外侧壁,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盖位于弹性密封环处设置有固定环槽,所述弹性密封环位于固定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密封环位于固定环槽内,以对橡胶密封环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盖与排杂孔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抵接盖背离封堵盖方向的端壁设置有便于转动封堵盖的起开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扳手等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起开手柄即可将封堵盖打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橡胶块通过受热胀形以将叶轮腔内侧壁上固态泥块顶开,使其开裂并破碎,然后经进料口或出料口倒出,实现便于对叶轮腔内侧壁上固态泥块清洁的效果;

2、弹性密封环的设置,不仅起到密封泵壳体与抵接盖之间的间隙的作用,而且对抵接盖具有沿抵接盖轴向的抵接力,使封堵盖外螺纹和排杂孔内螺纹相抵,起到防止封堵盖松脱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泵壳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排杂孔;14、叶轮腔;141、固定孔;1411、磁性片;15、驱动杆;151、叶轮;2、橡胶块;21、胀形空腔;211、吸附片;3、电热丝;4、封堵盖;5、抵接盖;51、固定环槽;52、起开手柄;6、弹性密封环;61、变形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卧式泥砂泵,参照图1,其包括泵壳体1、叶轮腔14和驱动杆15,叶轮腔14设置在泵壳体1的内部,驱动杆15转动设置在泵壳体1内;驱动杆15的一端延伸出泵壳体1,另一端延伸至叶轮腔14内,驱动杆15位于叶轮腔14内的端部设置有叶轮151。

参照图1,泵壳体1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同时与叶轮腔14相通;出料口12位于叶轮151的正上方,进料口11的通孔方向与驱动杆15的轴向一致;当叶轮151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叶轮151不断地将叶轮腔14内的泥浆经出料口12甩出;叶轮腔14内的泥浆被甩出后,叶轮腔14内产生负压,从而不断的将进料口11一端的泥浆抽入叶轮腔14内。

参照图2和图3,叶轮腔14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141,每一固定孔141内侧壁均设置有橡胶块2;泵壳体1的壳壁内设置有电阻丝作为电热丝3,电阻丝通电后用于对泵壳体1进行加热,由于热传递的作用,泵壳体1对橡胶块2进行加热,橡胶块2通过受热胀形将叶轮腔14内侧壁上固态泥块顶开,固定泥块破碎并脱落在叶轮腔14的底壁上,从而实现对叶轮腔14内侧壁上固态泥块的清洁。

参照图2和图3,每一橡胶块2内均设置有胀形空腔21,由于空气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橡胶的热膨胀系数,所以胀形空腔21能够提高橡胶块2的受热胀形程度。每一固定孔141的底壁均设置有一磁铁片作为磁性片1411,每一橡胶块2上均设置有一铁片作为吸附片211,铁片位于橡胶块2与磁铁片贴合的底壁上;通过铁片与磁铁片磁性相吸的作用,能够将橡胶块2快速固定在固定孔141内,以及能够快速将橡胶块2从固定孔141内拆出。

参照图1和图2,叶轮腔14位于叶轮151正下方的内侧壁设置有排杂孔13,以将破碎的固态泥块排出;排杂孔13内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封堵盖4,封堵盖4与排杂孔13内侧壁可通过卡扣或螺钉固定的方式连接,优选封堵盖4与排杂孔13内侧壁螺纹连接;封堵盖4背离叶轮腔14方向的端壁设置有抵接盖5,抵接盖5的直径尺寸大于封堵盖4的直径尺寸;将封堵盖4螺纹旋入排杂孔13内的过程中,抵接盖5可与泵壳体1外侧壁相抵,以防止封堵盖4掉落至叶轮腔14内。

参照图2和图4,抵接盖5朝向泵壳体1外侧壁方向的端壁设置有一橡胶密封环作为弹性密封环6,橡胶密封环与泵壳体1外侧壁相抵,实现双层密封排杂孔13的作用,橡胶密封环内同轴设置有变形空腔61,变形空腔61使橡胶密封环更加柔软,橡胶密封环外侧壁能够充分贴合抵接盖5和泵壳体1外侧壁,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抵接盖5位于橡胶密封环处设置有固定环槽51,橡胶密封环位于固定环槽51内,以对橡胶密封环进行固定。抵接盖5背离封堵盖4方向的端壁设置有起开手柄52,以便于转动封堵盖4。

工作原理如下:当叶轮腔14内侧壁上固态泥块需要清洁时,将电阻丝连接电源以对泵壳体1进行加热,通过热传递的作用,泵壳体1对橡胶块2进行加热,橡胶块2受热后胀形,橡胶块2胀形的部分向固定孔141外部方向移动,并将叶轮腔14内侧壁上固态泥块顶开,固态泥块局部受到橡胶块2的推动力,导致固态泥块开裂和破碎;破碎后的固态泥块掉落在封堵盖4处,然后将电阻丝断开电源,泵壳体1和橡胶块2的温度逐渐下降,橡胶块2随温度的下降而收缩,最终橡胶块2缩回固定孔141内。

然后通过起开手柄52,将封堵塞从排杂孔13内侧壁旋出,叶轮腔14内的固态泥块自动掉出,实现整个清洁过程。当封堵盖4需要安装时,将封堵盖4旋入排杂孔13内,同时橡胶密封环与泵壳体1外侧壁相抵,实现排杂孔13的封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