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涡流风扇动平衡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8420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提高涡流风扇动平衡的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流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提高涡流风扇动平衡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涡流风扇能在更小的空间占用下输出更大的风量,提升散热效果。但是对涡流风机扇叶的加工精度较普通涡流风扇要求更高,在叶轮有积灰或高速运转时发出的噪音也更大。现有涡流风扇在运行中存在噪音大,运动中摆动跳动大,造成实际运用中用户体验差、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能提高涡流风扇动平衡的结构,使涡流风扇高速旋转下同心度高,减少涡流风扇的摆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提高涡流风扇动平衡的结构,包括涡流风扇、插销和驱动涡流风扇的马达,所述涡流风扇包括与马达的旋转轴适配的毂部,所述旋转轴装在毂部中,所述毂部与旋转轴上有与插销适配的插孔,所述插销装在插孔中,所述插销为空心结构,插销横截面为C型,所述插销位于涡流风扇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装在风道部件中。

进一步的,所述毂部一端伸进涡流风扇内部,毂部另一端露在涡流风扇外,所述毂部位于涡流风扇内的长度大于毂部露在涡流风扇外的长度,所述旋转轴的末端伸出毂部。

进一步的,所述毂部位于涡流风扇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涡流风扇底部有与风道部件适配的凹槽,风道部件顶部位于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涡流风扇、风道部件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与毂部和旋转轴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毂部与涡流风扇一体制造。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外端有倒角B,所述插销两端有倒角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且横截面为C型的插销,能在插销插入插孔过程中吸收一部分压缩力,插销能够很好的保持直线性,减少变形,从而提高插销与马达的轴垂直度,提高了插销的水平度,使涡流风扇高速旋转下同心度高,减少涡流风扇的摆动,提高了涡流风扇的动平衡,减少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流风扇、2-风道部件、3-马达、4-旋转轴、5-毂部、6-插销、7-凹槽、8-倒角A、9-倒角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能提高涡流风扇动平衡的结构,包括涡流风扇1、风道部件2、插销6和驱动涡流风扇的马达3,涡流风扇1包括与马达3的旋转轴4适配的毂部5,旋转轴4装在毂部5中,毂部5与旋转轴4上有与插销6适配的插孔,插孔与毂部5和旋转轴4的轴线垂直,插销6装在插孔中。如图2所示,插销6为空心结构,插销6横截面为C型。插销6为空心结构且横截面为C型,能在插销6插入插孔过程中吸收一部分压缩力,使插销6能够很好的保持直线性,减少变形,从而提高插销6与马达3的轴垂直度。现有技术使用的是实心插销,插销与马达的轴垂直度通常大于5°,本实用新型中插销6与马达3的轴垂直度小于2度。进一步的,插孔外端有倒角B9,插销6两端有倒角A8,对插销6插入插孔起到导向作用。

其中,毂部5位于涡流风扇1底部,毂部5一端伸进涡流风扇1内部,毂部5一端露在涡流风扇1外,毂部5位于涡流风扇1内的长度大于毂部5露在涡流风扇1外的长度,旋转轴4装在毂部5中,旋转轴4的末端伸出毂部5。马达3装在风道部件2中,毂部5与旋转轴4上有与插销6适配的插孔,插销6装在插孔中,保证插销6的水平度,插销6和风道部件2位于涡流风扇1外侧。

其中,涡流风扇1底部有与风道部件2适配的凹槽7,风道部件2顶部位于凹槽7中,可调高马达的防水性能。马达3、涡流风扇1、风道部件2同轴,毂部5与涡流风扇1一体制造。

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且横截面为C型的插销,能在插销插入插孔过程中吸收一部分压缩力,插销能够很好的保持直线性,减少变形,从而提高插销与马达的轴垂直度,提高了插销的水平度,减少涡流风扇的摆动。此外,插销配合内长外短的毂部,降低了涡流风扇的重心同时使涡流风扇与马达配合更紧密。本实用新型使涡流风扇高速旋转下同心度高,达到提高涡流风扇动平衡的目的。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