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检测的风机过滤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597发布日期:2019-05-11 00:4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空气检测的风机过滤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检测的风机过滤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医疗条件需求的提高,手术室内的空气须经风机过滤器机组净化,从而保证手术室内部空气的洁净度,达到控制空间环境中空气洁净度适于各类手术要求的目的;风机过滤器机组是由风机、高效空气过滤器、箱体及控制单元等组成的空气净化处理设备。

授权公告号为CN2049872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术室自循环节能天花,包括有出风面罩,还包括有循环机组;所述的循环机组包括有悬挂板,悬挂板下方悬挂安装有混合推进箱,混合推进箱内部设有静音风机,混合推进箱的侧壁设有循环风入口和新风入口,混合推进室的底部通过一漏斗结构对接有过滤箱,过滤箱内部设有空气滤芯,过滤箱的底部出风口与所述的出风面罩活动套接;所述悬挂板通过吊杆连接楼板。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述设备将空气滤芯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内,空气经过滤芯简单过滤后被排出,空气滤芯整体负载较大;并且在长期使用后,空气滤芯容易失效,为保证机组的空气过效果,需要拆开整个机组以更换整个空气滤芯,其空气滤芯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气检测的风机过滤机组,其解决了现有的机组的滤芯更换率较高的问题,具有提高滤芯的利用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空气检测的风机过滤机组,包括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上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风机,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通风口,所述过滤器包括连通所述通风口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以及包裹于所述滤芯上的刚性罩、多个设置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风机一侧的出风口;所述刚性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滤芯沿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依次包括陶瓷滤层、KDF层、空气净化活性炭层、金粉层和HEPA高效过滤网。

采用上述方案,风机控制空气流动,空气经过箱体抽送至箱体,而后经滤芯过滤后流动至过滤器的外部,在此过程中,空气先通过陶瓷滤层相当于滤芯各层结构的外部屏障,对自来空气中的相对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步的阻挡,而后空气经过KDF层,初步除去空气中含量相对较大的重金属的同时抑制空气中微生物繁殖,活性炭层具有吸附作用,对经过的空气中颗粒进行吸附,接着通过金粉层对空气中残余的汞等重金属进行去除,到此重金属基本已经去除完全;最后HEPA高效过滤网对空气中残余的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进行有效阻挡,到此微小颗粒基本已经去除完全,最终从过滤器中滤出的空气为符合要求的洁净空气;通过上述滤芯层层消除杂质并逐层防护的方式,辅以刚性罩形成骨架支撑效果,大大降低了滤芯的更换率,以此提供了滤芯可缩小的条件;而作为骨架支撑的刚性罩的可拆卸结构还使得滤芯可以通过用反洗完成清洁、以实现重复利用,提高滤芯的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壳体通过法兰固定于所述箱体上。

采用上述方案,保证壳体与箱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松开法兰即可取出壳体内部的刚性罩以及滤芯,使得滤芯可以通过用反洗完成清洁、以实现重复利用,提高滤芯的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陶瓷滤层、所述KDF层、所述空气净化活性炭层和所述金粉层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HEPA高效过滤网外套设有安装圈。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滤芯的各层的填充物较为松散,由于无纺布具有优良的抗侵蚀和抗化学药剂的性能,通过无纺布将各层隔离开,减少滤芯的各层的直接接触,从而保证滤芯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刚性罩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于所述滤芯的外部的安装环、紧密扣合于所述安装环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端部的第一环形盖、紧密扣合于所述安装环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端部的第二环形盖。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环、第一无纺布层、第一环形盖、第二无纺布层和第二环形盖将滤芯的各层完全包覆,并使滤芯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当需要更换回收时,只需要取下对应的某一层即可,操作简易快捷,便于滤芯的更换回收,提高滤芯的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环形盖和所述第二环形盖沿过轴心的截面呈“J”型。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存在容纳滤芯的空间,而无纺布的外部能被紧密固定,以此保证刚性罩内各个滤芯的存放位置固定,从而保证设备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环形盖的轴向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盖的轴向端面设置有嵌合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的第一环形凸起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环形槽与第一环形凸起部之间的配合,实现扣合于同一安装环上的两个环形盖之间的定位配合,使得滤芯被固定安装在两个无纺布之间,避免内部的滤芯的偏移,在兼顾高效的同时,提高滤芯的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环形盖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盖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可相互嵌合。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环形槽与第二环形凸起部之间的配合,实现扣合于相邻的安装环上的两个环形盖之间的定位配合,将原先被分隔开的各个滤芯通过第二环形槽与第二环形凸起部之间的呸和组成一个整体,在不影响单个滤芯的更换的同时,实现滤芯的安装和定位,通过滤芯内的组合达到最优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嵌合的第三环形槽,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槽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三环形槽与第二环形凸起部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二环形盖与壳体之间的定位配合,使得刚性罩与滤芯被安装定位在壳体的底部上,避免滤芯在箱体内的任意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安装圈的两轴向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环形盖的外壁和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安装圈的轴向端面设置有嵌合于所述第二环型槽内的第三环形凸起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环形槽与第三环形凸起部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一环形盖与箱体之间的定位配合,使得刚性罩与滤芯被安装定位在安装圈上,避免滤芯在箱体内的任意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滤芯层层消除杂质并逐层防护的方式,辅以刚性罩形成骨架支撑效果,大大降低了滤芯的更换率,以此提高机组的过滤效果;

2.将作为骨架支撑的刚性罩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使得滤芯可以通过用反洗完成清洁、以实现重复利用,提高滤芯的利用率;

3.通过对滤芯以及刚性罩的设计,进一步提高过滤器的空气过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过滤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过滤机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的放大图、用于展示刚性罩与滤芯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中,1、过滤器;2、箱体;21、进风口;22、通风口;23、第三环形凸起部;24、吸入口网;3、风机;4、壳体;41、法兰;42、安装圈;43、第三环形槽;44、出风口;5、滤芯;51、陶瓷滤层;52、KDF层;53、空气净化活性炭层;54、金粉层;55、HEPA高效过滤网;56、第一无纺布层;57、第二无纺布层;6、刚性罩;61、安装环;62、第一环形盖;63、第二环形盖;64、第一环形槽;65、第一环形凸起部;66、第二环形槽;67、第二环形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空气检测的风机过滤机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过滤器1、设置于过滤器1上的箱体2、设置于箱体2内风机3;过滤器1包括设置于箱体2右侧的壳体4、位于壳体4内的滤芯5和包裹于滤芯5上的刚性罩6。其中,箱体2和过滤器1之间相互连通,箱体2内的风机3运转将空气吸至箱体2内,然后空气经过滤芯5过滤后,排至箱体2的内部,最终净化后的空气被抽送至过滤机组的外部。

参照图2,箱体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1和通风口22,进风口21的内壁固定有吸入口网24。壳体4的端部通过多个周向分布的法兰41被固定于箱体2设有通风口22的端面,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风口44。

参照图2和图3,滤芯5沿出风方向的方向依次包括陶瓷滤层51、KDF层52、空气净化活性炭层53、金粉层54和HEPA高效过滤网55。陶瓷滤层51、KDF层52、空气净化活性炭层53、金粉层5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无纺布层56和第二无纺布层57,HEPA高效过滤网55的四周套设固定有安装圈42。

空气先通过陶瓷滤层51相当于滤芯5各层结构的外部屏障,对自来空气中的相对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步的阻挡,而后空气经过KDF层52,初步除去空气中含量相对较大的重金属的同时抑制空气中微生物繁殖,活性炭层具有吸附作用,对经过的空气中颗粒进行吸附,接着通过金粉层54对空气中残余的汞等重金属进行去除,到此重金属基本已经去除完全;最后HEPA高效过滤网55对空气中残余的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进行有效阻挡,到此微小颗粒基本已经去除完全,最终从过滤器1中滤出的空气为符合要求的洁净空气。

参照图3,刚性罩6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于滤芯5的外部的安装环61、紧密扣合于安装环61与第一无纺布层56的端部的第一环形盖62、紧密扣合于安装环61与第二无纺布层57的端部的第二环形盖63。第一环形盖62和第二环形盖63沿过轴心的截面呈“J”型。通过安装环61、第一无纺布层56、第一环形盖62、第二无纺布层57和第二环形盖63将滤芯5的各层完全包覆,并使滤芯5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当需要更换回收时,只需要取下对应的某一层,打开环形盖即可。

第一环形盖62的轴向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64,第二环形盖63的轴向端面设置有嵌合于环形槽内的第一环形凸起部65。第一环形盖6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环形槽66,第二环形盖6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部67,第二环形槽66与第二环形凸起部67可相互嵌合。通过第一环形槽64与第一环形凸起部65之间的配合,实现扣合于同一安装环61上的第一环形盖62和第二环形盖63之间的定位配合。通过第二环形槽66与第二环形凸起部67之间的配合,实现扣合于相邻的安装环61上的两个环形盖之间的定位配合。通过上述结构将安装环61、第一环形盖62与第二环形盖63组合为可拆卸定位的结构,便于滤芯5的更换回收。

壳体4的底面设置有供第二环形凸起部67嵌合的第三环形槽43,出风口44(参照图2)位于第三环形槽43之间。安装圈42的两轴向端面分别抵接于第一环形盖62的外壁和箱体2的内壁,安装圈42的轴向端面设置有嵌合于第二环线槽内的第三环形凸起部23。通过第三环形槽43与第二环形凸起部67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二环形盖63与壳体4之间的定位配合。通过第二环形槽66与第三环形凸起部23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一环形盖62与箱体2之间的定位配合。通过上述结构将刚性罩6与壳体4和箱体2组合为可拆卸定位的结构,便于滤芯5的更换回收。

工作原理:

S1 松开法兰41,取下需要更换的部分滤芯5及其刚性罩6;

S2 依次取下第一环形盖62和第一无纺布层56,更换或清洗内部的滤芯5;

S3 检修保养完毕,依次安装各层滤芯5,拧紧法兰41;

S4 启动风机3,风机3吸入的空气经过滤芯5被层层净化,净化后的空气排出至壳体4的外部;

S5 空气净化结束,停止风机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