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2151发布日期:2019-11-15 22:2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送风装置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有多个静叶片的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搭载于吸尘器等。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5-059507号公报中公开有电动吸尘器用的电动送风机。在该电动送风机中,通过叶轮的旋转而从吸气口吸引的风通过叶轮、扩散器、托架内部,冷却定子、转子等的同时最终被排出到电动送风机的外部。

但是,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5-059507号公报的电动送风机中,为了冷却定子、转子等,使风直接从扩散器进入到托架内部。因此,导致电动送风机的送风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不降低送风效率而冷却马达。

第1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能够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转子;叶轮,所述叶轮固定于所述转子,并能够与所述转子一同旋转;马达壳,所述马达壳配置于比所述马达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鼓风机壳体,所述鼓风机壳体配置于比所述马达壳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以及静叶片,所述静叶片配置于所述马达壳与所述鼓风机壳体之间,并在周向上排列有多个。多个所述静叶片包含设置有从所述静叶片的表面凹陷的静叶片凹部的至少1个第1静叶片。在所述马达壳设置有从所述马达壳的内部连通至外部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在所述第1静叶片中设置于旋转方向前方端部与旋转方向后方端部之间,并与所述静叶片凹部连通。所述第1静叶片具有:前方壁部,所述前方壁部配置于旋转方向前方端部;以及后方壁部,所述后方壁部配置于旋转方向后方端部。所述前方壁部以及所述后方壁部在轴向上具有长度方向。所述连通孔在周向上设置于所述前方壁部与所述后方壁部之间。所述第1静叶片还具有连接所述前方壁部的下端部与所述后方壁部的下端部的连接壁部。所述连接壁部的上表面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下方。

第2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1静叶片的上部,所述后方壁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是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朝向轴向下方的曲面,朝向旋转方向前方以及轴向上方而凹陷。

第3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1静叶片的上部,所述前方壁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面是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朝向轴向下方的曲面,朝向旋转方向前方以及轴向上方而突出。

第4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1静叶片的上部,所述前方壁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沿轴向延伸。

第5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方壁部的上端位于比所述后方壁部的上端靠轴向上方的位置处。

第6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5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1静叶片的上部,所述前方壁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是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朝向轴向下方的曲面,朝向旋转方向前方以及轴向上方凹陷。

第7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至第6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述前方壁部是与所述马达壳以及所述鼓风机壳体中的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所述后方壁部是与所述马达壳以及所述鼓风机壳体中的另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

第8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至第6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述马达壳具有:上马达壳;以及下马达壳,所述下马达壳安装于比所述上马达壳靠轴向下方的位置处,所述前方壁部是与所述上马达壳以及所述下马达壳中的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所述后方壁部是与所述上马达壳以及所述下马达壳中的另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

第9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至第6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述第1静叶片的周向宽度比多个所述静叶片中的所述第1静叶片以外的第2静叶片的周向宽度宽。

第10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至第6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述连通孔的周向侧面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旋转方向前方。

第11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至第6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述连通孔的轴向上缘部处的所述马达壳的下表面以及所述连通孔的轴向下缘部处的所述马达壳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方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下方。

第12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至第6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中,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连通孔。

本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包括第1技术方案至第12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以及搭载有该送风装置的吸尘器,能够不降低送风效率而冷却马达。

有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送风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送风装置的结构例的纵剖视图。

图3a是示出第1静叶片的一例的放大图。

图3b是从周向观察的第1静叶片附近的剖视图。

图3c是从轴向上方观察的第1静叶片附近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第1静叶片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第1静叶片的放大图。

图6是示出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第1静叶片的放大图。

图7是搭载有送风装置的吸尘器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送风装置100中,将马达110的旋转轴线称作“中心轴线ca”,将与中心轴线ca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从后述的基板6沿轴向而向后述的叶轮120的朝向作为轴向一侧,称作“轴向上方”,将从叶轮120沿轴向而向基板6的朝向作为轴向另一侧,称作“轴向下方”。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轴向上方的端部称作“上端部”,将轴向上方的端的位置称作“上端”。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轴向下方的端部称作“下端部”,将轴向下方的端的位置称作“下端”。并且,在各个构成要素的表面中,将面向轴向上方的面称作“上表面”,将面向轴向下方的面称作“下表面”。

将与中心轴线ca垂直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径向而向中心轴线ca的朝向称作“径向内侧”,将沿径向远离中心轴线ca的朝向称作“径向外侧”。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径向内侧的端部称作“径向内端部”,将径向内侧的端的位置称作“径向内端”。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径向外侧的端部称作“径向外端部”,将径向外侧的端的位置称作“径向外端”。并且,在各个构成要素的侧面中,将面向径向内侧的侧面称作“径向内侧面”,将面向径向外侧的侧面称作“径向外侧面”。

有时将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转子1的旋转方向称作“周向”。并且,将所旋转的转子1沿周向前进的朝向称作“旋转方向前方frd”,将所旋转的转子1沿周向后退的朝向称作“旋转方向后方brd”。换句话说,“旋转方向后方brd”是与“旋转方向前方frd”相反的朝向。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旋转方向前方frd的端部称作“旋转方向前方端部”,将旋转方向前方frd的端的位置称作“旋转方向前端”。并且,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旋转方向后方brd的端部称作“旋转方向后方端部”,将旋转方向后方brd的端的位置称作“旋转方向后端”。

另外,以上说明的方向、端部以及面等的称呼并不表示组装于实际设备时的位置关系以及方向等。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送风装置100的外观图。图2是示出送风装置100的结构例的纵剖视图。另外,在图1中,为了容易理解结构,透射显示后述的鼓风机壳体32。图2示出了用包含中心轴线ca的平面假想地切断送风装置100时的截面结构。

送风装置100包括马达110、叶轮120以及外壳3。叶轮120是具有能够绕中心轴线ca旋转的多个叶片121的叶轮。叶轮120设置于马达110的上部。叶轮120能够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外壳3在内部容纳马达11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叶轮120的至少一部分。

马达110是内转子型,驱动叶轮120并使其旋转。马达110包括转子1、定子2、托架4以及基板6。

转子1能够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ca旋转。即,马达110具有能够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ca旋转的转子1。转子1具有轴10、磁铁11以及保持部件12。轴10是沿轴向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在轴10的上部安装有叶轮120。换句话说,叶轮120固定于转子1,并能够与转子1一同旋转。并且,叶片121能够向转子1的旋转方向旋转。磁铁11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固定于轴10的径向外侧面。在磁铁11的径向外侧面固定有保持部件12。保持部件12配置于比定子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并在径向上与定子2相对。

马达110还具有配置于转子1的径向外侧的定子2。定子2驱动转子1而使其旋转。定子2具有定子铁芯21、绝缘件22以及多个线圈部23。即,定子2具有设置有线圈部23的定子铁芯21。定子铁芯21是例如在轴向上层叠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钢板,固定于外壳3。更具体地说,定子铁芯21具有铁芯背部21c和齿21t。铁芯背部21c呈包围中心轴线ca的环状。另外,此处的“环状”除了包含整个一周连续相连的情况之外,还包含一周的一部分不连续的情况。并且,“铁芯背部21c呈环状”包含铁芯背部21c为多个并且多个铁芯背部21c在周向上排列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铁芯背部21c的径向外端部的一部分固定于筒部312的径向内侧面。筒部312是外壳3中的后述的马达壳31的一部分。齿21t从铁芯背部21c向保持部件12沿径向延伸。绝缘件22是例如利用树脂材料的绝缘部件,覆盖定子铁芯21的至少一部分,尤其覆盖齿21t。线圈部23是由隔着绝缘件22卷绕于定子铁芯21的齿21t的导线构成的绕组部件。即,定子铁芯21与各个线圈部23之间被绝缘件22电绝缘。并且,线圈部23以轴10为中心而在周向上排列有多个。

托架4具有下轴承保持架41和盖部42。下轴承保持架41借助下轴承41a将轴10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下轴承保持架41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在下轴承保持架41的径向内侧面配置有下轴承41a。轴10与下轴承41a一同贯穿插入到下轴承保持架41内。下轴承41a并无特别限定,但是能够使用球轴承、套筒轴承等。盖部42从下轴承保持架41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并覆盖外壳3的下端部中的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6配置于比托架4靠轴向下方的位置处,并固定于盖部42。基板6是板状的电路板,利用环氧树脂等树脂材料形成。基板6与线圈部23电连接。并且,基板6借助被引出到马达110的外部的连接线(省略图示)与马达110的外部的装置等电连接。并且,在基板6装配有电子元件61。电子元件61包含马达110的电源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等。

外壳3具有马达壳31、鼓风机壳体32以及静叶片33。换句话说,送风装置100具有马达壳31、鼓风机壳体32以及静叶片33。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31、鼓风机壳体32以及静叶片33构成同一部件,即为一体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这些中的至少1个也可以是分体的部件,即也可以不是一体结构。

马达壳31在内部容纳马达110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31容纳转子1和定子2。马达壳31是有盖筒状。马达壳31具有上轴承保持架311和筒部312。

上轴承保持架311借助上轴承311a将轴10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上轴承保持架311在径向上扩展。在上轴承保持架311的中央设置有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311b。在贯通孔311b的内侧面配置有上轴承311a。轴10与上轴承311a一同贯穿插入到贯通孔311b内。上轴承311a并无特别限定,但是能够使用球轴承、套筒轴承等。

筒部312从上轴承保持架311的径向外端部向轴向下方延伸。筒部312配置于比马达1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换句话说,马达壳31配置于比马达1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在马达壳31设置有连通孔3a。更详细地说,在筒部312设置有连通孔3a。连通孔3a在径向上贯通马达壳31的筒部312。即,连通孔3a从马达壳31的内部连通至外部。通过在马达壳31设置连通孔3a,能够通过经由连通孔3a从马达壳31的外部流入到内部的气流来冷却马达110的内部。连通孔3a的配置并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向上以等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孔3a。根据该结构,由于各个连通孔3a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因此能够在周向上无偏重地冷却马达110。

鼓风机壳体32在内部容纳叶轮120。鼓风机壳体32配置于比马达壳3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在鼓风机壳体32的上端部设置有吸气口32a。在鼓风机壳体32与马达壳31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是通过叶轮120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的流通路径。在鼓风机壳体32的下端部与马达壳31的径向外侧面之间设置有送风口32b。通过叶轮120的旋转而从吸气口32a吸入的空气通过马达壳31与鼓风机壳体32之间而向轴向下方流动,并从送风口32b送出到外壳3的外部。另外,在马达壳31与鼓风机壳体32之间流动的气流的一部分经由连通孔3a流入到马达壳31的内部,用于冷却定子2等。在后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静叶片33配置在马达壳31与鼓风机壳体32之间,并在周向上排列有多个。各个静叶片33是在径向上连接马达壳31与鼓风机壳体32的连接部。各个静叶片33的径向内端部与马达壳31的径向外侧面相连。各个静叶片33的径向外端部与鼓风机壳体32的径向内侧面相连。

并且,各个静叶片33沿轴向延伸。静叶片33的上端部随着朝向轴向上方而向旋转方向后方brd弯曲。因此,通过叶轮120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容易流入到在周向上相邻的静叶片33之间。

多个静叶片33包含设置有从静叶片7的表面凹陷的静叶片凹部7a的至少1个第1静叶片7。以下,将多个静叶片33中的设置有静叶片凹部7a的静叶片7称作“第1静叶片7”,将第1静叶片7以外的静叶片331称作“第2静叶片331”。另外,在后面对第1静叶片7的结构进行说明。

静叶片凹部7a在第1静叶片7的上部构成于第1静叶片7的旋转方向前方端部与旋转方向后方端部之间。并且,从径向观察时,在第1静叶片7的旋转方向前方端部与旋转方向后方端部之间构成有连通孔3a。从径向观察时,连通孔3a与静叶片凹部7a的一部分重合,并与静叶片凹部7a连通。即,连通孔3a在第1静叶片7中设置于旋转方向前方端部与旋转方向后方端部之间,并与静叶片凹部7a连通。根据该结构,通过叶轮120的旋转而产生并流入到静叶片凹部7a内的气流通过连通孔3a顺畅地流入到马达110与马达壳31之间的间隙内。因而,能够不降低送风效率而冷却马达110。

在第2静叶片331未构成有静叶片凹部7a。在第2静叶片331的上部,旋转方向前方侧面以及旋转方向后方侧面随着朝向轴向上方而朝向旋转方向后方brd弯曲。而且,旋转方向前方侧面是朝向轴向上方以及旋转方向前方frd凸出的曲面。旋转方向后方侧面是朝向轴向上方以及旋转方向前方frd凹陷的曲面。

接着,对第1静叶片7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a是示出第1静叶片7的一例的放大图。图3b是从周向观察的第1静叶片7附近的剖视图。图3c是从轴向上方观察的第1静叶片7附近的剖视图。另外,图3a与图1中由单点划线包围的部分对应。并且,在图3a中为了容易理解结构而省略了鼓风机壳体32的图示。图3b示出了图3a的沿单点划线a-a的截面结构。图3c示出了图3a的沿单点划线b-b的截面结构。

第1静叶片7具有前方壁部71和后方壁部72。前方壁部71配置于第1静叶片7的旋转方向前方端部。后方壁部72配置于第1静叶片7的旋转方向后方端部。前方壁部71以及后方壁部72分别至少在轴向上具有长度方向。

并且,在第1静叶片7的上部,在第1静叶片7的旋转方向前方壁部71与旋转方向后方壁部72之间设置有静叶片凹部7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静叶片凹部7a在第1静叶片7的上部从旋转方向前方端部向轴向下方凹陷。并且,从径向观察时,在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的周向之间设置有连通孔3a。根据该结构,流过第1静叶片7与在旋转方向前方frd相邻的其他静叶片33之间的气流的一部分流入到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之间。因而,该气流的一部分能够顺畅地通过连通孔3a而流入到马达壳31的内部。

另外,连通孔3a的开口直径越宽,流入到静叶片凹部7a内的气流越容易向马达壳31的内部流动。因此,优选第1静叶片7的周向宽度w1比多个静叶片33中的第1静叶片7以外的第2静叶片331的周向宽度w2宽。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加扩大连通孔3a的周向宽度。因而,提高马达110的冷却效果。

在第1静叶片7的上部,前方壁部71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面71a是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frd而朝向轴向下方的曲面。旋转方向前方侧面71a朝向旋转方向前方frd以及轴向上方突出。根据该结构,能够顺畅地朝向轴向下方并且旋转方向前方frd引导流过第1静叶片7与在旋转方向上和第1静叶片7相邻的静叶片33之间的气流。由此,能够提高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

如本实施方式,在第1静叶片7的上部,优选前方壁部7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71b沿轴向延伸。但是,前方壁部7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71b也可以是随着朝向轴向上方而朝向周向的曲面。在前方壁部7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71b沿轴向延伸的情况下,在将利用模具成型的第1静叶片7从模具中脱模时,能够向轴向的上下方拔出模具。因而,能够不利用复杂形状的模具而成型出第1静叶片7。

在第1静叶片7的上部,后方壁部72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72a是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frd而朝向轴向下方的曲面。旋转方向后方侧面72a朝向旋转方向前方frd以及轴向上方凹陷。根据该结构,能够顺畅地朝向旋转方向前方frd并且轴向下方引导流过第1静叶片7与在旋转方向后方brd和第1静叶片7相邻的静叶片33之间流动的气流。由此,能够提高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效率。

并且,后方壁部72的上端位于比在第1静叶片7的旋转方向后方brd相邻的静叶片33靠旋转方向前方frd的位置处。根据该结构,在将利用模具成型的第1静叶片7从模具中脱模时,能够向轴向的上下方拔出模具。因而,能够不利用复杂形状的模具而成型出第1静叶片7。

接着,第1静叶片7还具有连接壁部73。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壁部73是第1静叶片7的下部。更具体地说,连接壁部73连接前方壁部71的下端部与后方壁部72的下端部。换句话说,前方壁部71从连接壁部73的上端中的旋转方向前方端部向轴向上方突出而延伸。后方壁部72从连接壁部73的上端中的旋转方向后方端部向轴向上方突出而延伸,并在第1静叶片7的上部随着朝向轴向上方而朝向旋转方向后方brd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流入到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之间的所有气流向连通孔3a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壁部73的上表面73a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下方。并且,连接壁部73的上表面73a还是静叶片凹部7a的底面。因此,换句话说,静叶片凹部7a的底面是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下方的形状。另外,该上表面73a可以是平面形状的倾斜面,也可以是朝向轴向上方以及径向内侧凸出的曲面。或者,上表面73a也可以是朝向轴向下方以及径向外侧凹陷的曲面。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流入到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之间的气流顺畅地沿着连接壁部73的上表面73a而向连通孔3a流动。

另外,通过使连通孔3a的内侧面倾斜或者弯曲,能够使气流更加顺畅地流动。因此,例如图3c所示,优选连通孔3a的周向侧面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旋转方向前方frd。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孔3a的旋转方向前方的内侧面30a和连通孔3a的旋转方向后方的内侧面30b这两者成为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旋转方向前方frd的形状。连通孔3a的旋转方向前方的内侧面30a是连通孔3a的周向侧面中的一个,是连通孔3a的旋转方向前方的缘部处的马达壳3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连通孔3a的旋转方向后方的内侧面30b是连通孔3a的周向侧面中的另一个,是连通孔3a的旋转方向后方的缘部处的马达壳31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面。但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只要连通孔3a的旋转方向前方的内侧面30a和连通孔3a的旋转方向后方的内侧面30b中的至少一方是上述的形状即可。根据这些结构,能够使流入到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之间的气流顺畅地向连通孔3a流动。因而,能够抑制因使流过第1静叶片7与其他静叶片33之间的气流的一部分在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之间流动而导致马达110的送风效率下降。

并且,这些内侧面30a、30b也可以是平面形状的倾斜面或者朝向径向内侧并且旋转方向后方凸出的曲面,但是优选如图3c那样为朝向径向外侧并且旋转方向前方凸出的曲面。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气流进一步顺畅地向连通孔3a流动。

并且,例如图3b所示,优选连通孔3a的轴向内表面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下方。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孔3a的轴向上方的内表面30c和连通孔3a的轴向下方的内表面30d这两者成为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下方的形状。连通孔3a的轴向上方的内表面30c是连通孔3a的轴向上的内表面中的一个,是连通孔3a的轴向上方的缘部处的马达壳31的上表面。连通孔3a的轴向下方的内表面30d是连通孔3a的轴向上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是连通孔3a的轴向下方的缘部处的马达壳31的下表面。但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只要连通孔3a的轴向上缘部处的马达壳31的下表面和连通孔3a的轴向下缘部处的马达壳31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方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轴向下方即可。另外,内表面30c是连通孔3a的轴向上缘部处的马达壳31的下表面,内表面30d是连通孔3a的轴向下缘部处的马达壳31的上表面。这些内表面30c、30d可以是平面形状的倾斜面,也可以是朝向轴向并且径向凸出或者凹陷的曲面。根据这些结构,能够使从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之间流入到连通孔3a内的气流顺畅地向马达壳31的内部流动。因而,能够抑制因使在静叶片凹部7a内流动的气流的一部分在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之间流动而导致马达110的送风效率下降。

接着,对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至第3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第1变形例中,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对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其说明。

图4是示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第1静叶片7的放大图。另外,图4与图1中由单点划线包围的部分对应。并且,在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结构而省略了鼓风机壳体32的图示。

在第1变形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1静叶片7的上部,前方壁部71的上端位于比后方壁部72的上端靠轴向上方的位置处。因此,静叶片凹部7a从第1静叶片7的旋转方向后方端部沿第1静叶片7的上部的形状而向轴向下方凹陷。

并且,在第1静叶片7的上部,前方壁部71的旋转方向后方侧面71b是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frd而朝向轴向下方的曲面。旋转方向后方侧面71b朝向旋转方向前方frd以及轴向上方凹陷。

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流过第1静叶片7与在旋转方向后方brd相邻的其他静叶片33之间的气流的一部分顺畅地在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之间流动。

在第2变形例中,对与前述的第1变形例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1变形例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其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第2变形例的结构还能够适用于前述的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第1静叶片7的放大图。另外,图5与图1中由单点划线包围的部分对应。并且,在图5中为了容易理解结构而省略了鼓风机壳体32的图示。

在第2变形例中,如图5所示,前方壁部71是与后方壁部72以及连接壁部73分体的部件。后方壁部72是与连接壁部73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前方壁部71的下端部在第1静叶片7的旋转方向前方端部处与连接壁部73的上端部接触。后方壁部72从连接壁部73的上端中的旋转方向后方端部向轴向上方突出,并随着朝向轴向上方而向旋转方向后方brd延伸。另外,并不限定于图5的例示,也可以设成:前方壁部71是与连接壁部73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并且后方壁部72是与前方壁部71以及连接壁部73分体的部件。

前方壁部71是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即,前方壁部71的径向的一端部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一方相连。前方壁部71的径向的另一端部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另一方接触。换句话说,前方壁部71在马达壳31与鼓风机壳体32之间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一方的径向侧面沿径向突出。前方壁部71的径向的末端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另一方的径向侧面接触。

而且,后方壁部72是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另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即,后方壁部72的径向的一个端部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一方接触。后方壁部72的径向的另一端部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另一方相连。换句话说,后方壁部72在马达壳31与鼓风机壳体32之间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另一方的径向侧面沿径向突出。后方壁部72的径向的末端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一方的径向侧面接触。

另外,在该第3变形例中,与后方壁部72同样地,连接壁部73是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另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但是,在连接壁部73是与前方壁部71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与前方壁部71同样地成为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一方一同成型的前方壁部71从模具中脱模时,能够向轴向的上下方拔出模具。并且,在将与马达壳31以及鼓风机壳体32中的另一方一同成型的后方壁部72从模具中脱模时,能够向轴向的上下方拔出模具。因而,例如图5所示,即使第1静叶片7是前方壁部71与后方壁部72在轴向上重合之类的复杂的形状,也能够不利用复杂形状的模具而成型第1静叶片7。

在第3变形例中,对与前述的第2变形例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2变形例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其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第3变形例的结构还能够利用于前述的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第1静叶片7的放大图。另外,图6与图1中由单点划线包围的部分对应。并且,在图6中为了容易理解结构而省略了鼓风机壳体32的图示。

在第3变形例中,如图6所示,马达壳31具有上马达壳31a和下马达壳31b。下马达壳31b安装于比上马达壳31a靠轴向下方的位置处。另外,上马达壳31a可以是与鼓风机壳体32分体的部件,也可以是与鼓风机壳体32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下马达壳31b是与鼓风机壳体32分体的部件。或者,在鼓风机壳体32由可组装的多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成:上马达壳31a是与鼓风机壳体32的一个部件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并且下马达壳31b是与鼓风机壳体32的其他部件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

在图6中,前方壁部71是与上马达壳31a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并且是与下马达壳31b分体的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图6的例示,也可以设成:前方壁部71是与上马达壳31a分体的部件,并且是与下马达壳31b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即,只要前方壁部71是与上马达壳31a以及下马达壳31b中的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即可。

在图6中,后方壁部72是与上马达壳31a分体的部件,并且是与下马达壳31b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但是,并不限定于图6的例示,也可以设成:后方壁部72是与上马达壳31a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并且是与下马达壳31b分体的部件。即,只要后方壁部72是与上马达壳31a以及下马达壳31b中的另一方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即可。

另外,在该第3变形例中,与后方壁部72同样地,连接壁部73是与下马达壳31b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但是,在连接壁部73是与前方壁部71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与前方壁部71同样地成为与上马达壳31a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与上马达壳31a以及下马达壳31b中的一方一同成型的前方壁部71从模具中脱模时,能够向轴向的上下方拔出模具。并且,在将与上马达壳31a以及下马达壳31b中的另一方一同成型的连接壁部73从模具中脱模时,能够向轴向的上下方拔出模具。因而,例如图6所示,即使第1静叶片7是前方壁部71在轴向上与后方壁部72重合之类的复杂的形状,也能够不利用复杂形状的模具而与上马达壳31a以及下马达壳31b一同成型第1静叶片7。

接着,对将上述的送风装置100搭载于吸尘器200的例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搭载有送风装置100的吸尘器200的结构的立体图。吸尘器200包括送风装置100。更详细地说,吸尘器200包括送风装置100、喷嘴210以及主体220。送风装置100搭载于主体220。在喷嘴210的吸气部211安装有吸引刷(省略图示)。主体220具有:与喷嘴210相连的集尘室221;容纳送风装置100的容纳室222;以及与多个排气口(省略图示)相连的排气空间223。送风装置100的开口部借助集尘过滤器(省略图示)与集尘室221相连。即,通过送风装置100吸引的气流的流路从吸气部211依次经由喷嘴210以及集尘室221而与送风装置100的开口部相连。容纳室222与排气空间223相连。通过送风装置100送出的气流经由排气空间223从排气口排出到主体220的外部。由此,能够实现具有能够有效地抑制送风效率下降的送风装置100的吸尘器200。

另外,在图7中,送风装置100搭载于杆式吸尘器200,但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也可以搭载于其他型式的吸尘器。吸尘器200例如也可以是卧式、手持式。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吸引或者送出气体并且要求较高的静压的装置。本技术方案除了能够利用于吸尘器(参照图7)之外,还能够利用于电风扇、换气扇等其他送风装置,而且还能够利用于吹风装置等其他用途的电气设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