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水泵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5013发布日期:2018-07-07 22:5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水工具配件,具体是防水水泵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使用的防水水泵中的转子将水泵叶轮部分与电机转子部分进行结合,很好的解决了水泵结构繁复和防水性能差的问题,但是,现有的转子通常是叶轮部分与注塑件连接,将永磁体放入到注塑件内,这样导致了永磁体与定子线圈之间距离远,切割磁感线效果变弱,使得水泵的动能转化率偏低,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防水水泵转子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防水水泵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水水泵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前部为叶轮结构,后部为转子结构,叶轮结构与转子结构连接,转子结构包括永磁体,永磁体外露。

所述转子结构包括轴套,永磁体套设在轴套外。

所述轴套后部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与轴套后部连接。

所述叶轮结构包括均匀排布的叶轮片、叶轮座和叶轮盖,叶轮片与叶轮座一体注塑而成,叶轮片前端设有叶轮盖,叶轮片与叶轮盖连接。

所述叶轮座中部中空。

所述叶轮座中部向前凸起。

所述轴套为碳纤维材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泵体与电机直接结合,省去了繁复的结构,传动效率高,动能损失小,机械结构简单可靠;永磁体直接外露,没有包在注塑体内,切割磁感线效果好,水泵的动能转化率高,性能好;轴套为碳纤维材质,配合陶瓷片安装在防水套内,耐磨损,耐久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叶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4 所示的防水水泵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前部为叶轮结构,后部为转子结构,叶轮结构与转子结构连接,省去了繁复的结构,传动效率高,动能损失小,机械结构简单可靠,转子结构包括永磁体9,永磁体9外露,没有包在注塑体内,切割磁感线效果好,水泵的动能转化率高,性能好。

所述转子结构包括轴套8,轴套8为中空圆柱体,轴套8为碳纤维材质,耐磨损,耐久性好,圆环状永磁体9套设在轴套8外,轴套8后部设有连接片12,连接片12与轴套8后部连接,连接片12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焊接到轴套8后部。

所述叶轮结构包括6片均匀排布的叶轮片10、叶轮座11和叶轮盖13,叶轮片10与叶轮座11一体注塑而成,叶轮片10前端设有叶轮盖13,叶轮片10与叶轮盖13连接,叶轮盖13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焊接到叶轮片10上表面,叶轮座11后部与轴套8和永磁体9连接,叶轮座11后部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焊接到轴套8前部,永磁体9前部通过胶水与叶轮座11后部粘合,配合连接片12,将永磁体9与叶轮座11牢固连接。

所述叶轮座11中部中空,与叶轮片10之间的空间连通,水从中间的空间进入到叶轮片10之间,然后通过叶轮片10之间的空间,甩出到水泵出水口。

所述叶轮座11中部向前凸起,用于连接泵头中部的进水口,从而对转子进行定位。

以叶轮座11所在位置为前方,则连接片12所在位置为后方。

使用时,在连接片12后方放置一减小摩擦的陶瓷片,然后将水泵转子连同陶瓷片安装在防水套内,将叶轮座11中部的空间对准泵头中部的进水口进行安装,调整好转子与防水套6之间的间隙,水泵转子就安装完成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