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1828发布日期:2021-01-29 22:3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油田抽油机有杆泵采油井而设计的一种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属于石油天然气工业采油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产量任务完成难度大,油田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2018年长庆油田油井小修作业高达5万余井次,其中因泵漏失占油井小修比例10.79%。如果能较大程度地减少泵漏失井数,就会减少每年的检泵井数,检泵周期也将进一步延长。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711410y的深井双固定凡尔泵,上固定凡尔下通过接头与泵筒相连接有与上固定凡尔同样的下固定凡尔,该深井双固定凡尔泵在上固定凡尔在漏失量较大情况下下固定凡尔才起密封作用,这样延长了检泵周期。但是该深井双固定凡尔泵只具有密封的作用,不能同时实现采油。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现有在不影响抽油工作的前提下,检泵周期短、检泵作业次数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双泵筒预置抽油泵分上下两个泵筒,上下两个泵共用一个抽油杆。上泵有偏心阀,成为偏心阀管式泵,偏心阀管式泵抽油一定时间磨损后,下放抽油杆,使得下泵柱塞进入下泵筒,继续正常抽油。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抽油杆进行抽油的情况下,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泵漏失井数,减少油田每年的检泵作业次数,延长检泵周期。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包括偏心阀、下泵柱塞、上泵柱塞、下泵筒、上泵筒、油管和抽油杆;所述的油管下端依次与上泵筒和下泵筒连接,上泵筒下端设置有偏心阀;所述的抽油杆位于油管内,所述的下泵柱塞与抽油杆连接,下泵柱塞位于下泵筒上方,所述的上泵柱塞与抽油杆连接,且位于上泵筒上方。
[0006]
所述的上泵筒与下泵筒结构相同,所述的下泵筒预置在井下。
[0007]
所述的下泵筒下端设置有筛管。
[0008]
所述的筛管下端设有丝堵。
[0009]
所述的上泵柱塞随着抽油杆往复运动。
[0010]
所述的下泵柱塞的直径与下泵筒的内直径相匹配。
[0011]
所述的下泵柱塞与下泵筒的内壁接触连接。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油田废旧物资的改造,设计了上下2个管式泵串联的井下预置抽油泵组合结构,上泵筒出现故障时无需修井,下泵筒可持续工作抽油。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减少了检泵工作量,降低了开采成本。
[0014]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即采用双泵技术,利用油田现有的常
规管式泵加以改造,其中一个泵正常工作,另外一个抽油泵在井下预先放置,待上泵磨损漏失后继续工作,以延长检泵周期,减少作业工作量。
[0015]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下泵抽油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附图标记为:1、偏心阀;2、下泵柱塞;3、上泵柱塞;4、下泵筒;5、上泵筒;6、油管;7、抽油杆;8、筛管;9、丝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0020]
为了克服现有在不影响抽油工作的前提下,检泵周期短、检泵作业次数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双泵筒预置抽油泵分上下两个泵筒,上下两个泵共用一个抽油杆。上泵有偏心阀,成为偏心阀管式泵,偏心阀管式泵抽油一定时间磨损后,下放抽油杆,使得下泵柱塞进入下泵筒,继续正常抽油。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抽油杆进行抽油的情况下,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泵漏失井数,减少油田每年的检泵作业次数,延长检泵周期。
[0021]
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包括偏心阀1、下泵柱塞2、上泵柱塞3、下泵筒4、上泵筒5、油管6和抽油杆7;所述的油管6下端依次与上泵筒5和下泵筒4连接,上泵筒5下端设置有偏心阀1;所述的抽油杆7位于油管6内,所述的下泵柱塞2与抽油杆7连接,下泵柱塞2位于下泵筒4上方,所述的上泵柱塞3与抽油杆7连接,且位于上泵筒5上方。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抽油时液体从油套环空进入油管6中,待下部油管中充满液体后,上泵柱塞3随着抽油杆7往复运动,液体将通过上泵筒5举升到地面;上泵筒5抽油一定时间磨损后,下放抽油杆7,下泵柱塞2进入下泵筒4,继续正常抽油。
[0023]
双泵筒预置抽油泵分上下两个泵筒,上泵筒5下端设置了偏心阀1,上泵筒5、偏心阀1、上泵柱塞3和抽油杆7组成上泵,下泵筒4、下泵柱塞2和抽油杆7组成下泵;上下两个泵共用一个抽油杆7。上泵有偏心阀1,成为偏心阀管式泵,下泵为管式泵,偏心阀管式泵抽油一定时间磨损后,下放抽油杆,使得下泵柱塞2进入下泵筒4,继续正常抽油。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泵技术,利用油田现有的常规管式泵加以改造,其中一个泵正常工作,另外一个在井下预先放置,待上泵磨损漏失后继续工作,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抽油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延长了检泵周期,减少作业工作量。
[0024]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油田废旧物资的改造,设计了上下2个管式泵串联的井下预置抽油泵组合结构,上泵筒5出现故障时无需修井,下泵筒4可持续工作抽油。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减少了检泵工作量,降低了开采成本。
[0025]
实施例2:
[0026]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的上泵筒5与下泵筒4结构相同,所述的下泵筒4预置在井下。
[0027]
优选的,所述的下泵筒4下端设置有筛管8。
[0028]
优选的,所述的筛管8下端设有丝堵9。
[0029]
优选的,所述的上泵柱塞3随着抽油杆7往复运动。
[0030]
优选的,所述的下泵柱塞2的直径与下泵筒4的内直径相匹配。
[0031]
优选的,所述的下泵柱塞2与下泵筒4的内壁接触连接。
[0032]
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的抽油方法,具体步骤为:
[0033]
抽油时液体从油套环空进入油管6中,待下部油管中充满液体后,上泵柱塞3随着抽油杆7往复运动,液体将通过上泵筒5举升到地面;上泵筒5抽油一定时间磨损后,下放抽油杆7,下泵柱塞2进入下泵筒4,继续正常抽油。
[0034]
本实用新型中上泵筒5下端设置了偏心阀1,即把修井中固定凡尔故障的普通管式泵部分改为偏心底阀1,抽油时液体从油套环空进入油管中6,待下部油管中充满液体后,上泵柱塞3随着抽油杆7往复运动,液体将通过上部偏心阀管式泵举升到地面。偏心阀管式泵抽油一定时间磨损后,下放抽油杆7,下泵柱塞2进入下泵筒4,继续正常抽油。
[003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双泵筒预置抽油泵,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泵漏失井数,减少油田每年的检泵作业次数,延长检泵周期。
[0036]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