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8944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流风机。



背景技术:

轴流风机,用途非常广泛,长用于家庭、办公室、工矿企业以及配合一些设备使用。轴流风机在使用时,经常需要将其装在在一些固定物上,如办公室或工矿企业用于通气时,需将其固定安装在墙壁上,与设备配合使用用于散热时,需将其固定在设备上等等。由于风机在工作时,会发生震动,因此为了使得风机和外界固定物之间进行稳定组装,需在风机与固定物之间设置缓冲装置。然而在组装的过程中再寻找缓冲部件,并将缓冲部件装入风机和外界固定物之间,既费时又费力,使得组装的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流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流风机,包括圆筒状壳体,壳体端部设有径向的连接外缘,还包括卡环和缓冲环,所述卡环包括一体成型的环一和环二,所述环一的部分位置卡合于壳体内,所述环二位于环一的一端并位于壳体外部;所述缓冲环套接于环一,并位于壳体的外部,其两侧分别与连接外缘和环二贴合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环和卡环的设置,在安装后可直接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节省了风机安装时寻找、安装缓冲部件所需消耗的时间和劳动力;环一卡合于壳体内,可增加卡环、缓冲件和连接外缘之间的稳定性,防止缓冲环发生径向位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内环槽,所述环一配合于内环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保证壳体内壁的平整度,以避免其对出风产生影响。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加厚部,所述内环槽设于加厚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保证壳体整体的厚度相同,即壳体各个部位的厚度均相同,以保证壳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缓冲环朝向环二的一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块,所述环二上相对应缓冲块设有开口,所述缓冲块穿过开口凸出于环二背向缓冲环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机中壳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机中壳体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机中壳体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轴流风机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轴流风机,包括圆筒状壳体1,壳体1端部设有径向的连接外缘2,还包括卡环4和缓冲环3,所述卡环4包括一体成型的环一41和环二42,所述环一41的部分位置卡合于壳体1内,所述环二42成型于环一41的一端并位于壳体1的外部;所述缓冲环3套接于环一41,并位于壳体1的外部,缓冲环3两侧分别与连接外缘2和环二42贴合设置,即在缓冲环3和环二42之间,以及缓冲环3和连接外缘2之间均设有粘胶层,从而实现贴合固定。缓冲环3为橡胶环。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端部设有与壳体1同轴的内环槽,所述环一41配合于内环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端部设有加厚部6,所述内环槽设于加厚部6,即加厚部6的直径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环3朝向环二4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六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块5,缓冲块5为圆弧片状,所述环二42上相对应缓冲块5设有六个开口421,开口421的形状与缓冲块5的形状相同,所述缓冲块5穿过开口421凸出于环二42背向缓冲环3的一侧,形成二级缓冲区,一级缓冲区为环二42与连接外缘2之间的缓冲环3本体。

进一步的,连接外援的直径大于环二42和缓冲环3的之间,以及连接外缘2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开设于连接外环大于环二42直径的部分上,从而风机通过连接外缘2与外部固定物得到有效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