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曲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80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曲柄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机由于制冷剂特性,在ASHRAE工况54.4℃冷凝温度下R290压缩机冷凝压力为1.88MPa,曲轴受力面很大。而曲轴是压缩机主要受力结构,和曲轴箱、连杆是直接面接触的配合,其目的主要起到:1.传递动力;2.与曲轴箱、连杆间隙配合;这种方式对于R290压缩机传动结构摩擦阻力大,对R290压缩机使用寿命有极大影响,甚至导致直接卡死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曲柄结构,增强曲轴曲拐处与连杆的润滑,降低摩擦力,提高曲轴的使用寿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曲柄结构,包括曲柄结构本体,该曲柄结构本体包括长轴、偏心块和曲拐,长轴设置在偏心块一侧的中心位置,曲拐设置在偏心块一侧的边部位置,通过曲拐与外部连杆相连接,该曲柄结构本体内设有油槽,通过油槽供油,保证偏心块与连杆的摩擦面以及曲拐与连杆的摩擦面得到润滑。

优选的,所述该油槽包括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第一油槽用于给偏心块与连杆的摩擦面供油,第二油槽用于给曲拐与连杆的摩擦面供油。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槽,该第一油槽贯穿长轴和偏心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槽为两端式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主油槽和副油槽,主油槽位于长轴内,副油槽贯穿长轴和偏心块,副油槽相对于主油槽呈10-25°角。

优选的,所述第二油槽包括螺旋油槽和直线油槽,螺旋油槽缠绕设置在长轴的侧壁,直线油槽设置在曲柄结构本体内部,其贯穿长轴、偏心块和曲拐,螺旋油槽的一端通过第一进油孔与主油槽相通,螺旋油槽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进油孔与直线油槽相通,直线油槽通过出油孔与曲拐的侧壁相通。

优选的,所述连杆包裹曲拐,所述直线油槽与曲拐的端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直线油槽相对于水平面呈10-25°角。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曲柄结构,增加油槽保证保证偏心块与连杆的摩擦面以及曲拐与连杆的摩擦面得到润滑,降低曲拐和偏心块处于连杆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长轴、2--偏心块、3--曲拐、4--第一油槽、5--第二油槽、6--主油槽、7--副油槽、8--螺旋油槽、9--直线油槽、10--第一进油孔、11--第二进油孔、12--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曲柄结构,包括曲柄结构本体,该曲柄结构本体包括长轴1、偏心块2和曲拐3,长轴1设置在偏心块2一侧的中心位置,曲拐3设置在偏心块2一侧的边部位置,通过曲拐3与外部连杆相连接,该曲柄结构本体内设有油槽,通过油槽供油,保证偏心块2与连杆的摩擦面以及曲拐3与连杆的摩擦面得到润滑;该油槽包括第一油槽4和第二油槽5;第一油槽4用于给偏心块2与连杆的摩擦面供油,第二油槽5用于给曲拐3与连杆的摩擦面供油。

第一油槽4,该第一油槽4贯穿长轴1和偏心块2,第一油槽4为两端式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主油槽6和副油槽7,主油槽6位于长轴1内,副油槽7贯穿长轴1和偏心块2,副油槽7相对于主油槽6呈10-25°角。

第二油槽5包括螺旋油槽8和直线油槽9,螺旋油槽8缠绕设置在长轴1的侧壁,直线油槽9设置在曲柄结构本体内部,其贯穿长轴1、偏心块2和曲拐3,螺旋油槽8的一端通过第一进油孔10与主油槽6相通,螺旋油槽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进油孔11与直线油槽9相通,直线油槽9通过出油孔12与曲拐3的侧壁相通;连杆包裹曲拐3,所述直线油槽9与曲拐3的端部相通;直线油槽9相对于水平面呈10-25°角。

曲轴高速旋转将压缩机底部润滑油利用离心力,润滑油进入主油槽,然后经过副油槽到达偏心块与连杆的摩擦面;润滑油进入主油槽,然后经过第一进油孔、螺旋油槽、第二进油孔和直线油槽到达曲拐与连杆的摩擦面;同时调整副油槽相对于主油槽的角度,直线油槽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方便上油。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曲柄结构,增加油槽保证保证偏心块与连杆的摩擦面以及曲拐与连杆的摩擦面得到润滑,降低曲拐和偏心块处于连杆的磨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