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9043发布日期:2018-10-26 19:0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其生产与运行都要求了产品具有灵活的装配性,以满足其在生产中可以快速装配,在后期运行的维护中可以便捷的拆卸维修。而作为空调器的核心零件——风叶和电机,此两者连接的灵活性设计直接影响到装配与拆卸的快捷性。

传统的空调器风叶与电机连接设计主要采用下述形式:电机轴伸入风叶轴里,然后通过紧固螺钉紧固风叶轴与电机轴,实现电机带动风叶转动。

这种设计非常不便于风叶与电机的分离拆卸及安装,也造成了后期风道部件与整机分离清洗、电机与整机的分离维修等拆卸工作的困难。原因是风叶一旦与电机断开连接,想要在对接必须先将风叶轴与电机轴对中,而处于空调器内部核心位置的风叶与电机想要人工对中需要拆卸所有的外围零部件如蒸发器等,操作起来非常麻烦繁琐。

模块化空调器设计是日渐成熟的技术发展方向,现有技术中实用新型了一种易拆卸易清洗的模块化空调器。该模块化空调器的核心技术是需要实现风叶轴与电机轴的分离,才能实现风叶随着风道部件一起拆卸下来进行清洗。而这种连接实现后期便捷安装的主要问题则是连接轴的对中问题,只有结构本身能实现自对中,才能使后期的拆卸安装变得容易操作。前期我司为实现这种设计也提出了一种连接结构,由于风叶轴电机侧采用了橡胶轴承圈支撑对中,风叶轴与支撑结构的摩擦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组件的风叶与电机分离以后连接轴难于对中,且风叶转动带动风叶轴摩擦容易异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包括:底壳和电机;风叶组件,所述风叶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风叶组件包括风叶轴和套设在所述风叶轴上的贯流风叶,所述风叶轴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风叶轴的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磁悬机构悬空支撑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风叶轴的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座支撑在所述底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悬机构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的第一端;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叶组件的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相互排斥以使所述风叶轴悬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第一磁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性件为固定在所述贯流风叶上的第二磁环,所述第二磁环嵌设在所述第一磁环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底壳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贯流风叶一体成型设置或者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贯流风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为L2,所述第二磁性件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为L1,所述贯流风叶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的行程为L3,其中, L1/2+L3<L2/2。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风叶轴套,所述风叶轴套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叶轴上;电机轴套,所述电机轴套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轴套与所述风叶轴套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风叶轴套和所述电机轴套两者之一上设置有齿牙,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齿牙相适配的齿槽。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为上述的风道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风叶组件靠近电机一端的设计有磁悬机构,通过磁悬机构的作用使得风叶组件靠近电机一端的风叶轴呈悬浮状态。这样既起到支撑风叶组件,保证风叶轴和电机输出轴始终处于对中状态的作用,又克服了因支撑零件与风叶轴的配合带来的摩擦异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的局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的底壳部分的主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的底壳部分的第一立体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的底壳部分的第二立体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的底壳的立体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叶组件的立体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分解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组装在一起时的运动关系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壳;30、风叶组件;31、贯流风叶;32、风叶轴;40、连接组件;41、风叶轴套; 42、电机轴套;43、齿牙;44、齿槽;50、磁悬机构;51、第一磁性件;52、第二磁性件; 60、电机座;70、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空调器在经过长期运作后会在风道里积累大量的灰尘,又因风道系统内部潮湿环境的因素,为有害菌滋生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故本实用新型提出风道系统可从整机拆卸下来,可进行清洗,风叶组件、底壳可从整机上拆卸进行清洗。在风道部件上的风叶组件靠近电机端的一侧是通过轴承胶座组件进行支撑风叶的,轴承胶座组件通过卡扣的形式装配在底壳上。这种风叶的支撑结构存在着弊端:风叶轴与底壳上的轴承胶座组件是微间隙配合,当风叶进行运转时风叶与轴承胶座组件会有摩擦,产生异响,使得整机的舒适性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参见图1至图8 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风道组件包括底壳10、电机(图中未示出)、风叶组件、电机座60以及连接组件40。其中,电机座60安装在底壳10的第一端,电机安装在电机座60上;风叶组件 30安装在底壳10上,风叶组件30包括风叶轴32和套设在风叶轴32上的贯流风叶31,风叶轴32沿底壳10的长度方向延伸,风叶轴32的靠近电机的一端通过磁悬机构50悬空支撑在底壳10的第一端,风叶轴32的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座70支撑在底壳10的第二端;电机的输出轴和风叶轴3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0可拆卸地连接。

实际组装时:在底壳10尚未装配到整机上时,风叶组件已经预装在底壳10中,由风叶组件两端的轴承座70和磁悬机构50的支撑实现风叶轴32处于风道的中轴位置,再与其他零件一起预装成风道部件;当把风道部件装配到电机座60上时,由于风道部件的中轴位置与电机输出轴位置为结构对中设计,装配后风道部件中的风叶轴32将自动与电机轴对中。此时将风叶组件向电机方向拨动,连接组件40将风叶轴32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起来,当风叶组件向远离电机方向拨动时,连接组件40分离,但是由于磁悬机构50的效应使风叶组件靠近电机侧始终是处于悬浮状态的。为了实现以上运动效果,保证分离与连接两种状态下风叶轴、电机侧始终处于悬浮状态,并配合远离电机侧轴承座70支撑结构实现风叶轴处于同风道中轴同轴的位置。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风叶组件靠近电机一端的设计有磁悬机构50,通过磁悬机构50的作用使得风叶组件靠近电机一端的风叶轴32呈悬浮状态。这样既起到支撑风叶组件,保证风叶轴32和电机输出轴始终处于对中状态的作用,又克服了因支撑零件与风叶轴32的配合带来的摩擦异响。

参见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磁悬机构50包括第一磁性件51和第二磁性件52,其中,第一磁性件51固定设置在底壳10的第一端;第二磁性件52固定设置在风叶组件30 的靠近电机的一端,第一磁性件51和第二磁性件52之间相互排斥以使风叶轴32悬空,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磁性件51和第二磁性件52的磁力排斥作用使得风叶轴32的靠近电机的一端呈悬浮状态。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性件51为第一磁环,第二磁性件52为固定在贯流风叶31 上的第二磁环,第二磁环嵌设在第一磁环内部,便于对风叶组件进行稳定支撑。

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性件51与底壳10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底壳10上,同样地,第二磁性件52与贯流风叶31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贯流风叶31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可以是螺钉、销钉或者铆钉等结构,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8所示,图8中的箭头方向标识贯流风叶31的运动方向,第一磁性件51沿底壳 10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为L2,第二磁性件52沿底壳10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为L1,贯流风叶31沿底壳10的长度方向的行程为L3,其中,L1/2+L3<L2/2,保证风叶轴32始终能够受第一磁性件51和第二磁性件52的相互排斥作用而处于悬空状态。

再次结合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40包括风叶轴套41和电机轴套42,其中,风叶轴套41固定设置在风叶轴32上;电机轴套42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轴套42 与风叶轴套4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风叶轴套41和电机轴套42两者之一上设置有齿牙43,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与齿牙43相适配的齿槽44,便于将电机输出轴和风叶轴3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可以知道,本实用新型靠近电机端的底壳10端部设计有磁悬机构50,通过磁力排斥作用来支撑风叶组件,风叶组件与电机是通过连接组件40进行连接。风叶组件在底壳10上的状态见图3所示,在底壳10远离电机的端侧是采用了传统的风叶轴承座70,轴承座70通过卡扣固定在底壳10上,用来支撑风叶;在底壳10靠近电机端侧采用磁悬机构 50进行支撑。

底壳10上的第一磁性件51与底壳10可通过注塑镶嵌的固定结构或卡扣固定(图未显示),贯流风叶31上的第二磁性件52与贯流风叶31也可通过注塑镶嵌的固定结构或卡扣固定(图未显示)。另外,在本申请中为了能够让风道部件从整机上拆卸下来,采用连接组件40进行连接,风叶轴32与电机输出轴上分别装配有风叶轴套41、电机轴套42,风叶轴套41与电机轴套42是通过齿牙43和齿槽44结构进行连接的,结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磁悬机构50可使风叶轴32与电机输出轴始终处于对中状态,使得两个轴体可以方便进行分离与连接,进而实现风道系统的快速拆卸与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风道组件,该风道组件为上述的风道组件。本文设计的一种磁悬浮技术应用在空调上,使风叶轴与电机轴在连接与分离时始终处于对中状态,方便了轴的连接与拆卸;同时磁悬浮技术使风叶连接轴部分始终处于悬浮状态,这大大减少零件配合带来的摩擦产生异响的现象,提高了整机的舒适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风叶组件一端设计有环形第二磁性件,在底壳相应一端上设计有第一磁性件,通过磁力排斥作用使风叶组件靠近电机端呈悬浮状态,使风叶轴与电机轴在连接与分离时始终处于对中状态,方便了轴的连接与分离,并且可有效克服摩擦产生异响的问题,大大降低整机噪音,提高整机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