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你型台式柱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9076发布日期:2018-10-26 19:0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迷你型台式柱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迷你型台式柱扇。



背景技术:

电扇是一种通过电力来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空气流通。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随着电风扇制造技术的发展,电风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结构也越来月复杂,但是,现有点电风扇均只有一个扇风机构,虽然现有电风扇也均具有摇头功能,但摇头角度一般都在180度内,使得这些电风扇的送风范围较小,而一些小型或迷你型的电风扇甚不具备摇头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迷你型台式柱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迷你型台式柱扇,包括上送风机构、风扇电机组件、下送风机构和底座,所述下送风机构安装在底座的上端,风扇电机组件安装在下送风机构的上端,上送风机构安装在风扇电机组件的上端,所述底座包括摇头座、摇头盖和左右摇头驱动组件,所述摇头座的上端设有安装槽,摇头盖安装在安装槽内且摇头盖与摇头座转动连接,摇头盖的上端设有连接槽,左右摇头驱动组件安装在连接槽内且左右摇头驱动组件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左右摇头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摇头盖向安装槽内延伸,转动块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块的边缘处设有呈竖直设置的转动柱,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与转动块的下部滑动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送风机构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内壳和第一风轮,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端与摇头盖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内壳位于第一外壳内部,第一内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风口且第一出风口的侧壁向外延伸并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第一内壳的上端与第一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外壳上靠近第一出风口的位置设有第一排风口,第一外壳上还设有与第一排风口对称的第一进气口,第一风轮位于第一内壳的内部且与风扇电机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外壳的上端设有容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电机组件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容纳槽内,双轴电机呈竖直设置,双轴电机竖直朝下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外壳与第一风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送风机构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内壳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二外壳的下端插接在容纳槽内且第二外壳的下端与容纳槽的侧壁滑动配合,第二内壳位于第二外壳的内部,第二内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风口且第二出风口的侧壁向外延伸并与第二外壳固定连接,第二外壳上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位置设有第二排风口,第二外壳上还设有与第二排风口对称的第二进气口,第二风轮与双轴电机竖直朝上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壳的上端设有顶盖,该顶盖与第二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顶盖上设有上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上端设有控制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上边缘和底座的下边缘均设有裙边,第一外壳的上端设有装饰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内侧壁的第一出风口处设有两条第一竖向挡风筋,所述两条第一竖向挡风筋的宽度不同,所述第二外壳内侧壁的第二出风口处设有两条第二竖向挡风筋,所述两条第二竖向挡风筋的宽度不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迷你型台式柱扇,通过双轴电机工作带动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工作,使上送风机构和下送风机构同时工作,通过左右摇头驱动组件工作使得上送风机构和下送风机构左右来回转动,从而增大其送风范围,第二外壳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实现360度旋转,使得上送风机构能够在360范围内送风,使用更加方便,上下对称设置的裙边使得该风扇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图一;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送风机构1,第二外壳1a,第二排风口1a1,第二进气口1a2,第二竖向挡风筋1a3,第二内壳1b,第二出风口1b1,第二风轮1c,风扇电机组件2,双轴电机2a,下送风机构3,第一外壳3a,第一排风口3a1,第一进气口3a2,容纳槽3a3,第一竖向挡风筋3a4;第一内壳3b,第一出风口3b1,第一风轮3c,底座4,摇头座4a,安装槽4a1,滑槽4a2,摇头盖4b,连接槽4b1,左右摇头驱动组件4c,驱动电机4c1,转动块4c2,转动柱4c3,顶盖5,上进气口5a,控制旋钮6,裙边7,装饰圈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迷你型台式柱扇,包括上送风机构1、风扇电机组件2、下送风机构3和底座4,所述下送风机构3安装在底座4的上端,风扇电机组件2安装在下送风机构3的上端,上送风机构1安装在风扇电机组件2的上端,所述底座4包括摇头座4a、摇头盖4b和左右摇头驱动组件4c,所述摇头座4a的上端设有安装槽4a1,摇头盖4b安装在安装槽4a1内且摇头盖4b与摇头座4a转动连接,摇头盖4b的上端设有连接槽4b1,左右摇头驱动组件4c安装在连接槽4b1内且左右摇头驱动组件4c的下端与底座4固定连接,所述左右摇头驱动组件4c包括驱动电机4c1和转动块4c2,所述驱动电机4c1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且驱动电机4c1的输出端贯穿摇头盖4b向安装槽4a1内延伸,转动块4c2的上端与驱动电机4c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块4c2的边缘处设有呈竖直设置的转动柱4c3,安装槽4a1的底部设有与转动块4c2的下部滑动配合的滑槽4a2;通过风扇电机组件2带动上送风机构1和下送风机构3工作,使得上送风机构1和下送风机构3能同时送风,通过摇头组件工作,能带动上送风机构1和下送风机构3转动,从而扩大该风扇的送风范围。

所述下送风机构3包括第一外壳3a、第一内壳3b和第一风轮3c,所述第一外壳3a的下端与摇头盖4b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内壳3b位于第一外壳3a内部,第一内壳3b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风口3b1且第一出风口3b1的侧壁向外延伸并与第一外壳3a固定连接,第一内壳3b的上端与第一外壳3a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外壳3a上靠近第一出风口3b1的位置设有第一排风口3a1,第一外壳3a上还设有与第一排风口3a1对称的第一进气口3a2,第一风轮3c位于第一内壳3b的内部且与风扇电机组件2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外壳3a的上端设有容纳槽3a3;第一外壳3a与摇头盖4b固定连接使得左右摇头驱动组件4c能够带动下送风机构3左右转动,第一排风口3a1与第一出风口3b1重叠设计使得下送风机构3的送分范围确定。

所述风扇电机组件2包括双轴电机2a,所述双轴电机2a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容纳槽3a3内,双轴电机2a呈竖直设置,双轴电机2a竖直朝下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外壳3a与第一风轮3c固定连接;通过双轴电机2a工作使得双轴电机2a的两个输出端能够同时带动上送风机构1和下送风机构3工作并同时向外送风。

所述上送风机构1包括第二外壳1a、第二内壳1b和第二风轮1c,所述第二外壳1a的下端插接在容纳槽3a3内且第二外壳1a的下端与容纳槽3a3的侧壁滑动配合,第二内壳1b位于第二外壳1a的内部,第二内壳1b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风口1b1且第二出风口1b1的侧壁向外延伸并与第二外壳1a固定连接,第二外壳1a上靠近第二出风口1b1的位置设有第二排风口1a1,第二外壳1a上还设有与第二排风口1a1对称的第二进气口1a2,第二风轮1c与双轴电机2a竖直朝上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双轴电机2a工作,带动第二风轮1c转动,并通过第二出风口1b1和第二排风口1a1将风送出,第二外壳1a与容纳槽3a3的连接方式使得第二送风机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从而改变第二出风口1b1与第二排风口1a1的位置,以改变上送风机构1的送风范围。

所述第二外壳1a的上端设有顶盖5,该顶盖5与第二外壳1a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顶盖5上设有上进气口5a。

所述顶盖5的上端设有控制旋钮6;通过控制旋钮6的转动能够打开和关闭该风扇,也能够调节该风扇送风的风力大小。

所述顶盖5的上边缘和底座4的下边缘均设有裙边7,第一外壳3a的上端设有装饰圈8;上下对称设置的裙边7更加美观。

所述第一外壳3a内侧壁的第一出风口3b1处设有两条第一竖向挡风筋3a4,所述两条第一竖向挡风筋3a4的宽度不同,所述第二外壳1a内侧壁的第二出风口1b1处设有两条第二竖向挡风筋1a3,所述两条第二竖向挡风筋1a3的宽度不同,使得出风更加均匀。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控制旋钮6的转动能够打开和关闭该风扇,也能够调节该风扇送风的风力大小,控制芯片控制双轴电机2a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风轮3c和第二风轮1c装置,实现下送风机构3和上送风机构1的同时送风,通过驱动电机4c1转动使得上送风机构1和下送风机构3左右摇摆,从而扩大上送风机构1和下送风机构3的送风范围,可以通过人工转动第二外壳1a,实现在360的范围内变化上送风机构1的送风范围,其机构简单,实用性强,外观漂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