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轮的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573发布日期:2019-05-11 00:4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风轮的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夹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离心风轮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离心风轮制作时,先把若干叶片22依次插接在底盘21以及围圈23上,然后滚压叶片22端部使其折弯从而铆接在底盘2以及1围圈23上。

市场上在售一些离心风轮插片机,能够快速地把叶片22插接在底盘21以及围圈23上,但是其造价成本高,同时离心风轮插片机的上机械部件尺寸较大,导致其插片动作可移动距离有所限制,因此,其仅适合在大尺寸离心风轮上实现自动插片,小尺寸的离心风轮难以应用。

现有技术中,小尺寸的离心风轮一般通过手动插接的方式把叶片22插接在底盘21以及围圈23上,叶片22在插接时,没有任何机构参照或限位,因此其经常出现移位现象,导致装配效率极低。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离心风轮的工装夹具,其结构简单,能够辅助离心风轮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离心风轮的工装夹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圆柱状,其外径尺寸与离心风轮的围圈内孔尺寸相当,其底部设有与离心风轮的底盘抵靠的异形面,其侧部设有若干用于离心风轮的叶片插入的定位插槽,其顶部设有提手。

所述定位插槽为竖向设置的条形槽或弧形槽,定位插槽的槽口朝向主体的侧部。

所述定位插槽呈放射状均布在主体的侧部。

所述异形面的形状与离心风轮的底盘的表面形状相当,两者匹配抵靠。

所述主体的底部中心设有内凹腔。

所述提手设置在主体的中部,为T形把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离心风轮装配时,叶片可插接在定位插槽内,对叶片起限位作用,防止叶片倾斜、移位,便于叶片对准,以辅助离心风轮的装配,实现叶片快速地与底盘以及围圈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合人工快速装配离心风轮,生产效率高,可适合辅助不同尺寸离心风轮的装配,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夹具与离心风轮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夹具与离心风轮的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夹具与离心风轮的装配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夹具与离心风轮的装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本离心风轮的工装夹具,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呈圆柱状,其外径尺寸与离心风轮的围圈23内孔尺寸相当,其底部设有与离心风轮的底盘21抵靠的异形面13,其侧部设有若干用于离心风轮的叶片22插入的定位插槽12,其顶部设有提手11。

工装夹具用于辅助离心风轮的装配,工装夹具使用时,先把主体1置于底盘21的顶面,定位插槽12与底盘21周边的插接孔对准,然后向定位插槽12插满叶片22,在定位插槽12的限位作用下,叶片22呈竖向插入上述插接孔,不会发生倾斜、以为,便于叶片22实现快速对准插接,待叶片22插满后,再直接盖上围圈23即可,离心风轮装配好后,通过提手11即可把主体1从离心风轮内抽出,整个装配过程简单、高效,可大幅提高装配效率,特别适合需要人工装配离心风轮的场合使用,通过调整主体1的外形尺寸,可适合辅助不同尺寸离心风轮的装配,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插槽12为竖向设置,其形状根据叶片22的形状而开设,一般呈条形槽或弧形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定位插槽12的槽口朝向主体1的侧部,叶片22插入定位插槽12时,其侧部局部插入定位插槽12内,不影响其后续装配及主体1的抽出。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插槽12呈放射状均布在主体1的侧部,与叶片22在离心风轮上的布局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面13的形状与离心风轮的底盘21的表面形状相当,两者匹配抵靠,保证主体1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底盘21上。

进一步地,由于底盘21的中心通常设有上凸的安装轴(211),因此,主体1的底部中心还应对应设有内凹腔131,便于避空安装轴(211)。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11设置在主体1的中部,为T形把手,T形把手符合人机工程学,人手更容易施力实现主体1从离心风轮的抽出。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