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及螺旋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6968发布日期:2021-06-22 15:0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及螺旋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及螺旋风道。



背景技术:

家用吸尘器作为一种家用电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吸尘器电机高速旋转,从吸入口吸入空气,使尘箱产生一定的真空,灰尘通过地刷、接管、手柄、软管、主吸管进入尘箱中的滤尘袋,灰尘被留在滤尘袋内,过滤后的空气再经过一层过滤片进入电机,这层过滤片是防止尘袋破裂灰尘吸入电机的一道保护屏障,进入电机的空气经电机流出。吸尘器的清洁力强大,清洁能力十分出众,使用吸尘器能快速卷起地面的杂物,基本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室内的基础清洁,效率高且速度快,十分实用。

但是在吸尘器的设计上,风量大虽然会使得吸尘效率高,但是一味地追求风量大会导致机器使用时,发出的噪音过大,同样的,为了减少机器的噪音,势必会影响吸尘的风量大小。所以在设计吸尘器的叶轮和风道时,如何保证吸尘的风量大且工作时噪音足够小,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吸尘风量的稳定和大小也有值得优化的地方。故此,提出一种改良型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及螺旋风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及螺旋风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吸尘器风量大小和噪音大小的均衡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及螺旋风道,包括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导流圈和叶轮罩,所述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设置在导流圈中心处,所述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包括导风中心罩和风叶,所述导风中心罩的内部为一端窄一端宽的圆台结构,所述风叶设置有若干,所述风叶呈周向倾斜设置在导风中心罩的外围,所述风叶的延长线与导风中心罩的横截面外圆的切线之间形成出口角,所述出口角的角度自导风中心罩的窄端至宽端呈由钝角到锐角的渐变趋势设置,所述导流圈包括中心圆柱体、螺旋导风片和外圈圆环体,所述螺旋导风片设置在中心圆柱体和外圈圆环体之间,所述螺旋导风片的结构形状为螺旋纹的一段,所述螺旋导风片与中心圆柱体、外圈圆环体之间形成通道,所述螺旋导风片与中心圆柱体之间为通道内侧壁,所述螺旋导风片与外圈圆环体之间为通道外侧壁,所述螺旋导风片与通道外侧壁的相贯线段较短,所述螺旋导风片与通道内侧壁的连接内侧相贯线段较长,所述叶轮罩覆盖设置在导流圈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风叶与导风中心罩的窄端之间为进风端,所述风叶与导风中心罩的宽端之间为出风端。

优选地,所述出口角在导风中心罩的窄端处为钝角,所述出口角在导风中心罩的宽端处为锐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型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及螺旋风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风叶与导风中心罩间的出口角,设计成自窄端至宽端呈锐角到钝角,形成角度大小的变化,当出口角为钝角时,此时气流流通量大,噪音高;当出口角逐渐减小,此时气流流通量由大到小逐渐下降,噪音由高到低逐渐下降;当出口角为锐角时,此时气流流通量小,噪音低,此叶轮的优点就在于在进风端进风量大,在出风端实现降噪音,从而综合得出的风量大和噪音低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使得吸尘的大风量和低噪音得到均衡。

2、通过设计了螺旋导风片,其结构是螺旋纹其中的一段,是实现气流旋转的关键所在,此外,由于螺旋风道是气流通过导流圈上的螺旋导风片所产生的螺旋出风气流状态,根据风道的离心原理,贴通道外侧壁的气流大,贴通道内侧壁的气流小,所以将螺旋导风片设计成连接通道外侧线段短,连接通道内侧线段长,这样有利于通道外侧的过风面积加大,符合外侧风量大和内侧风量小的原理,有效的解决了风量大小和吸尘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viewa的视角图;

图6为图4中viewb的视角图;

图7为图4中viewc的视角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圈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圈剖视图;

图中:1、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1a、导风中心罩;1b、风叶;2、导流圈;2a、中心圆柱体;2b、螺旋导风片;2c、外圈圆环体;3、叶轮罩;4、出口角;5、进风端;6、出风端;7、通道;8、通道内侧壁;9、通道外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及螺旋风道,包括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1、导流圈2和叶轮罩3,所述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1设置在导流圈2中心处,所述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1包括导风中心罩1a和风叶1b,所述导风中心罩1a的内部为一端窄一端宽的圆台结构,所述风叶1b设置有若干,所述风叶1b呈周向倾斜设置在导风中心罩1a的外围,所述风叶1b的延长线与导风中心罩1a的横截面外圆的切线之间形成出口角4,所述出口角4的角度自导风中心罩1a的窄端至宽端呈由钝角到锐角的渐变趋势设置,图8-10所示,所述导流圈2包括中心圆柱体2a、螺旋导风片2b和外圈圆环体2c,所述螺旋导风片2b设置在中心圆柱体2a和外圈圆环体2c之间,所述螺旋导风片2b的结构形状为螺旋纹的一段,所述螺旋导风片2b与中心圆柱体2a、外圈圆环体2c之间形成通道7,所述螺旋导风片2b与中心圆柱体2a之间为通道内侧壁8,所述螺旋导风片2b与外圈圆环体2c之间为通道外侧壁9,所述螺旋导风片2b与通道外侧壁9的相贯线段较短,所述螺旋导风片2b与通道内侧壁8的连接内侧相贯线段较长,所述叶轮罩3覆盖设置在导流圈2的上方。

参照图4所示,所述风叶1b与导风中心罩1a的窄端之间为进风端5,所述风叶1b与导风中心罩1a的宽端之间为出风端6。

参照图5-7,所述出口角4在导风中心罩1a的窄端处为钝角,所述出口角4在导风中心罩1a的宽端处为锐角,出口角的角度大小变化设置,同时兼顾了风量大和工作噪音低,并在其中找到平衡点,是通过实验设计摸索得出一种最优方案。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新型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和螺旋风道,其中离心和轴流混合叶轮1包括导风中心罩1a和风叶1b,所述风叶1b上的重点部位是出口角4,为方便说明及观看,将出口角4设为β,详见图4-7,当出口角4处于β1时,90°<β1<180°,此时气流流通量大,噪音高,当出口角4处于β2时,β1<β2<β3,此时气流流通量由大到小逐渐下降,噪音由高到低逐渐下降,当出口角4处于β3时,0°<β3<90°,此时气流流通量小,噪音低,此叶轮的优点就在于在进风端5进风量大,在出风端6实现降噪音,从而综合得出的风量大和噪音低的优点,保证了设备零部件的功能均衡。

此外,螺旋风道是气流通过导流圈2上的螺旋导风片2b所产生的螺旋出风气流状态,螺旋导风片2b的设计是选取螺旋纹其中的一段,根据风道的离心原理,贴通道外侧壁9的气流大,贴通道内侧壁8的气流小,由于将螺旋导风片2b设计成螺旋纹其中的一段,是实现气流旋转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地,将螺旋导风片2b的两端设计成,与通道外侧壁9的相贯线段较短,与通道内侧壁8的连接内侧相贯线段较长,这样有利于通道7外侧的过风面积加大,符合外侧风量大和内侧风量小的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