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832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一般包括定子、转子、轴承、转轴以及用于支撑定子、轴承和转轴是支撑框架,其中转子包括扇叶,一般转子扣合在支撑框架上部并与转轴上端部连接,这使得转子本身的重心偏向中上部位置,易使转子在运转过程中由于重心偏高而产生偏移,进而使转子产生晃动,从而造成转子上的转轴和轴承产生摩擦。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转子在运转过程中由于重心偏高而产生偏移,进而使转子产生晃动,从而造成转子上的转轴和轴承产生摩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风扇,包括转子、转轴、轴承、用于驱动所述转子转动的定子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定子、转轴和轴承的支撑框架。所述转子包括具有U型槽的U杯以及与所述U杯外侧壁连接且周向均布于所述U杯外侧壁的多个扇叶,所述U型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支撑框架。所述转轴包括上轴段和下轴段,所述转轴的下轴段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转轴的上轴段从所述U型槽的槽底向上嵌设于所述U杯内,所述U杯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重叠。所述上轴段包括轴段主体以及设于所述轴段主体并用于防止所述U杯沿轴线方向脱离所述转轴和/或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U杯空转的限位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轴段主体外侧壁并用于限制所述U杯相对于所述转轴沿轴线方向移位的环形卡槽。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轴段主体连接并用于防止所述U杯沿轴线方向脱离所述转轴和/或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U杯空转的嵌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具有通孔的外框、与所述通孔孔壁连接的支撑架以及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朝向所述U型槽槽底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于其顶面向下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轴承安置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充有润滑油;所述定子包括主体以及挡油板,所述主体具有通腔,所述安装柱穿设于所述通腔,所述挡油板连接于所述主体的通腔腔壁且位于所述安装柱上方,所述挡油板开设有挡油孔;所述转轴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段主体与所述下轴段连接的中轴段,所述中轴段穿设于所述挡油孔。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包括主挡板以及与所述主挡板连接的辅助挡环,所述挡油孔开设于所述主挡板,所述辅助挡环环套于所述中轴段外周。进一步地,所述中轴段于其侧壁中与所述辅助挡环相面对的位置处开设有挡油槽,所述挡油槽呈环形,所述辅助挡环的内环端插设于所述挡油槽。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还包括具有耐磨性的耐磨片,所述耐磨片布设于所述容纳槽槽底,所述下轴段的底端抵顶于所述耐磨片。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块均匀布设于所述容纳槽槽底并与所述容纳槽槽壁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坐于各所述支撑块。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撑块的横截面皆呈扇形,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内端面共同形成安装孔,所述耐磨片布设于安装孔内,所述下轴段的下端部插于所述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下轴段于其下端部设有呈球形的球形面,所述球形面抵接于所述耐磨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及到的转子为包括U杯以及与U杯外侧壁连接的扇叶,扇叶设置有多个且周向均布于U杯的外侧壁,而U杯具有U型槽,U型槽的槽口朝向支撑框架,即U型槽的槽口朝向下,转轴的上轴段从U型槽的槽底向上嵌设在U杯内,U杯为采用塑胶材质注塑成型的U杯,上轴段与U杯注塑在一起,实现U杯与转轴的固定连接。此时,扇叶位于转轴的中部,有效降低了转子的重心,有助于稳固转子的轴心,提高转子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轴承和转轴摩擦风险。而上轴段又包括嵌设在U杯内的限位结构,即嵌设于U杯顶部内,用以防止U杯沿轴线方向脱离转轴和/或转轴相对于U杯空转,提高上轴段与U杯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因此,通过限位结构以及上轴段的固定方式,更加有助于固定转子轴心,抵御因外来振动而造成转轴和轴承摩擦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轴承和转轴摩擦风险,提高转子的稳定性、降低异音的产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中沿中线E-E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框架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立体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转子100转轴200轴承300定子400支撑框架500U杯110U型槽101扇叶120上轴段210下轴段220轴段主体211中轴段230环形卡槽201第一定位斜面203凸起130外框510通孔501支撑架520安装柱530容纳槽502支撑板521支撑臂522通风孔503支撑块540主体410挡油板420通腔401挡油孔402磁圈910电路板920铁壳930耐磨片940安装孔504球面205第二斜定位面206主挡板421辅助挡环422甩油口403挡油槽20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该风扇主要应用于需要扇热的装置或设备上,当然也可以用于生风取凉的电扇。该风扇包括转子100、转轴200、轴承300、用于驱动转子100转动的定子400以及用于支撑定子400、转轴200和轴承300的支撑框架500,转子100包括具有U型槽101的U杯110以及与U杯110外侧壁连接且周向均布于U杯110外侧壁的多个扇叶120,U型槽101的槽口朝向支撑框架500,即表明转子100扣设于支撑框架500上。转轴200包括上轴段210和下轴段220,转轴200的下轴段220与轴承300连接,转轴200的上轴段210从U型槽101的槽底向上嵌设于U杯110内,U杯110的轴线与转轴200的轴线重叠。上轴段210包括轴段主体211以及设于轴段主体211并用于防止U杯110沿轴线方向脱离转轴200和/或转轴200相对于U杯110空转的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转子100为包括U杯110以及与U杯110外侧壁连接的扇叶120,扇叶120设置有多个且周向均布于U杯110的外侧壁,而U杯110具有U型槽101,U型槽101的槽口朝向支撑框架500,即U型槽101的槽口朝向下,转轴200的上轴段210从U型槽101的槽底向上嵌设在U杯110内,U杯110为采用塑胶材质注塑成型的U杯110,上轴段210与U杯110注塑在一起,实现U杯110与转轴200的固定连接。此时,扇叶120位于转轴200的中部,有效降低了转子100的重心,有助于稳固转子100的轴心,提高转子100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轴承300和转轴200摩擦风险。而上轴段210又包括嵌设在U杯110内的限位结构,即嵌设于U杯110顶部内,用以防止U杯110沿轴线方向脱离转轴200和/或转轴200相对于U杯110空转,提高上轴段210与U杯110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因此,通过限位结构以及上轴段210的固定方式,更加有助于固定转子100轴心,抵御因外来振动而造成转轴200和轴承300摩擦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轴承300和转轴200摩擦风险,提高转子100的稳定性、降低异音的产生。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空转是指U杯110与上轴段210之间为滑脱连接关系,即转轴200的转速为V1,U杯110的转速为V2,在二者出现滑脱连接关系时,则U杯110的转速V2为0≤V2<V1,表明U杯110并不随转轴200同步转动,这将降低传动效率。具体地,转轴200的下端部与轴承300的内圈之间为过盈配合,用以使转轴200自由转动。具体地,U杯110于U型槽101的槽底向下凸设一凸台130,上轴段210从凸台130的台面向上嵌设于U杯110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凸台130的设置,有助于增强U杯110顶部的强度与刚度,一方面使U杯110与转轴200之间的固定连接更加可靠,另一方面使U杯110转动更加平稳。更具体地,凸台130呈圆柱状,且其轴线与U杯110的轴线重叠。限位结构存在诸多设计方案,具体如下:方案一: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开设于轴段主体211外侧壁并用于限制U杯200相对于转轴200沿轴线方向移位的环形卡槽201。这样,转轴200相对于U杯110轴线方向固定,用以避免U杯110脱离转轴200,即避免U杯110朝向转轴200的上端移动。方案二:限位结构包括开设于轴段主体211外侧壁并用于防止转轴200相对于U杯110空转的条形卡槽(图中未示出),条形卡槽沿轴段主体211的轴线方向延伸。方案三是上述的方案一与方案二的结合。方案四:限位结构包括与轴段主体211连接并用于防止U杯110沿轴线方向脱离转轴200和/或转轴200相对于U杯110空转的嵌件(图中未示出)。其中,嵌件与轴段主体211一体成型。上述四种限位结构的方案,皆实现U杯110与转轴200的固定连接,更加有助于稳固转子100的轴心,提高转子100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轴承300和转轴200摩擦风险。但是,限位结构不仅限于上述的方案,满足转轴200相对于U杯110轴向以及周向固定的方案皆可采用。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5,进一步地,支撑框架500包括具有通孔501的外框510、与通孔501孔壁连接的支撑架520以及与支撑架520连接并朝向U型槽101槽底延伸的安装柱530,安装柱530于其顶面向下开设有容纳槽502,轴承300安置设于容纳槽502内,容纳槽502内充有润滑油。在本实施例中,转子100插设于通孔501内,避免其他物品或者零部件在扇叶120高速运转时与扇叶120接触,损坏风扇,即提高风扇的安全性,而且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缩小风扇占用的空间。具体地,支撑架520包括设于通孔501中心处的支撑板521以及连接支撑板521与外框510的支撑臂522,支撑臂522设置有多个且均布于支撑板521外周,安装柱530设置于支撑板52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21设置于通孔501的下孔口处且呈圆形,支撑板521的轴线与通孔501的轴线重叠,便于转子100充分利用通孔501。任一两相邻的支撑臂522之间留设通风孔503,便于由扇叶120带起的气流上下流动。进一步地,支撑框架500还包括支撑块540,支撑块540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支撑块540均匀布设于容纳槽502槽底并与容纳槽502槽壁连接,轴承300的外圈坐于各支撑块540上。在本实施例中,轴承300的内圈脱离各支撑块540,可有效避免轴承300中转动的内圈与支撑块540发生干涉,造成轴承300内圈和/或支撑块540发生磨损。这样,通过支撑块540的设置,可有效避免轴承300的下端直接坐于容纳槽502槽底,在风扇工作时,轴承300的内圈转动,易于不动的容纳槽502槽底发生摩擦,易损伤轴承300内圈和/或容纳槽502槽底。因此,通过支撑块540的设置,提高了轴承300运转的安全性。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6,进一步地,定子400包括主体410以及挡油板420,主体410具有通腔401,安装柱530穿设于通腔401,挡油板420连接于主体410的通腔401腔壁且位于安装柱530上方,挡油板420开设有挡油孔402;转轴200还包括两端分别与轴段主体211与下轴段220连接的中轴段230,中轴段230穿过挡油孔402。这样,避免润滑油因轴承300与下轴段220之间的挤压和离心力的作用而从轴承300上部甩出,而且由于挡油板420的设置,还能有效降低润滑油的挥发,确保下轴段220与轴承300之间正常润滑,避免风扇出现卡死或者异响等现象,延长风扇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U杯110扣合在支撑框架500上,且轴承300的上端部与定子400的上端部皆位于U杯110的U型槽101内,扣合设计对轴承300进行密封,降低润滑油流出、挥发的不利因素,以提升风扇的使用寿命。具体地,主体410包括套设在安装柱530上的矽钢件及设置在矽钢件内的线架,挡油板420连接在线架内侧壁,矽钢件呈环状,环绕在安装柱530的外周,线架也环绕在安装柱530的外周。另外,下轴段220插设于安装柱530的容纳槽502内,该转轴200可在安装柱530内转动,U杯110连接在上轴段210且套设在矽钢件的外周。风扇还包括带有磁性的磁圈910和呈环状的电路板920,磁圈910换套于矽钢件外侧且与矽钢件之间具有间隙,也就是磁偏;电路板920套设于安装柱530并坐于支撑臂522上,线架与电路板920电性连接。因此,当矽钢件上的线架通电后,线架与磁铁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利用该作用力,可以驱动转子100相对于矽钢件转动。风扇还包括铁壳930,铁壳930环包于磁圈910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磁圈910为磁铁圈。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进一步地,风扇还包括具有耐磨性的耐磨片940,耐磨片940布设于支撑框架500,下轴段220的底端抵顶于耐磨片940。这样,下轴段220的下端抵顶于耐磨片940,这样在转子100重心附近共有两个固定支撑点,更进一步提高转子100和转轴200的稳定性,降低异音的产生。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块540的横截面皆呈扇形,各横截面呈扇形的支撑块540的小端面共同形成安装孔504,耐磨片940布设于安装孔504内。下轴段220于其下端部设有呈球形的球面205,转轴200的球面与耐磨片940接触。下轴段220于其下端部设有第二斜定位面206,第二斜定位面206向下且向内倾斜且其下端与球面205对接。第二斜定位面206的设置,便于安装时快速定位安装。请同时参阅图2、图4和图6,进一步地,挡油板420包括主挡板421以及与主挡板421连接的辅助挡环422,挡油孔402开设于主挡板421,辅助挡环422环套于中轴段230外周。这样,进一步地避免润滑油的流出以及降低润滑油的挥发量。具体地,辅助挡环422开设有甩油口403,甩油口403是从辅助挡环422的下端面向主挡板421开设而形成的甩油口403,附在中轴段230中与甩油口403相面对的位置处的润滑油,在转轴200转动时,润滑油受离心力作用将从甩油口403被甩回容纳槽502,有效避免润滑油的流出以及降低润滑油的挥发量。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6,进一步地,中轴段230于其侧壁中与辅助挡环422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挡油槽207,挡油槽207呈环形,辅助挡环422的内环端插设于挡油槽207。这样,更进一步地避免润滑油的流出以及降低润滑油的挥发量。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